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產業發
❶ 如何正確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
隨著科技的發展,新能源汽車代替傳統能源汽車是大勢所趨。如今,新能源汽車在關鍵技術上還有待突破,尤其電池的綜合技術。有朝一日,新能源汽車的普及,是人推動下的歷史發展的必然規律。新能源前景很好的。
❷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應該要解決的難題是什麼
❸ 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
據中國政府網信息,10月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通過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
會議指出,「明確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強化企業在技術路線選擇等方面的主體地位,更好發揮政府在標准法規制定、質量安全監管等方面作用。」
從會議傳達的內容來看,總體方向與去年12月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發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徵求意見稿)並未有顯著變化,僅在細節上有所調整。
10月9日的國常會指出,為引導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要加大關鍵技術攻關、加強充換電等基礎設施建設、鼓勵加強新能源汽車領域國際合作以及加大對公共服務領域使用新能源汽車的政策支持。
其中,除了「加強新能源汽車國際合作」以外,其餘三項均有微調。
加大關鍵技術攻關方面,會議提出,要「鼓勵車用操作系統、動力電池等開發創新」。
同時,支持新能源汽車與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產業深度融合,推動電動化與網聯化、智能化技術互融協同發展,推進標准對接和數據共享。
而在此前的徵求意見稿中,相關章節提及了支持產業鏈核心企業發展,提出「鼓勵新能源汽車、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領域企業跨界協同」。
在加強充換電、加氫等基礎設施建設方面,調整顯著,一方面提升了快充這種充電方式的地位,另一方面在規劃中明確了對充電基礎設施給予財政支持。
會議提出,加快形成快充為主的高速公路和城鄉公共充電網路。對作為公共設施的充電樁建設給予財政支持。鼓勵開展換電模式應用。
在加大對公共服務領域使用新能源汽車的政策支持方面,方向不變,細節調整。會議提出,2021年起,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公共領域車輛,新能源汽車比例不低於80%。
此前的徵求意見稿中,該比例為100%。
此外,此前的徵求意見稿中還規劃了一些量化標准。
例如,至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佔比達25%左右;至2025年,智能網聯汽車新車銷量佔比達到30%;至2025年,實現純電動乘用車新車平均電耗降至12.0千瓦時/百公里,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乘用車新車平均油耗至2.0升/百公里等等。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❹ 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意義
1、汽車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新能源汽車產業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節能汽車是推動節能減排的有效舉措。
能源和環境問題日益嚴重,社會輿論壓力空前,大力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是解決能源環境問題的有效途徑,同時也是實現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的有力舉措。
2、在我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進程中,工信部作為牽頭單位制定了多項相關政策,為示範推廣節能與新能源汽車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工信部的支持。
3、為推動我國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國家多次出台相關補貼政策,在補貼的刺激下,新能源汽車產業似乎見到了曙光。
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優勢
1、環保
純電動汽車在運行過程中可以做到零污染,完全不排放污染大氣的有害氣體。即使按所耗電量換算為發電廠的排放,造成的污染也少於傳統汽車,因為發電廠的能量轉換率更高,而且集中排放可以更方便地假裝減排治污設備。
2、省錢
2014年,國家和地方政府給予電動汽車最高11.4萬元的補貼,這一舉措使電池成本居高不下的電動汽車的售價能夠下降到與傳統汽車相當的水平。而在油價高企的今天,電動汽車的運行費用是要遠小於傳統汽車的。
❺ 國家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有哪些相關政策
2015年新能源汽車國補開始發放
受今年年初「騙補核查」影響,2015年新能源汽車國家補貼延遲發放,導致大部分新能源汽車企業出現資金鏈緊張狀態。今日(12月2日)有業內人士透露,現在已經收到「國補」發放通知,除企業提出申訴的部分外,其餘將於近期發放。
9月份,財政部通報新能源汽車補助資金專項檢查情況,其中有多家車企存在虛構銷售、有車缺電、領補後閑置的情形。據媒體揭露,有些車企為了騙補,把電池重復安裝在不同的車殼上,然後「賣」給子公司,找政府反復領補助。這樣的「空殼車」,莫說能拉水,根本不能上路。
國家高度重視新能源汽車產業,在產業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我國新能源(11.540, -0.34, -2.86%)汽車市場蓬勃發展,但部分車企為何忙於騙補?
作為有形的手,產業政策都有相應的著力點,而之前的新能源汽車補助思路偏向鼓勵銷售。比如2013—2015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助標准中,對純電動客車的補助只看車身長度,車越長,補助越多。而且只要把車賣出去,就能拿補助。
這樣的著力點有些「找偏了」,容易導致企業重銷售而不重研發。對於騙補車企來說,把車「賣」出去就能賺錢,為什麼還要多花錢搞研發?而那些真正投入資金搞研發的企業,即使有政府補助,也會覺得在競爭中吃了虧。
新能源汽車產業有一個全行業、系統性的核心難題,就是動力源(11.680, -0.25, -2.10%)轉換的問題。這既包括「三電」系統(電池、電機、電控)的效率與安全等技術問題,也有應用場景的問題,如鋪設充電樁和換電站、充電介面統一標准等。
經驗表明,光靠鼓勵銷售,解決不了這些問題。政策著力點可以考慮向研發端和基礎設施搭建上傾斜。我們看到,2016年的純電動客車補助政策不再只以車身長度為准,而是增加了「單位載質量能量消耗量」「純電動續駛里程」等科技指標,這些改變才真正有助於那些研發型企業成長。
「當潮水退去,就知道誰在裸泳。」隨著我國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銷售端的財政補助逐步退坡,那些光靠吃補助存活的企業必將被市場淘汰,技術才是立足市場的根本,真正致力創新的企業必將贏得競爭。
新能源汽車補貼標准有哪些
4月29日,財政部、發改委、工信部和科技部四部委聯合下發的新一輪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正式出台,在未來5年,補貼額度大幅退坡。自2010年中央實施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以來,補貼額度逐年下降,享受補貼的車輛標准逐年提高,同時,政府對汽車企業的燃料消耗限值不斷降低,顯示政府希望由市場力量來推動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具體的退坡辦法是:2017-2020年,除燃料電池汽車外,其他新能源車型補貼標准都實行退坡,其中:2017-2018年補貼標准在2016年基礎上下降20%,2019-2020年補貼標准在2016年基礎上下降40%。
新能源乘用車補貼對象依然是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但對車輛的技術要求進一步提高。其中,純電動汽車的補貼門檻由之前的80公里續航里程提高到100公里,對車輛的最高時速也要求不低於100公里/每小時。
❻ 助推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
助推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2021廣州國際電動車、混動車、燃料電池汽車技術展覽會
汽車工業在全球主要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中起著重要的支柱作用,同時影響著能源需求與應用的走勢。如今,新能源汽車的出現正在改變著這一產業領域,用電力取代石油等一次能源消費,扭轉污染性高耗能需求,使得能源發展向清潔、低碳、高效的方向不斷演變。
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從經濟發展層面來看,新能源汽車能夠實現多個技術領域的聯動和綜合應用,使能源、技術、產業以及交通領域實現多維度高度融合。新能源汽車的廣泛應用和產業提升,不僅能夠推進能源加速轉型,並有望進一步成為新興的強勁增長點,助推整個社會經濟轉型升級。
目前,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新能源汽車市場,新能源汽車已成為國家優先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我國《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提出,力爭經過十年持續努力,邁入世界汽車強國行列,路線上要以新能源汽車為突破口,引領整個產業轉型升級。發展新能源汽車是實現節能減排、低碳生活的有效方法,也是實現中國汽車產業技術革新,實現中國汽車行業彎道超車的關鍵的途徑,因此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到了國家各級部門的高度重視。
面對如此良好的市場,由嘉實沃森展覽組織的EVChina2021廣州國際電動車、混動車、燃料電池汽車技術展覽會將於2021年5月25日-27日在廣州保利世貿博覽館盛大舉辦。本次展會將重點展示電動車(EV)、混動車(HEV)、燃料電池汽車(FCV)的各種核心技術,如電機、電子產品、電源管理、逆變器、可充電電池、充電器等。
EVChina廣州國際電動車、混動車、燃料電池汽車技術展覽會經過多年的發展和完善,已經成為新能源汽車行業不可多得的專注於技術的專業展覽會,通過本次展會,您可以在您的用戶前推廣您的最新技術,面對面的探討您的新產品,為您的用戶解決目前難以克服的問題,為您的企業創造更大的商機。同期組委會將舉辦新能源汽車技術高峰論壇,屆時歡迎各位同行積極參與。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❼ 國務院通過《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
[汽車之家?行業]?10月9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培育壯大綠色發展新增長點。
編輯小結: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有很大一部分取決於政策的導向與扶持。此次《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的提出,預示著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將邁向一個新的台階,所有新能源汽車生產、銷售企業也要為此做好准備,奮力一搏。(消息來源:中國政府網;編譯/汽車之家?翁萌)
❽ 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意義
新能源汽車是國家的發展方向,實質是由於我們的能源結構決定的,目前我們對進口石油的依賴度達到60%以上,不得不居安思危,同時傳統汽車三大件:發動機、波箱和底盤技術和專利基本控制在歐美日汽車廠商手中,包括汽車零配件供應商巨頭大多也集中在歐美日企業手中,加上日益嚴重的環保問題,國家一定會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
❾ 新能源汽車產業現狀及其發展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城鎮化率逐步提高,城市人口日漸增多,人們也更加註重生活的質量,對出行便利性的要求提高,且隨著環保意識的增強,對綠色出行也有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新能源汽車應運而生。
結合環保的需求,我國政府高度重視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在我國「十四五」規劃中明確提到聚焦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在氫能等產業組織實施未來產業孵化與加速計劃等。
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中明確了新能源汽車在2025和2035年的發展目標。在政策的推動下,我國本土汽車整車製造企業比亞迪、吉利、江淮等企業都開始了針對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和製造做出了部署。
新能源汽車產業產業鏈全景梳理:新能源汽車製造成為重要的一環
新能源汽車上游主要為原材料,包括電解液、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膜等,這些材料經過加工製成新能源汽車所需的零部件,如:電池、電控、電機等。
對於新能源全車而言,電池、電控、電機等零部件相當於傳統燃油汽車的發動機,對於新能源汽車猶如心臟般的存在,電池、電控和電機技術的發展關繫到新能源汽車的續航歷程,動力系統等關鍵指標。
新能源汽車行業產業鏈的下游主要為新能源汽車的整車製造,是新能源產業鏈中最重要的一環,目前在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主要包括純電動新能源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等。
——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