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價格貼吧
Ⅰ 買純電動汽車好不好對新能源汽車不太了解,懂的人來說說吧!
自己算是比較專業的寫過這方面的內容,雖然不是從事這個行業。
簡單點講,電動汽車於國內而言,分成低速電動車和高速電動車。如果是老年人代步平時就幾公里買個菜或者幫接個孩子什麼的,通常是低速電動車或電動代步車。如想替代普通的燃油車這種,作為家庭的主要交通工具,指的高速電動車。如果是老年人用,低速電動車算是不錯吧,使用頻率不高,價格也能接受。單純從用的角度而言,是比燃油車好些。
如果是想作為主要的交通工具而言,千萬不要買。看看就好,除非你有錢,買了玩玩嘗鮮的想法,不在意是否值不值得會不會虧錢,那就可以買。電動車的電池占成本的一半。。使用頻率較高的電池,二年後性能基本年掉一半,這還是大品牌好質量的電動車。當然進口的某些品牌的會好些。但無論什麼樣的電動車電池,都不可能堅持到5年。五年後電動車的殘值,按重量算連廢品都不如。最直觀的可以網上看看二手電筒動車的價格,進口二年左右的電動車價格,價格最少掉三分之一,有些可能會掉到二分之一。
另外電動車還有一個比較嚴重是,沖一次電能跑多遠,沖電時間的問題。如固定的上下班,距離比近沖,單位可以免費沖電。在這個情況下,買電動車用還算可行。如果有一條達不到,買電動車就是自己坑自己。就算滿足這個條件,算上車的貶值率,電動車用起來還是比燃油車貴許多。
以最好的使用狀態來算,一年下來沖電與燒油的車,電動車使用成本可能紙面計算能少三分之二,但貶值率大概是5到10倍。而且一台電動車的壽命其實就五年,五年後換電池相當於重新買車。
假設20萬買車,在跑同樣里程的情況下。。。燃油車每年使用費用2萬,5年10萬。5年後賣掉車還值10萬,也就是想開車每年需要4萬。。。如果電動車20萬,每年5000使用費用,五年2.5萬,5年後賣最多值2萬。那麼每年開電動車的費用超過燃油車,這還是在電池能用五年的前提下。但事實是不可能有電池能夠堅持五年。。。。
這內容還是比較簡單的說明,真要技術性的說完,太長了。總之電動車取代燃油車作為家庭主要車輛使用,別嘗試,會自己錘腦袋問自己為什麼這么2。20萬能買到什麼品質的電動車,本身就是挺可笑的事,自己去查,但20萬買個挺好的家用車是沒問題的。
望採納
Ⅱ 想買一輛電動車,什麼牌子的好點呢2000元左右的吧!
一般記到單車款式36V的就是1400左右.48V的就是1800到2000,踏板車的話48V12A就是2000到2300,48V20A就是2500到2700這樣.2000左右如果買單車的話綠源和新日不錯,別的只能是比德文了,有一款式叫中華行的在1980
Ⅲ 現在好一點的電動車都很貴嗎推薦一款性價比高一點的電動車吧
還好吧,綠能電動車的價錢感覺還是很親民的,性價比不錯。
Ⅳ 有哪些電動車性價比比較高一點的可以推薦啊送人的希望還是能夠是比較拿得出手的品牌吧。
哪些電動車性價比高一點的?可以推薦性價比高一點的,就是愛嘛錯東西不錯,和綠源
Ⅳ 聽說新能源汽車充下電要一百多一次太貴了吧!
不知道是什麼車,在什麼地方充電,不好評價,但是我可以給你一個比較的方法。
一般的新能源車,家庭充電,一般3000瓦的充電器,充六個小時,三六十八,18度電,可以跑一百多公里。
一般的汽油小車,跑一百多公里,就要一百塊錢的油費。
Ⅵ 雷丁電動汽車價格 雷丁電動汽車多少錢一輛
雷丁電動汽車價格在2-6W左右,配置不同價格就不同,我去年的時候買的一輛雷丁D70高配的鋰電版,四萬多點,雖說不是特別便宜,但是質量挺好,愛護車一點就節約了維修費用,而且車子的續航能力也不錯,代步用一個星期也就充兩三次電,開車幾乎不用成本了。這樣一看4萬還是我賺了。
Ⅶ 想買個電動車,,發現貼吧很多都說二手車才一年,電瓶才幾個月什麼的 ,我想知道是真的嗎 真的話他們
二手電筒動車都是用過一段時間的,買的好壞就看運氣了。最重要的就是電瓶,現在電瓶用個一年半就下滑得很厲害了,買到差的,用不了多久就要自己掏幾百換新。還有輪胎,剎車,車頭五件套,…… 要具體看車幾成新了,而且現在上牌管理,被交警查。 二手車很多都是黑車,就是因為一些人圖便宜或者被偷不想買新,才促進黑市場。很多人才剛剛買就被偷,還是買新車的好,什麼都是新的,不用擔心那麼多,兩千來塊就可以了。二手都要1500左右,各種不放心。謝謝採納
Ⅷ 想買個四輪低速電動車,買過的朋友說說感受吧
低速電動車的急劇增加,不同程度地沖擊了汽車市場,造成了汽車行業銷量下滑。生活在大城市買汽車需要搖號,且養車也是工薪階層的一筆不小的開銷。買房得還貸款,買車也得還貸款,一個月下來工資所剩無幾。汽車對於一部分家庭而言,就是為了出門方便。一輛汽車少則5萬的價格,與低速電動車不到1萬元,更加經濟實惠。低速電動車擁有包括暖風、倒車影像、油剎等機動車設備,既滿足了短途的出行需求,又不用燒油,不用那麼高的養車費用。對於小城市或者農村的消費者而言,那就是「鳥槍換炮」,與其騎著電動兩輪車、自行車,還不如開個低速電動車,外表看上去與汽車沒什麼不一樣,能遮風避雨,特別是在天冷的時候,還能低擋風寒,說白了就是實用。
近年來不斷出現的交通安全問題,暴露了相關部門的管理落後、不到位。之所以有那麼多低速電動車在市場中能夠被接受,恰恰是許多消費者有「最後一公里」的出行需求。要想解決這樣的需求,首先是要保證正規、合規的產品能夠正常上路、正常使用。如果說全面禁行,或者讓這種車全部消失不太現實。讓這種低速電動車融入交通法規體系,健康有序地存在,加強駕駛者的交通法規教育,發放駕駛證,才是合理的科學的舉措。其次,通過公共交通工具的進一步普及,加大公交車的投放數量還是頻次,或者是地鐵的建設等,能夠更好的解決「最後一公里」出行問題。
3.不建議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