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技術含量
1. 純電動車、燃油車和混合動力,到底誰才是技術含量最高的車
在電動機和電氣控制方面,傳統汽車公司的設計和製造仍然比較先進。不要認為電動車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就認為電動車更先進。就技術而言,電動汽車的門檻最低,燃油汽車的門檻第二高,混合動力汽車的門檻最高。
混合動力電機、電控和電池在技術上與純電動汽車沒有什麼不同,但設計性能不同。與純電動汽車相比,混合動力電動汽車在技術上更加困難,但成本相對較低。當然,混合動力也面臨巨大挑戰。一方面,政策不支持混合動力,混合動力本身是一種過渡技術。一旦它直接進入純電動汽車時代,混合動力將會非常尷尬。
2. 國家不應該補貼電動汽車,沒什麼技術含量又不環保,那個電池污染很大的
一切都是「磚家」說了算,這邊環保「眼見為實」,那邊污染,你不是看不到嘛……
3. 保時捷taycan這款電動汽車真的有技術含量嗎
保時捷作為傳統的豪華汽車生產商一直致力於開發這種高性能的跑車,尤其像911 GT3這類可以合法下賽道的車更是劍走偏鋒之作,而在新能源車領域就建樹不多,卡宴倒是推出過混動版本,但這只是保時捷在混動領域的試水之作,它在賽場上積累那麼多的電動技術不斷的應用在919賽車上,而這一切它都集成在了最新的純電動車力作taycan上。
Taycan之前有過一個實驗,試車手在航母的甲板上全力駕駛taycan進行彈射加速30次至200公里的時速,最快和最慢的誤差在一秒之內,不得不佩服保時捷一流的造車技藝。
4. 電動車是不是比燃油車的技術更高
當然不是。
電動車的動力,電動機的結構比燃油發動機簡N倍。電動機零件數可能不及燃油發動機的百分之一。
只是燃油發動的燃料,比電池要簡單。
5. 低技術含量的純電動汽車還值不值得發展
目前電動轎車的主要缺點:
1、行駛續航里程短,充電慢且充電站不普及。這是電動轎車無法普及的重要原因。純電動的轎車目前行駛里程一般只有200公里,由於充電站不如加油站普及,意味這台車子無法遠行。
2、價格貴,電動轎車的相關產業規模遠不如傳動汽車,導致無法實現規模效益,價格普遍偏高。
3、產品一致性不如傳統汽車。傳統汽車的發動機可以保證每台在以後的幾十萬公里中可靠地行駛,但電動汽車的電池卻很難保證每塊的電池的性能在整個壽命周期內都是一樣的,所以很難發展
6. 電動汽車技術並不復雜,為什麼流行特別晚
其實國內這兩年低速電動轎車發展還是比較快的,這種電動轎車相對來說進入門檻低,技術含量也低,但是速度慢,續行里程短,只能代步。
再說一下嚴格意義上的電動汽車,沒有發展起來技術是一方面,主要是電池技術,包括電池的容量,充電速度、電池壽命、電池重量、安全系數這些性能是需要相匹配的,應該說國際和國內掌握電池技術的企業是很多的,還有影響電動車發展的重要原因就是供給配套問題,你開著汽車在高速上沒油了可以馬上到加油站加油,電動汽車目前最大的瓶頸就是充電站,你把車開出去,沒地方充電了這才是悲劇。google一下,美國現在正在逐步的建設充電站,有了充電站電動車才能發展。
以下言論純屬個人臆想,不對請指教,勿噴。看一下國內環境,國家對新能源交通工具有一定規劃和支持,但不是特別明顯。現在國家更重要的是放在了公共交通工具上面,最典型的高鐵,高鐵有正的一面也有負的一面,便民、戰略、帶動經濟發展,然後站在高鐵後面的是GDP。當然政府發展公共交通也是有道理的,美國國土面積936萬平方公里人口3億,中國國土面積960萬平方公里人口13.5億,再可以google一下美國的公路里程和中國城市公路里程,以及城市、農村的人口密度等問題。所以中國要走一條有特色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再一個問題,當你適應了吃肉並且有肉吃的時候,你會再去自己種菜吃菜嗎?現在的汽車市場的蛋糕還是大的,石油也還是有的,還是有的吃的,所以說國家和企業不願意花那麼多錢,花那麼多經理去研發、建設、推廣電動汽車,這一系列原因才是電動汽車發展緩慢的因素。
現在環境惡化非常突出,會推進電動汽車的發展,同樣石油資源也愈來愈少,利用新能源是人類文明進步所必須的。預計未來幾年回是電動汽車高速發展的時期。
7. 電動車的技術含量是不是比燃油車低很多,為什麼很多
騎山地車手麻是很正常的現象,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手長時間握把,支撐一部分身體重量造成的,道路顛簸、前減震性能不好、騎行姿勢等因素都會導致手掌發麻。 要想緩解這種症狀,首先戴一副騎行手套,專業的騎行手套可以緩解一些,
8. 電動汽車構造貌似很簡單,沒有維修的技術含量,大多壞了是不是直接更換
你好,電動汽車的構造是比較簡單,可是如果有故障,就必須要有一定的維修技術,現在的好多元器件都是做成了集成電路板,所以當檢查出某個電子元器件出現問題時都需要更換總成的,但是檢查問題是需要時間和維修經驗的。
9. 新能源汽車的電池有啥技術含量,為何換電池那麼貴呢
換電池比換新車還要貴,這是大多數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第一認識。之所以有這種「深刻」印象,原因有很多,大抵有4點。
其一,電池的造價和售價確實很高,而且像新能源汽車這般動力系統占據整車成本如此高比例的車型,也是前所未有的。以三元鋰電池為例,從3年前約1200元/kWh以上的價格發展至今,也不過是降到了1050元/kWh左右。盡管動力電池的成本正在不斷壓縮,但要發展到和燃油車型相當的程度,依舊需要一定的時間。
有的朋友或許會說,如果電池本身沒有問題,而是由於事故導致電池損壞,需要維修或者更換,那該怎麼辦?其實只要車輛的保險買齊,這些問題完全可以交給保險解決,再不濟車損險也能兜底,因此不需要過分擔心。
10. 電動汽車有什麼技術含量除了自動駕駛技術以外,比電瓶車先進多少
1、電動汽車的技術難點主要在於電池技術,電池技術是制約電動汽車的唯一難關,包括電池容量、電池壽命、充電難度、充電時間等等。
2、自動駕駛不是電動汽車的專利,只不過是特斯拉帶頭將「自動駕駛」作為賣點宣傳,事實上,特斯拉只能稱之為駕駛輔助,距離真正的自動駕駛相差甚遠。而傳統汽車的自動駕駛技術相較於特斯拉其實是更加成熟的,例如奧迪、賓士的自動駕駛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