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迪q5內飾翻毛皮改裝
『壹』 解開優雅的「密碼」,試駕奧迪Q5L Sportback
這些年隨著SUV市場的持續升溫,讓轎跑SUV這一昔日小眾車型,如今也開始受到更多消費者關注,各大廠商陸續入局,從自主車企到普通合資,再到豪華品牌……我們都能看到這類車型的身影,為了與老對手寶馬X4和賓士GLC Coupe抗衡,奧迪繼Q3 Sportback之後,於去年又在現款Q5L的基礎上推出了Q5L Sportback版本,進一步擴充家族轎跑SUV陣營。
寫在最後
在如今後浪奔涌的時代,小眾、精緻、實用、輕奢,成為了當下眾多年輕人對於一輛車的定義,奧迪Q5L Sportback繼奧迪Q3 Sportback後,成為奧迪國產化中的第二款轎跑SUV,在此前奧迪Q5L的強大產品背書之下,既滿足了給人極致美學的視覺效果,又兼顧了轎車的駕駛感和SUV的通過性,顯然,對於40多萬級追求個性的消費者來說,奧迪Q5L Sportback將是逃不過的首選車型。
【本文來自易車號作者雲堆汽車榜,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易車無關】
『貳』 奧迪Q5L完美升級SQ5外觀和內飾案例
我一直都在說,玩車其實分為好多不同的路線和風格,各位車友要清楚的製造自己的喜好和需求,才能更好的物盡其用,讓真正符合自己風格的東西添加到自己的愛車上面。
之前我們分享了一個奧迪S4的性能升級之路,車主就是非常清楚自己的需求,就是要動力提升,能夠在直線充分發揮出S4的加速性能,對於外觀來說,基本就是零升級。
今天我們就分享一個正好相反的案例,這位車主是一位非常嚴格要求車輛外觀和舒適的車主,對於車子的動力,性能反倒根本沒有任何需求,我們今天就來看一下這台全新奧迪Q5L的外觀內飾升級案例。
第一,關於政策法規方面,我們分為外觀和內飾兩個方面,內飾方面,完全合規。外觀方面,根據目前的汽車安全檢驗規定的新規來看,這台車的可以確定不合規的地方是輪轂輪胎,因為確實是尺寸和數據都發生了變化。至於前保險杠和中網的話,中網的奧迪標志是不合規的,應該是銀色的四個圈的奧迪標才行,中網應該是合規的,前保險杠的話,目前不能完全明確是否合規。至於這台車的動力方面,因為沒有做任何改裝和升級,所以完全合規。
第二,關於改裝需求,前面我們也提到了,這位車主對於車子的動力性能絲毫不感興趣,就是覺得這台奧迪Q5L的外觀和內飾舒適性方面都不太理想,希望能夠跟在原廠的基礎上做出進一步的升級改裝。而且,我們這位車主朋友還是一位對於升級部件的要求非常高的車主,對於所有升級部件都要求必須是原廠件,而且對於任何有瑕疵或者不足的地方都是零容忍的。
第三,下面我們就來詳細看下這台車子都做了哪些方面的升級和改裝吧。
這台奧迪Q5L,從提車到現在大概有一年的時間,整個車子的升級工作,也是從車主提車就開始了,分為好多步驟和周期,也都是根據車主在使用中對於這台車子的感受和印象來逐步完成實施的。
按照時間順序,這台車子首先升級的是剎車系統,因為原廠的Q5L的剎車實在是偏軟,無論從剎車距離還是腳感方面都不是特別出色,車主也是最先對於這台車子的剎車方面開始著手的。所以,我們推薦了性價比非常高的Brembo前輪大六活塞,後輪大四活塞+電子手剎雙卡鉗的剎車系統。
隨後,車主對於這台奧迪Q5L的外觀方面也有了新的要求,覺得千篇一律的原廠Q5L的外觀實在是比較乏味,包括一些內飾件也覺得太過於普通了。所以在大概2個月之後,車主選擇升級了一套奧迪Q5L星耀套件外觀的前保險杠,原廠高配的岑木內飾板,以及最高配的全液晶儀表(虛擬座艙)。各位可以仔細看下這台奧迪Q5L的四條輪眉條,這個可不是普通Q5L的輪眉條,是原裝的SQ5拆車下來的,重新噴漆處理過,裝在這台Q5L上,通過這個細節,我們就能看出來這位車主對於這些細節的處理的要求有多高了。為了尋找這4個SQ5輪眉條,我們真的上天入地,找遍了全球的所有關系,終於找到四條拆車的。
大約又過了兩三個月的時間,車主對於夜晚燈光的需求也有所增加,所以,對於這對原廠氙氣大燈不太滿意了,所以毅然決然的選擇升級一對原廠頂配的高清矩陣LED大燈。之前我們專門寫過一個案例介紹這對矩陣LED大燈的安裝過程,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查找之前的文章查看。
在升級完矩陣大燈之後,就是冬天了,車主對於這台原廠Q5L的內飾門板,包括座椅,全都不是很滿意,而且原廠的這套座椅前後排都沒有座椅加熱通風,冬天開車確實有點涼屁股。所以,車主的要求是,升級一整套SQ5全車門板,座椅。所以,我們又開始新一輪的全球尋貨,最後通過一些海外關系,終於在美國找到一套全車拆車的SQ5門板和前後排整車座椅,趕在疫情爆發之前海運到貨。對於拆車座椅來說,這套座椅的成色就算不錯了,僅僅有幾處小磨損傷,但是也都沒有破皮,但是中間的翻毛皮,由於這種材料的特性,確實會顯得有些臟臟的感覺。
由於疫情的關系,這套座椅門板在經過兩三個月的等候之後,終於在冬天過去的時候,能夠裝車了。但是,車主對於這套座椅,整體來說滿意,但是對於這個皮質和感受還是不能接受,所以,最終選擇了重新包nappa真皮和alcantara義大利進口翻毛皮的組合,並且刺綉。
然後全車拆門板的時候正好增加21色全車氛圍燈系統,順便把輪轂和輪胎也升級一下,選擇了21寸奧迪RS6輪轂。
所以,目前這台奧迪Q5L就是我們看到的模樣,全車SQ5外觀,內飾也是SQ5座椅,內飾件,跑在路上確實與眾不同,吸引眼球,由於現款的SQ5沒有被正式引進國內銷售,所以在路上能夠看到這樣的一台SQ5外觀的Q5L,是不是也還算不錯呢!
好了,今天的案例分享就是這么多了,感謝各位的關注和支持,有任何問題歡迎隨時留言或者評論,我都會一一作出回答和解答的。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叄』 豪華中型SUV品質之選-QX50,難道只屬於懂它的人
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之一,中國向來是各個汽車品牌的兵家必爭之地。而如果把時間倒撥回兩年之前,或許誰也不曾想到兩年之後中國市場在豪華中型SUV這個領域的競爭是如此的火熱。在這兩年之中,奧迪Q5L完成了加長軸距的全新車型換代,寶馬X3國產化了,賓士GLC也推出了國產長軸距車型......可謂是百家爭鳴,沒有硝煙的戰爭越演愈烈。
現狀可以說是BBA三個品牌仍然牢牢占據著第一梯隊的地位,而凱迪拉克XT5和沃爾沃XC60依靠著較大幅度的終端優惠,也能在這一巨大的蛋糕之中分得一杯羹。如果說覺得BBA滿大街都是,不想落了俗套,而且同時也想購買一台品質不俗的豪華中型SUV,難道只有美國的「油老虎」和北歐的「性冷淡」可以選擇嗎?今天就給大家推薦一款來自東方的,更加符合我們審美取向的可鹽可甜的暖男車型—英菲尼迪QX50。
全新一代東風英菲尼迪QX50(以下簡稱QX50)2018年上市,4月15日推出了改款新車型,分兩驅和四驅共7款配置,售價為33.38萬-46.98萬之間,新車售價以及外觀設計沒有變化,整體配置有所提升。此次還增加一款四驅領航版車型,定位略高於四驅入門級車型,帶來更多的選擇空間。
新英菲尼迪QX50的變化主要在:
l?增加全新「星岩棕」車身顏色;
l?INFINITI專屬設計全新智能鑰匙,支持遠程啟動;
l?全系升級車機互聯系統,支持Apple CarPlay和CarLife互聯功能;
l?頂配車型搭載ProPILOT自動駕駛輔助系統,實現L2級別輔助駕駛
先來了解一下具體升級方面,新款車型更換了智能鑰匙並支持遠程啟動,就好像是從諾基亞換到了蘋果手機,科技感提升明顯。更重要的是終於和日產車主可以通過鑰匙區分了,再不會被認為是日產車主了。
車機部分上下雙屏的組合還是挺有設計感的,同級別少見的設計,但原生的UI界面就有點不符合現代的流行趨勢了,看起來比較老氣,如今也有了更好的解決方案,新款車型已經全面支持CarPlay和CarLife,更加實用的同時界面也更為「現代化」。
而頂配車型專屬的L2級自動駕駛輔助系統,也讓QX50成為了量產車中唯一使用DAS 2.0線控轉向系統實現車道保持的車型。
QX50基礎信息:
l?售價:33.38-46.98萬元
l?級別:中型SUV
l?尺寸:4705/1903/1681mm
l?軸距:2798mm
l?動力:2.0T四缸 + CVT無極變速
l?最大功率:兩驅車型245Ps / 四驅車型272Ps
l?峰值扭矩:380N·m
動力—沃德十佳發動機
動力部分無疑是QX50最大的賣點之一,其所搭載的2.0T?VC-Turbo引擎是全球首款量產可變壓縮比渦輪增壓發動機,榮獲「2019沃德十佳發動機」。
拋開技術層面的東西不談,這款發動機開發周期長達20年,投入的研發資金高達200億美元,可謂坐實了「技術日產(英菲尼迪)」的名號。
從名稱上就能看出來,這台發動機的黑科技就是:可變壓縮比,它會在不同的工況下,在14:1至8:1之間調整壓縮比,不僅在動力輸出性能上具有優勢,還可以在油耗、動力兩個方面達到最佳平衡。
同時,VC-Turbo發動機也解決了直列四缸發動機震動、噪音(NVH)控制上不如6缸發動機的物理先天性不足,如此看來,這台2.0T的渦輪機一點也不輸給經典的VQ37發動機,作為接任者完全勝任。
這台發動機革命性的技術更在於其採用雙循環技術、雙噴射技術,還有缸蓋集成排氣歧管、可變機油泵等,在這些技術的共同作用下,這台發動機能展現比同級別發動機更好的動力性、平順性、靜謐性和油耗經濟性......
從發動機參數對比圖一眼即可看出,QX50這台發動機無論功率、扭矩都超越了同級別德系競品車型?X3、GLC、Q5L 約30%以上,相較於沃爾沃XC60和凱迪拉克XT5也有明顯優勢,妥妥的同級最強動力。
與這台強勁的發動機匹配的是一台模擬八檔的CVT變速箱,日常駕駛更趨向於平順性,模擬換擋的動作也不會讓駕駛感受過於單調,這台CVT變速箱可以承受高達380N·m的扭矩,也足以證明其耐用性。同級別車型多為採用AT或DCT變速箱,也有人對QX50所搭載的CVT變速箱頗有微詞,但我覺得更重要的是用車場景和使用體驗,我想,到了豪華中型SUV這個級別,更多的還是追求更平順、安靜的駕乘感受才更為重要。
設計-無法忽視的顏值
全新一代QX50可以說是更像是設計師的作品,而不是工程師的工業化產物。相比更像是跨界車的上一代車型,在外觀上變得愈加貼近一款SUV該有的形態。
更重要的是QX50並沒有因為偏向東方氣質的設計語言而丟失SUV應有的力量感,而是兼顧了流暢優雅的車身線條和SUV車型應有的力量感。
側面採用了雙腰線的設計風格,125°的深沖壓工藝,看起來緊湊而且飽滿。據說當時工程師極力建議修改腰線的設計,以減少成本和製作工序,但是設計師寧死不從,才得以保留。從任意角度看上去,它都是一個線條豐富、層次分明的車型。
內飾-沃德十佳內飾
內飾方面,中控台線條設計的流暢且飄逸,整體為環抱式風格。上下雙中控屏顯示的車機組合和小巧、精緻的電子檔桿呈現出不錯的科技感,藍白相間的地中海風格聖托里尼內飾,還入選了「沃德十佳內飾」。
QX50的內飾選材及做工更是考究,木紋或啞光鋁飾板、Alcantara翻毛皮、手工縫制...它的內飾質感能讓賓士或雷克薩斯自慚形穢。
空間—平衡的恰到好處
從車身尺寸對比來看,QX50在同級別並不算是「大塊頭」,軸距方面因為沒有加長軸距,數據來看反而屈居下風,但我們必須要知道,長軸距可以帶來更大的空間,而短軸距未必就一定空間小,空間優化很重要。
縱然QX50軸距未加長,但通過工程師的合理優化,依然有著出眾的表現,後排同樣寬敞、開闊,並且標准軸距還可以帶來更好的操控表現。但話說回來,如果只是一味的追求更大的後排空間,德系的Q5L和GLC長軸距車型可能更能滿足此類消費者的要求,但卻失掉了部分動態平衡,而標軸的QX50除了有不錯的空間還有更佳的動態平衡性。
推薦車型—2020款 四驅領航版
最後聊一下推薦購買的車型配置,我更推薦的是此次新加入的四驅領航版,作為全系中的中配車型,不僅擁有四驅系統和更強勁的動力,配置也恰到好處,像是並線輔助、全速域自適應巡航、主動安全系統等配置從這個配置開始配備。而39.18萬的指導價也僅和德系競品的入門級價格相差無幾,相比而言QX50除了動力的大幅領先之外,還有相當給力的終端優惠,如果拿相同終端上路價格相比較的話,QX50則不論在動力還是配置方面都要大幅領先於德系競品。
綜上幾個方面所述,毋庸置疑英菲尼迪QX50具備上乘的產品力,無論是動力系統的黑科技、車內空間與舒適度還是車廂的豪華氛圍,我都認為其在同級中屬於上佳的表現。但叫好不叫座的市場表現不僅讓人感到唏噓,不禁思考到底是產品更重要還是營銷更重要。
英菲尼迪國產化已經數年,DAS線控轉向系統、VC-Turbo可變壓縮比發動機等黑科技推出時無不技驚四座,但東風英菲尼迪整體銷量表現並不是那麼盡如人意,市場份額的獲取需要多方面的因素,比如品牌、產品、售後服務等等,也需要時間和口碑的積累,英菲尼迪也正在一步一步穩扎穩打的前進,如此,必將擁有更廣闊的未來。
說回QX50這台車本身,雖然它並不完美,但不可否認的是它仍然有著相當多的賣點,無論是價格、動力還是設計等方面,每一點都有足以讓人心動的理由,這些方面匯聚在一起則更能凸顯出它的性價比,而更難得的是QX50所散發出的優雅與從容,而擁有一台QX50也需要自我價值的認同和篤定的自信,不管怎樣,QX50都是非常值得推薦的豪華中型SUV車型,它屬於懂它的人。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