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召回補貼
Ⅰ 新能源退補,自燃事件屢發,新能源車還考慮買嗎
近年來,隨著國家政策的扶持、充電樁的普及,新能源汽車由於其便宜的售價和更低廉的使用費,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
然而隨著補貼政策的退坡,很多新能源汽車的價格已經上漲不少,價格已不再向以前一樣具有巨大優勢。
同時,由於近來發生了大量新能源汽車自燃事件,公眾對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性又開始擔憂起來。
同時,特斯拉還表示將通過軟體升級向Model S及Model X車輛推送有關充電和熱管理系統的更新,進一步保護車輛電池並提高電池壽命。
兩個月才公布調查結果,還稱是個別事故、「初步判斷」,並表示將通過軟體升級方式解決電池組故障,這些答案並未令消費者滿意。
有消費者表示,今年,特斯拉在全球范圍內已經發生多起自燃事件,用「個別事故」顯然不能解釋自燃事件頻發的原因。同時,消費者對軟體升級的方式解決電池問題也存在疑問,質疑這是「治標不治本」的選擇。
但此後特斯拉官方並未公布進一步公布調查結果,或對質疑進行回應。
相反,同樣在兩個月內發生四起事故的蔚來汽車在調查速度上比特斯拉就快很多,而其最終給出的解決方案也顯得更有誠意。
4月30日,在第一起事故發生後8天,蔚來汽車即在微博公布了調查結果,表示該事故系底盤撞擊電池短路所致。與特斯拉相比,該結果公布相對及時、詳細,因此並未受到太多質疑。
此後,蔚來又於6月27日宣布,部分蔚來ES8的電池模組存在安全隱患,並向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備案,召回4803輛ES8車型。
但召回之舉卻頗受爭議。
有些人認為,召回是負責的表現,新能源汽車發展時間短,有問題在所難免。另一些人則指出,蔚來總共才賣了幾萬輛,就召回了4800輛,召回比例高達28.2%,不得不懷疑其技術是否過關。同時,部分未被召回的ES8車主也對自己的車是否安全表示擔憂。
其實,不論特斯拉和蔚來汽車如何解釋,近來屢發的自燃事件已成既定事實,大眾對電動車安全性的質疑一時也難以消去。
因此,他們此時最應該做的,或許就是實實在在地調查原因,改進技術,防止自燃事件再次發生。
畢竟,事實勝於雄辯。
雖然特斯拉和蔚來汽車都在近來屢次發生自燃事件,但三言財經發現,從統計上來看,電動車發生自燃的頻率其實並不高。
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數據,截至2017年底,國內新能源汽車(以純電動車為主)保有量已超過160萬輛,而截至2018年10月21日發生的電動車起火事件僅40餘起,比例還不到萬分之一。
因此,整體上來說,電動車的安全性仍是可靠的。如果有消費者實在擔憂,又非剛需,放緩電動車的購買計劃,觀望一段時間也未嘗不可。
新能源仍是大勢所趨
限購被取消 多地已響應
雖然退補政策開始實施,自燃事故的陰霾暫未散去,但新能源仍是大勢所趨,各家車廠也都看清了這一點,仍在不斷研發和推出新能源汽車。
據新華社報道,2019年上半年,在汽車產銷整體下降的趨勢下,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保持穩步增長,產量為61.4萬輛,同比增長48.5%,銷量為61.7萬輛,同比增長49.6%。
同時,6月6日,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和商務部等三部委聯合發布《推動重點消費品更新升級暢通資源循環利用實施方案(2019-2020年)》,提出「各地不得對新能源汽車實行限行、限購,已實行的應當取消。」
對此,廣東省廣州市和深圳市已率先響應,增加了新能源汽車新增指標的數量,而海南省也於近日跟上。
雖然北京、上海等交通擁堵地區一時難以響應,但這並不影響新能源汽車在全國范圍內的更進一步推廣。
此外,目前亦有廠商在研發非電動新能源汽車,該類新能源汽車並不存在電池起火問題。
其中,以氫能汽車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已推出多款車型,甚至已在不久前的上海車展亮相。雖然目前氫能汽車的售價仍相對高昂,但相信不久的將來價格必將越來越親民。
而隨著技術的日趨成熟,相信電動車的安全性能也必將越來越高。因此,將來電動車仍很可能成為主流,而新能源汽車完全替代燃油車的時代也必將到來。
Ⅱ 2020年新能源車召回35萬輛 市監總局將建立缺陷調查工作機制
日前,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市場監管總局關於2020年全國汽車和消費品召回情況的通告》。其中提到,2020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不利影響,相關生產企業克服困難,積極履行產品安全主體責任,全年汽車和消費品召回活動有序開展。
通告顯示,截至2020年年底,全國汽車保有量2.8億輛,其中新能源汽車保有量492萬輛,占汽車總量的1.8%,比上年增長29.2%,呈持續高速增長趨勢。
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消費者汽車類投訴(含零部件)比上年增長1.6%,質量和安全問題占汽車投訴總量的25.5%。市場監管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收到消費者提供的汽車產品缺陷線索37377條,涉及發動機總成(佔28.5%)、車身(佔19.5%)、傳動系(佔19.4%)、電氣設備(佔14.1%)等。其中,新能源汽車缺陷線索報告1173例,反映動力電池、電機、電控系統問題佔新能源汽車缺陷線索的49.4%。
2020年,我國共實施汽車召回199次,涉及車輛678.2萬輛,召回次數比上年減少10.8%,召回數量增加3.9%。新能源汽車召回45次,涉及車輛35.7萬輛,佔全年召回總數量的5.3%,其中因三電系統缺陷召回11.2萬輛,佔新能源汽車召回總數量的31.3%。廣汽本田汽車有限公司、東風本田汽車有限公司因燃油泵製造問題,於5月和12月先後兩次召回多個車型共計186.3萬輛,成為2020年因同一類型缺陷召回數量最多的事件。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表示,2021年將針對新產品、新技術創新召回監管方式。建立運行數據驅動的新能源汽車缺陷調查工作機制,推進智能汽車OTA大數據平台建設,探索建立智能車輛安全自我評估和事故報告制度,適時啟動沙盒監管。針對智能家居、網聯終端產品、消費型無人機、服務型機器人等產品,形成線上線下聯動的消費品缺陷調查工作模式。
Ⅲ 工信部:明年新能源補貼不退坡、蔚來不會降價
每周熱點新聞
1.工信部:今年新能源汽車補貼不會大幅退坡,專家:陣痛難以避免,市場充滿期待
日前,工信部部長苗圩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高層論壇上表示,自2019年11月起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已逐步恢復到補貼退坡前的平均水平,呈現出向好跡象,並且2020年7月1日新能源汽車補貼不會大幅退坡,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將保持相對穩定。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Ⅳ 回顧2019丨全年乘用車召回超673萬輛,欣喜之餘仍有缺憾
隨著國內消費者維權意識的不斷提高,加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等相關部門對汽車安全隱患及質量檢查的增強,我國汽車召回目前已成為常態化。通過召回將產品存在的問題快速解決,對於企業和消費者而言都是件好事。
召回是保障消費者不受產品缺陷傷害的最後一道防線,體現出消費者參與、輿論監督、行業自律的質量共治理念。在召回這面鏡子的映襯下,中國汽車市場正在愈發成熟。隨著2020年1月1日起《消費品召回暫行規定》開始實行,我國汽車召回工作的開展有了更有力的政策支持,雖然2019年汽車召回在欣喜之餘仍有缺憾,但剛剛2020年更加值得期待。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Ⅳ 四部委:2021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標准將退坡20%
12 月31日,財政部、工信部等四部門發布關於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2021 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標准在 2020 年基礎上退坡 20%;為推動公共交通等領域車輛電動化,城市公交、道路客運、出租(含網約車)、環衛、城市物流配送、郵政快遞、民航機場以及黨政機關公務領域符合要求的車輛,補貼標准在 2020 年基礎上退坡 10%。為加快推動公共交通行業轉型升級,地方可繼續對新能源公交車給予購置補貼。
通知還指出,加強汽車投資項目和生產准入管理,嚴控增量、優化存量,嚴格執行新建企業和擴大產能項目等規范要求。加大僵屍企業退出力度,鼓勵優勢企業兼並重組、做大做強,堅決遏制新能源汽車盲目投資、違規建設等亂象,推動產業向產能利用充分、產業基礎扎實、配套體系完善、競爭優勢明顯的地區和企業聚集,不斷提高產能利用率和產業集中度。新能源乘用車、商用車企業單次申報購置補貼清算車輛數量應分別達到 10000 輛、1000 輛。
通知如下:
財政部 工業和信息化部 科技部 發展改革委關於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財建
〔2020〕593 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科技廳(局、科委)、發展改革委:
為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做好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現就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堅持平緩補貼退坡力度,保持技術指標門檻穩定
為創造穩定政策環境,2021 年保持現行購置補貼技術指標體系框架及門檻要求不變。根據《財政部 工業和信息化部 科技部 發展改革委關於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財建〔2020〕86 號)要求,2021 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標准在 2020 年基礎上退坡 20%;為推動公共交通等領域車輛電動化,城市公交、道路客運、出租(含網約車)、環衛、城市物流配送、郵政快遞、民航機場以及黨政機關公務領域符合要求的車輛,補貼標准在 2020 年基礎上退坡 10%。為加快推動公共交通行業轉型升級,地方可繼續對新能源公交車給予購置補貼。
二、做好測試工況切換銜接,實現新老標准平穩過渡
2021 年,我國新能源汽車試驗方法標准將更新。新標准發布實施前,按照老標准進行檢測的產品,只要符合補貼政策技術門檻要求,均可按規定享受補貼。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汽車在新試驗方法標准下的補貼技術要求,有條件的等效全電續駛里程應不低於 43 公里;電量保持模式試驗的燃料消耗量(不含電能轉化的燃料消耗量)與《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限值》(GB 19578)中對應車型的燃料消耗量限值相比應小於 65%,電量消耗模式試驗的電能消耗量應小於同整備質量純電動乘用車電能消耗量目標值的 125%。其他新能源汽車在新試驗方法標准下的技術要求,適用財建〔2020〕86 號文件規定。
三、進一步強化監督管理,完善市場化長效機制
落實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產品質量主體責任,鼓勵企業積極開展缺陷調查及主動召回。生產企業安全管理體系不到位造成重大事故被主管部門行政處理處罰的,明知產品存在質量問題而不主動召回、造成重大事故的,或者被主管部門責令召回的,視程度予以暫停或取消推薦車型目錄、暫緩或取消財政補貼等措施。推動建立跨部門信息共享和監管機制,強化對新能源汽車生產、銷售、運營、報廢等全流程監管,對於起火、重大安全事故等情況,開展跨部門聯合調查。進一步加強購置補貼審核,提高重點關注企業現場審核比例。落實和完善新能源乘用車積分交易政策,加快研究新能源商用車積分交易制度,承接購置補貼有序退出,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市場化發展。
四、切實防止重復建設,推動提高產業集中度
加強汽車投資項目和生產准入管理,嚴控增量、優化存量,嚴格執行新建企業和擴大產能項目等規范要求。加大僵屍企業退出力度,鼓勵優勢企業兼並重組、做大做強,堅決遏制新能源汽車盲目投資、違規建設等亂象,推動產業向產能利用充分、產業基礎扎實、配套體系完善、競爭優勢明顯的地區和企業聚集,不斷提高產能利用率和產業集中度。新能源乘用車、商用車企業單次申報購置補貼清算車輛數量應分別達到 10000 輛、1000 輛。
本通知從 2021 年 1 月 1 日起實施。本通知未作規定的事項,繼續按照《關於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審批責任有關事項的通知》(財建〔2016〕877 號)、《關於調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財建〔2016〕958 號)、《關於調整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財建〔2018〕18 號)、《關於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財建〔2019〕138 號)、《關於支持新能源公交車推廣應用的通知》(財建〔2019〕213 號)、《關於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財建〔2020〕86 號)等有關文件執行。
財政部 工業和信息化部 科技部 發展改革委
2020 年 12 月 31 日
Ⅵ 北汽新能源召回部分EX360/EU400車型 動力電池存隱患
本次召回范圍內車輛,由於部分車輛動力電池系統的一致性差異,在高溫環境下長期連續頻繁快充,可能導致個別單體電池電芯性能劣化,極端情況下引發偶發失效,引起動力電池起火風險,存在安全隱患。北汽新能源汽車常州有限公司、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北汽(廣州)汽車有限公司將對召回范圍內的車輛動力電池進行免費檢測、維修,必要時更換模組或電池包,並升級控制策略軟體,以消除安全隱患。本次召回活動是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啟動缺陷調查情況下開展的。受調查影響,北汽新能源汽車常州有限公司、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北汽(廣州)汽車有限公司決定採取召回措施,消除安全隱患。
北汽新能源汽車常州有限公司、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北汽(廣州)汽車有限公司將委託北京汽車藍谷營銷服務有限公司通過掛號信、電話、簡訊等方式通知相關用戶。用戶可以通過座機或手機撥打服務熱線:400-650-6766(服務時間為周一至周日,全天24小時)咨詢。此外,也可登錄網站dpac.samr.gov.cn、www.recall.org.cn,關注微信公眾號(SAMRDPAC),了解更多信息,反映缺陷線索。
Ⅶ 廣州出台購車補貼新政;特斯拉將免費更新「減配」國產Model 3
據外媒報道,蘋果公司2月26日宣布,其自動駕駛項目ProjectTitan將裁員190人。這家科技巨頭在一份提交給州監管機構的文件中披露,該公司計劃從4月16日起,在其加州庫比蒂諾總部附近聖克拉拉縣的8個辦公場所進行裁員。蘋果公司的發言人證實,本次裁員針對的是其自動駕駛汽車項目。雖然該項目員工數量有所減少,但是蘋果似乎加大了在加州路測的力度。在2月早些時候提交給監管機構的文件中,蘋果表示,2018年該公司在加州的累計路測里程近8萬英里(約12.8萬公里),較前一年(不到1000英里,約1.6萬公里)有了顯著的提升。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Ⅷ 四部委聯合發布 2021年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20%
易車訊 12月31日,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發展改革委聯合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其中提到,2021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標准在2020年基礎上退坡20%,並將堅決遏制新能源汽車盲目投資、違規建設等亂象,以及落實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產品質量主體責任,鼓勵企業積極開展缺陷調查及主動召回。
《通知》中提到,2021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標准在2020年基礎上退坡20%。純電動乘用車續航里程在300公里以下的無補貼,續航里程300-400公里(含300公里)的純電動乘用車補貼下降至1.3萬元;400公里以上(含400公里)的純電動乘用車補貼下降至1.8萬元。
原文如下: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科技廳(局、科委)、發展改革委:
為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做好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現就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堅持平緩補貼退坡力度,保持技術指標門檻穩定
為創造穩定政策環境,2021年保持現行購置補貼技術指標體系框架及門檻要求不變。根據《財政部 工業和信息化部 科技部 發展改革委關於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財建〔2020〕86號)要求,2021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標准在2020年基礎上退坡20%;為推動公共交通等領域車輛電動化,城市公交、道路客運、出租(含網約車)、環衛、城市物流配送、郵政快遞、民航機場以及黨政機關公務領域符合要求的車輛,補貼標准在2020年基礎上退坡10%。為加快推動公共交通行業轉型升級,地方可繼續對新能源公交車給予購置補貼。
二、做好測試工況切換銜接,實現新老標准平穩過渡
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試驗方法標准將更新。新標准發布實施前,按照老標准進行檢測的產品,只要符合補貼政策技術門檻要求,均可按規定享受補貼。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汽車在新試驗方法標准下的補貼技術要求,有條件的等效全電續駛里程應不低於43公里;電量保持模式試驗的燃料消耗量(不含電能轉化的燃料消耗量)與《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限值》(GB 19578)中對應車型的燃料消耗量限值相比應小於65%,電量消耗模式試驗的電能消耗量應小於同整備質量純電動乘用車電能消耗量目標值的125%。其他新能源汽車在新試驗方法標准下的技術要求,適用財建〔2020〕86號文件規定。
三、進一步強化監督管理,完善市場化長效機制
落實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產品質量主體責任,鼓勵企業積極開展缺陷調查及主動召回。生產企業安全管理體系不到位造成重大事故被主管部門行政處理處罰的,明知產品存在質量問題而不主動召回、造成重大事故的,或者被主管部門責令召回的,視程度予以暫停或取消推薦車型目錄、暫緩或取消財政補貼等措施。推動建立跨部門信息共享和監管機制,強化對新能源汽車生產、銷售、運營、報廢等全流程監管,對於起火、重大安全事故等情況,開展跨部門聯合調查。進一步加強購置補貼審核,提高重點關注企業現場審核比例。落實和完善新能源乘用車積分交易政策,加快研究新能源商用車積分交易制度,承接購置補貼有序退出,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市場化發展。
四、切實防止重復建設,推動提高產業集中度
加強汽車投資項目和生產准入管理,嚴控增量、優化存量,嚴格執行新建企業和擴大產能項目等規范要求。加大僵屍企業退出力度,鼓勵優勢企業兼並重組、做大做強,堅決遏制新能源汽車盲目投資、違規建設等亂象,推動產業向產能利用充分、產業基礎扎實、配套體系完善、競爭優勢明顯的地區和企業聚集,不斷提高產能利用率和產業集中度。新能源乘用車、商用車企業單次申報購置補貼清算車輛數量應分別達到10000輛、1000輛。
本通知從2021年1月1日起實施。本通知未作規定的事項,繼續按照《關於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審批責任有關事項的通知》(財建〔2016〕877號)、《關於調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財建〔2016〕958號)、《關於調整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財建〔2018〕18號)、《關於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財建〔2019〕138號)、《關於支持新能源公交車推廣應用的通知》(財建〔2019〕213號)、《關於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財建〔2020〕86號)等有關文件執行。
Ⅸ 周末下午茶|工信部回應「補貼不退坡」系口誤;黎巴嫩禁止戈恩出境
產業&政策
??苗圩稱2020電動車補貼「不退坡」,工信部澄清:口誤,不會大幅退坡
在CES2020期間,Uber與韓國現代汽車公司宣布,計劃合作開發電動空中計程車,從而加入為緩解城市擁堵而展開的飛行汽車開發競賽。現代在CES上發布了一架與Uber合作開發的概念電動飛機,其設計的飛行里程可達60英里(100公里),兩公司在一份聯合聲明中表示:「現代將生產和部署空中交通工具,Uber將通過空中交通共享網路提供空域支持服務、地面交通連接和客戶介面。」
??滴滴正嘗試應用AI技術分析司機的疲勞狀態
滴滴出行在2020年春運安全出行保障公告中表示,春運期間,各業務負責人、區域負責人、客服團隊、應急處置人員實行7x24小時輪崗值班制度,全力保障高效應答,並妥善處置各類緊急突發事件,警方調證對接工作組7X24小時待命。此外,滴滴正嘗試應用AI技術分析司機的疲勞狀態,在司機進入疲勞狀態前語音提醒司機注意行車通風、及時休息,避免疲勞駕駛。
??高德地圖上線「春運交通預報」系統:數據每2分鍾更新一次
在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的指導下,高德地圖針對今年春運出行特點上線全國首個「春運交通預報」系統,並發布了《2020年度春運出行預測報告》。用戶可以查看全國高速路網、場站(火車站、機場)、收費站的實時擁堵情況,數據將會每2分鍾更新一次。
??滴滴成立新公司,經營范圍含二手車經紀、銷售等
天眼查數據顯示,1月6日,滴滴智通(廣州)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冊資本1000萬元人民幣,公司經營范圍包括網路安全信息咨詢、二手車經紀、二手車銷售、人工智慧演算法軟體的技術開發與技術服務等,法定代表人為唐霞。該公司股東之一滴滴商業服務有限公司,是滴滴運營主體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Mobileye宣布與上汽集團合作推動自動駕駛實現
英特爾子公司Mobileye宣布與上海汽車集團以及韓國大邱廣域市兩項合作。上汽集團計劃使用Mobileye的REM技術,推動L2+ADAS系統在中國部署。
??索尼今年4月啟動自動駕駛車路測,但無自產汽車計劃
據路透消息,索尼公司表示,最早將於今年開始測試自動駕駛汽車,以推進公司的感測和安全技術。索尼的一位發言人說,索尼計劃在4月份開始的下一個財政年度開始試駕,以測試其汽車相關技術的性能。他補充說,該公司沒有生產自己汽車的計劃。
??騰訊推出車載助手「騰訊隨行」生態開放
在CES2020上,騰訊智慧出行發布TAI3.0生態車聯網解決方案,以及騰訊隨行、愛趣聽兩款車載App。首次亮相的騰訊隨行是車載應用助手,同時為生態開放平台,支持開發者共建、車企自建小場景生態。
??長城汽車與東軟集團戰略簽約聯合開發計算平台
1月7日,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與東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CES2020展會上正式宣布合作,雙方將基於東軟自主研發的車輛計算平台(VCP),聯合研發面向未來的上車體中央計算平台。
投融資
??廣汽蔚來正進行新一輪15億元規模融資
廣汽蔚來正在進行新一輪15億元規模的融資,此輪融資主要用於研發、用戶運營品牌及渠道維護及營運等方面。針對融資事宜,廣汽蔚來官方回應稱,「首輪融資已經處於收官階段,詳細信息將在後續公布。」廣汽蔚來成立於2018年4月,由廣汽集團、蔚來及其管理層等共同持股。
??一汽資本、東風汽車等合資成立新能源汽車投資基金
天眼查數據顯示,1月3日,北京國創新能源汽車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成立,公司經營范圍包括非證券業務的投資、投資管理、投資咨詢。該公司共有五位股東,分別為一汽資本控股有限公司(中國一汽全資持股)、國創(北京)新能源汽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國創投資引導基金(有限合夥)和北京中車國創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
??吉利汽車對吉利投資阿斯頓·馬丁的傳言「不予置評」
1月11日消息,對外媒報道吉利汽車洽談投資英國豪華跑車品牌阿斯頓·馬丁,吉利汽車方面對媒體表示「不予置評」。
??福田汽車合資設立北京福田歐輝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
福田汽車發布公告稱,公司與北京公共交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擬簽署合資協議,約定共同出資設立北京福田歐輝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合資公司注冊資本為22.365億元,其中,公司以歐輝客車業務北京工廠和廣東工廠的部分相關資產出資,出資總資產的評估價值為20.37億元,公司持股比例為91.06%;北京公交集團以現金出資2億元,持股比例為8.94%。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