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促進環境可持續發展
1. 新能源汽車的逐步對環保有作用嗎
單純從使用電池與燃油發動機的排放標准比較,純電動汽車的排放基本為零遠比燃油汽車環保,但是電池報廢處理和發電產生的環境污染到現在為止沒有 一個權威的數據。
2. 開發新能源汽車符合可持續發展戰略么
符合的,可持續發展有兩個概念,1是能源可持續,2是環境可持續,一部分新能源汽車是0排放,如燃料電池汽車的排放物水,所以符合可持續發展,而電動汽車用的是電,如果電來自於可再生資源,如風能和太陽能,也屬於可持續發展,但如果電來自於傳統的燒煤燃油,其實並不是純粹的可持續發展,但發電技術也需要過渡和革命,一步一步來,所以電動汽車本身技術還是發展的
3. 新能源汽車發展方向
就目前來看,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呈現出了以下幾個特點:
1、兩極分化明顯
得益於我國環保事業的縱深挺進,並且開局就迎來了政策補貼,所以新能源車企發展事半功倍。如今,補貼退坡,准入門檻浮動,新能源汽車需求更多卻也有了更嚴格的要求,這無疑是對相關車企的質量和技術等系統「硬體」的新一輪考驗。
在這樣的背景下,產品性能,造車技術,整車服務等領域都將成為各企業的爭奪點。如此,新能源車企有沒有創新力,有沒有核心技術,有沒有完整產業鏈就決定了市場份額爭奪的最終結果。很顯然,在市場加速優勝劣汰條件下,內部分化現象是必然會出現的一次大清洗。
2、電動化標簽日漸清晰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到如今,縱然在續航能力,電池科技,維修和管理等方面還有缺陷,但是仍具備超越傳統燃油車的先天優勢。很多業內人士認為,哪怕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燃油車、混合動力汽車以及純電動汽車會並存於市場,今後的發展標簽依舊會是「電動化」。
這從我國純電動汽車的市場份額變化中可以初窺端倪,從不到2%到超越傳統燃油汽車,業界預計也就是十幾年間會發生的變化。如果從環保和耗能的角度來看,只要跨過成本障礙,建起完整的運維體系,純電驅動的未來藍圖能夠實現的可能性將大幅提升。
3、智能化聯網的未來
大數據、物聯網、智能家居這樣的概念,想必如今的人們已經不再陌生。智能、信息網、自動化這些理念正在走入千家萬戶,同樣的也在滲透汽車行業發展的未來。如果說,無人駕駛汽車從設計到製造都是向未來看齊,那麼新能源汽車則是憑借「起步晚」的優勢,搶先踏入了科技前沿的領域。
汽車產業發展到如今,功能化趨勢愈發凸顯,網聯技術就是這種多維度延伸的支線之一。新能源汽車的製造商為了搶占市場高地,均已布局先進輔駕系統,對接成熟智能網科技,內嵌感測器、雷達等新型配套零部件,致力於為產品增添更多附加價值。
4、產業鏈主支線並起
綜上所述,新能源汽車發展的路徑必然不會是一條主幹通到底。眾所周知,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大的板塊主要是整車製造、電池體系以及售後運維。如今,發展需求帶來的產業鏈延伸為新能源汽車產業添加了眾多分支。
首先,競爭加劇帶來了兼並重組浪潮,不管是攜資本,攜技術,還是攜周邊產業入局,都會影響到產業鏈形態;其次,車企與新材料公司合作,車企與智能系統開發商合作,車企與氫燃料科技品牌合作……上下游,左右牆全打通;再者,輕量化、多模式、高智能等標簽,直接串聯起了新能源汽車現代化產業鏈的主支線。
5、有望躍居國際舞台
實際上,根據專家預測,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有望在接下來的3到5年內超過國際領先水平線。作為機動車保有量的一線大國,新能源汽車替代和新增市場潛力頗為可觀。消費模式多元化是我國新能源車企「走出去」的優勢之一,技術和規模等也有望後續跟進。
截至目前,我國汽車工業在出口方面陷入瓶頸,新能源汽車銷量卻呈現漲勢。一般的新能源出口均價低,出口量大,檔次較高的純電動客車出口規模小,但是單價高。也就是說,不論是技術工藝較好的還是平常的都自有其出口優勢。而且,新能源車企在對外合作上也非常主動,或是研發合作,或是資本合作,或是貿易合作,不一而足。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過快自然也存在「後遺症」。但是,只要循著脈絡走,堅持打有準備的仗,始終圍繞強化自身實力的核心,在迎合需求的基礎上尋得更有價值的產業優勢,自然能夠在市場新舊更替的浪潮中堅如磐石。
4. 新能源汽車對環境的影響
「1、環境噪音明顯減小。 2、城市不易形成熱島效應,特別夏季。 3、交通順暢性會改善,得益於純電動汽車的穩定性和操作的平順性。 4、對空氣更是起到了很大的保護作用。
5. 新能源汽車的對改善我們的環境有什麼好處
新 能 源 汽 車 采 用 清 潔 動 力 能 源 或 者 混 合 動 力 能 源 等 , 減 少 尾 氣 排 放 , 甚 至 達 到 零 排 放 , 對 節 約 能 源 和 改 善 空 氣 質 量 有 重 大 作 用 , 比 如 在 深 圳 大 運 會 期 間 投 入 使 用 了 一 批 五 洲 龍 新 能 源 汽 車 , 創 造 了 「 大 運 藍 」 的 天 氣 狀 況 , 極 大 改 善 了 深 圳 地 區 的 空 氣 質 量 。
6. 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意義
新能源汽車是國家的發展方向,實質是由於我們的能源結構決定的,目前我們對進口石油的依賴度達到60%以上,不得不居安思危,同時傳統汽車三大件:發動機、波箱和底盤技術和專利基本控制在歐美日汽車廠商手中,包括汽車零配件供應商巨頭大多也集中在歐美日企業手中,加上日益嚴重的環保問題,國家一定會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
7. 新能源汽車的使用符合可持續發展的什麼原則
1是能源可持續,2是環境可持續,一部分新能源汽車是0排放,如燃料電池汽車的排放物水,所以符合可持續發展,而電動汽車用的是電,如果電來自於可再生資源,如風能和太陽能,也屬於可持續發展,但如果電來自於傳統的燒煤燃油,其實並不是純粹的可持續發展,但發電技術也需要過渡和革命,一步一步來,所以電動汽車本身技術還是發展的
8. 我國如何通過宏觀調控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① 圖1和圖2反映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汽車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產量高速增長,佔全球比例不斷提高,成為汽車大國。但我國自主品牌與歐、日系車相比市場份額比重少,競爭力不強;自主創新能力弱,還不是汽車強國。② 制定減稅和發放財政補貼等經濟政策,刺激汽車消費市場、促進汽車生產發展;制定經濟計劃、加大資金投入,支持技術創新、促進自主創新能力提高和自主品牌開發;轉變汽車產業發展方式,推進汽車產品結構優化升級。(9分。①3分,其中每句1分;②6分,其中每句2分,每分句1分)
9. 由於國家對新能源發展的支持,向新能源汽車領域發展,是應用什麼戰略為什麼
1、我國的汽車工業發展迅速,產銷量不斷實現新的突破。汽車工業飛速發展的同時,我國能源需求供給的缺口越來越大。但我國的石油資源短缺,石油進口量以每年兩位數字的百分比增長,未來10~15年內能源缺口將達到60%。
2、燃油汽車尾氣排放對大氣的污染愈來愈嚴重。發展低碳經濟是國家大力倡導的經濟發展模式,大力發展低碳產業、低碳能源和低碳技術,不僅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環境友好型社會和生態文明的重要載體,也是轉變發展方式,確保能源安全,有效控制氣體排放、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根本途徑,更是著眼全球新一輪發展機遇,實現我國汽車產業發展和現代化發展目標的重大戰略任務。
3、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以電代油,減少排放,既符合我國的國情,也代表了世界汽車產業發展的方向。加速推進電動汽車產業化進程,不僅能夠促進交通領域節能減排和汽車工業可持續發展,而且能夠提升汽車生產製造企業的創新能力,促進汽車工業技術進步,推動汽車產業結構調整,是培養新的經濟增長點和振興我國汽車工業的重大戰略舉措。
10. 新能源汽車要實現可持續發展,換電模式是否比充電模式更適合
新能源汽車這幾年在我國幾乎以星火燎原之勢快速發展開來,但是隨之而來的不是大范圍的普及應用,而是被許多消費者詬病續航里程短等一系列問題,不過隨著產業的不斷完善,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目前集中的主要問題在充電上。
從市場上來看,換電模式的費用要比純電模式高,於此同時,車主還會擔心在換電站會不會換到衰減更嚴重的動力電池,這樣很容易讓消費者產生一些抵觸的情緒。
總的來說,氫雲鏈認為,未來新能源汽車採取哪種模式,只要它能更貼近市場需求,那麼誰就更適合,相比換電模式而言,目前使用充電樁充電進行能源補給或許更加合適。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