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大會最新訪談
『壹』 傳統巨頭發力新能源,8款純電新車將登場,彎道超車還有戲嗎
動力方面,將搭載SK innovation動力電池,電池容量分為58kWh和72.6kWh兩種,WLTP工況下最高續航里程可達605公里。充電方面,具有800V充電系統,適配350kW超級充電樁,在15分鍾就能完成20%-80%電量的充電。
此外,現代官方還表示,新車還將搭載電池能量轉移的黑科技。並且,目前現代汽車已經在韓國建立超快充電站網路,在歐洲加入了IONITY充電網路。
日產Ariya
今年,東風日產也將引入一款純電動新車,即日產Ariya。這款車基於<a class="
【本文來自易車號作者三個司機,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易車無關】
『貳』 新能源汽車時代的到來會給普通人帶來什麼樣的契機
新能源時期的到來,給普通人帶來了許多好的機會,帶來了許多生活上的幫助,新能源汽車時代帶來的不只只是表面的,新能源汽車帶來的是為環境作出貢獻時,大自然變得更加美好,為自己的子孫後代留下更多的資源是為自己的未來甚至以後子孫後代的未來做貢獻,新能源汽車是一個時代的進展,更是一個保護自然的方法。
『叄』 新能源汽車的亮點究竟在哪裡,為何它會讓很多人看好
前幾天本大V看了本心理學的書,打頭導語寫了一句話讓我感同身受:人類心理的本質就是"趨利避害"。回到新能源汽車的賣點,本質上就是趨利避害四個大字。
先講趨利吧,很好理解。
當然,可能也有杠精會說買增程式的,本大V再次表態,本人對理想的造車技術沒信心,起碼再看個5年吧。
『肆』 如果中國新能源汽車最終只存活一家,你認為會是誰
感謝邀請,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就這個問題而言。如果只剩一家,毫無置疑地回答,肯定是比亞迪,我從以下三個方面闡述理由:
1.擁有新能源核心技術
大家都知道,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難點是電池,電池佔了新能源汽車成本的40%左右。而比亞迪早在03年,就成為了全球第二大充電電池生產商,靠電池起家的比亞迪,掌握了這一核心技術。
比亞迪的電動大巴暢銷全球,在很早的時候就生產了電動卡車。
所以綜合上面三個方面,不管說是不是只存在一家,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的實力,絕對是處於領跑水平的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伍』 2021上海車展:轉型已然打響 新能源汽車進入全面爆發期
上周啟幕的2021上海車展讓我們看到了汽車行業在多年發展與技術積累之後的全面轉型,新能源汽車在本屆車展上可謂大放異彩。新能源汽車在產銷兩方面也是逐年增長,今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車在銷量上更是創下新高,銷售量到達了51.5萬輛,實現了280%的增長,可見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接受度是越來越高。不僅是自主品牌、造車新勢力,眾多的合資品牌也全面投身到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和生產當中,要在行業的轉型期中站穩市場腳跟。
上海國際車展提供了巨大的舞台,吸引了全球的目光,所以本屆車展中集中亮相的新能源車型也是數不勝數,今天我們就一同來看看這幾款集合了個性、科技與未來感於一身的重磅新能源車型。
一汽紅旗E-QM5
在新四化的大背景下,紅旗旗下的新能源車型也是「英雄輩出」,比如在今年的上海國際車展上,紅旗就為我們帶來了最新純電動轎車紅旗E-QM5車型。
【本文來自易車號作者車市風景線,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易車無關】
『陸』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座談會順利舉辦
4月2日,一場新能源汽車產業數字化發展座談會在漢陽經濟開發區黃金口汽車市場舉辦。特斯拉、蔚來、小鵬、理想、威馬等一大批新能源汽車品牌企業代表齊聚現場,就新能源汽車行業現狀、特點及發展趨勢等進行探討,為漢陽新能源汽車數字經濟生態打造建言獻策。
「召開此次座談會,旨在搭建一個政企交流平台,收集整理各方意見,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助力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漢陽區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發展新能源(智能化電動汽車)汽車是大勢所趨,全力服務好企業是政府職責所在,下一步漢陽將借力全市「大車都」板塊建設,加快新能源汽車服務類項目引進,希望更多的新能源汽車品牌落戶漢陽經濟開發區黃金口都市工業園,形成集聚發展,從而促進汽車服務業轉型升級。
『柒』 MG Live!China 2021專訪 子品牌XPOWER會有更多新車型
上汽集團數據業務部副總經理、上汽乘用車公司首席數字官
上汽領導:MG Live!具體什麼做法、玩法、活動形式,每次都會不同,就像我們今天剛剛講的每年MG Live!都會各有不同,但是內涵和精髓,我們秉持的原則都應該是相同的,原則就是我們是要站在年輕用戶的立場,考慮他們真正的需求,並且真正響應他們真實的本質的需求。這個話聽起來很樸素,到底有什麼意義?之前我們分享過,MG品牌97年來都是講年輕化,都是年輕的代表,但是站在當代的年輕人的立場看,他需要有年輕的心臟,叫做強大的機械性能,這是年輕的生理特徵。今天的年輕人都穿著潮牌,穿得非常時尚,所以需要潮流的外衣和漂亮的外表。第三個需要有智慧的大腦。每一代的年輕人都要強過上一代,人一定是一代比一代強,所以智力水平、能力水平也是強過上一代。更超越這個概念的,是我們講智能網聯時代,是所有今天年輕人所謂智能化的大腦,是他們的數字原住民身份,是他們能力提升的表現。三個特徵加在一起,站在年輕人的視角把它描述出來,就是有適合他們生活的環境和氛圍,也就是他們的lifestyle。所以我們今年做的電競,就是符合這樣一種lifestyle特徵。
再把前面講的幾件事情結合在一起。潮流的外衣就是去年開始,大家越來越明顯感受到的MG潮流的元素和潮流的感知,包括造型、活動和氛圍。強大的心臟就是我們以XPOWER為代表的高端的TCR賽車,它有著強大的運動性能。主流的所有車型,比如MG5,搭載中國十佳發動機和十佳變速箱的1.5T動力組合,可爆發出同級最領先、最大的馬力。MG6 1.5T,包括今天的MG6 XPOWER車型,305匹的馬力,這些都是在主流體系裡最強的。那麼,連接TCR賽道系列和主流系列中間的部分,就是通過XPOWER的「心」來進行連接。因為主流系列不能太極致,太極致可能會影響主流需求,但是我們一定是比基礎的要好一點。賽車不是一般消費者能輕易感受得到,可能中間需要連接,XPOWER就起到這樣的作用。
除了XPOWER解決了機械強大心臟以外,之前講的智活科技接下來也會不斷地強化和演繹。所以對於XPOWER的使命來講,第一個是在性能方面,連接賽車和我們主流的車型產品。XPOWER通過改裝,將讓每個用戶都可以得到不一樣的超脫性能的感受。XPOWER的改裝最大的特徵,不僅僅是性能方面的改裝,可以有潮流方面的改裝,為了潮流和性能,可以做運動型,也可以做可愛風。所以這些,進一步驗證之前所講的,一個MG容得下所有年輕人。通過XPOWER不同品類的改裝,實現不同品類的覆蓋,實現喜愛不同品類消費者的不同需求的滿足,所以「一個MG容得下所有年輕人」的落地,很大程度上是通過XPOWER這個子品牌來進行的。這個是我們比較完整的思考,站在用戶的立場,所有從內到外的生活方式的演繹,這不僅僅是營銷,XPOWER的營銷是通過完善的產品體系來進行滿足的。
MG還要跟用戶玩在一起,最典型的就是MG Cyberster完成眾籌以後,會正式的進入眾創環節。我們將在眾籌用戶中選出一部分代表,參與到深度的眾創過程,但其他用戶,也能夠在線上參與完整的眾創過程。所以眾創,也是我們和用戶完全走在一起的實例。其實有很多媒體也參加了眾籌活動,希望有時間、有意願的媒體,可以作為用戶代表來深度參與,MG願意與有想法、有能力、有時間的代表,共同完成所有權益,包括造型的評審,包括動態評審等等重大問題的決策,還包括對一些性能方面配置的選擇,都可以參加,帶領大家共同來參與、討論、決策。
另外XPOWER有大師系列,共創系列,共創系列也是這個特徵。剛剛這兩個內核是我們最大的核心,至於活動內容、形式,每次一定要有點不一樣,要多樣,始終新鮮,始終潮流。
關於年輕化和高端化,到底是怎麼來考慮的?兩個維度,一個是消費的維度。首先年輕化和高端化不沖突、不矛盾,年輕人不代表沒有消費能力,現在沒有,不代表將來沒有。其實我們更重要的是在培養,年輕人永遠會變化,年輕人會越來越有經濟實力,所以說,我覺得年輕化和高端化沒有矛盾、沖突,這個是消費維度去理解。
第二個是從品牌的維度去理解。所有人都希望品牌向上,但品牌其實不單單是以價格為標桿。以前上海有一個雪花膏大家肯定有聽過,就是一個知名的品牌,生產了知名的商品,有時候外地的朋友到上海來,還要買幾罐雪花膏帶回去,其實它的價格不是很高,但是從品牌角度,它是一個被全中國人接受的品牌。所以品牌向上不單單是以價格為標桿,更多是用戶能接受。
另外一點,隨著把品牌做好,把用戶的接受度提升,把品牌的忠誠度做好,全系列、全價位的產品都會有市場,都會被用戶接受。這個是我對年輕化和高端化的理解。
上汽乘用車公司MG XPOWER項目組組長兼整車平台總工程師
記者提問:XPOWER作為子品牌,今後是不是也會像寶馬M系、賓士AMG一樣,生產、營銷、定製,甚至到4S店,有專門的一個板塊來做這樣的子品牌?這個子品牌後面肯定會有系列產品,今天是MG6 XPOWER,這個車是插電混動,之後的主流車型也都會有XPOWER嗎?包括普通的燃油版,或者是前期只是混動版的才有XPOWER?
上汽領導:首先講到XPOWER子品牌的結構,子品牌不是說推出一兩個車型,或者是推出一兩個造型就叫子品牌,子品牌是比較完善的,還有價值觀,還有使命,還有銷售體系,還有完善的產品體系,是比較完整的。
從用戶體驗和營銷體繫上來看,XPOWER確實是全新的線上線下結合的。從今天起,在MG Live APP上,會有XPOWER的專屬頁面,集成了產品介紹,產品下定,配件購買,以及專屬個性化定製意見、問詢、資訊服務體系,包括專屬銷售渠道的查詢、溝通,都在專屬的定製頁面上展現。這個渠道很好地展現了我們的服務和產品到底有什麼。再從銷售渠道上來看,不是所有4S店都能夠銷售MG6 XPOWER這個車型,我們精選了部分4S店,同時又新開了一些渠道。新的渠道以商圈渠道為主,比如說目前旗艦店的代表,上海北外灘的來福士廣場一樓有XPOWER專屬旗艦銷售渠道。現有體系加上新建體系,目前為止一共只授權了37家店,都有獨立的標識體系,硬體體系和專屬的服務體系。
這輛改裝車相當於是一個套餐,但是這個套餐以外還有其他的配件,每個人都有他的需求,如果不喜歡套餐,會提出他的需求,我們會提供符合他需求的方案。那麼所有的需求方案,都是在線上進行配置和定製,價格都是統一的,這樣就實現了剛剛在台上講的,用戶不用再擔心價格是不是公道、合理,至少是統一的,官方認可的價格體系和完整的渠道。改裝這件事情非常專業,每個用戶都會提出一些相當專業的改裝需求,那麼我們37家店,每個店裡至少有一個比較專業級的,精挑細選的工程師。玩車不是傳統的銷售顧問能解決的問題,所以第一期只開37家也是這個道理,希望服務到位有保障,希望消費者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提出意見,我們不斷改進。
再往下推就是整車產品,XPOWER原廠改裝的整車產品分為兩個系列,一個是大師系列,今天MG6 XPOWER是大師系列的第一款車。所謂的大師系列,原則上來講就是設計師團隊設計,我們共同開發,並且進行非常完整的開發驗證、開模,某種程度上跟你剛剛講的,跟RS系列,跟AMG系列的概念和做法還是比較接近的,只不過會推的更加激進,但是做法還是比較接近的,所以代表的是官方品質水準、設計能力和工程的標准,這個是大師系列。
但是設計師的水平決定我們最高的水平,設計師的品位決定了我們最高的品位,最關鍵是設計師的喜好決定了用戶所獲取產品的方向,這樣的話,產品就是單向輸入的,對於一些用戶而言,可能並不那麼在乎你官方設計師的作品。所以我們也希望,更加百花齊放一點,讓用戶能有更好的選擇,所以XPOWER原廠改裝的第二個系列是共創系列,這個也是後續會讓大家更多參與的比較核心的產品。
XPOWER後面的新車型一定不是只有MG6,一定不是只有插電混動車,一定有燃油車。隨著新能源純電動產品的推出,我相信一定會有純電動版,因為它的改裝跟動力總成沒有任何關系,取決於用戶到底需要什麼,用戶到底是需要潮流,性能,還是什麼?取決於我們共創的方案是怎麼樣的。
其實改裝這個概念,不能說只要說改裝,就是為了性能改裝,其實還有為了美去改裝。有些原型車可能不是很多人喜歡,又或者說吸引度不高,但是稍微給它美化一下,改裝一下,可能銷量就蹭蹭地往上走。所以改裝的概念,除了性能改裝維度,還有一種是顏值方面的改裝。從產品維度,特別是XPOWER維度來說,會有性能的改裝,更重要的還有適合不同群體的造型上的改裝,讓這個車開出去更有氣勢,吸引別人的眼球。XPOWER系列,涵蓋了很多的改裝含義在裡面。
記者提問:XPOWER是全球首個原廠改裝品牌,為什麼以前沒有啟動?我們推出這個品牌當中,最大的難度是什麼?今年前4個月,MG的全球銷量增長很快,從銷量方面看,MG現在崛起了,在您看來,我們做了哪些事情才讓這個品牌現在銷量逐步增長?
上汽領導:我們打造XPOWER這個品牌並不是從零開始,其實2001年它就在英國成立了,是MG的高性能運動部門,也誕生了很多經典車型,比如量產的MG XPOWER SV-R超級跑車。我們是在英國團隊的基礎上,在上汽乘用車全新成立項目組。
為什麼MG要做XPOWER這個子品牌,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們有賽道基因,有賽車和改裝車的歷史,有XPOWER品牌自身的歷史積累。2001年,MG XPOWER剛誕生時,就注冊了品牌商標,當時就叫MG XPOWER。既然有這段歷史,我們就要尊重它,所以我們從今天開始,把它復活,為什麼復活?因為無論再怎麼改裝,改裝的源泉實際上來自於賽道。MG XPOWER歷史也是從賽道開始,無論是它的高性能賽車,還是勒芒賽車、英國BTCC賽車,到現在參加國際汽聯TCR比賽賽車,全部來自於賽道,因為有這樣的歷史,給了我們在做官方改裝時非常有價值的輸入。要說打造XPOWER這個品牌的難度在哪裡,可能就是如何去復興它。這段歷史賦予了我們所有人做XPOWER的一份責任。
MG6 XPOWER這輛車,是XPOWER首款量產的官方改裝車,吸取了賽車數據和經驗,往它上面去疊加,但是這個疊加不是要做一輛運動車,在我們的系列裡,未來會有MG XPOWER系列,今天推出的這輛MG6 XPOWER是基於eMG6打造,要把它做得更加接近於極限。
關於這款車,為什麼要用6活塞?最終重力泵能不能撐得住?為什麼要用鍛造輪轂?為什麼要用這樣的彈簧?都是有原因的。我們是基於eMG6去推,怎麼推?因為我們是原廠,我們有賽道的數據,所以我們知道,如果把輪胎從240變成245,會獲得更好的抓地力;把我們輪轂從一個鑄造輪轂變成鍛造輪轂,對整個減震器的沖擊會發生變化。包括後面的大尾翼為什麼要用熱壓罐干碳工藝,而不用一個很廉價的玻璃鋼或一個碳纖做這個尾翼?這個跟後門的承載重量等等都是有關系的。所以各位看到的這輛車,為什麼叫官方改裝?因為我們是認認真真的去改,要把eMG6極限推出來,這就是一個標桿。這就是我們想要表達的,我們認認真真在做這個產品,認認真真的去做一個改裝產品。
MG一直堅持打造年輕人買得起的跑車。什麼叫買得起,除了價格好,關鍵是要產品好。比如MG歷史上非常經典的MGB,一款跑車就賣了50萬台。對於XPOWER,我們投入很大,每個用戶需求不一樣,還要保證品質,在37家店進行專業的響應和專業的交付,但是,我們每個月只限量100台,整個執行其實難度很大。從製造到質量標准,包括跟新的量產車怎麼平衡,用戶的互動環節怎麼保障,怎麼在合理的定製改裝范圍,如果超出這個范圍,又有上牌問題,確實難點很多。我們在不斷地克服。但我們為什麼還要堅持去做,背後原因是什麼?是年輕人的需求。歷史上MG就是一直尊重年輕人的需求,打造買得起的跑車,所以才有了XPOWER在英國這么強的聲量。這樣挑戰難度,挑戰別人不做的精神,滿足用戶需求的這種精神,也是MG目前能取得一些成果的原因。
關於銷量,大家看到這兩年MG品牌的銷量上去了,這個是我們都很希望看到的一個方向。這幾年隨著上汽集團對海外業務關注或者是持續的發力,MG品牌在海外的銷量上升勢頭很猛,之前在中東市場開拓,前年開始在歐洲市場開拓MG的渠道,所以說這幾年,MG品牌在海外的銷量,應該說是幾倍的在增長,也帶動了整個MG總銷量的上升。
另外一個維度,是從國內的MG銷量維度看。這幾年隨著MG的產品多元化,包括它的定位,其實MG品牌增長速度是很快的。這個功勞應該歸功於MG品牌的團隊,在整個團隊的努力下,它的定位,它的產品更加清晰,更加明確,更加適合現在消費者的需求,這是因為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銷量才會往上走。
關於MG銷量增長的問題,我們前兩天剛剛拿到的數據顯示,從去年10月三款新車上市以後到現在,大半年時間銷量同比增長大概是89%。能取得這樣的增長成績,我認為作用比較大的還是產品的推動,包括基於比較清晰的品牌定義下的產品推動、戰略匹配,當然這個也包括我們營銷服務上的配合。
記者提問:限量100台是不是意味著我們前期要把車的質量打磨得更好?
上汽領導:MG6 XPOWER是限定限量生產,每月100台。資源比較稀缺,但絕對不是飢餓營銷。我們是在保證品質的基礎上,讓現有客戶更有專屬感,拿到他們獨一無二的座駕。就像我們這個限定的專屬車身色,純手工打造,工序復雜,製作周期至少需要14天。慢工出細活,細活出精品,限量是為了要保證品質。
這輛車有很多的工藝,包括很多的零部件是進口,很多工藝要配合一些手段,所以這個限量100台,是由客觀條件決定的。舉一個例子,獨一無二的騏驥綠,市面上少有,騏驥綠的塗裝是十分的困難,只有靠全手工打造,靠師傅一遍一遍的去調整,才能夠做出來。它是稀有的,不像現在的顏色大批量生產,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是限量的。當然,我們也正在想辦法去攻堅,有可能在未來通過機械的方式,能夠把它快速生產出來,但是最起碼現在看來,騏驥綠就是全手工打造。
另外,限量 100台也是經過內部論證的,我們要平衡好整個項目的節奏,從預售到開始量產,包括交付,從每一個環節、每一個維度去評價,不只是質評,包括所有維度都要達到滿足這個維度的要求,我們才能進展到下一步。我們要保證交付到客戶手中的產品,品質是過硬的。
記者提問:三個問題,一是綠色和XPOWER的故事?二是MG車主裡面,改裝大概有多少?以及未來做改裝車,我們都說中國的改裝文化是亟待發展的,目前只是一個起步階段
『捌』 2021上海車展BBA新能源大亂戰,誰才會是最後贏家
隨著2021年上海車展的到來,作為豪華品牌「三劍客」的BBA車系又將迎來一次面對面的硬鋼。在電動化與智能化的時代背景下,BBA的「戰場」也將由原來的燃油車市場轉向新能源的舞台。為此,在今年的上海國際車展上,賓士、寶馬以及奧迪紛紛推出了自己的重磅純電動車型。當然,作為吃瓜群眾的我們,自然不能錯過這場精彩好戲,那麼接下來就跟隨小編的腳步,看看BBA在今年的上海車展中又為我們製造了哪些驚喜吧。
奧迪Q2 E-tron
說起奧迪電動車系列,相信了解奧迪的人絕對不會陌生。早在上一年的廣州車展上,作為奧迪首款純電動車的E-tron就已經上市,但近70萬的起售價卻讓很多熱愛新能源車的消費者望而卻步。而在今年的上海車展,奧迪也帶來了一款更加貼合年輕消費者的純電動車——Q2 E-tron。
作為一款改款車型,Q2 E-tron自然繼承了不少奧迪的身上的優良傳統。首先就外觀來說,Q2 E-tron高度還原了燃油版的外形,在採用家族化設計的同時,也保留了一張經典的「大嘴」。但畢竟這是一款純電動車,所以半封閉式進氣格柵在奧迪Q2 E-tron上自然不會缺席。並且緊湊型SUV的身材使得Q2 E-tron看上去更加實用,也讓車輛整體定位更加趨向於年輕化。
走入車內,Q2 E-tron的內飾基本沿用了燃油版的設計,在這輛車的內飾中你基本上找不到一條曲線,同時也讓Q2 E-trond座艙看上去科幻感十足。以黑色為主的設計基調也讓整個內飾充滿了些許冷酷,不過我想這就是奧迪Q2 E-tron想要表達的意境,科技與時代的結合,才是奧迪Q2 E-tron想要的。
在動力方面,奧迪Q2 E-tron搭載的是大眾旗下的EBD電動機最大功率為136馬力(100千瓦),而最大扭矩也達到了290牛·米。並且全系標配了一套三元鋰電池組,在WLTP標准下奧迪Q2 E-tron的續航里程為334公里。
賓士EQB
在過去的2020年,是賓士電動化改革的元年。在這一年,賓士在中國正式發布了EQ車系,並且旗下的EQC也於2020年底正式上市。在賓士的規劃中,EQ系列作為賓士燃油車的補充,也將在未來發布包括EQS、EQE等更多純電動車,形成一個完整的新能源產業鏈。而在今年的上海車展,賓士也帶來了EQ旗下的第三款車系——EQB。
從外觀上看,由於EQB在定位上屬於燃油車GLB的補充車型,所以在整體的外觀上延續了GLB的外觀設計。但畢竟是EQ系列中的全新車型,EQB在中網部分也延續了EQ的家族化設計語言,將大燈與中網相連接,讓整個車頭看上去更具整體性。而一條貫穿車頭的LED燈帶則成為了EQB前臉上的點睛之筆,在夜晚點亮後也更具辨識度。
內飾方面,賓士EQB在內飾的設計上依舊採用了賓士的家族化風格,很大程度還原了燃油版GLB的內飾設計。只不過EQB在方向盤上採用了更加運動化的平底方向盤,並且在握感方面也更加舒適。
動力部分,賓士EQB將於先前發布的EQA共享動力總成。據賓士官方發布的數據來看,賓士EQB的電動機功率預計可達272匹馬力,扭矩為500牛·米。同時將搭載60千瓦時的電池組,在NEPC工況下續航里程可達500公里左右。(數據暫定)
寶馬iX
作為寶馬電動化改革最為重要的一步,i系列的誕生讓我們看到了寶馬對於未來的願景。當然,在今年的上海車展上,寶馬也將推出全新重磅新能源車iX。相比於之前寶馬iX3「油改電」的設計理念,iX則是以一個全新的姿態亮相新能源市場。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iX在市場定位以及外觀設計都將更加前沿。
從外觀上來看,寶馬iX高度還原了iNEXT概念車的設計。而兩顆大大的「鼻孔」讓整個車頭顯得十分誇張。當然,這種被寶馬稱之為「雙腎式」的進氣格柵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車頭的威懾力,加上一副有點「凶神惡煞」的雙眸,讓這輛iX看上去個性十足。
作為一款新能源車,寶馬iX並沒有一昧地追求個性與前衛,反而在細節方面也進行了淺藍色的點綴,以彰顯其作為純電動車的身份。當然,從斜後方的視角看過去,這輛iX似乎褪去了車頭的凶煞,反而顯得更加沉穩。
如果說外觀的設計已經能把你震住了,那麼iX在內飾部分才是寶馬顛覆過去的開始。如果此時將方向盤上的車標蓋住,我想你一定猜不出這是一輛什麼車,因為它完全脫離了寶馬過去對於內飾的設計思路。
當走入車內,一股來自德意志的極簡主義風格便撲面而來,車內物理按鍵被大量減少,剩下的就是一塊橫跨整個中控台的懸浮式雙連屏。並且方向盤也採用了不規則的多邊形設計,而根據小編在現場的體驗來看,全新的方向盤樣式在握感方面與傳統方向盤並沒有太大區別。
在動力方面,據寶馬官方發布的數據來看,這款iX將搭載寶馬最新的第五代eDrive電驅系統,並且採用雙電機驅動的方式,最高馬力可達503匹。在功率方面分兩個版本,分別為總輸出功率為370千瓦時的xDrive50版本,此版本搭載了容量為100千瓦的電池包,在WLTP工況下續航為400km;而另外一款xDrive40版本的輸出功率則為240千瓦時,搭載了一款70千瓦的小號電池,在WLTP工況下的續航同樣為400km。
寫在最後:
一直以來,在豪華品牌中,BBA的競爭關系就猶如親兄弟打架一般,每一個品牌都有自己的性格,比如<a class="hidden" href="htt
【本文來自易車號作者全民輿車,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易車無關】
『玖』 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
講會逐步取代傳統燃油汽車
『拾』 大眾助力一汽集團新能源布局,2025年新能源佔比40%恐成真
進入6月底,到了車企們准備遞交上半年銷量考試卷的時候。雖然現在銷量數字還沒有最終出爐,但是車企自己心中都有本帳,好與壞均已瞭然於胸。
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戰疫」導致眾車企不能復產,工人不能復工,運輸渠道封閉。人們不出門,4S店也被迫開始雲賣車,第一季度汽車整體銷量跌進近5年來的最低點,很多4S店銷量「掛零」,一大批4S店退出,甚至倒閉,汽車市場哀嚎一片。
這對於起了個大早,趕了個大晚的一汽集團新能源汽車布局來說,無疑是救命稻草,否則一汽集團2025年新能源產品占乘用車比例達40%將變成一句空話。畢竟就目前而言,一汽集團新能源車確實沒什麼拿得出檯面的產品。
寫在最後
毫無疑問,一汽集團的目標可謂是野心勃勃,在沒有受到特殊「戰疫」影響的時候,是完全有可能實現的,但在影響尚不明確與很多不確定性因素下的當今市場下,一汽集團要完成既定的戰略與目標,可謂是挑戰大於機遇。可以肯定,一汽集團要走的路註定是任重道遠,挑戰重重。
未來,一汽集團將上演什麼的故事,我們也將繼續關注!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