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汽車 » 2018年新能源汽車銷量車型佔比

2018年新能源汽車銷量車型佔比

發布時間: 2021-12-19 22:56:20

① 中汽協:2019年全國汽車銷量下降8.2%,新能源汽車銷量下降4%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官方網站周一(1月13日)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全國汽車產銷量在2019年的降幅進一步擴大。

數據顯示,去年中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572.1萬輛和2576.9萬輛,產銷量繼續蟬聯全球第一。但從同比情況來看,去年的產銷量分別下降7.5%和8.2%。相較2018年,上述降幅分別擴大4.2和5.4個百分點。

中汽協認為,汽車行業轉型升級、中美經貿摩擦、環保標准切換及新能源補貼退坡等因素令行業承受了較大壓力,是造成產銷量降幅擴大的主因。在上述考察期間,中國汽車產銷量與行業主要經濟效益指標均呈現負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乘用車同期產銷量降幅大於汽車總體情況。2019年,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2136萬輛和2144.4萬輛,產銷量同比分別下降9.2%和9.6%。占汽車產銷比重分別達到83%和83.2%,分別低於上年產銷量比重的3.4和1.2個百分點。

其中,轎車產銷量同比分別下降10.9%和10.7%;SUV產銷量同比分別下降6%和6.3%;MPV產銷量同比分別下降18.1%和20.2%;交叉型乘用車產銷量同比分別下降4.3%和11.7%。

與此同時,商用車產銷表現則優於乘用車。2019年,商用車產銷分別完成436萬輛和432.4萬輛,產量同比增長1.9%,銷量下降1.1%。

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車產銷也繼2018年之後持續下降。去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24.2萬輛和120.6萬輛,同比分別下降2.3%和4.0%。其中純電動汽車生產完成102萬輛,同比增長3.4%;銷售完成97.2萬輛,同比下降1.2%;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2.0萬輛和23.2萬輛,同比分別下降22.5%和14.5%;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833輛和2737輛,同比分別增長85.5%和79.2%。

中汽協副秘書長陳士華稱,2019補貼大幅退坡,對生產企業影響很大,整個行業處於虧損狀況,很難通過新能源汽車盈利。去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呈現大幅下降態勢。

陳士華表示,希望國家下一步繼續支持新能源車發展,但不可能繼續大幅財政補貼,而是通過稅收、使用環節等政策予以引導。消費者對新能源車的認可度沒得到確認,對2020年新能源汽車謹慎樂觀。

去年,中國自主品牌乘用車在市場所佔份額同樣經歷了同比下滑,SUV車型依然是自主品牌用以與國際競爭對手抗衡的主要產品類型。

中期協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品牌乘用車共銷售840.7萬輛,同比下降15.8%,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39.2%,比上年同期下降2.9個百分點;其中:中國品牌轎車銷售204.6萬輛,同比下降15.2%,占轎車銷售總量的19.9%,比上年同期下降1.1個百分點;中國品牌SUV銷售492萬輛,同比下降15%,佔SUV銷售總量的52.6%,比上年同期下降5.4個百分點;中國品牌MPV銷售104.1萬輛,同比下降21.6%,佔MPV銷售總量的75.3%,比上年同期下降1.3個百分點。

然而,中國重點企業集團在銷量方面的集中度得到了提高。2019年1-12月,汽車銷量排名前十位的企業集團銷量合計為2329.4萬輛,同比下降6.7%,高於行業增速1.5個百分點。占汽車銷售總量的90.4%,高於上年同期1.5個百分點。

此外,中國汽車出口量較2018年同比1.6%,至102.4萬輛。其中乘用車出口72.5萬輛,同比下降4.3%;商用車出口29.9萬輛,同比增長5.7%。

中汽協總結認為,中國汽車工業在過去一年間所經歷的調整產生了積極效應,下半年表現出較強的自我恢復能力,行業總體保持在合理區間。同時,汽車行業的發展質量也得到了提高。

從2019年月度產銷情況變動趨勢看,中國汽車產銷狀況正逐步趨於好轉。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② 2019年國內插電混動汽車銷量排行榜(附大客戶數據)

上一篇文章中,小編為大家做了2019年國內純電動汽車的銷量分析,那麼關於插電混動汽車的銷量又如何呢?下面,小編基於終端交強險數據,為大家做一個深度解析。

2019年國內新能源汽車總銷量為918593台,其中純電動汽車銷量714333台,混電動汽車銷量204260台,佔比22.2%。相對於2018年,去年新能源車型總體銷量下降了1.2%,其中純電動車的銷量增長0.9%,插電混動下降8%,最暢銷的5款插電混動汽車如下:

小結

2019年插電混動汽車國內銷量204260台,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豪華品牌和合資品牌的勢頭不容小覷,自主品牌中,比亞迪唐DM和比亞迪秦Pro最受到終端消費者的青睞。後續小編將針對2020年市場銷量,持續為大家解析,歡迎大家持續關注。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③ 2019年中國新能源車市:全年或現負增長

沒有想像中的金九銀十,可能也不會迎來往年顯著的翹尾效應,數年來漲勢迅猛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在2019年甚至有負增長之虞。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2019年1-11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109.3萬輛和104.3萬輛,同比增幅僅有3.6%和1.3%。而11月的銷量還有沒超過10萬輛,同比跌幅超過四成,已連續5個月同比下降。如果12月仍然不能止住頹勢,全年銷量負增長幾成定局。7月份成為一道分水嶺。2019年上半年,國內新能源汽車依舊保持快速增長,6月份銷量漲幅甚至一度超過80%。7月開始形勢急轉直下,同比降幅逐步擴大,從3.8%、21.7%、34.8%到10月份已呈腰斬之勢,達到46.0%,11月份才略微收窄(見圖表1、2)。從2010年新能源汽車被列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以來,銷量幾乎一路走高,即便是近幾年國內汽車行業進入微增長時代,到2018年甚至迎來了當時28年來的首度新車銷量下滑,新能源汽車也一直是相對低迷的整體車市中的一抹亮色。它為何會在2019年出現前所未有的「五連降」?當前的市場形勢是在哪些因素影響下形成的?市場格局正發生怎樣的變化?還有哪些值得關注的亮點?

按照之前國家規劃好的排放標准升級時間表,從2019年7月1日起,國內開始正式實施國家第六階段排放新規,即從7月1日開始,國五排放標準的新車停止上牌登記。有些城市甚至採取了提前實施的措施。

但一份由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在2019年4月下旬公布的《2018年汽車經銷商生存調查》數據顯示,2018年經銷商新車銷售幾乎無利潤可言,而庫存預警又連續17個月居高不下,其中「國五」車型壓庫嚴重。對於經銷商而言,大幅降價促銷成為快速清理庫存車的必然選擇,市場上在5、6月份甚至出現「買一輛送一輛」的打折法。

這種降價力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不少消費者的購車選擇,即從打算購買新能源汽車轉向購買超低價格的國五傳統燃油車。而有的消費者面對這種情形更加迷茫,繼續觀望。

「新能源汽車其實也受國六標準的制約,很多企業受到國六標準的沖擊,導致傳統產品跟不上,老產品又必須清庫,遭受了巨大的損失。」崔東樹認為,國六標準的實施推動了行業的快速清退的過程,一些合資企業特別是不少自主品牌車企受到嚴重影響。插電式混動車型在10月份出現同比下降44%的情況,也是受到這一政策的後續影響。

3.第三個政策因素則與正在實施的「雙積分」政策相關。一些業內專家指出,當前正在實施的「雙積分」政策沒有發揮預期的巨大「威力」。

發布於2017年9月的《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雙積分」政策),被業內視為補貼退出後鼓勵車企繼續生產新能源車的接檔政策,意在通過積分交易推動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化推廣。該政策對年產量或進口量達到3萬輛以上的企業提出了明確的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2019年度、2020年度,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分別為10%、12%。徐長明曾表示,新能源汽車未來如何波動式發展,取決於雙積分政策所發揮的作用。如果不嚴格執行,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未來發展將充滿疑問。

從目前來看,雖然「雙積分」政策的促進作用已經開始顯現,但無論是當前表現出來的積分交易價格,還是在倒逼車企加大對新能源汽車產品的投入、推動擴張市場份額的力度上,業內一些專家都認為略顯不足。2018年,新能源汽車雙積分交易金額超7億元人民幣,每分僅850元,預計2019年年末將上升到2000元以上。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明確指出:「現在的『雙積分』政策效率是不高的,應該研究調整『雙積分』政策的實施方案,通過『雙積分』政策來保障實現電動車佔比逐年上升的目標。」

2019年是「雙積分」政策實施的元年,工信部已經兩度調整,並拿出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目前「雙積分」政策還在調整完善之中。據了解,本次修改意在引導節能汽車的多元化發展,給車企的新能源積分考核和來源要求提供更為寬松的環境,以求對行業發展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

第二,從消費市場來看,2019年主要有三重因素影響了消費者的購買力和信心。

1.近年來宏觀經濟的持續下行已經影響了整個國內汽車市場。

國內一些經濟學家指出,對汽車等行業而言,當前面臨的一個嚴峻形勢就是國內消費受到了嚴重擠壓,居民的家庭資產負債出現嚴重問題,打擊了居民的消費信心和能力。在購車補貼大幅退坡的疊加影響下,2019年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已經難以像往年一樣獨善其身。北汽集團營銷業務委員會產品與商業模式創新中心市場研究部部長趙新智也分析認為,因為很多家庭是第二輛車用戶,隨著中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水平和消費能力下降,導致購買力不足。

2.從2018年下半年到2019年,頻發的新能源汽車起火等安全事件也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普通消費者的購買信心。

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發布的《新能源汽車國家監管平台大數據安全監管成果報告》顯示,從5月到8月,新能源汽車國家監管平台共發現79起安全事故,涉及車輛96輛。在已查明起火原因的車輛中,41%的車輛處於行駛狀態、40%的車輛處於靜止狀態、19%的車輛處於充電狀態。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絕大部分事故車輛使用的是三元鋰電池,佔比達86%。

近三年的國家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持續提升對續航里程和能量密度的要求,一年一個台階快速升級。為了達到補貼的標准,車企多採取高能量密度電池,但驗證工作嚴重不足。目前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產品續航里程已有大幅提高,但隨之帶來的安全隱患也逐漸顯現。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的數據顯示,目前已要求召回33281輛新能源汽車。另據了解,因動力電池問題而召回的車輛佔比近兩成。

3.目前新能源汽車特別是純電動車型的保值率狀況堪憂,而保值率恰恰是消費者購車時重點考量的因素之一。

中國汽車金融暨保值率研究委員會發布的2019年度中國汽車保值率報告顯示,多數目前在市場上熱賣的中國品牌新能源汽車1年的保值率就已經低於50%,續航能力在300公里以下的更是僅有兩、三成。即便是表現最好的特斯拉MODELX,1年保值率僅為67.46%,其次分別為特斯拉MODELS與蔚來ES8,它們的保值率分別是65.32%與51.28%。

「新能源汽車銷售量下滑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殘值率低,而且還需要專業人士對其動力電池的使用情況進行評估才能定價。即便是電池使用狀況還可以,但是二手車買家不認賬,新能源二手車的價格也提不起來。」崔東樹表示,這種情況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經銷商不好出手,回收的時候會把價格壓得很低,車主不接受便會私下交易,對二手車市場和新能源二手車的流通都十分不利。

以上三點因素,加上政策的變動及不確定性,讓更多消費者暫停購買計劃,處於觀察和觀望狀態。

第三,從供給端看,一些國內新能源汽車企業的生產動力轉弱,減少了對市場的產品供應。

國內一家整車廠銷售負責人甚至表示,「從單車成本而言,目前是賣一輛虧一輛,有的已經暫時停賣了。」在2019年3月25日之前,有的純電動乘用車單車補貼可拿到7.5萬元,到6月26日前已經降到4.5萬元,之後繼續降到2.5萬元。崔東樹分析指出,這個調整期給企業帶來的巨大壓力是難以承受的,也導致了現在艱難的困局。

據趙新智透露,相對於2018年,新能源乘用車的補貼退坡幅度達60%-80%。這加大了企業的成本壓力,因此必須對低價車限產、提價。

市場格局演變:傳統自主車企份額跌破9成

歷經數年發展,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正打破原來的局面,各參與方、各種產品的市場份額和力量對比也正在變化之中。

在自主品牌與合資品牌、外資品牌的較量中,傳統自主車企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絕對優勢正受到沖擊。

「2019年可能是近年來傳統自主品牌車型佔比首次低於90%的一年。」近日,全國工商聯汽車經銷商商會2019年會長、中海同創集團董事長李金勇在2019中國車商高峰論壇上表示,目前國內合資品牌純電動車型已經逐漸進入市場,造車新勢力的產品佔比達到9%,也逐步成為市場重要參與力量。

從2010年到2015年之間,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幾乎是傳統自主車企的天下。但從2016年開始,跨國車企巨頭明顯加快了向電動化轉型的步伐,向中國市場投放新能源汽車產品的規劃力度也明顯加大。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情報所主任、總工程師黃永和觀察到,從2013年到2015年,雖然很多合資企業包括跨國公司都發布了關於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戰略,但車型上市還比較少。但從2018年開始,在市場上的合資品牌新能源車型明顯增多。2019年1-10月,合資品牌產品佔比已經超過了10%。他擔憂的是,根據市場調查,在不少「80後」、「90後」年輕人的意識中,已經把特斯拉和BBA並列為豪車品牌了,這可能會影響整個新能源汽車市場,特別針對年輕一代的細分市場。「應該對我們的市場沖擊比較大。」

從各類細分市場看,插電式混動車型銷量到2019年11月已經同比下滑超過40%。而在純電動乘用車市場中,A0和A00級車型的下滑尤其明顯。

這兩款車型一直是近年來純電動乘用車銷量的主力。在2017年,A0和A00級車型總銷量一度占據純電動乘用車7成以上的市場份額,然而到了2018年開始收縮,特別是A00級產品的市場份額少了接近20個百分點。2019年,A00級車型的市場佔有率降幅擴大,目前僅占不到三成。值得注意的是,在2019年,A級純電動乘用車的佔比明顯提升,已佔據當前純電動乘用車銷量的半壁江山。

業內專家分析指出,這種市場格局的演變正是近三年國家補貼政策不斷調整的結果。崔東樹指出,另一個因素是一批分時租賃企業倒下,其產品被大量退租並流向市場,大量低價處理。A00級電動車一直是分時租賃場景的主要運營車輛,「因此A00級車增長壓力巨大,市場表現低迷。」

進口車、出行市場承包年度亮點

盡管新能源汽車整體市場下滑,但在一些細分領域仍然不乏亮點。

第一是新能源車型進口量增長迅猛,成為進口車市場的亮點。

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1-10月,新能源汽車總進口量約4.9萬輛,同比增長191.7%。其中,特斯拉總進口量約3.33萬輛,同比增長了184.1%,成為進口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主力品牌。

第二是出行市場特別是計程車、網約車市場,但這種市場表現是否可以稱之為亮點,業內爭議不小。

上汽通用總經理王永清曾在2019年廣州車展上透露,2019年1-9月,全國賣給私人用戶的電動車僅十餘萬輛,其餘的70多萬輛全部投放給B端的出行市場。不少行業人士在看到這一信息後紛紛表達了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質疑與擔憂,他們認為,這沒有反映出私人用戶的真實需求,對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前景更加悲觀。而1-10月的新能源汽車上牌數據則顯示,過半數純電動乘用車是營運車輛及由單位購買的非營運車輛。

出行市場特別是網約車、計程車已經成為消化新能源汽車產品的主要渠道。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不失為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的一個亮點。崔東樹透露,目前納入監控范圍的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約為201萬輛左右,其中計程車、網約車、公務租賃用車佔47%,而私人用車佔了53%。

從運營的里程來看,用於網約車、計程車的車輛的運營里程佔60%、55%左右。「網約車市場的良好發展態勢帶動了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大幅提升,目前新能源汽車在網約車市場的滲透率達到了10%以上,計程車則達到了6%左右,主要車型包括北汽EU系列、帝豪EV系列、比亞迪e5、e6等,網約車、計程車是新能源汽車真正推廣的活名片。」

因此,崔東樹分析指出,新能源汽車主要賣給了出行公司應當是一個亮點而非問題。因為這恰好說明出行市場對新能源汽車產品的接受,特別是運營用戶對其認可,電耗比油耗更有優勢,如果網約車運營而沒有達到合理的經營情況,用戶是絕對不會願意使用的。這本就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亮點。

當前,新加入的網約車必須是純電動車型已經成為越來越多城市的選擇。在司機收入方面,新能源網約車在一二線城市已經開始占據優勢。新能源汽車在網約車市場的大量使用應當被視為到目前為止一個較為成功的案例。

專家觀點:2020年新能源汽車市場預判

2020年新能源汽車銷量不會有大幅提升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秘書長助理許海東

在2019年的最後一個月,新能源汽車的銷量有可能會因為多重因素出現翹尾跡象,但是即便出現年末的銷量小幅上揚,也無法直接帶動全年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大幅提升。下半年新能源車市出現的「五連降」會讓政府、車企、消費者等多方重新審視新能源汽車市場。預計政府會推出更利好新能源汽車發展和銷量提升的政策,車企也將根據市場調整生產節奏與產品布局,而消費者也將更為理性。因此,進入到2020年後,新能源汽車的銷量不會有太大提升,仍將會處於一個調整期。

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將出現26%的正向增長

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

預計2020年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具有挑戰性的目標是200萬輛,中性判斷約為160萬輛。按照工信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徵求意見稿中提出的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佔比達到25%的目標,預計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700萬輛以上。按照2019年近130萬輛的銷量計算,2020年到2025年復合增速將超過33%。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佔比達到25%左右,這個目標對企業的引領作用很大,會推動企業加速發展新能源汽車。

預計2020年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達180萬-200萬輛

全國工商聯汽車經銷商商會2019年會長李金勇

2020將成為新能源汽車市場化的起步年。未來B端市場將繼續堅挺,計程車、網約車電動化成為必然趨勢。限購城市市場有望出現新能源汽車的增量(北京增加4萬-10萬輛)。未來隨著積分價值提升,電池成本下降,A00級純電動乘用車市場將回暖,非限購城市銷量增加。隨著特斯拉國產、部分造車新勢力車型上市,推動新能源汽車高端用戶擴大,預計增加10萬輛以上。2020年作為新能源汽車補貼最後的盛宴,最後一個年尾效應顯現,有望增加20萬輛銷量。

2020年仍是調整期,實現微增長

北汽集團營銷業務委員會產品與商業模式創新中心市場研究部部長趙新智

2019年和2020年是市場的調整期,預計2019年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在110萬輛左右,其中純電動汽車80萬輛。明年有望微增長,純電動汽車約有6%的增幅增加到85萬輛。未來市場會進入一個增長期,2021—2023年增速約為17%-20%。到2023年以後預計可達200萬輛以上。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④ 2018年純電動汽車銷量TOP3城市在哪裡

2019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機遇與挑戰分析 新政策+科技創新推動產業發展

2018年中國新能源汽車仍然保持大幅度增長態勢

2018年中國汽車市場經歷了28年以來的首個負增長,但新能源汽車仍然保持了大幅度增長態勢。展望2019年汽車市場,情況仍然不容樂觀,而新能源汽車也成為拉動中國汽車市場的一個重要動力。

對於目前正處於發展關鍵節點的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眾多權威專家在會上表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未來發展既有著重大機遇和有利條件,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要正視問題,推進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2018年,汽車產業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出現市場下滑,但長期向好的發展前景沒有變,尤其是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仍然保持了良好勢頭。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戰略規劃和企業戰略咨詢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12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1.4萬輛和22.5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43.4%和38.2%。累計方面,2018年1-12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27萬輛和125.6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59.9%和61.7%。

其中,2018年1-12月,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8.6萬輛和98.4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47.9%和50.8%;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8.3萬輛和27.1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22%和118%;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均完成1527輛。

2018年12月純電動汽車累計銷量244517台,同比實現正增長:34%。全年累計銷量707692台,同比實現正增長:58%。累計銷量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別是:北京、深圳、天津、鄭州、杭州、廣州、上海,濰坊、南昌、柳州。其中濰坊私戶比例最高,達95.3%;杭州公戶比例最高,達72.8%。

2018年純電動車全年銷量前10解讀:

①·
北汽EC系列憑借90637輛的銷量再次獲得新能源市場的銷量冠軍,且相比同期增幅達到了16.6%。同時與後面的純電動車型拉開了較大的差距。另外有3款北汽新能源車上榜;

②· 2018也涌現了不少新晉的純電動車型,比亞迪元EV、榮威Ei5等車型;

③· 2018年銷量前10的純電動車型中,小型車、微型車居多,價格便宜、續航能力長、配置較為豐富成為這些車型熱銷的原因。

2018年全年中國純電動車企業銷量TOP10統計情況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2018年最受歡迎的10款純電動車解讀

TOP 1: 北汽EC系列

● 補貼後售價:5.98萬-6.18萬元

● 純電續航里程:162km

● 2018年全年銷量:90637輛

TOP 2: 奇瑞eQ

● 補貼後售價:5.98萬-6.98萬元

● 純電續航里程:301km

● 2018年全年銷量:46967輛

TOP 3: 比亞迪e5

● 補貼後售價:12.99萬-13.99萬元

● 純電續航里程:400km

● 2018年全年銷量:46231輛

⑤ 新能源車榜單出爐,市場還是批量佔主導

經歷過2018年的車市寒冬,2019年的車市並未回暖整體產銷仍在下跌,2019年中國汽車產量是2572.1萬輛、銷量是2576.9萬輛,同比2018年分別下降7.5%和8.2%。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量是124.2萬輛、銷量是120.6萬輛,同比2018年分別下降2.3%和4%,下降幅度較中國汽車整體銷量少。這是在車市繼續預冷和補貼大幅退坡的前提下,新能源車仍有這么好的整體表現,因此新能源車整體比較值得肯定。

另外,在網約車平台,目前大多數車型也轉換為2019年新能源銷量榜單前十的其中一款車型。一方面是網約車合作商家對該車型的優惠力度較大,另一方面是很多網約車平台司機沒有當地牌照,而新能源車型是最為直接能上當地牌照的車型,迫於無奈的選擇。另外,也有一部分銷量是被共享汽車商家采購。

筆者認為,目前新能源車銷量確是比較可觀,已經占據全年汽車總銷量的4.6%,但還是有不少的上升空間,畢竟還算不上主流。在榜單當中以個人購買主導而上榜的車型,應該是比亞迪元EV、寶駿E100/E200、比亞迪唐DM、歐拉R1、寶馬5系PHEV,這五款車型。

這五款車當中的三款車型主要是價格較低,導致銷量甚佳。而比亞迪唐DM和寶馬5系PHEV兩款車型的銷量銷量較好的主要原因是,這兩款車型既可以上新能源牌照,又是插混車型能免除用車人士的里程焦慮。同時,這兩款車在市場已經上市四五年時間,有一定的技術沉澱。

而的士企業和網約車平台、共享車平台的行為,目前還是新能源車銷量的主導。如果這些企業或平台到達飽和之後,新能源車還能有多少銷量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⑥ 累計銷售 221 萬輛 2019 年全球新能源車型總銷量出爐

近日,國外網站公布了2019年全球新能源車型總銷量數據,在今年(2019)特斯拉超過了比亞迪,成為了總銷量第一的廠家。比亞迪、北汽新能源、上汽集團則分別排在第二、第三和第四的位置。其中銷量最好的車型是特斯拉的Model3。

2019年全球累計銷售了221萬輛新能源車型,佔全球所有乘用車銷量的2.5%。其中純電動車型佔比74%,插混車型佔比26%。從圖中可以看出2019年上半年新能源車型整體銷量均高於往年同期,但是從7月開始,銷量上有了明顯下滑,在月銷量上均低於2018年。

2019年因為特斯拉將Model3車型正式引入了國內市場,同時年末正式交付了國產Model3車型,造成特斯拉整體銷量大幅上漲。2020年特斯拉還將開始量產ModelY車型,並且國產Model3車型也將更多的採用國產配件,價格也看能再次下降。不過2020年比亞迪也將會推出擁有超強競爭力的旗艦轎車漢。其它車企也將會推出各自的新車型,所以2020年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讓我們拭目以待。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⑦ 2019 年總銷量為 2144.4 萬輛 新能源車占 120.6 萬輛

近日,中汽協(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了2019年中國汽車銷量數據,其中2019年乘用車累計銷售了2144.4萬輛,相比2018年下降了9.6%,這也是2017年以後第二次下滑。

雖然2019年整體銷量數據並不算太好,但對傳統品牌來說底子要更厚實,耗得起。不過對造車新勢力品牌來說,如果出現對未來市場判斷錯誤將會對品牌帶來毀滅性的災難,不過能在這個時期活下來,並活的還不錯的車企,將會是購車清單中值得考慮的品牌。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⑧ 2018新能源銷量直線上升,汽車總銷量卻不容樂觀,下滑在哪兒

目前來看,國家還是力推這個行業的,而且油價不是又漲了!所以新能源會很可觀。

⑨ 截止2019年,中國汽車保有量近2.6億輛,其中私家車保有量佔比接近80%。全國汽車保有量超過一百

新年伊始,隨著2019年12月份乘用車銷量最終曝出,整個2019年的車市也到了盤點期。雖然從大環境中看,2019年的車市不再像往年一樣順勢增長,但整體產銷量依舊可觀,同時,雖然大部分車企都經歷了銷量下滑,但日德系車企依舊高歌猛進。

汽車保有量已經達到每兩戶一台車

另一方面,南北大眾一口氣上了10款SUV,讓消費者應接不暇。就連老牌勁旅大眾途觀都拱手交出了合資SUV頭把交椅,而爭搶他市場的不是別人,正式一汽大眾的一夥新型SUV。

白希文總結

可以預見2020年對於各家車企來說,壓力絕對更甚於2019年。能夠維持現有市場規模就已經不易。預計造車新勢力應該在2020年完成最後的洗牌,上百個品牌最終能留下5/6家就算是投資人燒高香了。

而傳統車企方面,那些沒有為研發做過打算的車企,也許會在2020年畫上句號。日系品牌還將有爆款車型面世,比如全新一代漢蘭達,以及兩廂思域,都會成為一車難求的產品。

而自主品牌方面,整體市場佔有率也許還會下滑,但以吉利、長城、上汽為首的頭部品牌還將迎來新的增長。

⑩ 新能源汽車的市場銷量沒有逆勢而上,汽車市場還將繼續冷下去嗎

2018年,我國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約為101.53萬輛,同比增長83%,其中純電動車乘用車銷量約為75.89萬輛,同比增長69%,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銷量約為25.55萬輛,同比增長138%,在汽車市場整體低迷的情況下,新能源汽車卻逆勢而上。從2009年國務院首次提出新能源汽車發展目標,啟動國家節能和新能源汽車示範工程並給予補貼開始,中國新能源汽車已經發展近十年。由於早期的新能源汽車優勢較少,主要依靠國家政策驅動。

新能源現在之所以不被認可,主要還是因為這種車的成本太高,所以車價也讓人無法接受,很多人即使是有心想要購買,但也只能是望而卻步。在這種車型中,電池的成本是最高的,也正是因為如此才會使這種車的價格偏高,不過車電分離可以幫助這種車更好的推廣,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車的成本。其實大家最在意的還是續航的問題,想要達到理想的續航,電池的構成是最關鍵的,要是電池的技術提升,快充技術也快速發展,再加上路權規范了,成本上也降低了。

熱點內容
別克gl8商務車胖頭魚 發布:2025-06-29 06:58:45 瀏覽:583
寶馬gt內飾改裝圖片 發布:2025-06-29 06:58:41 瀏覽:909
捷豹fpace黑內飾 發布:2025-06-29 06:39:34 瀏覽:910
卡羅拉雙擎內飾用料 發布:2025-06-29 06:39:31 瀏覽:769
奧迪35tfsi越野車 發布:2025-06-29 06:35:54 瀏覽:155
越野車前減震油封更換視頻 發布:2025-06-29 06:35:46 瀏覽:69
上海商務車招募車主合作 發布:2025-06-29 06:25:42 瀏覽:820
嘉興商務車司機招聘信息 發布:2025-06-29 06:13:10 瀏覽:860
木馬人越野一族 發布:2025-06-29 06:12:33 瀏覽:843
焦作有哪些越野穿越路 發布:2025-06-29 05:51:52 瀏覽: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