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汽車 » 2024年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

2024年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

發布時間: 2021-05-02 13:41:45

① 大眾汽車提高新能源車銷量預期:2025年銷售150萬輛電動車

根據大眾汽車的最新計劃,預計到2023年底,電動車銷量將達到其最初的戰略目標:100萬輛。這比之前的預期提前了兩年。現在,大眾汽車計劃到2025年生產150萬輛電動汽車

自e-up問世以來,大眾汽車品牌逐步推出電動汽車。12月中旬交付了第250,000輛電動汽車。該品牌的電動車型範圍在接下來的幾年中不斷擴大:2014年推出e-Golf和GolfGTE,2015年推出PassatGTE和PassatVariantGTE。

明年,大眾汽車將繼續並加強其點擊行動。ID.3將於2020年夏季上市。ID.家族的其他車型也將陸續加入進來。第一款純電動SUV車型——ID.CROZZ將在年內完成全球首發,茲維考電動車工廠將在2020年開始生產該車。大眾汽車的全球第二大工廠——安亭工廠也將開始生產基於MEB平台打造的電動汽車。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② 連續五年未完成年度目標 現代汽車計劃2025年前推出44款電動車型

現代汽車集團於1月2日公布的年度業績和未來規劃顯示:2019年,現代汽車集團全球總銷量為719萬輛,相比去年同比下滑了3%,低於760萬輛的年度目標。現代和起亞汽車在連續五年未能實現年度銷售目標後,預計2020年總銷量將比2019年增加35萬輛,同比增幅達5%,達到754萬輛。

現代汽車執行副董事長鄭義宣(EuisunChung)表示:「2020年將成為現代汽車鞏固其未來行業領導地位的首個年份。」這名未來即將接任父親鄭夢九位置而接班現代汽車集團的韓國人在2019年初已經制定了全面轉型的指導原則,涵蓋從大規模投資到加強與合作夥伴關系的所有方面到微觀層面的運作。

與大部分車企一樣,現代汽車也在電氣化、氫燃料工業生態系統和自動駕駛商業化,以及其移動出行服務業務逐步擴張。

根據外媒消息,現代汽車集團計劃在2025年前推出44款電動化車型,其中包括13款混合動力車型,6款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23款純電動車和2款氫燃料電池電動車。目前,該公司擁有24款電動化車型。

值得注意的是,該集團尤其強調了,到2025年將投資超過870億美元將純電動車數量從當前的9款提升至23款。其中,將有11款專用電動汽車(註:指不基於現有燃油車,而是全新開發的電動車)。首款專用電動汽車最早將於2021年上市。

不過,關於這款「專用電動汽車」,現代汽車的信息披露有不少自相矛盾的地方。

最早關於「專用電動汽車」的公告可以追溯到2017年,當時,報道稱這款車將採用「捷恩斯」品牌標識,用於和特斯拉Model3對標。

而在2019年6月份,《韓國商報》報道稱,現代汽車開始生產一款純電動緊湊型SUV,採用「全球通用電氣模塊化平台(E-GMP)」。該報道指出,原型車將於2020年年中亮相,2021年初投產。

而到了2020年新年慶典上,現代汽車集團又改變了說法——稱全新的電動車架構將應用於2024年發布的全新電動車上。

目前,只有起亞的口徑較為明確。該製造商近期證實,將在2021年投產概念車Imagine。這是一款主打運動的純電動車型。

除了上述車型以外,剩餘10款「專用電動汽車」均沒有確鑿信息披露。

一家日本媒體NNA數周前報道稱,韓國SKInnovation將為現代汽車一款跨界SUV車型提供50萬套電池。這款率先採用E-GMP平台的純電動車型將搭載額定電壓800伏的電池組,預計將在2021年第一季度在現代汽車韓國蔚山工廠投產。

除此以外,現代汽車集團將在2020年推出更多基於燃油車基礎上開發的電動化車型,也就是「非專用電動汽車」。例如,起亞索蘭托(KiaSorento)、現代途勝(HyundaiTucson)和現代聖達菲(HyundaiSantaFe)。

在氫燃料方面,現代汽車集團計劃向交通運輸部門和發電部門供應燃料電池系統,從而在2030年之前每年向全球提供約20萬個燃料電池系統。該集團將同時在韓國建立年產50萬輛的氫燃料電池汽車工廠。

自動駕駛領域,現代汽車正在加快自動駕駛軟體技術的發展,並將L4級和L5級的自動駕駛技術商業化。在2022年開發出自動駕駛平台後,並在2024年下半年投入商業生產。去年,現代汽車向打車平台Grab提供了200輛現代KonaElectric車型。

數周前,現代汽車還公布了「2025戰略」。現代汽車計劃在2025年之前預留61.1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3620億元)的投資,用於研發未來技術。在同一時間范圍內,該公司的目標是使得汽車業務營業利潤率達到8%,並爭取在全球汽車市場中佔有5%的份額。

此外,該製造商計劃到2025年可以達到年銷50萬輛純電動車的市場規模。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③ 跳槽潮之後,2020年汽車行業有這五大趨勢

[億歐導讀]?2020年的車市環境依然不容樂觀。

二手車出海/Unplash

二手車出海不僅能解決我國庫存量較大的問題,還能反過來推動我國新車市場的發展。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二手車交易量達到1382萬台,僅佔新車銷量的一半左右。對應到需求端,國際市場對二手車進口需求旺盛。

而為推動二手車出海,國家相關部門也早已推出了多項政策。8月30日,商務部、海關總署發布通知,自9月9日起,對二手車實行出口許可證申領和通關作業無紙化。10月29日,商務部辦公廳、公安部辦公廳、海關總署聯合下發《關於加快推進二手車出口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簡化出口二手車轉移登記手續,11月起,二手車出口許可證由「一車一證」改為「一批一證」,二手車出口適用全國通關一體化模式,企業可自主選擇出口報關地和出境口岸。

2019年7月,二手車平台優信完成了發往波蘭華沙的中國首單二手車出口業務。隨後,也有多家企業正在推動二手車出海這一戰略,將車輛發往柬埔寨、迦納等國。

回過頭去,2019年汽車行業發生的大事歷歷在目。經歷了一輪歷史蛻變,裁員、倒閉事件大概率依然會在明年持續發生,那些名單將被銘記。雖然站在2020年的時間節點上,行業一致判斷明年汽車市場難以回暖,這也同樣證明了,任何一個產業的發展都不能經久不衰,當一個行業發展至一個時期,接下來將進入真正競爭和考驗企業實力的階段。

除了總體趨勢演進,在2020年,也將有一批新技術研究的企業以新的方式切入市場,其中也少不了政府在政策方面的引導和對基礎設施的著力布局。

不難看出,在歷史的長河下,伴隨技術變化,汽車產業也將走向新的方向。

編輯:張嫣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④ 2019已經過去 汽車銷量依然在下滑

2019全年銷量數據已經出爐,沒錯,總銷量依然在下跌。

2019年,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572.1萬輛和2576.9萬輛,同比分別下降7.5%和8.2%。

從2018年開始,中國汽車市場的銷量主題就變成了「跌」,各月份的區別無非就是下跌數量的多少而已。2019年上半年汽車銷量跌幅一度接近20%,部分廠家的銷量只剩前兩年的「零頭」。到了下半年,部分廠家開始主動積極調整,各類促銷活動頻頻出現,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汽車銷量下跌的總勢頭。

2019年國內純電動汽車生產完成102萬輛,同比增長3.4%;銷售完成97.2萬輛,同比下降1.2%;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2.0萬輛和23.2萬輛,同比分別下降22.5%和14.5%;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833輛和2737輛,同比分別增長85.5%和79.2%。

新能源市場上,純電動車型已經成為了絕對主流。而插電式混動車型因為對自有充電樁依賴大、性價比低等因素,市場份額則繼續大幅度降低。另外,雖然燃料電池車型因為價格高昂,配套設置稀少,整體銷量依然非常低,但是受到新的補貼扶持等因素,增長勢頭強勁,已然成為了整篇文章當中的另類。持續重金補貼,再加上整個國際上都對燃料電池抱有新一輪的希望,燃料電池在未來幾年內還會引來新的增長。至此,新能源汽車由純電動車型為主,插電式混動和燃料電池為輔的基本格局已經形成。

消費升級與淘汰落後產能

從汽車類零售情況來看:2019年12月全國汽車類零售額達為4428億元,同比增長1.8%;1-12月全國汽車類零售額達39389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8%。與銷量下降9.6%相比,可以簡單認為汽車銷售的均價稍有提升。從市場終端情況來看,超低端車型銷量下滑最多,部分落後企業已經開始淘汰退場。而中高端車型由於終端優惠幅度加大,二次購車人群數量增多,不少豪華品牌都出現了銷量逆勢上揚的情況,賓士寶馬奧迪這三家傳統豪華品牌銷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

已經到來的2020年依然會是落後產能淘汰的關鍵年,無法提供具有產品競爭能力的汽車企業將會加速淘汰。這些企業在2018年開始出現經營困難情況,2019年還能夠依靠賣樓賣地苟延殘喘,但是在未來1-2年內會出現大規模的清退、出售、合並等現象。產品售價在5萬元以下的低端自主品牌,產品力不夠均衡的部分合資品牌都將成為淘汰的重點對象。

零部件配套企業也在整合

傳統零部件企業受到汽車整體銷量下滑影響,主要營收業務也同步出現了下滑趨勢。零部件企業利潤收窄,進口和出口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速放緩現象。

在互聯網行業繁榮的背景之下,以智能網聯為首的零部件配套行業則保持了快速增長的勢頭。智能網聯產品也日趨成熟,逐漸從測試向正式商品化邁進。同時產業鏈也逐步向自主化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擺脫了對外資技術的依賴,掌握了核心技術的零部件企業未來還將繼續保持增長勢頭。此外,隨著汽車改裝政策的逐步解禁,汽車後市場也將引來小規模的逐步增長情況。

何時才能迎來新增長?

汽車行業的改革還將繼續。2018年車市首次開始出現下滑現象,2019年繼續出現下行,部分車型陷入困難局面,預計2020年依然會以銷量下跌的形式繼續改革。汽車行業以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為題的「新四化」局面已經基本形成。國內汽車產業的網聯化與智能化已經展現出了強勁的增長勢頭。共享化雖有部分企業涉足,但距離真正盈利還需時日。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國產車用動力電池以及電控設備已經可以滿足行業需求,國內龍頭企業技術能力已經達到國際平均水平;電動機則由於技術相對簡單,國產電動機已經達到了國際水平,並可向其他國家出口。

根據此前規劃,新能源汽車預計2023-2024年開始出現產品性能與性價比的拐點,新能源汽車將擁有接近傳統燃油車型的使用體驗。屆時,汽車行業的供給側改革也基本完成。根據中汽研的預測,中國汽車行業將在2024年開始新一輪的繁榮。

圖文?|胡鎮濤

數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⑤ 大眾將年產100萬輛電動車的目標提前至2023年

12月27日,大眾汽車宣布,將之前的2025年年產電動車100萬輛的目標從2025年提前至2023年。而2025年的新目標為150萬輛。大眾汽車品牌管理董事會成員、負責電動出行的ThomasUlbrich表示,2020年是大眾汽車轉型的關鍵一年。大眾汽車品牌ID.家族的首款車型ID.3會正式上市交付,後續車型也將加入,大眾汽車品牌的電氣化攻勢將開始走向市場。

8座工廠中,僅中國兩家工廠加上茨維考工廠的目標產能就超過了90萬。從工廠建設的角度,100萬的年產能目標,似乎不是問題。

最大的問題可能是電池的供應,特別是在歐洲。

大眾和Northvolt合建的動力電池工廠要在2023年底/2024年初才能開始生產,而歐洲本土的電池供應嚴重依賴亞洲企業在歐洲建設的動力電池工廠。

雖然大眾和LG化學、SK創新、三星SDI、寧德時代都建立了供應關系,但是這些企業在歐洲的產能多數都處於在建狀態。未來,還需要產能爬坡,並且歐洲其他整車廠的需求也很旺盛。大眾在歐洲的電池供應有相當大的挑戰。

在中國,電池供應則要成熟的多,這可能也是大眾短期內把2/3的產能安排在中國的原因。

從車型上來看,基於MEB平台,大眾短期內僅有ID.3,規模投放市場要到2020年夏季,2020年還會有ID.CROZZ投入生產。但是,ID.3的市場反響不甚樂觀。截至到目前,僅有3.7萬名客戶預定了ID.3並支付了預定金。這和Model3發布之後幾十萬的預定量有較大差距。

並且大眾最近的ID.3在生產中還遇到了軟體問題,首批車輛將不能通過OTA解決問題,生產不得不推遲,大眾表示會在問題解決後會追上原計劃,明年仍然維持在茨維考生產10萬輛ID.3的計劃。

目標雖然很宏大,但大眾在造電動車上仍然是「新手」。

自2013年以來,大眾共生產了25萬輛電動汽車(包括混動車)。其中2018年,大眾生產了5萬輛電動車;2019年,大眾生產了超過7萬輛電動汽車。

就像ThomasUlbrich說的,2020年是大眾電動化的關鍵一年,大眾開始規模地向市場投放電動化產品。這是大眾從一個電動車造車「新手」轉向「大師」的關鍵一年。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⑥ 未來燃油車市場份額仍佔70%奧迪:我們還是多研發內燃機吧

[汽車之家行業]??雖然各大車企都在加大新能源汽車布局力度,但目前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只佔一小部分,車企們的根基仍在燃油車市場。日前,奧迪CEO馬庫斯·杜茲曼(MarkusDuesmann)表示,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中,內燃機仍將保持活躍,所以這家企業將在內燃機研發領域繼續投入大規模資金。

『大眾e-up!』

雖然奧迪堅持發展燃油車,但該品牌也並非在電動車領域無作為。在歐洲市場,純電動車奧迪e-tron的市場表現炙手可熱,在挪威甚至占據了69%的電動車市場份額。前一段時間,馬庫斯·杜茲曼還牽頭成立了一個名叫「Artemis」高科技項目部門,該部門的首要任務就是研發一款高能效純電動汽車,該車型最早將於2024年發布。(文/汽車之家陳燦)

⑦ 合眾新能源20億融資的背後,哪吒汽車銷量到底如何

?2014年合眾在浙江桐鄉市成立合眾新能源汽車公司,注冊資金6.257億。2018年,時隔四年,合眾新能源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款車哪吒汽車。經過四年的長跑,歷經坎坷險阻,終於在美國矽谷正式掛牌,合眾新能源只有一款品牌,就是哪吒汽車。哪吒汽車B輪融資30億,C輪融資20億,據有關資訊透露,C輪最終融資額度會遠超原計劃的30億元人民幣。

合眾新能源總裁張勇在接受包括汽車商業評論在內的媒體采訪時表示。「我們30萬輛的目標,計劃是在2023年到2024年實現,到2025年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做到40萬輛。」對於哪吒汽車的市場規模,張勇充滿信心。如今,試問一句,可行嗎?小編認為,縱使是新能源領域,國家正在大力倡導新能源政策。不過就算許多造車新勢力想彎道超車,靠巨額的融資,小編覺得還是不太可行的。畢竟新科技,新能源發展這么多年了,要想超越那些巨頭品牌,沒有一定的技術含量是不行的,像馬自達就是例子。小編認為如此巨額的融資已經非常多了,而銷量低迷可能並不是出在銷售的問題上,只能從自身找原因,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最後,小編認為融資再多的資金,只有把刀使在刀刃上面才有用,這么多的資金,我認為還是自身技術的研發最為關鍵。(曾素編輯報道)

註:配圖來自網路,權利歸原作者所有,一並感謝!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⑧ 奧迪發布2019年財報 中國蟬聯最大市場,5年後新能源佔比達4成

(文/彭科峰)日前,奧迪汽車正式對外發布2019年財報數據。官方統計顯示,2020年,奧迪品牌全球共賣出184.5573萬輛新車,同比增長約1.8%。在中國這個最大的市場,2019年奧迪銷量達69.0083萬輛,同比增長4.1%。

奧迪方面還表示,按照計劃,到2025年,奧迪新能源汽車銷量佔比將從現在的3.5%增長到約40%;2024年前,在電動化方面,奧迪將會預先投入約120億歐元。

據稱,在產品方面,2020年,奧迪計劃推出20款車型,全面推進電動化進程。其中包括奧迪核心品牌的5款純電動車型,插電式混合動力新增車型12款。到2025年,奧迪計劃推出約30款電動化車型。不過,由於疫情的影響,這些既定車型能否按時發布,目前還是一個問號。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⑨ 預算超1000億!大眾明年將推8款新能源汽車,占總計劃4分之一

據外媒消息稱,大眾集團計劃2020年在全球范圍內推出34款新車,其中包含8款新能源車型。此外,大眾集團計劃在2024年之前,在新技術研發上投入190億歐元,其中110億歐元將用於大眾的純電動技術和出行戰略的推進。

未來銷量方面,大眾計劃到2029年,純電動汽車的銷量可以達到2600萬輛,其中2000萬輛來自於大眾的MEB平台,剩下的600萬輛將來自於大眾的PerformancePlatform(PPE)平台。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⑩ 奧迪與一汽成立新能源合資公司,2024年起本土化生產純電動汽車

廣闊的市場前景和優良的政策保障是奧迪本次投資的基礎,而此前合資股比限制的放開,相信也是奧迪在中國市場加碼的原因之一。據了解,2018年發改委便表示,2022年取消乘用車外資股比限制,同時取消合資企業不超過兩家的限制。因此,筆者推測:雖然目前奧迪已確認與一汽的合作意向,但這家全新的新能源合資公司,或許還是要在2022年左右正式成立,畢竟面對中國新能源市場這塊「大蛋糕」,奧迪自然不會放棄增加股權佔比。同時,面對國內新能源市場愈發激烈的競爭,引進、生產更多的e-tron家族電動車型,才能更好的滿足中國消費者的高端出行需求。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熱點內容
東風日產瑞琪皮卡17 發布:2025-05-19 17:11:39 瀏覽:803
2019年柴油商務車 發布:2025-05-19 17:05:46 瀏覽:346
手工製作房車視頻 發布:2025-05-19 16:40:29 瀏覽:257
星級飯店旅遊安全檢查 發布:2025-05-19 16:09:27 瀏覽:942
北京去洛陽自駕游攻略 發布:2025-05-19 15:57:04 瀏覽:416
皮卡丘結婚了嗎 發布:2025-05-19 15:55:31 瀏覽:583
六月份泰國旅遊攻略注意事項 發布:2025-05-19 15:55:29 瀏覽:526
房車淋浴間底座 發布:2025-05-19 15:46:57 瀏覽:899
太陽能熱水器房車 發布:2025-05-19 15:45:31 瀏覽:248
隆昌到瀘縣汽車價格 發布:2025-05-19 15:34:17 瀏覽: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