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問題
Ⅰ 新能源汽車存在哪些安全隱患
對於我國來說發展新能源汽車比較晚,屬於新興事物,目前通過使用情況來看,新能源汽車存在如下一些安全問題需要解決,1,防火方面,有些新能源汽車在設計時,電池與乘客艙之間沒有形成熱隔離,起火後,防火隔離沒有安全保障。2,碰撞方面,目前的電動汽車對於車身和電池的防護不足,一旦發生碰撞,很容易造成短路起火。3,防水方面,由於製造水平原因,整車密封性能相對較差,與暴雨或涉水時,可能使關鍵零部件進水,造成短路起火。防觸電方面,在設計時,車內有裸露的電線,無防護欄或金屬網等,高壓系統沒有隔離和絕緣措施,容易發生觸電事故。
Ⅱ 新能源汽車面臨的發展問題和對策
一提新能源汽車,大家幾乎都認為就只有電動汽車,其實電動汽車只是新能源汽車范圍中的一種,未來應該會有替代燃油的改進型能源或者新型能源問世,比如氫氣、乙醇類能源等。所以個人覺得電動汽車應該是一過度產品。
Ⅲ 新能源汽車面臨的問題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在新能源汽車中,純電汽車佔了大部分,根據數據統計,2019年銷售量接近80%。動力電池作為新能源汽車三大核心零部件之一,不僅占據整車40%左右的成本,且其性能直接決定了整車的安全性和續航里程,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也同步面臨一些問題,主要如下:
電池衰減問題
而現階段對於新能源汽車電池容量衰減這個是避免不了的問題,對於電池而言都會發生電池衰減,可以說是與生俱來的毛病。一般鋰電池的壽命大概是1000個充放電周期左右,就好比人一樣,時間長了容顏會發生變化,那麼電池也是一樣的,從中可以看出電池衰減也是避免不的。這就決定了一輛汽車大概3年-5年就會面臨電池失效問題。
新能源汽車去掉電池就是一個空殼子,沒什麼價值,而動力電池的衰減又是一個不可逆的問題。
電池安全性問題
廠家出廠的原裝電池和重組過的電池有一定效果上的差距,換過的電池,經銷商是不能保證其安全性和穩定性。
中國目前是全球新能源車型增量最快的國家,在這個快速崛起的新能源盤中因電池故障而引發的車型起火頻頻發生。自今年5月,新能源汽車國家監管平台共發現79起安全事故,涉及車輛96輛。在已查明起火原因的車輛中,41%的車輛處於行駛狀態、40%的車輛處於靜止狀態、19%的車輛處於充電狀態。雖然,燃油車因發動機起火概率要比新能源車高得多,但保有量存在的差異化,讓新能源因電池問題而引發的一系列事件,牽動著每一個消費者的神經。
廢電池處理
2018年後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將進入規模化退役,預計到2020年累計將超過20萬噸,如果按70%可用於梯次利用,大約有累計6萬噸電池需要報廢處理。動力蓄電池退役後,如果處置不當,隨意丟棄,一方面會給社會帶來環境影響和安全隱患,另一方面也會造成資源浪費。
希望對你有幫助,望採納!
Ⅳ 新能源汽車的主要缺點有哪些方面的不足
發展新能源汽車不僅僅要解決續航問題,我們雖然猜不到新能源汽車發展結局,但如今面臨的弊端卻顯而易見。第一:續航問題,這是老生常談的問題,續航低不可避免,也在意料之中,並且隨著使用時間的推移,新能源汽車續航會越來越低,而這其中一切的問題來源都歸結於汽車電池。
此外,電池性能受溫度影響極大,冬天新能源汽車續航明顯降低。目前市場上所有的汽車動力電池,不管是三元鋰電池還是磷酸鐵鋰電池,其都是屬於鋰電池這一大的家族。對於鋰電池來說,低溫都會影響電池正負極材料的活性、電池的內阻,以及電池的充放電電壓。簡單來說的話,溫度越低,電池容量就越低,汽車續航就越短。
第二:電池更換問題。普通電動自行車更換一次電池要幾百塊,況且大部分還是鉛酸電池;而使用鋰離子電池的純電動汽車,如果更換一次電池則需要幾萬塊。到時候,你會由衷地感嘆,換電池怎麼這么貴?這錢夠買一輛新車了!
第三,維修費用極高。現在很多新能源汽車在發生故障之後,維修費用都出奇的高,因為新能源汽車和燃油車不一樣,涉及到高壓電力部分,這無形之中加大了維修難度,很多專業汽修店都不敢直接維修新能源汽車,以免發生意外。如果維修過程中一旦發生短路,出現電池自燃的概率極大。你會發現很多傳統汽修經驗的師傅,這時根本派不上用場。
第四,不可避免的環境污染問題。新能源汽車就沒有環境污染了嗎?大錯特錯!燃油車排放尾氣污染空氣,而如果對新能源汽車的廢舊電池處理不慎就會污染土地、水源。盡管發展新能源汽車是一個全球趨勢,但是目前很多新能源車企屬於「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活下去都難,所以壓根不會考慮廢舊電池處理、環境保護等後續問題。
大多數消費者一開始選購新能源汽車,無非看重了新能源汽車可以享受國家補貼,好上牌,並且不需要加油,只需要充電就可以。總之一開始沒有對後續費用考慮,只有等到必須更換電池的時候,可能才會陷入糾結。如果發展新能源汽車不能有益環境保護,車企將會為環境治理付出慘重代價。
Ⅳ 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存在什麼問題
一是充電基礎設施仍然是發展的短板。我國現在車樁比只有3.5:1,隨著新能源汽車數量的持續增長,充電基礎設施結構性供給不足的問題日益凸顯,整體規模仍顯滯後。2020年規劃建設公共充電樁數量約50萬個,但是與同期新能源汽車發展的規模仍然不匹配。另一方面,充電設施的布局也不夠合理,公共充電樁的使用率還不到15%,可持續的商業發展模式還沒有形成,存在著運營企業盈利困難和消費者充電價格偏高的雙向矛盾。
二是政策體系仍需要完善。在貨幣化支持政策逐步退出的情況下,使用通行便利等後續接替的政策需要提前研究,抓緊布局。國家部委之間,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之間,支持政策的銜接還不夠充分。不同形式的地方保護主義仍然存在,部分城市設置地方目錄,導致消費者選擇車型空間大大的壓縮,造成了市場的割裂,抑制了發展的活力。
三是核心技術還需要進一步突破。從動力電池來看,高端產品與國外的差距不大,但產業整體創新能力還不夠強。在先進技術研發、產品的一致性保障以及國際化發展方面,與跨國企業相比,仍存在著不小的差距。從整車來看,真正意義上新一代純電驅動的平台大多還沒有納入企業的研發計劃,已有的平台大多是利用原來燃油車進行的改裝性平台。燃料電池汽車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還在拉大,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用相結合的創新體系還亟待完善。
四是後市場流通服務體系還有待健全。在售後服務方面,不同品牌新能源汽車的質保內容參差不齊,電池以舊換新的政策也不相同,售後服務配套體系滯後,對培育消費市場也有一定的負面影響。同時,新能源汽車二手車市場評估標準的缺失,流通體系的不健全,車輛保值率低,影響新車市場的長遠發展。
此外,雖然雙積分辦法已經發布,但是部分企業還面臨著較大的達標壓力。以2016年為例,123家汽車整車企業當中,有42家沒有達到燃料消耗量標準的要求。其中,也有產銷規模較大的企業,不少企業在新能源汽車產品規劃布局方面,距離2019年和2020年積分比例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
Ⅵ 新能源汽車出問題要如何解決
不少消費者存在一個認知誤區,他們認為鐵骨錚錚、刀槍不入的汽車不易壞甚至不會壞。你還別不信,真有很多汽車小白這么認為。
說到底,汽車本質上就是消耗品,次品率、故障、損壞等問題客觀存在,出現投訴不能斷定一款車型好壞與否,關鍵還得看它的投訴率、故障率以及群眾口碑。
人無完人,車無完車。教授能做的,就是告知粉絲如何規避脾氣大、難伺候的車型,尤其是初來乍到、缺乏足夠市場考驗的電動車,它們哪方面最易出問題?教授給潛在買家一個預警。
一般來說,新能源車最常發生故障的部件當屬動力電池、DCDC直流轉換器、電機控制器以及車機系統等,具體表現如下:
儀表盤亮起感嘆號故障燈,一般是系統故障或者車載軟體出現問題,由於小電瓶主要負責為主機和大多數電子系統供電,故障燈亮起不排除是該電瓶出現狀況。
此時,您可以借鑒電腦和手機死機時強制重啟的舉措,通過長按車內一鍵啟動按鈕,直至電源重啟,相信我,您會收獲驚喜的。假若無果,估計這就不是通過「小聰明」能解決的小問題,建議您到專業機構進行檢測。
儀表盤亮起故障燈,有一種情況是因為車載系統檢測到故障信號,並主動限制了部分功能使用。往嚴重了看,也有可能是由於動力電池溫度過高,超過了BMS(電池管理系統)的預設安全值繼而觸發保護機制,導致停電。
錢不是大風刮來的,我們沒必要事無大小都往修理店跑。遇到類似情況,具備一定動手的老鐵不妨打開機艙蓋,用扳手擰松電瓶的負極螺母直至接線斷開,讓車輛徹底斷電幾分鍾後,再擰緊負極螺母通電,最後重啟車輛。
這種操作成功啟動車輛的幾率不低,重啟後車輛的檢測報告和標定等都會恢復出廠設置,儀表盤上的故障燈一般都會黯晦消沉。實在不放心的,那就去四兒子店走一趟吧,順帶還能蹭個盒飯。
相信不少開過共享電動車的朋友都遇到過類似困窘,儀表盤亮起「烏龜燈」,車速極速被限制在40km/h以下,無論您怎麼踩電門,車子就是跑不快。
這多半是車載系統限制了驅動電機輸出功率而引起的,儀表盤亮起故障燈未必就是故障問題,也有可能是動力電池電量匱乏主動觸發了保護機制,為了避免電池過放,保護電池不受損傷。
教授教大家「察言觀色」,當電動車出現提速不得勁、車燈變暗、鳴笛音量變小時,各位就得留心了,這多半是動力電池狀態不佳的徵兆,指不定什麼時候就會掉鏈子,拋錨罷工。
當車載系統檢測到動力電池溫度過高或電路系統異常時,也會通過限制驅動電機輸出功率來降低車輛極速。此時應盡快停至安全區域讓電池降溫,然後長按一鍵啟動按鈕重啟車輛。假若「烏龜燈」還亮,就別硬著頭皮開車對電驅系統造成不可逆損傷,及時聯系拖車才是正道。
總的來說,虧電導致的車速降低一般可通過充電來解決問題,時間允許的話教授建議您選擇交流慢充,畢竟電池也信奉「貪多嚼不爛」,定期交流慢充的好習慣能讓充盈電池內部平衡,延長使用壽命。
隨著車齡年邁,使用里程數攀升,不少電動車會在車輛啟停時發出「咯噔」異響,還會伴隨輕微的車身抖動,對艙內乘員造成持續滋擾,這大概率是減速箱在作祟。
減速箱異響抖動,多半是因為傳動齒輪剛性不足以及加工精度欠佳所致,並非外因引致的後天故障,問題早晚會凸顯,這與不少造車新勢力缺乏造車經驗和車輛耐久度驗證不足脫不開干係。
一般來說,車企都會在新能源產品上給出三年的減速器質保期,假若您家愛車出現了類似情況,建議盡快在質保期內進行維權,否則這會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那麼問題來了,新能源車趴窩了怎麼辦?
當電量耗盡或出現故障時請不必驚慌,在安全距離擺放警示三角牌,人員撤離至相對安全的區域後,應撥打保險公司救援熱線、廠家客服熱線或者向第三方上門充電APP求助。
(1)保險公司免費拖車救援
需要注意的是,假若車輛是人為原因而導致的車輛事故,拖車費用是需要車主支付的,一般幾百到一千不等。但由於電動車的特殊性,購買車輛保險時,保險公司一般會有相應的增值服務,其中包括動力電池沒電時的免費拖車服務。
(2)廠家免費拖車救援
出現狀況,很多人第一時間會撥打保險公司的救援電話。但你可知,不少新能源車企為了推廣旗下電動新品,會為用戶提供車輛因電池電量耗盡時拋錨的免費救援服務,各位老鐵在購車前不妨了解下。
(3)第三方App上門充電
隨著電動車開始得到普及,衍生了不少致力於為電動車上門充電的公司,燃油大型移動「充電寶」化身到處投食的「奶牛」,蔚來的一鍵加電、e約充電等都能提供類似服務。部分公司在推廣初期甚至會提供免費體驗服務來積攢群眾基礎,但往往伴隨「新用戶注冊」、「充值贈送」等附加條件。
話有千語,中心一個。動力電池過充過放都會對其使用壽命造成較大影響,經常將車開至低電量提醒才想起去充電的壞習慣,會加速電池衰減,這些都將轉變為電動車真實續航縮減。
在此奉勸新能源車主一句,開電動汽車請務必估算好當天的行駛里程,並養成給愛車定期交流慢充至滿電的習慣,這才是養護電動車的正確姿勢。
Ⅶ 新能源汽車的弊端有哪些
新能源汽車的弊端有哪些?下面看幾位網友的分析:

Ⅷ 新能源汽車有哪些弊端
國家提出「節能和新能源汽車」戰略,新能源汽車作為汽車行業的新貴,漸漸地在市場上嶄露頭角,但在汽車行業中專業電動車維修人員很少,新能源汽車維修技師必將成為立足現在、面向未來的熱門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