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汽車 » 對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建議

對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建議

發布時間: 2021-09-24 23:18:04

『壹』 說一說你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的看法

新能源汽車行業百家爭鳴是發展的必然趨勢。不只是汽車行業,任何一個行業長遠看起來都不可能是一枝獨秀的。現在新能源技術剛剛起步,大家可能紛紛選擇龍頭企業的商品,一旦這個市場飽和了,技術成熟了,大家就會根據自己的需求來選擇了。

『貳』 為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給政府企業可行的意見

2014年以來,國家推廣新能源汽車的政策出台加上特斯拉進軍中國以及首批電動汽車的交付,已經使得新能源汽車在普通民眾中聚集非常多的目光。其實新能源汽車包括許多類型,多種新能源汽車並行發展,但是短期內電動汽車依舊占據主流。
近些年來原油價格的持續高位,以及各國逐漸對環境保護問題的重視,汽車尾氣排放標准不斷升級,同時新能源技術開始推廣到商用。特斯拉在2013年的驚人表現,引起了人們對新能源汽車的關注,特斯拉充當了催化劑的角色。
其實新能源汽車不只是以特斯拉為代表的電動汽車,只是相對以汽油、柴油為燃料的汽車而言。資料顯示,按照驅動方式的不同可分為內燃機、電動機以及混合動力等類型。以內燃機為驅動方式的新能源汽車主要使用CNG/LNG、石油氣以及乙醇,這些汽車發動機結構與汽油機類似,仍有尾氣排放,但更為綠色,燃燒效率低。另外,以電動機為驅動方式的新能源汽車採用動力電池、燃料電池或者超級電容作為儲能裝置,能量利用率高,可以做到零排放,但是成本要高出許多。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認為,新能源汽車能否在一個國家和地區大規模推廣,除了受到政策引導和補貼力度影響外,最主要是的能源的獲取成本(原材料)及汽車製造成本,以及用戶的消費習慣。在生物燃料中,最為廣泛使用的是乙醇。乙醇與汽油所用發動機基本相同,在很多地方乙醇被作為汽油的添加劑使用,佔比在10%以下都無需改動發動機,這樣能夠使汽油燃燒更充分,降低尾氣污染。乙醇燃料最為普及的是巴西,在巴西,能夠燃燒20%乙醇到100%乙醇的汽車在所有汽車中的佔比達到80%以上,但是乙醇燃料在巴西的推廣經驗並不完全適合其他國家或地區。筆者在《歐美生物燃料發展陷困境 國內生物燃料乙醇現尷尬》中提到,面臨與人爭糧、與糧爭地的問題,未來我國生物乙醇的發展空間受限,政策支持力度也將逐漸減弱,生物燃料乙醇生產企業將面臨越來越大的成本壓力。而巴西地廣人稀且土地產出豐富,有的良好條件種植玉米和蔗糖。
天然氣汽車是保有量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目前全世界有1670萬輛左右的保有量,大部分以CNG為主。全球天然氣汽車的滲透率為1.28%。天然氣汽車的劣勢在於能量密度不高,氣態的形式帶來運輸和存儲的難度,必須採用CNG或LNG的形式使用,使得成本有所上升。另外,儲氣瓶佔用車內空間也成為消費者難以接受的原因之一。
燃料電池被許多人確定為未來汽車的最終方向,但是目前的發展跡象並不明顯。相關資料顯示,用氫作為主要燃料,可以實現較快的加註,同時單位質量的氫能夠實現比汽油更長的里程。但缺點同樣在於製造和使用成本都過高(質子交換膜、鉑催化劑、高純氫存儲),而且裝置復雜龐大。
前瞻新能源汽車行業報告認為,電動汽車短期內將占據國內新能源汽車的主流,主要是電動汽車的大規模生產不存在原材料上的限制(生物燃料汽車遇到的限制),並且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技術進步和充電樁的建設,電池成本及充電速度的劣勢將逐漸得到彌補。而且在我國,電力的生產和輸運非常成熟,並且清潔的核能、風能、太陽能都能夠作為能源的產生方式,現有的輸電網路能夠方便的輸運電力;國外的充電服務企業及電動企業均為我國提供了可以參考的商業模式,我國的充電站和充電樁的建設較為容易。電動汽車的運行成本相對較低使得電動汽車短期內將占據國內新能源汽車的主流。

『叄』 未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趨勢具體是怎樣的

新能源汽車的出現表示發展越來越現代化,也體現著技術越來越先進。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趨勢:未來發展趨勢
智能聯網的未來
大數據、物聯網、智能家居這樣一個概念,想必今天的人已經不再陌生了。智能化、信息網路化、自動化等概念走進千家萬戶,也滲透到汽車工業的未來。如果無人駕駛汽車從設計到製造都是為了未來,那麼新能源汽車憑借「起步晚」的優勢,進入尖端技術領域的第一步。
新能源汽車製造商為了搶占市場的高度,紛紛布置先進的輔助駕駛系統,對接智能化網路技術成熟、嵌入式感測器、雷達等新部件,更致力於為產
摩托化標簽越來越清晰
新能源汽車工業的發展,時至今日,即使在續航能力、電池技術、維護管理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但仍有優於傳統燃料汽車的優勢。許多業內人士認為,即使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燃油汽車,混合動力汽車和純電動汽車將共存的市場,未來的發展標簽仍將「摩托化」。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趨勢:生產方面
兩極分化是顯而易見的
在中國的環境保護工作深度受益,並開始迎來政策補貼。現在,補貼回落、准入門檻上浮、新能源汽車需求增多,也有了更為嚴格的要求,這無疑是對汽車價格相關的質量和技術體系如「硬體」的新一輪考驗。
產業鏈主線
總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道路肯定不會是一個主幹到終點。眾所周知,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主要板塊主要是汽車製造、電池系統和售後運營維護。今天,由需求發展帶來的產業鏈為新能源汽車產業增加了許多分支。

『肆』 結合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現狀給「理想one」提出建議

理想的車型是新能源汽車,車型非常豪華,和類似車型也是首屈一指的,市場反饋反饋非常好,2020年1月至6月營業額已超過10000,這是新能源汽車領域的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它給了這款汽車一個完美的答案。與同等價位的其他車輛相比,它作為智能電動車的聲譽也很好,可以讓你更自由地旅行,這是一個開始。

『伍』 新能源汽車未來發展趨勢怎麼樣

在業內普遍看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未來可能會呈現三大趨勢。一是市場競爭加劇。一方面,新能源汽車主流企業均加快了新產品上市的節奏。中國品牌方面,2018年江淮汽車有5到6款新車上市,比亞迪、北汽新能源、吉利、廣汽、奇瑞等也在加速推新品。外資企業方面,大眾、日產、豐田等外資企業也加快了在中國推出新能源汽車產品的步伐。

二是技術升級加快。有車企技術部門負責人表示,新能源車技術升級未來一段時間內會出現三大變化。首先是到2020年新型動力電池將實現產業化。其次是輕量化,產業將逐步形成以鋁合金、復合材料為主的整車輕量化技術平台,推動技術開發能力和產業鏈形成。再次是智能網聯化,產業逐步實現駕駛輔助技術產業化應用,形成部分自動駕駛技術平台。

三是自主品牌將加大國際合作的力度。業內人士表示,隨著「一帶一路」倡議和國際產能合作的深入推進,中國汽車工業的國際化發展也迎來了契機。新能源汽車作為國家戰略的經濟支柱產業,應抓住有利時機,加強國際化合作。

『陸』 談談促進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對策與建議

(1) 堅持市場導向,加大對核心技術的研發投入
(2)制定多層次、多樣化的優惠政策
(3)區域需求引導,創新商業模式

『柒』 兩會提案盤點,行業大佬對新能源汽車發展有何良策

如果說,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是襁褓中的孩子,那如今它正在從溫室中走出,有了直面競爭的勇氣。
新能源汽車是政策保護下的孩子確實不假。在國家一系列鼓勵和支持政策的扶持下,經過近十年的發展,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形成了先發優勢,銷量與保有量穩居世界前列,成為了新能源時代的領跑者。
截止2019年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381萬輛,占汽車總量的1.46%。我國新能源汽車已由示範推廣轉為變為產業化落地,逐步進入市場化發展階段。
不過,如今的市場環境是有一定特殊性的。一方面,由於2019年宏觀經濟環境不佳,另一方面2019年新能源補貼退坡幅度較大,都對推動新能源汽車行業產生一定的影響。
數據顯示,從去年6月補貼退坡以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同比「十連降」。今年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一季度累計銷售5.3萬輛,降幅達到56.4%,同時,我們也並未迎來4月的市場爆發。
可以說,2019年汽車市場整體產銷下滑以及今年年初爆發的新冠疫情,讓本就難言樂觀的汽車市場,變得更為「壓力山大」。那麼,在當下的特殊形勢下,新能源汽車破局之道在哪裡呢?
2020年全國兩會期間,汽車行業中的領軍人物紛紛建言獻策,提交了相關提案和建議,我們來了解一下。
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進一步促進中國新能源汽車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當前新能源汽車仍是政策主導型市場,存在私家車需求尚未激發等問題,朱華榮認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面臨市場競爭日益加劇、發展動力亟待轉換、核心技術供給不足、質量保障體系有待完善、產業生態尚不健全等新形勢、新問題。
例如,公共專用、社會公用充電樁尚未大面積普及;新能源汽車充電費用條目多、價格高;公共充電樁充電仍要繳納充電費、停車費和服務費,而且各服務商的收費標准不統一;純電動物流車路權問題。
因此,朱華榮提出三項建議:審視新能源產業發展戰略,優化頂層政策導向;改善新能源使用環境,激發消費新能源汽車動力;繼續加大對使用新能源車的鼓勵。
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以產融結合新模式,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
徐和誼表示,當前新能源汽車產業面臨著這樣的突出問題:傳統補貼模式退坡造成產業驅動斷檔,亟待創新引導模式。購置成本高、使用不便仍制約市場成熟,亟待創新培育方式。動力電池與整車全生命周期成本和價值不同步,亟待創新產業模式。
基於此,他帶來了以產融結合新模式推進產業行穩致遠的建議:建議政府主導創建動力電池產業引導基金,對全產業鏈進行創新金融支持,統籌和放大動力電池全生命周期價值。
建議加快綠色金融一攬子工具在動力電池產業鏈的創新應用,以產融創新結合為產業鏈賦能。建議加大汽車金融在消費、使用、服務等環節的推廣力度,進一步釋放消費需求。
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躍:聚焦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
尹同躍在《取消nev正積分結轉限制》議案中表示,希望能夠對「雙積分」政策進一步完善,建議取消nev正積分結轉的限制,這樣能夠提高傳統車企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積極性。
尹同躍還在《制定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再製造再利用政策》議案中提出,希望通過汽車核心零部件再製造、再利用,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培育引領綠色發展的新經濟增長點。
他提出了三點建議:一是建議國家推動新能源汽車基礎高價值零部件延長在役壽命工程,將再製造歸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二是出台政策允許整車製造企業回收低續航新能源汽車,升級改造後視同新車銷售;三是建議允許回收鋁合金及復合材料車身以及電池、電機、電控等新能源汽車三電系統,納入再製造再回收體系。
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促進汽車消費、大灣區新能源汽車產業群發展。
目前,我國尚未形成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各企業間技術、資源協同有待提高;外資品牌汽車進入中國促使行業競爭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在使用、售後、接受度等方面仍存在許多問題;汽車零部件產業鏈發展不夠成熟等。
曾慶洪建議:做好科學規劃布局,構建粵港澳大灣區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加大技術投入,加強我國汽車產業協同,提供新能源汽車整體行業競爭力;加強新能源汽車配套建設。抓住新能源汽車發展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優勢的機遇,帶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高效發展。
長城汽車總裁王鳳英:鼓勵小型電動車發展,大力推動氫能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王鳳英在《關於加快實現節能減排戰略目標 促進社會和諧 鼓勵小型電動車發展的建議》提出,確立小型電動車產品標准;制定以降低能耗為導向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標准;給予小型電動車稅費優惠;加強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管理,凸顯小型電動車優勢。
她在《關於大力推進氫能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促進能源和動力轉型升級的建議》提出,政府引導加大氫燃料電池基礎科研投入,突破核心材料和關鍵部件的技術瓶頸,促進產品國產化;鼓勵、推動各地因地制宜開展氫能示範應用,鼓勵地方政府創新激勵方式,推動大規模產業集群的形成;
通過政策引導社會資本投入,鼓勵能源企業牽頭建立穩定、便利、低成本的氫能供應體系;完善標准法規建設,加快氫氣納入能源管理體系後的管理細則制定;制定國家級頂層氫能規劃,合理規劃加氫站,制定長期穩定的燃料電池汽車發展政策。
海馬集團董事長景柱:大力推廣插混汽車,消除認知誤區。
景柱認為,目前插混汽車遭到「冷遇」,背後的錯誤邏輯主要有三條:一是認為插混汽車自重大,不節油、不減排;二是認為認為插混汽車發動機排量大,大馬拉松小車,產生浪費;三是認為插混汽車不充電的情況下使用,實際油耗沒有降低。
但通過實驗對比來看,事實上,目前主流的插混汽車既節能又減排。相對來說,純電動汽車存在里程、充電和電池衰減三大焦慮,更適合短距離通勤。氫燃料電池汽車雖然是終極技術路線,但目前關鍵稀缺資源和基礎設施存在瓶頸,短時間難以普及。
而插混汽車,能用電不用油,不用電能節油,可靈活切換能源,沒有純電動汽車的各種焦慮。
在此背景下,景柱建議大力推廣插混汽車。具體包括:取消對插混汽車的政策歧視,在雙積分政策、路權、准購權、政府用車采購等方面,給予插混汽車與純電動汽車相同的待遇;保持免徵購置稅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
提供政策導向支持與執行保障,鼓勵插混汽車用於共享出行和網約車;打破地方保護,取消部分城市設置的地方新能源汽車目錄,由國家統一制定目錄;鼓勵並促進大眾消費,對發動機排量小於1.5L的插混汽車免徵消費稅。
合眾董事長方運舟:讓新能源汽車惠及大眾。
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存在很多問題,例如行業技術更新快、產品無規模效應、關鍵系統供應鏈資源緊張、品牌溢價能力不足、基礎設施建設滯後,以及新能源汽車企業底子薄弱等問題。
對此,方運舟提交了《關於加快出台新能源汽車一攬子支持政策、促進新能源汽車穩定健康發展》的議案,提出了七項新能源汽車支持政策建議:
大力推進對公市場使用新能源汽車;開放城市新能源汽車限購指標,大幅度增加新能源汽車號牌比例;支持新能源汽車下鄉,拓展農村市場;積極推進路權、電價、停車、高速收費等方面給予新能源汽車優惠;
延長國補政策退坡時間;加快資金結算;給予金融、稅費及資金支持;給予新能源汽車企業專項研發資金支持,助力技術升級。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唯一一次直接提及汽車產業的相關內容,便是建設充電樁,推廣新能源汽車,這不難看出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將會是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整個汽車行業的主旋律。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曾強調,疫情對我國汽車產業發生的影響是階段性的,汽車產業長期向好的發展態勢並沒有改變。
並且,針對我國新能源汽車下一步的發展,苗圩部長指出,將從供給側、需求側和使用側三個方面繼續發力,助力新能源汽車產銷恢復。
當我國新能源汽車從溫室中走出,我們總要給它一點時間來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但我們應當相信,在政策支持以及市場化的助推下,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必然會在新形勢下找到更加強勁的發力點。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熱點內容
房車拓展艙結構原理 發布:2025-08-08 07:40:56 瀏覽:353
房車關鍵零部件 發布:2025-08-08 07:40:12 瀏覽:940
依維柯歐勝小額頭C型房車視頻 發布:2025-08-08 07:31:58 瀏覽:467
開豪車店要多少錢 發布:2025-08-08 07:16:55 瀏覽:135
封廂皮卡 發布:2025-08-08 07:14:38 瀏覽:843
淮安市東風m5商務車 發布:2025-08-08 07:13:23 瀏覽:193
中興皮卡離合器片 發布:2025-08-08 06:51:47 瀏覽:619
集資房車位無產權證買賣 發布:2025-08-08 06:39:00 瀏覽:159
皮卡車怎麼倒庫 發布:2025-08-08 06:33:17 瀏覽:565
騰訊皮卡堂合服 發布:2025-08-08 06:26:56 瀏覽: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