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企業騙補問題有哪些
Ⅰ 新能源汽車企業違法騙補怎麼投訴
可以向企業注冊所在地新能源汽車推廣牽頭部門投訴舉報。
《關於調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
二、落實推廣應用主體責任
(三)國家有關部門將加強推廣應用監督檢查。工業和信息化部牽頭建立國家新能源汽車監管平台,並通過該平台對新能源車輛(私人購買乘用車可視情況適當放寬)推廣應用等情況進行日常監管。此外,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有關部門建立新能源汽車推廣核查制度,定期不定期組織第三方機構或省級有關部門開展新能源汽車推廣信息核查、抽查。
三、建立懲罰機制
(一)對違規謀補和以虛報、冒領等手段騙補的企業,追回違反規定謀取、騙取的有關資金,沒收違法所得,並按《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等有關規定對相關企業和人員予以罰款等處罰,涉嫌犯罪的交由司法機關查處。同時,依情節嚴重程度,採取暫停或取消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取消補貼資金申請資格等處理處罰措施。對不配合推廣信息核查,以及相關部門核查抽查認定虛假銷售、產品配置和技術狀態與《公告》《目錄》不一致、上傳數據與實際不符、車輛獲得補貼後閑置等行為,將視情節嚴重程度,採取扣減補貼資金、取消補貼資金申請資格、暫停或取消車輛生產企業或產品《公告》等處罰措施。對在應用中存在安全隱患、發生安全事故的產品,視事故性質、嚴重程度等採取停止生產、責令立即改正、暫停補貼資金申請資格等處理處罰措施。
Ⅱ 新能源汽車「騙補」通報為什麼只公布了5家企業
為什麼國家只公布這五家企業,而其他企業沒有公布出來?編者認為出於以下幾點考慮:
(一)抓典型,重點整治這些企業。給其他企業加以警告與震懾,表現政府的決心。
(二)新能源汽車產業是國家戰略,如果一下子公布90多家企業名單,會掀起軒然大波,整個產業會元氣大傷不說,外企也有可能趁虛而入,搶戰國內市場。這是對產業不利的。
(三)吉姆西、五洲龍等5家企業確實是最嚴重的。吉姆西不用說,是最先被媒體披露出來的,它用「空手套白狼」的方法騙取國家補貼,「騙補」很嚴
重。蘇州金龍、深圳五洲龍、河南少林在國內汽車界知名度都算不錯,至少耳熟能詳。至於奇瑞萬達編者沒怎麼聽說,不知道在汽車領域影響力怎麼樣。看奇瑞萬達
官網的簡介,它是一家中德合資公司,內容描述含糊不清,躲躲閃閃,有點奇怪,如果光明正大,公司名還是要寫清楚的。
(四)通報五家企業,而不通報其他企業,但未必不懲罰其他企業,該罰的罰,該整治的整治。但是,罰了還是沒罰,整治結果如何,我們是不知道的,除非政府公布出來處罰結果信息。鑒於此,重點還是在整治,第二點就是能夠沒收被騙取的錢,三是威懾作用,杜絕後患。更多新能源汽車資訊:http://nev.ofweek.com/
Ⅲ 新能源汽車騙補名單上有誰
經過大半年的調查,從這次大會上財政部官員的口中也可以得知,新能源核查工作已經完成,新能源騙補名單可能已經初步擬定。雖然工信部等部委尚未公布這份名
單中都有哪些企業,甚至曾強調「財政部和部內有關司局未接向媒體透露過核查及處理情況」,但根據核查新能源騙補以來業內各企業的異常反應,以及媒體的相關
報道,我們不妨大膽猜測下都有誰「中招」了。
在今年上半年的新能源騙補企業核查中,央視曾曝光過蘇州一家名叫吉姆西的客車製造廠,該企業2015年上半年電動車產量不過25輛,但其於年底爆發性增
長,僅12月份即獲得機動車合格證2905個,以3686輛的全年總產量收官。然而經過本刊記者前往蘇州的實地調查發現,該企業生產車間簡陋,產量極低,
並且部分汽車並沒有完工,就已經安上了正式的車牌,騙補暴露無遺,因此名單中少不了這家企業。
而在這次的曝光中,和吉姆西合格證及產量特別異常的企業不在少數,涉嫌企業包括:陝汽通家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重慶力帆乘用車有限公司、江蘇陸地方舟新能源電動汽車有限公司、奇瑞萬達貴州客車股份有限公司、國宏汽車有限公司、江蘇奧新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蕪湖寶騏汽車製造有限公司、重慶力帆汽車有限公司、金華青年汽車製造有限公司等十餘家汽車公司。
在
這些公司都有一個共性,其2015年12月單月的產量均已超過全年產量的50%,且年產量均在1000輛以上。業內分析他們本希望能趕在2013—
2015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最後時機,狠狠地地撈上一筆,然而卻四部委和媒體擾亂了陣腳。被央視點過名的這十家車企嫌疑最大,最有可能直接登上騙補黑
名單。網站里有說http://nev.ofweek.com/2016-08/ART-71011-8440-30029187.html
Ⅳ 經銷商實名舉報眾泰汽車「新能源騙補」,對此你怎麼看
經銷商實名舉報眾泰汽車“新能源騙補”,我的看法是:
1.騙新能源補貼本來就是違法行為,這種行為就是要受到嚴懲;
2.騙新能源補貼這是浪費國家資源的表現;
3.騙新能源補貼對其他公司造成了傷害,傳遞了錯誤的價值觀。
造車已經成為了最近非常流行的事情,很多大企業都加入了造成的行列,這也讓整個汽車行業有了非常大的看頭,造車之所以能夠受到大家的關注,最重要的原因還是有國家政策的扶持和補貼,這對很多企業是非常好的事情,但個別企業的做法卻傷害了整個行業。經銷商實名舉報眾泰汽車“新能源騙補”,我認為這是非常好的事情,騙新能源補貼本來就是違法的事情,這是對國家資源的浪費,這也不是國家的初衷,這種行為對其他公司和行業造成了傷害,傳遞了錯誤的價值觀,這樣的企業必須嚴懲。
三、騙新能源汽車補貼對其他公司造成了傷害傳遞了錯誤的價值觀
騙新能源汽車補貼會讓很多消費者對這個行業產生誤解,對新能源汽車行業有錯誤的認識,同時也傷害了其他新能源汽車企業,這傳遞了錯誤的價值觀,誤導了消費者,這讓整個行業都受到質疑,這種騙新能源汽車補跌的公司應該受到嚴懲。
Ⅳ 新能源汽車騙補調查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弄個車牌就行。
Ⅵ 新能源汽車騙補問題如何處理
工信部部長談新能源汽車騙補,將採取兩方面措施,完善政策加強監管,研究新能源汽車積分制度。
Ⅶ 工信部官員如何看新能源騙補
距離新能源騙補風波的爆發已經過去了近兩年,如今的新能源市場似乎已經回歸了平靜。在最近一次接受媒體采訪中,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書記、部長苗圩再次提及新能源騙補問題。
他表示:「在新能源汽車發展過程中,確實也出現了少量企業鑽政策的空子進行騙補,我們在去年已經對五家汽車製造企業進行了查處並處理。同時,我們已經修改完善了補貼政策規定。」
對於新能源市場目前整體的發展情況,苗圩表示:「騙補畢竟是少部分企業非法的行為,大部分企業還是好的。」
會上,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也表示:「騙補這個事過去了,政府部門加大監管,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這個事已經解決掉了。
正當新的補貼措施逐步推進,新能源市場逐漸走穩的時候,蟹島的一把大火又將新能源騙補問題「抬上了桌面」。
5月1日,北京朝陽區東葦路蟹島度假村停車場上目測有80輛左右的新能源電動大巴突然起火。由於這是自2009年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以來國內發生的最大規模的新能源火災事故,迅速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官方表示火災發生前後,蟹島西側樁群沒有車輛充電行為,而後北京市公安局消防局也給出初步解釋稱堆積的楊柳絮快速燃燒波及停車場。
不過由於新能源汽車起火、自燃事件時有發生,輿論還是將其與騙補一事聯系起來,認為火災發生的根本原因在於企業為了拿到新能源補貼而忽視了電池質量,導致此次火災的發生。此事在輿論發酵後便沒了下文。
而新能源終端銷售市場似乎並沒有受到蟹島火災事件的影響。進入第三季度,隨著補貼退坡對新能源市場的影響減弱,新能源市場的產銷增速有所提升,有逐漸走出騙補陰影的勢頭。
最新的銷量數據顯示,2017年前9月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銷分別為42.4萬輛和39.8萬輛,同比增長分別為40.2%和37.7%。
「三季度,我國新能源汽車又恢復到正常發展的階段,1-9月份累計產銷量比去年同期都增長了30%以上,現在我們月產銷規模接近8萬輛,如果不出大的意外,我們估計今年到年底有可能還會比去年大概有30%左右的產銷量增長幅度。」苗圩表示。
兩年時間過去,新能源騙補已經成為一個歷史性詞彙了嗎?騙補在未來究竟是否會杜絕?
隨著四部委在新能源騙補問題上毫不姑息地「嚴打」以及後續補救措施的不斷推出,在苗圩看來,目前國內的新能源市場已經趨近理性。
「9月28日,我們剛剛公布了雙積分管理辦法,這就是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具體政策措施。下一步,我們還要密切關注這個產業的發展,採取各種有效措施,扶持這個產業發展。」苗圩表示。
Ⅷ 我發現前公司新能源汽車騙補,結果前公司將我開除,怎麼辦
如果認為本人沒有過錯,而公司在合同期限內開除你,可以向勞動監察部門投訴或提起勞動爭議仲裁來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Ⅸ 為什麼會產生新能源汽車購買騙補現象
監管不利,不過主要是這幫人覺得這樣來錢快,而且違法成本低啊。法人們一個都沒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