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能源電動汽車江淮
A. 人生第一輛電動汽車,江淮iEV6E我看好你
今天下午閑來無事,我又來4S店看看昨天看到的車,吸引我眼球的不是別的,正是這款車的顏色,明亮的顏色,很大方,也很別具一格。 早在城市上班中我就厭倦了自己的江淮嘉悅A5油車,城市工況的耗油量讓我熱天捨不得開空調,在擁堵的城市工況恨不得騎上心愛的小摩托,他永遠不會堵車。所以在今年我就打算買一輛城市上下班代步車,既能滿足我省錢的需求,也能滿足我在城市道路的穿梭,更方便停車。 現在已經步入6月,天氣漸熱,打算盡快入手,因為自己的第一輛車是江淮有油車,開到現在沒有出現任何大小故障,所以我還是選擇向江淮新能源靠齊,值得我信賴的是質量和安全。 今天來和大家分享一下看車經歷,我這個人喜歡別具一格,我的油車紅黑雙色,我一眼就看中了這款綠色的小精靈。昨天到店我就被它驚艷到了,哈哈哈車群中一眼就能認出它,這才是我喜歡的風格。 接下來是我了解汽車的過程:希望各位老江淮車主能夠給點建議,和注意的東西。
初見傾心,一見鍾情!
獨特的車身顏色,讓你卓爾不群!黑色的車頂給你一種全景天窗的感覺!
屁股雖然丑了點,到還算丑中有點別樣的精緻,我覺得還行,代步而已嘛!
尾巴的天線向天宣戰?這也太翹了吧。。。
這樣的小的車,居然還有霧燈,良心商家!
後倒車影像和倒車雷達也具備,使用方便性大大提高啊,本人車技不咋樣,倒車全靠影像,後面反光鏡好像有點丑。
不是我說,設計一個好看的輪轂這么難嗎,很車型不搭配啊。
小耳朵還是不錯的,哈哈哈。。
駕駛前排感覺還不錯,空間不算小,做進去也不擁擠。座椅給我的感覺挺好的織布座椅,自己裝一個涼席座椅,很軟和的感覺。
後排空間好像有點不理想,不過想一想小車也沒得要求那麼大空間。擠一擠坐還是可以坐的。
後備箱還行,還能放點東西,不算太小。。。
坐進去,前面視野還行,本來車頭也不長,視野也沒有太差,我一米八的身高竟然沒有撞到頭,我小看了這個空間。
雞腿形狀撥擋桿,有點逗,哈哈哈,摸起來挺有感覺。
點煙器USB啥的都有,還有3個速度調節檔位,可以調節車的檔位,可以的。。。
中控台很簡約,簡單易懂,易上手。
倒車影像還不錯,小小的屏幕能看到也都不差,愛了!
充電口也不錯,都沒前面,很好記得充電的位置,哈哈哈。不知道充電速度咋樣。。希望不難太慢。
組合儀表有點過時了感覺。不太理想。。。
主駕控制鍵倒也挺齊全的。
多功能方向鍵好像有點簡陋,額。太草率了吧。。
整體看完,給我的感覺,外觀顏色亮麗,內飾一種朴實無華的感覺,平平淡淡卻也包含了很多東西,哈哈哈,我感覺還可以吧,不知道一般這個車路跑怎麼樣,開起來舒不舒服啊,老鐵們也分享分享,看車還是能收獲很多東西的。
B. 江淮汽車的2019:2020年的產銷計劃定為45萬-50萬輛
作為自主品牌中的老牌企業,江淮汽車從1964年建廠至今已有超過50年的歷史。回首過去,品牌在商用車、乘用車兩個領域創造出不錯的成績,如成功研製出客車底盤、產銷突60萬輛等。然而隨著時間流逝,近兩年的江淮汽車也在經歷了高速增長後,逐漸慢下腳步。
根據江淮汽車近期公布的產銷快報顯示,2019年12月新車銷量3.45萬輛,同比增長10.12%;而全年累計銷量為42.12萬輛,除了未完成年初制定的目標以外,還遭受了同比8.91%的下滑,下滑率跑輸2019年我國汽車銷量,可見車市寒冬威力。
進入2020年,中國汽車市場是回暖還是愈發寒冷,各方觀點不一。江淮汽車對此認為中國車市將在短期內繼續承壓,但從長期來看仍有發展空間。或許正是在這種判斷下,江淮汽車最終將2020年的產銷計劃定為45萬-50萬輛,面對著乘用車、商用車兩大板塊與較為完整的產品線,完成目標大有希望。而在大多數消費者熟悉的乘用車領域,江淮的轉型之路才剛剛開始,至於未來能否迸發出新的活力,還有待時間進一步檢驗。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C. 江淮新能源電動汽車怎麼樣有人了解嗎
江淮汽車旗下的新能源汽車蠻不錯的,大家都知道車輛電動化所需的核心技術是電機、電控和電池。掌握了這「三電」技術,便能製造出各種類型的電動化車輛。作為電動汽車「三電」核心技術之一的電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江淮汽車則歷經14年的踏實研發,在電池安全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最新研發的蜂窩電池通過外延包覆的UE技術,對圓柱電芯實現單元化封裝,可做到電芯單體之間電隔離和熱隔離,有效避免因電池失效導致的車輛起火,為消費者購買電動汽車增添多一份安全保障。所以說新能源汽車哪家好,江淮汽車還是蠻不錯,它不斷創新新能源技術,為消費者帶來了高品質汽車產品。非常經濟的一款市內代步車,續航里程大概在120-150km左右,每公里使用費用0.1元左右,而且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零排放。在合肥的保有量比較大,有一千多台,今年應該會進行一定批量的市場投放,整車價格比燃油車要貴點,但是考慮到使用費用和維護費用只有燃油車的五分之一,所以綜合考慮的話還是非常值得購買的。
D. 未來推4-5款純電動汽車 大眾集團與江淮汽車深化合作
6月11日,行車視線從官方獲悉,大眾集團與安徽省國資委、江淮汽車集團簽署投資協議,進一步加速推進在華電動產品的布局。大眾汽車集團CEO迪斯博士線上出席此次簽約儀式並簽署相關協議,工信部部長苗圩以及德國聯邦經濟和能源部長阿爾邁特共同出席線上簽字儀式。簽約各方計劃在獲得相關部門批准後,於2020年12月31日完成相關交易。
據悉,本次交易完成後,大眾集團以及安徽省國資委分別持有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50%的股權。而江淮大眾將發行的新股權,在認購完成後大眾集團將持有江淮大眾75%的股權,大眾中國應認購江淮大眾等價於45.17億元注冊資本的新股權。與此同時,大眾將授予合資公司4-5款純電動車型項目,幫助合資公司未來進一步深化新能源出行。
此外,合資公司工廠將於2025-2030年全負荷運轉,目標年產能20-25萬輛,2029年實現35-40萬輛的年產能。目前,江淮大眾已經上市了思皓E20X,未來4-5款純電動車的推出,進一步會擴充該品牌的車型矩陣,從而應對即將到來的新能源浪潮。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E. 協議簽訂!大眾緊握江淮,4-5款純電動車即將落地
[汽車之家?行業]? 6月11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與德國總理默克爾舉行了一場雲會晤。在此次雲會晤上,安徽省國資委、江淮汽車與大眾汽車共同簽署了江淮汽車集團投資協議,江淮汽車與大眾汽車簽署了江淮大眾投資協議、產品組合框架協議。
江淮與大眾合資項目,作為中外合資新能源汽車的首個項目,得到中德兩國領導人的關心和支持。2018年11月,江淮汽車集團曾與大眾集團簽署進一步合作諒解備忘錄;前不久,江淮大眾戰略合資合作框架協議完成簽署,項目合作正式啟動。
此番投資協議的簽訂,標志著江淮與大眾戰略合作進入新階段。江淮汽車公告顯示,大眾中國應認購江汽控股等價於人民幣17.9億元注冊資本的新股權,對價為人民幣23.8億元。
同時,大眾中國應認購江淮大眾等價於人民幣45.17億元注冊資本的新股權,江淮汽車應認購代表江淮大眾等價於人民幣8.39億元注冊資本的新股權,雙方認購價格將按照分期的方式進行支付。在大眾中國和江淮汽車分別完成對江淮大眾新股權的認購後,江淮大眾的總注冊資本應從人民幣20億元增加至73.56億元。
相關交易完成後,大眾中國將持有江汽控股50%股權,安徽省國資委對江汽控股保持控制權;大眾中國將持有江淮大眾75%股權,江淮汽車對江淮大眾的持股則降低至25%。
大眾集團承諾授予江淮大眾4-5個純電動汽車品牌產品,目標是在2025年生產20-25萬輛,在2029年生產35-40萬輛。大眾集團同時承諾,在中國法律允許且取得許可前提下,優先考慮在江淮大眾生產大眾中型、中大型車等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和燃油車。
江淮汽車方面表示,從協議的簽署到交易完成還需要一定時間,預計不會對公司2020年經營業績構成直接影響。(文/汽車之家?翁萌)
F. 江淮新能源電動汽車多少錢續航怎麼樣
2018年12月8日,江淮發布IEV5電池問題召回計劃,本人電話咨詢廠家,答復車輛不在召回之列,北京城市捷運4S店多次電話催促,跟廠家溝通廠家建議去4S店免費檢測,於是本人於2019年3月31日前往電池車輛進行檢測,檢測結果為電池問題,有過熱自燃風險,問題與需召回車輛問題一致,建議更換,故於當天更換了動力電池,更換後,電池續航嚴重下降,4月2日25.6%的電量行使36公里,按比例計算滿電續航約140.6公里,4月3日19.2%電量行使30公里,滿電續航約156公里,與工信部工況170公里相比縮水嚴重。更換電池的維修師傅說確實從快充裝上能看出新電池容量有所減少,根據其他車主反映,電池容易從23度減少至21度,減少8.7%,以工信部170公里工況續航為基數,相當於減少續航約14.8公里,約156公里,與4月3日車輛更換電池後實際續航相當。由此懷疑是否江淮汽車為降低成本,不惜損害消費者利益,對新更換的電池減少了電池容量。請相關部門不要僅僅把投訴直接轉給廠家解決,要深入介入調查,給消費者一個滿意的答復。存在同樣問題的車主可以直接去車質網進行投訴。
G. 2020年6月份江淮新能源汽車銷售多少台車
6月份銷售汽車量為10.2萬,新能源汽車不錯,也是國家發展的趨勢。
H. Hold住!2020還有這些新能源純電動汽車值得等(自主篇)
得益於中國政府的有力防控,新冠疫情將很快在國內得以控制。而在疫情期間相信也有更多的消費者認識到擁有一輛私家車的重要性,屆時必將迎來一波兒購車熱潮,那些新能源持標待購和此前保持觀望的用戶,終將會遇到適合自己的那款車型。
電機參數上,四驅高性能版搭載雙電機可輸出316kW的最大功率,百公里加速時間4.3s;後驅長續航和超長續航版最大功率196kw,百公里加速時間6.7s。
編輯總結:在政策和補貼的影響力越來越小的情況下,國內新能源市場已經開始正式刺刀見紅的廝殺,誰更有實力,銷量見分曉。
所以我們也看到越來越多具有十足產品力的車型進入市場,它們不僅在設計上各出奇招,同時在配置層面也照顧的極為全面,舒適、智能、科技一個不落。當然在最為核心的三電和續航上面,2020年主流新車也全部進入500+甚至600km以上的水準,續航焦慮這個詞幾近徹底消失。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I. 江淮的電動汽車質量怎麼樣呢
買了江淮IVE6裸車價62800,開了3萬公里三年不到,從今年7月10多號到8月23號前後修了4回,基本修好三四天就又要修了,最後一回從8月23日到今天9月3日還沒修好,4S店回復廠家電池沒貨不知道什麼時候能修好,真心想換車了不知道比亞迪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