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的啟示
Ⅰ 汽車新能源參考文獻
[4]顧瑞蘭. 促進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財稅政策研究[D].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3.
[5]王慧. 促進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財稅政策研究[D].江西財經大學,2010.
[6]. 新能源汽車補貼之思[J]. 經營者(汽車商業評論),2014,10:190-195.
[7]楊毅沉. 新能源汽車推廣三大障礙:成本、技術、地方保護[J]. 決策探索(下半月),2014,11:29-30.
[8]喬亮國,李占元. 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稅收政策研究[J]. 商業會計,2015,07:86-87.
[9]丁芸,張天華. 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財稅政策效應研究[J]. 稅務研究,2014,09:16-20.
[10]孫英浩. 日本新能源汽車產業扶持政策的經驗及啟示[J]. 經濟視角(上旬刊),2015,03:76-78.
[11]陳晨,李霞,莫桓. 聚焦各國燃料電池產業政策發展[J]. 電器工業,2015,06:71-73.
[12]陳柳欽. 美國新能源汽車發展政策走向[J]. 時代汽車,2011,09:30-34.
[13]陳柳欽. 美日歐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政策支持[J]. 汽車工程師,2010,10:22-25+48.
[14]張政,趙飛. 中美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比較研究——基於目標導向差異的研究視角[J]. 科學學研究,2014,04:531-535.
[15]. 國外新能源汽車財稅政策研究及啟示[J]. 電器工業,2014,10:54-55.
Ⅱ 專家組將對韶關特斯拉事故車輛全面檢測,特斯拉事故帶給我們什麼啟示
這一起交通事故給我們帶來一個安全提醒。無論自己在駕駛特斯拉還是其他車輛,自己一定要與前方的車輛保持安全車距。因為一旦由於自己的車速過快,而導致來不及踩剎車。最終與前車發生碰撞的情況,自己作為駕駛人員不僅會造成汽車傷害,更多的是會帶來人身傷害。所以這種情況之下自己務必要提高安全意識,當我們在城市裡面開車,千萬不能違反交通規則。一定要與前車保持適當的安全距離,這樣才能做到安全行車。
總結:隨著人類科技的進步和時代的發展,新能源汽車早晚會成為人類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但是新能源汽車安全問題始終會引起人們的重視,當我們在駕駛汽車的時候,也要遵守交通規則。只有在遵守交通規則的前提下,我們才能更好的去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如果自己不遵守交通規則,隨意開車駕駛,那麼到最後會對自己產生嚴重傷害。
Ⅲ 電動汽車啟示錄之如何正確使用電動汽車:駕駛電動汽車的9條軍規
大多數電動汽車的空調制熱使用電阻加熱器。這會使用很多能量而且效果很慢。座椅加熱和方向盤加熱消耗的能量相比之下很少,但效果很好。如果背部暖和,即使車內較冷,體感也是比較舒適的。如果開空調的話,最好也使用內循環模式,避免將車外冷空氣帶入車內增加能耗。
(3)將車輛停放在車庫,盡量不要停在室外
這些技巧可以延長電動汽車電池的使用壽命和利用效率,但我想說清楚,這些並不是一定要遵守的規則。消費者應該有自由去選擇如何使用他們的電動車,不管您如何充電和駕駛,廠商應該確保車輛電池在8年內表現良好。
許多廠商都有預防措施,確保電池不會過度充電,過度放電或過熱。但這些技巧依然可以幫助養成良好的電動汽車用車習慣。讓車輛的壽命和效率通過合理的使用方式達到最大化。
對於電動車,有車主調侃其為電動爹,讓電動爹回歸為普通的可信任的出行工具,需要廠家媒體,對電動汽車知識進行普及,而車主在購得電動汽車後,也要從各個方面了解電動汽車的特性,這樣才不會讓自己處於危險或者尷尬的境地。
而隨著電動汽車慢慢走出啟蒙培育期,電動汽車無論是電池技術還是製造工藝都在迅速提升。
從這個角度而言,對於購買電動汽車的朋友們而言,購買電動汽車的第一要務是關注安全性和品牌服務能力,價格相反要放在第三的位置。
以上是我們對於電動車主駕駛用車習慣的一個總結,希望每一位電動汽車車駕車的歸家春節之旅,平安,順利。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Ⅳ 劉宇會給北汽新能源帶來什麼
81年,漫威用8000多個虛擬的超級英雄,改變了這個真實的世界。在漫威電影一步步席捲全球之後,也有不少人發出了這樣的疑問:和平時代,人類真的需要超級英雄嗎?
在知乎中有這樣一個回答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生活也許很難,也許根本不存在超級英雄,但這些英雄身上認真、善良、真誠、努力、勇敢的特質我們也有。認識到世界的荒謬卻仍然堅持生活,於絕境中能夠給人希望的,就是超級英雄。
平凡的世界需要超級英雄,處在低谷中的人們更需要走下去的勇氣與希望。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即將執掌北汽藍谷和北汽新能源的劉宇,或許可以被視為北汽新能源的英雄。
畢竟北汽集團歷時半年之久的重組兼並剛剛才落下帷幕,面對著與此前截然不同的組織架構,今年上半年慘淡的銷量,以及原北汽藍谷董事會董事、北汽新能源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馬仿列的突然卸任,此時的北汽新能源勢必正處於士氣低迷的狀態。
因此,目前北汽新能源亟需的是凝聚力,而如何用最快的時間,讓公司內部重拾此前必勝的決心,便是劉宇上任後的首要任務。
一位行業內人士告訴第一電動網,想要凝聚軍心,確立戰略方向和業務重點是當務之急。
ARCFOX:品牌向上的生死之戰
市場留給北汽新能源的時間顯然已經不多了。
近日,北汽藍谷發布了5月份產銷快報。數據顯示,5月份北汽新能源銷量為2106輛,同比下滑76.62%,同時前五個月累計銷量為11692輛,同比下滑率達70.09%。而這已經是北汽新能源銷量連續下滑的第五個月了,與去年15萬輛的銷量相比,截至5月底,今年其累計銷量還不足去年的三成。
不止於此,從北汽藍谷公開披露的財務數據也可以看出,北汽新能源近三年的經營利潤一直處於虧損狀態。2017年,北汽新能源扣除非經營性損益的凈利潤為-730萬元,2018年為7.30億元,2019年則繼續擴大為8.74億元。同時,自2017年以來,北汽藍谷的經營凈現金流也持續為負數,且情況連年惡化。2017年為-3731萬元,2018年快速跌至-35.14億元,而到2019年則繼續下降至-63.78億元,創下新低。
雖然經營現金流的惡化一方面表明北汽新能源近兩年在不斷擴大業務,但另一方面也表示其產品銷售的市場佔有率確實也正在連年下滑。
可以說,在EC系列銷量全面失速,EU系列C端市場佔有率不斷萎縮的情況下,ARCFOX已經是北汽新能源當下唯一崛起的希望了。上述人士認為,在戰略布局方面,劉宇必須要舉集團之力推動ARCFOX的發展。
這首先體現在資金方面。一位ARCFOX事業部的相關人員告訴第一電動網,ARCFOX產品的開發是北汽新能源成立以來投入最多的產品,只今年就投入了50億元左右。再加上此前與麥格納合資成立的工廠,公司在ARCFOX品牌上已經砸下了將近100億元。
但這顯然還不夠,眾所周知,造車是件非常「燒錢」的事情。蔚來CEO李斌那句「沒有200億不要造車」的話猶如還在耳邊,而想要進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恆大便將這個門檻再次提升了100億元。2018年6月至今,恆大在整車研發、電池、充電樁、銷售網路布局方面已經至少投入了360億元。
因此,要推動ARCFOX品牌和產品的持續向上,至少還需要上百億元的投入,而這樣龐大的資金需求必須要依靠集團整體的力量。
資金保障只是第一步,想要讓ARCFOX擁有與北汽此前完全不同的基因,北汽新能源還需要給予它足夠的自由——成立獨立公司。這樣一來不僅能保證產品在研發、生產、渠道、銷售和服務方面全部保持獨立,還可以在內部建立全新的激勵機制,而激勵機制的建成對於人才的培養、保留以及經營效率的提升都有著重要意義。
在這樣的基礎上,ARCFOX才能持續不斷地優化產品和服務,真正成為北汽新能源旗下的一根定海神針。
B+C端市場齊發力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那樣,雖然EU5連續多年占據新能源車型銷量榜首,但這之中絕大部分是依賴包括網約車和計程車在內的B端市場。如何在保持B端市場優勢的基礎上,擴大C端市場銷量,是劉宇接下來需要考慮的第二個問題。
該行業人士認為,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接下來網約車市場將會逐步恢復,再加之北汽新能源與滴滴的深入合作,對神州租車的收購,以及北京市政府對於計程車全面更換為新能源汽車的要求,下半年北汽新能源在B端市場的表現應仍然可圈可點。而目前,其主打B端市場的產品EU5已經推出了迭代版本EU5 R600,以更有優勢的產品力爭奪網約車市場。
因此在C端市場方面,EX系列和EC系列也應該推出新的戰略車型,並且進行系列產品的開發和規劃,盡快投放市場。而ARCFOX這根定海神針立住之後,EX和EC系列在後續發展中還可以汲取其精華部分,使產品和品牌更具有競爭力。
尤其對於可能成為下一代「國民車」的EC系列而言,北汽新能源還需要精準其市場定位,繼續進行市場下沉,加強四五級市場的渠道建設,也只用在產品和渠道的基礎上,EC系列才能取勝終端市場。
而近期宏光MINI EV面世1個月訂單近萬輛的奇跡,或許也可以給北汽新能源一些啟示,作為主打低端市場的產品,如果EC系列能夠不斷優化其供應鏈體系,降低成本,使產品能夠覆蓋3-8萬元的所有區間,那麼EC系列產品的目標市場范圍將會進一步擴大,銷量也將不可預期。
如今擺在劉宇面前的北汽新能源,與10年前他所面對的北汽自主品牌相比,甚至更為艱難,因為那時是從0開始,而現在則是變負為正。同時,比起當年,2020年的汽車市場已經從需求向上的階段,轉變為趨於理性的時期。尤其對於新能源汽車,沒有了政策與補貼的支持,消費者的需求更是出現了明顯回落。同時在特斯拉、造車新勢力和眾多自主品牌高端化的攻勢下,ARCFOX作為全新品牌,想要快速立足於市場,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道阻且長,但行則將至,還好70後的劉宇正是當打之年。從北京現代到自主品牌,從南區銷售部部長到負責整個自主品牌的銷售工作,過去十餘年間,銷售出身的劉宇以飛快的晉升速度證明了自己的硬核實力。
正如很多媒體此前報道的那般,劉宇一直以來都是北汽集團內格外器重的後備幹部,更是深得董事長徐和誼的信任。將其委派至北汽新能源公司,無疑也代表著接下來北汽集團對於新能源業務發展的決心與支持。對於其此次的回歸,北汽新能源內部很多人也都表示,十分看好劉宇的能力,認為他有能力帶領著公司走出低谷。至於劉宇自己,從銷售公司總經理到北京現代常務副總經理,或許他也在等待一個真正能夠主掌一方的時刻。
在《蜘蛛俠》中,彼得的舅舅曾對剛剛得知自己擁有超能力的彼得說過這樣一句話,「能力越大,責任越大。」這句話對於即將要接過北汽新能源大旗的劉宇而言,似乎也同樣適用。最後,年少的彼得成為了拯救世界的蜘蛛俠,那麼劉宇能否成為北汽新能源的超級英雄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Ⅳ 結合公司經營的有關知識,分析說明新能源汽車的興起對我國汽車企業的成長與發展有何啟示(高一政治題)
1.企業經制定正確的經營業戰略。汽車企業要根據市場需求制定自己的經營戰略。
2.企業要採用先進的科學技術。企業要加大科技研發以適應新能源汽車發展的要求。
3.企業要提高產品的質量和服務。新能源汽車的興起要求企業不斷提高汽車的質量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Ⅵ 2019全球電動車排行榜出爐,特斯拉奪冠的警示與啟示
當然,除了產品力,特斯拉的產品溢價能力還體現在品牌營銷上。能讓消費者覺得物超所值的無外乎是在產品足夠好的前提下做到品牌足夠大。至少從現在看,特斯拉在電動車領域的品牌溢價能力,甚至超越了BBA。
對於製造業而言,品牌力對應的就是利潤空間,產品定位決定的就是市場圈層。或許這一方面,華為在近兩年的成功足以說明問題。而近些年剛剛興起的一眾造車新勢力,如蔚來、威馬、小鵬等,也至少在品牌營銷方面比很多自主品牌做得好。
綜上所述,從特斯拉開掛般的銷量數據不難看出,這個起初極其小眾的電動車品牌,如今已經開始大跨步地向曾經自主品牌堅守的陣地邁進。可以預見,國內新能源市場的一場大戰即將上演。作為自主品牌,唯有強化自身產品實力,明確產品定位,鞏固市場份額,才能夠頂住特斯拉下壓的勢頭,打一場翻身仗。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Ⅶ 重慶「力帆」從輝煌到欠債,這給予了我們什麼啟示
“力帆”是重慶家家戶戶都知道的品牌,涉及樓盤、汽車等多個領域;創始人尹明善更是整個行業的傳奇人物,曾經做過18年的牢,做過英語老師,後來開始研究摩托車發動機,很快就在這個領域做大做強,甚至反超其他大型品牌,成為整個行業之首。
力帆的成功之路對於我們有值得借鑒的地方,他的衰敗同樣給予我們啟示,一個企業要想持續發展,一定要重視創新、重視核心技術、重視管理制度,同時還需要領導人制定正確的發展方向。
Ⅷ 特斯拉汽車對中國製造業有何啟示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也能夠看到,越來越多的企業走向成功。國內外的一些企業,都在以其不平凡的歷史向我們訴說著他們走向頂尖企業的不平凡之處。
為眾人所熟知的特斯拉公司,是由馬丁·艾伯哈德與馬克·塔彭寧於2003年成立,埃隆·馬斯克於2004年進入公司,其總部設在美國加州的矽谷地帶。特斯拉公司是以美國天才物理學家尼古拉·特斯拉的塞爾維亞姓命名的,專門生產純電動車,生產的幾大車型包括Tesla Roadster、Tesla Model S、Tesla ModelX。特斯拉公司是世界上第一個採用鋰離子電池的電動車公司,他們推出的首部電動車稱為Roadster。
由於馬丁·艾伯哈德在在選擇創業項目的時候是受到了普銳斯事件的影響,認為普銳斯的客戶群主要是一些具有環保意識的上流人物,於是他在打造特斯拉這款新能源與跑車造型相結合的新型跑車時,將客戶群體定位在了擁有高環保意識的高收入人群。在這樣的明確定位之下,特斯拉打造出了屬於自己的一塊銷售市場。
特斯拉公司的成功之道,我們可以歸結為是工匠精神和創新精神的有機結合。從創業之初到發展,我們都應該保有一顆善於發現的眼睛,在生活中學習,以別人或自己的需求去開展自己的項目,從而獲取成功。
Ⅸ 電動汽車啟示錄之銷量篇丨新勢力聲量雖大但尚未走上舞台中心
春運期間,清遠交警在微博上發了一則提示,眾多駕駛新能源汽車的車主回家過年,因續航不足在高速公路趴窩,它提醒電動車主在出發前要充滿電。
事實上,清遠交警忽略了一個問題,即電動汽車充滿了電也有可能在高速公路趴窩,這是因為電動汽車車主對電動汽車的特性理解不足造成的。
即電動汽車的標示續航會因駕駛習慣、室外溫度高低,是否開空調等情況,發生較大變化,電動汽車的標示續航與實際續航會發生極大的偏差。
車主的這種誤判一旦在高速公路趴窩,會處於極度危險的狀況,稍有不慎即會危及生命。
智駕君永遠記得在2017年的一個零下8度的冬夜,駕駛著一輛純電動汽車在北京二高速在續航還有30公里的時刻,在無任何提示的情況下,突然所有能量耗盡,停在高速公路中央的一幕。在左右車輛飛馳而過之時,感受到生命被碾壓的恐懼。如果不是車輛尚可推動,被推出高速,小編也許將是第一個因電量耗盡而在高速失去性命的人。
這樣的悲劇,第一個被報道的是在2018年國慶前夕,一位唐姓司機駕駛著一輛小型純電動汽車從駐馬店駛上京港澳高速,但進入漯河路段時,因電量不足加不上速便准備由第二車道變道至第四車道,在未能進入到服務區充電之時,被一輛重型倉柵式貨車追尾相撞。最終這輛純電動車內和兩位乘坐人一死一傷。
類似的報道,近來已發生多起,如果電動車主意識不到這其中的危險,那麼當有越來越多的電動汽車上路,那麼不僅僅電動車主會處於危險之中,眾多同樣行進在同一道路的燃油車主也會遇到同樣的危險。
這就是我們《電動汽車啟示錄》這一系列文章的緣起。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Ⅹ 從中外合資變為獨資,四川現代給乘用車市場帶來什麼啟示
在放寬汽車行業外商來華投資股比限制後,我們看到不少合資車企如寶馬、標致雪鐵龍等宣布了各自的增資收購計劃。也有不少的媒體同行,對開放車企股權比例限制發表了自己的觀點。在全球最大的市場通過增加股權來獲得話語權,繼而廣泛布局車型矩陣搶占市場,對消費者而言顯然是利大於弊的。
盡管獨資並沒有如行業人士認為出現在乘用車領域,現代汽車在商用車領域獨資控股似乎也沒有想像中的水花漫天。可從另一方面來看,少了利潤分享的顧慮以及被廣闊的市場前景所吸引,放開股比限制著實刺激了外資方在中國市場的投入。
能有更多技術、更高精尖的產品可供選擇,作為消費者自然是歡迎車企之間的激烈競爭;再者,中國品牌的商用車和乘用車,也應該由此看到技術對話語權的重要性。在中國品牌往外拓展的同時,別忘了也有不少外來者走進自家大院,如何實現技術儲備和溢價能力的提升,值得深思。
(文章配圖來源網路,侵刪)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