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汽車 » 電動汽車的電磁兼容技術

電動汽車的電磁兼容技術

發布時間: 2022-01-06 04:05:46

1. 燃料電池汽車的關鍵技術

電動汽車的關鍵能源動力技術包括電池技術、電機技術、控制器技術。電池技術、電機技術和控制器技術是電動汽車所特有的技術,這3項技術也是一直制約電動汽車大規模進入市場的關鍵因素。 電池是電動汽車的動力源泉,也是一直制約電動汽車發展的關鍵因素。電動汽車用電池的主要性能指標是比能量(E) 、能量密度(Ed)、比功率(P)、循環壽命(L)和成本(C)等。要使電動汽車能與燃油汽車相競爭,關鍵就是要開發出比能量高、比功率大、使用壽命長的高效電池。
電動汽車用電池經過了3代的發展,已經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第1代是鉛酸電池,目前主要是閥控鉛酸電池(VRLA) ,由於其比能量較高、價格低和能高倍率放電, 因此是目前惟一能大批量生產的電動汽車用電池。
第2代是鹼性電池,主要有鎳鎘、鎳氫、鈉硫、鋰離子和鋰聚合物等多種電池,其比能量和比功率都比鉛酸電池高,因此大大提高了電動汽車的動力性能和續駛里程,但其價格卻比鉛酸電池高。
第3代是以燃料電池為主的電池,燃料電池直接將燃料的化學能轉變為電能,能量轉變效率高,比能量和比功率都高,並且可以控制反應過程,能量轉化過程可以連續進行,因此是理想的汽車用電池還處於研製階段,一些關鍵技術還有待突破。
廣泛應用於電動汽車的燃料電池是一種稱為質子交換膜的燃料電池(PEMFC) ,它以純氫為燃料,以空氣為氧化劑,不經歷熱機過程,不受熱力循環限制,因此能量的轉換效率高,是普通內燃機熱效率的2~3倍。同時,它還具有噪音低、無污染、壽命長、啟動迅速、比功率大和輸出功率可隨時調整等特性,使得PEMFC非常適合用作交通工具的動力源。 美國和加拿大是燃料電池研發和示範的主要區域,在美國能源部(DOE)、交通部(DOT)和環保局(EPA)等政府部門的支持下,燃料電池技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通用汽車、福特汽車、豐田、戴姆勒賓士、日產、現代等整車企業均在美國加州參加燃料電池汽車的技術示範運行,並培育了美國的UTC(聯合技術公司)、加拿大的巴拉德(Ballad)等國際知名的燃料電池研發和製造企業美國通用汽車公司2007 年秋季啟動的Project Driveway 計劃,將100 輛雪佛蘭Equinox 燃料電池汽車投放到消費者手中,2009 年總行駛里程達到了160萬km。同年,通用汽車宣布開發全新的一代氫燃料電池系統,新系統與雪佛蘭Equinox 燃料電池車上的燃料電池系統相比,新一代氫燃料電池體積縮小了一半,質量減輕了100 kg,鉑金用量僅為原來的1/3。通用汽車新一代燃料電池汽車的鉑金用量已經下降到30 g,按照目前國際市場價格,鉑金為300~400 元/g,100 kW燃料電池的鉑金成本約為1 萬元人民幣,燃料電池的成本大幅度下降。預計到2017 年,100 kW燃料電池發動機的鉑金用量將下降到10~15 g,達到傳統汽油機三效催化器的鉑金用量水平。
美國在2006 年專門啟動了國家燃料電池公共汽車計劃(National Fuel Cell City Bus Program,NFCBP),進行了廣泛的車輛研發和示範工作,2011 年美國燃料電池混合動力公共汽車實際道路示範運行單車壽命超過1.1 萬h 。美國在燃料電池混合動力叉車方面也進行了大規模示範,截至2011 年,全美大約有3000 台燃料電池叉車,壽命達到了1.25 萬h 的水平。燃料電池叉車在室內空間使用,具有噪音低、零排放的優點。 歐洲的燃料電池客車示範計劃,完成了第6 框架計劃(Framework Program,2002—2006)和第7 框架計劃(2007—2012),目的是突破燃料電池和氫能發展的一些關鍵性技術難點,在CUTE (Clean Urban Transport for Europe, 歐洲清潔都市交通)及歐盟其他相關項目支持下,各個城市開展燃料電池公共汽車示範運行,今年新的計劃 CHIC( Clean Hydrogen in European Cities, 歐洲清潔都市交通)開始實施,包括阿姆斯特丹、巴塞羅那、漢堡、倫敦、盧森堡、 馬德里、波爾圖、斯德哥爾摩、斯圖加特、冰島以及澳大利亞珀斯, 即澳大利亞STEP 項目(Sustainable Transport Energy Program,可持續交通能源計劃)等,歐洲在燃料電池汽車的可靠性和成本控制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在德國,2012 年6 月,主要的汽車和能源公司與政府一起承諾,建立廣泛的全國氫燃料加註網路,支持發展激勵計劃,即到2015 年,全國建成50 個加氫站,為全國5000 輛燃料電池汽車提供加氫服務[7] 。戴姆勒賓士於2011 年開展燃料電池汽車的全球巡迴展示,驗證了燃料電池轎車性能已經達到了傳統轎車的性能,具備了產業化推廣的能力。戴姆勒集團參與「 Hy FLEET:CUTE(2003-2009)」項目。36 輛梅賽德斯-賓士Citaro 燃料電池客車已由20 個交通運營商進行運營使用,運營時間超過14 萬h、行駛里程超過220 萬km。但是第一代純燃料電池的客車,壽命只有2 000 h,經濟性較差。戴姆勒集團與2009 年開始推出第二代輪邊電機驅動的燃料電池客車,主要性能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其經濟性大幅度改善,燃料電池耐久性達到1. 2 萬h。
德國西門子公司研發的燃料電池,已經成功地應用於德國的214 型潛艇上(氫氧型) [11] 。2007 年德國戴姆勒賓士公司,美國福特汽車公司和加拿大Ballard公司合作, 成立AFCC 公司(Automotive Fuel Cell Cooperation,車用燃料電池公司),以研發和推廣車用燃料電池。2013 年年初,寶馬公司決定與燃料電池技術排名第一的企業——豐田汽車公司合作,由豐田公司向寶馬公司提供燃料電池技術。 從全球范圍看,日本和韓國的燃料電池研發水平處於全球領先,尤其是豐田、日產和現代汽車公司,在燃料電池汽車的耐久性,壽命和成本方面逐步超越了美國和歐洲。豐田公司的2008 版FCHV-Adv 在實際測試中,實現了在-37 ℃順利啟動,一次加氫行駛里程達到了830km,單位里程耗氫量0.7 kg/(100 km),相當於汽油3L/(100 km),如圖3 所示 [12] 。2013 年11 月,豐田在「第43 屆東京車展2013」上,展出了計劃在2015 年投放市場的燃料電池概念車,作為技術核心的燃料電池組目前實現了當時公開的全球最高的3 kW/L 功率密度。該燃料電池組去掉了加濕模塊,不但降低了成本、車質量和體積,還減少了燃料電池的熱容量,有利於燃料電池在低溫條件下迅速冷啟動。如圖5所示為豐田公司的FCHV-Adv。
目前豐田汽車公司在擴大混合動力汽車的同時,重點針對燃料電池汽車的產業化進行准備,擬在2015年投放新一代燃料電池轎車,進行批量生產;2016 年生產(與日野合作)新一代燃料電池客車。和豐田汽車公司類似,日產汽車也投入巨資開展燃料電池電堆和轎車的研發,2011 年日產的燃料電池電堆,功率90 kW,質量僅43 kg,2012 年,日產汽車公司研發的電堆功率密度達到了2.5 kW/L,這在當時是國際最高水平[14] 。另外,本田公司新開發的FCX Clarity燃料電池汽車,能夠在- 30℃順利啟動,續駛里程達到620 km[15] ,2014 年,本田宣布的新一代燃料電池堆功率密度也達到3 kW/L。韓國現代從2002 開始研發燃料電池汽車,2005 年採用巴拉德的電堆組裝了32 輛運動型多功能車(sports utility vehicle,SUV),2006 年推出了自主研發的第一代電堆,組裝了30 台SUV,4 輛大客車,並進行了示範運行;2009—2012 年間,開發了第2 代電堆,裝配100 台SUV,開始在國內進行示範和測試,並對電堆性能進行改進;2012 年,推出了第3 代燃料電池SUV 和客車,開始全球示範;2013 年,韓國現代宣布將提前2年開展千輛級別的燃料電池SUV(現代ix35)生產,在全球率先進入燃料電池千輛級別的小規模生產階段。該SUV 採用了100 kW燃料電池,24 kW鋰離子電池,100 kW電機,70 MPa 的氫瓶可以儲存5.6 kg 氫氣, 新歐洲行駛循環(New European Drive Cycle,NEDC) 循環工況續駛里程588 km,最高車速160 km/h。 在中國國家「八六三」高技術項目、「十五規劃」的電動汽車重大科技專項與「十一五規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重大項目的支持下,通過產學研聯合研發團隊的刻苦攻關,中國的燃料電池汽車技術研發取得重大進展,初步掌握了整車、動力系統與核心部件的核心技術,基本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燃料電池轎車與燃料電池城市客車動力系統技術平台,也初步形成了燃料電池發動機、動力電池、DC/DC 變換器、驅動電機、供氫系統等關鍵零部件的配套研發體系,實現了百輛級動力系統與整車的生產能力。中國燃料電池汽車正處於商業化示範運行考核與應用的階段,已在北京奧運燃料電池汽車規模示範、上海世博燃料電池汽車規模示範、UNDP(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聯合國開發計劃)燃料電池城市客車示範以及「十城千輛」、廣州亞運會、
深圳大運會等示範應用中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中國燃料電池轎車採用獨具特色的「電—電混合」動力系統平台技術方案,具有「動力系統平台整車適配、電—電混合能源動力控制、車載高壓儲氫系統、工業副產氫氣純化利用」的技術特徵。在「十五規劃」研發的基礎上,「十一五規劃」新一代燃料電池轎車動力系統結合整車平台的改變,採用扁平化的動力系統布置方式,燃料電池發動機氫氣子系統、空氣子系統與冷卻系統採用模塊化分散布置的模式,增加了動力系統與整車適配的柔性,明顯提升整車的人機工程性能。同時,優化集成DC/DC 變換器、DC/AC控制器以及電動空調和低壓變換器等功率元器件的動力系統控制單元,在提升模塊化的同時方便集中處理電磁兼容、系統冷卻以及電安全等問題,體現了電動
汽車動力系統集成設計的方向。與「十五規劃」燃料電池轎車動力系統相比,新一代動力系統的性能得到進一步優化與提高。主要表現在:燃料電池發動機功率從40 kW 提高到55 kW;動力蓄電池容量從48 kWh 減小到26 kWh ;電機功率從60 kW 提高到90 kW;電機控制器(DC/AC) 功率提高35%,體積比功率增加12.5%。同時,動力系統繼續保持燃料經濟性的技術優勢,在車輛整備質量增加近250 公斤的前提下整車動力性明顯提高,燃料經濟性則
仍然保持在1.2 kg/(100 km) 的原有水平。中國國家「八六三」高技術項目持續支持燃料電池汽車的技術研發工作,「十二五規劃」期間為保持中國電動汽車技術制高點,繼續保持了對燃料電池汽車的支持力度。從產業界來看,即使在「十五、十一五規劃」燃料電池汽車全球產業化熱潮期間,中國汽車工業界並沒有在燃料電池汽車方面有明顯投入,進入「十二五規劃」後,在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化趨於理性化的大背景下,上汽集團制定了燃料電池汽車發展的五年規劃,以新源動力為燃料電池電堆供應商,開始投入大量資金研發燃料電池汽車,目前正進行第3 代燃料電池轎車FCV 的開發,在2011 年必比登比賽中,上汽開發的FCV 在燃料電池轎車組別中,名列第3。
同濟大學已開展多輪燃料電池轎車的研發工作,研製的燃料電池轎車已在奧運會、世博會進行大規模示範運行。在「十二五規劃」期間,同濟大學將為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東風汽車公司、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長安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集成燃料電池轎車。在中國城市循環條件下,代表性燃料電池混合動力轎車的技術參數如表6 所示。

2. 新能源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有哪些類型

新能源電動汽車無線充電從基本原理上區分,主要有電磁感應式和磁場共振式。

電磁感應的研究聚焦在感應充電、無線充電、電磁感應和充電站領域;磁場共振的研究聚焦在無線電源、共振頻率、感應系數、天線和發射器領域。

中興、寶馬、賓士等採用電磁感應式技術原理,高通Halo、Witricity 採用磁場共振式技術原理。


還有一種方案是利用智能電網進行無線充電控制,將電動汽車的無線充電管理許可權上交,由智能電網對無線充電裝置進行控制。此種方法可以協調區域內的用電情況,在智能電網管控中通過對電動汽車行駛區域的電力使用情況及電力負荷情況來進行智能的充電及電力的控制,從而保證電網運行效果良好,電力使用情況在電網負荷的范圍內。

3. 新能源電動轎車如何發展

請看這篇文章體現的精神,你就知道電動汽車的前景如何了。

《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2011-2020)》意見稿全文
時間:2010-09-22 12:08
新能源汽車產業覎劃總體目標: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銷量達到500萬輛;動力電池系統能量密度達到200瓦時/公斤,成本降至1.5元/瓦時;中/重度混合動力乘用車占乘用車年產銷量的50%以上。
目錄:
一、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現狀及面臨的形勢
事、指導思想與基本原則
(一) 指導思想
(事) 基本原則
三、發展目標
(一) 總體目標
(事) 階段目標
四、主要仸務
(一) 全面構建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共性技術研發平台
(事) 重點突破動力電池技術瓶頸
(三) 建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自主發展體系
(四) 扎實推進節能與新能源汽車試點示範
(五) 健全標准體系
(六) 開展充電設施建設
(七) 實施人才和知識產權戰略
(八) 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
五、產業布局
六、保障措施
(一) 修訂《汽車產業發展政策》
(事) 實施國家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研發和產業化專項
(三) 加大財政補貼力度
(四) 加大稅收政策支持
(五) 建立基於燃料消耗量標準的財稅獎罰機制
(六) 引導社會資金投入新能源汽車產業
(七) 營造良好的新能源汽車使用環境
(八) 公共機構采購公務用車向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傾斜
(九) 建立完善動力電池回收和資源利用管理制度
七、覎劃實施
概要:
指導思想:
以純電動汽車為主要戰略取向,近期以混合動力汽車為重點,大力推廣普及節能汽車加強自主創新,掌握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關鍵核心技術。
總體目標:
總體目標:2020年,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銷量達到500萬輛;動力電池系統能量密度達到200瓦時/公斤,成本降至1.5元/瓦時;中/重度混合動力乘用車占乘用車年產銷量的50%以上;汽車燃油經濟性整體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乘用車新車平均油耗達到4.5升/百公里。
產業布局:
到2020年,培育形成1-2家新能源產銷覎模超過100萬輛的汽車企業集團,3-5家新能源汽車產銷覎模超過50萬輛的汽車企業集團。
《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覎劃(2011-2020)》
汽車產業是國民經濟重要的支柱產業,也是體現國家競爭力的標志性產業。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基於驅動技術的重大升級和轉型,是汽車產業應對能源安全、氣候變化和 結構升級問題的重要突破口,將成為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新興產業之一。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一汽車產銷國,在今後較長一段時期我國汽車產銷量還將保持快速增 長勢頭,預計到2020年汽車保有量將超過2億輛,按當前汽車燃油經濟性水平估計,車用燃油年消耗量將突破4億 噸,由此帶來的能源安全和環境問題將更加突出,產業技術轉型升級壓力巨大。大力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加快推進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的產業化進程,既是有效應 對能源和環境挑戰,實現中國汽車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把握戰略機遇,縮短與先進國家差距,實現汽車產業跨越式發展的重要舉措。為落實黨中央、國 務院關於節能減排和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總體要求,特製定本覎劃。覎劃期為2011-2020年。
一、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現狀及面臨的形勢
我國新能源汽車已具備一定的研發和產業化基礎。通過近10年 的自主研發和示範運行,我國在動力電池、驅動電機、電子控制和系統集成等關鍵技術領域取得明顯進步,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開始小覎模投放市場。 燃料電池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燃料電池汽車示範考核逐步深入。但是,新能源汽車及核心零部件技術還有待進一步突破,產業化和市場化仍面臨著產品成本較高、社 會配套體系不完善等諸多挑戰。
傳 統汽車節能技術應用范圍不斷擴大。通過實施不斷嚴栺的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限值標准,應用先進內燃機、高效變速器、輕量化和優化設計等節能技術,我國汽車平均 油耗明顯降低。混合動力汽車開始進入市場,極大促進了傳統汽車產業的技術升級。天然氣汽車技術基本成熟,初步實現產業化,形成了一定市場覎模。但是與國際 先進水平相比,我國的單車油耗水平仍然偏高,汽車節能核心技術尚未完全掌握,汽車產品結構也有待於進一步調整、優化。
發 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已成為全球汽車工業應對能源和環境問題的共同選擇。新能源汽車代表汽車工業的發展
方向,近年來國際新能源汽車技術加速發展,對未來汽車 產業競爭制高點的爭奪已全面展開。加強科技攻堅,加快培育新能源汽車產業,是促進我國汽車工業長遠發展的必然選擇。同時,傳統汽車仍將在較長一段時期占據 市場主導地位,以混合動力汽車為代表的節能汽車技術基本成熟,當前可以起到明顯的節油效果。堅定不移地全面掌握傳統汽車節能技術,推廣普及節能汽車,是進 一步提高我國汽車燃油經濟性的現實要求。
事、指導思想與基本原則
(一) 指導思想
深 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國家節能減排和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總體要求,大力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堅持「突出重點,創新驅動,加快應用,協調發展」的 指導方針,以純電動汽車(純電驅動)為我國汽車工業轉型的主要戰略取向,重點突破動力電池、電機和電控技術,推進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業化, 實現我國汽車工業跨越式發展。近期以混合動力汽車為重點,大力推廣普及節能汽車,逐步提高我國汽車燃油經濟性水平;加強自主創新,掌握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關 鍵核心技術,增強產業自主發展能力;以試點示範為突破口,發揮政策法覎對市場的引導作用,逐步提高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的應用范圍和應用覎模;加快培育節能與 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完善產業布局,推進充電設施、電池回收利用、資源開發利用等方面的協同發展。
(事) 基本原則
堅持推動產業轉型與加快技術升級相結合。重點發展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加快推動汽車工業轉型。同時,堅持統籌兼顧,大力發展節能汽車,持續跟蹤研究燃料電池汽車技術,因地制宜、適度發展替代燃料汽車。
堅持自主發展與開放合作相結合。將技術創新作為推動我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主要動力,既要大力推進自主創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標准和品牌,也要充分利用全球創新資源,通過多種合作機制,多層次、多渠道推進國際科技合作與交流。
堅持政策引導與市場推動相結合。在產業培育期,采
取財稅等一攬子扶持政策,聚集科技和產業資源,引導市場消費,促進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的開發、生產和應用。進入產業成熟期後,將主要發揮市場機製作用,以市場為導向配置資源。
堅 持產業鏈培育與應用環境建設相結合。以整車為龍頭,培育帶動動力電池、電機、電控及其關鍵材料和元器件、先進內燃機、高效變速器、汽車電子等產業鏈的發 展;以基礎設施建設為保障,營造有利於新能源汽車應用推廣的使用環境,形成完善的社會配套體系,系統推進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
三、發展目標
(一) 總體目標
經過10年努力,建立起較為完整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體系,掌握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整車和關鍵零部件核心技術,具備自主發展能力,整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培育形成若干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整車和關鍵零部件企業集團。2020年,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銷量達到500萬輛,中/重度混合動力乘用車占乘用車年產銷量的50%以上,我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覎模位居世界前列。
(事) 階段目標
到2015年,新能源汽車初步實現產業化。動力電池、電機、電控等關鍵零部件核心技術實現自主化;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市場保有量達到50萬輛以上;初步形成與市場覎模相適應的基礎設施體系;動力電池系統能量密度達到120瓦時/公斤以上,成本降低至2元/瓦時,循環壽命穩定達到2000次或10年以上;電驅動系統功率密度達到2.5千瓦/公斤,成本降至200元/千瓦。
混合動力汽車實現產業化。基本掌握先進內燃機、自動變速器、汽車電子、輕量化材料等關鍵技術;具有自動起停功能的微混系統成為乘用車標准配置,中/重度混合動力乘用車保有量達到100萬輛;乘用車新車平均油耗達到5.9升/百公里。
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實現產業化。節能與新能源汽
車及關鍵零部件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市場保有量達到500萬輛;充電設施網路滿足純電動汽車城際間和區域化運行需要;動力電池系統能量密度達到200瓦時/公斤,成本降至1.5元/瓦時;驅動電機平台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燃料電池汽車技術與國際同步發展。
混合動力汽車大覎模普及。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先進內燃機、自動變速器、汽車電子、輕量化材料廣泛應用;中/重度混合動力乘用車占乘用車年產銷量的50%以上;汽車燃油經濟性整體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乘用車新車平均油耗達到4.5升/百公里。
四、主要仸務
(一) 全面構建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共性技術研發平台
集 中全行業科技資源,共同開展系統集成、動力總成、電磁兼容、高壓安全等關鍵共性技術研究,加快建立先進的整車設計與開發流程。重點支持骨幹整車企業聯合開 發純電動乘用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共用車型平台、混合動力商用車動力系統平台,以及先進汽車節能共性技術平台,全面提升我國汽車工業整體水平。
建設若干國家級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研究試驗基地,加強新能源汽車國家工程實驗室建設。建立全行業共享的測試平台和產品開發資料庫。
建立有效的共性技術平台共享機制。根據「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原則,借鑒國外成功經驗,針對不同類型共性技術平台的特點,採用靈活多樣的共享模式,打破目前相互封閉、重復分散的栺局。
(事) 重點突破動力電池技術瓶頸
突 破動力電池核心技術,提高電池性能和壽命,降低成本。開發新型正極材料和高容量合金負極材料,加強電池管理可靠性研究和輕量化設計,提高電池比能量;重點 開展電池優化設計、工藝創新和裝備改進,提高電池及關鍵材料的生產一致性;開發電池自激活電壓控制和熱控制等新技術,提高電池安全性;以改進電極材料循環 性為重點開發長壽命
電池體系;提升電池材料低成本制備技術,推進電池零配件和系統組合件的標准化和覎模化,降低成本。
加快推進動力電池關鍵材料和生產裝備自主化。重點支持具有技術基礎和發展潛力的企業,自主研發和生產鋰離子電池正負極材料、隔膜、電解質等關鍵材料。同時,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裝備製造企業,自主研製動力電池及關鍵材料的生產、控制與檢測裝備,打破國外壟斷。
依託國家級動力電池研究試驗基地,建立動力電池技術發展體系,開展下一代高比能動力電池新材料、新體系的前瞻性研究,以及新結構、新工藝等應用技術研究,取得核心知識產權。
(三) 建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自主發展體系
全 面突破和掌握高效動力總成、汽車輕量化、低阻零部件等先進節能技術。掌握柴油機高壓共軌,汽油機缸內直噴、稀薄燃燒、渦輪增壓等高效內燃機技術;六檔及以 上手動和自動變速器、雙離合器式自動變速器和無級自動變速器、商用車自動控制機械變速器技術;高強度鋼、輕質合金材料、塑料復合材料等材料技術和激光拼焊 等先進成型技術。突破機電耦合、能量回收等混合動力汽車關鍵技術,實現混合動力專用發動機自主研發和生產。
建立和完善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自主研發能力。重點支持有條件的企業自主研發驅動電機硅鋼片、IGBT、關鍵感測器、高性能絕緣材料和永磁材料等核心零部件技術,以及相關檢測、製造裝備。突破電動化總成控制系統(電動空調、電動轉向、制動能量回饋控制系統)、整車分布式控制系統,掌握基於新型電機集成驅動的底盤動力學控制、整車控制系統、智能交通、車網融合(V2G)等前沿技術。掌握燃料電池電堆、燃料電池發動機及其關鍵材料、部件等關鍵技術。
(四) 扎實推進節能與新能源汽車試點示範
深入開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試點示範,進行產品試驗驗證和技術經濟評價,提升產品技術水平;研究配套鼓勵政策,探索建立具有商業可行性的市場推廣模式,協調發展充電設施;努力擴大市場覎模,形成試點帶動技術進步和產業
發展的良性循環機制,建立有利於公平競爭的開放市場環境。
繼續做好公共服務領域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試點,以公交、出租、公務、環衛、郵政、城市物流用車和企業通勤車輛等為重點,加快推廣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逐步擴大試點覎模,到2015年,試點城市數量達到30個以上。
積極推動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支持探索「裸車」銷售、電池租賃、整車租賃等多種推廣模式,建立新能源汽車租賃服務、事手車交易、電池梯次利用與回收再利用體系,形成一批優質的新能源汽車服務企業和專業的電池回收企業。適時擴大試點城市數量,到2015年,試點城市數量達到20個以上。
選擇2至3個典型城市,組織開展小型低速純電動汽車示範運行,重點對城市交通體系影響和節能減排效果進行研究評價,同時開展相關政策法覎研究。
持續開展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示範運行,重點考核燃料電池系統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帶動氫的制備、儲運、加註技術同步發展。
(五) 健全標准體系
加 強標准自主研究,健全完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標准體系。研究制定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安全、能耗、排放試驗評價方法及限值標准;研究制定動力電池系統、動力總成 系統、電控系統等關鍵部件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耐久性評價標准;研究制定各類充電設施、設備的設計覎范,及其安全、能耗、電磁兼容等相關技術標准。不斷提高 乘用車燃料消耗量國家限值標准;制定開實施中重型商用車燃料消耗量檢測方法和限值標准。2012年前,基本建立與產業發展和能源覎劃相適應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及充電設施標准體系。積極參與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國際標准化研究和制定。
(六) 開展充電設施建設
根據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覎劃,制定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總體發展覎劃,制定充電設施設計和建設覎范,推進標准化。在產業發展初期,原則上應集中力量重點在試
點城市開展充電設施建設。
試點城市應將充電設施納入城市總體建設覎劃,適度超前開展充電網路建設,建立以個人和公共停車位分散慢充為主的充電系統。有步驟地推進現有社會停車場改造,在主要商業區、住宅區和政府部門停車場配套建設慢速充電樁,新建社會公共停車場和住宅區停車場按不低於停車位總量20%的比例配套建設慢速充電樁,在城市主要幹道和火車站、機場等場所建設公共快速充電場站,依託公交場站建立公交車專用的充換電系統。
開展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關鍵技術研究,研製與智能電網相融合的能量轉換技術與設備。根據燃料電池技術進展,開展制氫、儲氫、加氫技術與裝備的研發。
(七) 實施人才和知識產權戰略
加 強人才培養與隊伍建設,以國家專項工程為依託,培養一批國際知名的領軍人才。加強電化學、新材料、汽車電子、車輛工程、機電一體化等相關學科建設,培養技 術研究、產品開發及管理人才。培養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實施人才引進計劃,鼓勵企業、大學和科研機構從國外引進專業人才。廣泛開展技術培訓,提高相關從業 人員的職業技能。
部門合作、統籌覎劃、系統設計,構建全產業鏈的專利體系。加強知識產權的應用和保護,激勵原創性技術的研究與開發,改進高校和科研機構知識產權的評價使用制度,建立高效的知識產權評估交易辦法,加大對創新成果的獎勵力度。
(八) 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
建 立「合作開發、技術共享、風險共擔」的合作開發機制,在共性基礎和前沿技術領域,開展聯合研發;在產品技術領域,以掌握核心技術為目標,積極利用國際資 源;鼓勵外商投資企業在我國設立中外合資的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發機構。積極開展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國際合作,選擇一個示範城市或在其局部區域,建設國際新能 源汽車聯合示範區,開展新技術評價、探索基礎設施建設和新能源汽車商業化模式。加強政策法覎交流,積極參與國際標準的協調、制定。支持企業到境外投資和上 市融資,促進新能源汽車產品、技
術和服務出口。
五、產業布局
根據產業政策積極引導地方和社會投資,既要鼓勵積極性高、具備一定條件的企業從亊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生產,又要防止一哄而起,避免低水平盲目投資和重復建設。
結合示範工程,創建新能源汽車產業先導示範基地;依託現有汽車重點企業,重點建設長春、上海、武漢、重慶、北京、廣東、安徽、浙江等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到2020年,培育形成1-2家新能源汽車產銷覎模超過100萬輛的汽車企業集團,3-5家新能源汽車產銷覎模超過50萬輛的汽車企業集團。
組建1個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國家級動力電池研究機構。重點建設京津、珠三角、長三角地區動力電池產業聚集區域。到2020年,培育形成2-3家產銷覎模超過200億瓦時、具有電池關鍵材料研發和生產能力的動力電池龍頭企業,分別形成2-3家鋰離子動力電池正負極材料、隔膜、電解質等關鍵材料骨幹生產企業。
重點支持形成若干傢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關鍵零部件企業集團。重點培育和分別形成2-3傢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驅動電機、自動變速器骨幹生產企業。重點支持整車企業聯合新建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1家汽車電子和1家電力電子功率元器件專業化企業集團。
六、保障措施
(一) 修訂《汽車產業發展政策》
調 整和完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相關內容。支持企業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及其關鍵零部件產品;大力推進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產業化和基 礎材料本地化生產;完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整車及關鍵零部件生產企業及產品准入條件;新建車用動力電池、驅動電機、整車控制系統及電池電機的基礎材料等關鍵 零部件合資企業需具有自主研發能力和知識產權,中方股比不得低於51%。
(事) 實施國家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研發和產業化專項
2011-2020年, 中央財政安排專項資金,重點支持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關鍵技術研發和技術改造。以實現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大覎模產業化為專項主要目標,突破和掌握一批節能與新能 源汽車關鍵核心技術,形成一批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自主品牌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中重度混合動力汽車等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品。創新專項組織實 施模式,以企業為主體,形成由整車企業牽頭的產業聯盟,集中力量,開展聯合攻關。
(三) 加大財政補貼力度
2011-2015年, 中央財政安排專項資金,重點支持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和以混合動力汽車為重點的節能汽車推廣。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的示範推廣試點城市應安排專項配套資金,主 要用於支持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建設充電設施、開展電池回收,其中對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的財政補貼比例,不得低於中央財政資金的50%。
(四) 加大稅收政策支持
2011-2020年,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免徵車輛購置稅。2011-2015年,中重度混合動力汽車減半徵收車輛購置稅、消費稅和車船稅。
將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及其關鍵零部件列入《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享受國家有關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稅收優惠政策。
2011-2020年,企業銷售新能源汽車及其關鍵零部件的增值稅稅率調整為13 %。新能源及其關鍵零部件企業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可以按照研究開發費用的100%加計扣除 。
對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及其關鍵零部件生產、研發企業從亊技術轉讓、技術開發業務和與之相關的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業務所取得的收入,減免營業稅。
(五) 建立基於燃料消耗量標準的財稅獎罰機制
完 善汽車燃料消耗量標示管理制度,建立基於乘用車生產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和車型燃料消耗量目標值的財稅獎罰機制。對提前達到下一階段車型燃料消耗量目標值的 節能汽車,給予財政補貼或車輛購置稅減免優惠;對未達到車
型燃料消耗量目標值的汽車產品,加征車輛購置稅;對未達到平均燃料消耗量要求的乘用車生產企業的 全部產品加征消費稅。
(六) 引導社會資金投入新能源汽車產業
設立中央新能源汽車產業投資基金投資於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企業和項目,鼓勵社會資金通過參股或債權等多種方式投資新能源汽車產業。
進一步拓寬企業融資渠道。優先支持符合條件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企業在境內外上市、發行企業(公司)債券等,充分發揮現有上市公司的再融資功能。
(七) 營造良好的新能源汽車使用環境
各級地方政府應根據本地情況,對新能源汽車免除現行的限號行駛、牌照拍賣等限制政策,制定實行新能源汽車過路過橋費、停車費減免,充電費優惠等扶持政策。
(八) 公共機構采購公務用車向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傾斜
將符合條件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品列入有關節能環保和自主創新產品政府采購清單(目錄),享受國家關於自主創新產品、節能產品等政府優先採購的扶持政策。各級政府及公共機構,實行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強制性采購,逐步擴大采購覎模,至2015年新能源汽車采購比例不得低於10%,節能汽車不得低於50%。
(九) 建立完善動力電池回收和資源利用管理制度
制定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管理辦法,設定動力電池回收及再生企業准入條件,明確動力電池收集、存儲、運輸、再生處理等環節的管理要求。研究制定促進電池再生企業提高技術水平和環保水平的優惠政策。完善行業准入等相關管理辦法,合理利用鋰、稀土等戰略性資源。
七、覎劃實施
工業和信息化部牽頭負責《覎劃》實施。國務院各有關部門要按照《覎劃》的工作分工,加強溝通協商,密切配合,盡快制訂和完善各項配套政策措施,確保實現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覎劃目標。有關部門要適時開展《覎劃》的後評價工作,及時提出評價意見。
請採納答案,支持我一下。

4. 電磁兼容標準的分類

電磁兼容標准分為基礎標准、通用標准、產品類標准和專用產品標准。 描述了EMC現象、規定了EMC測試方法、設備,定義了等級和性能判據。基礎標准不涉及具體產品。
產品類標准:針對某種產品系列的EMC測試標准。往往引用基礎標准,但根據產品的特殊性提出更詳細的規定。 由於汽車中的某些電器電子設備工作時會產生影響或破壞其他電子設備工作的電磁干擾信號,如火花塞放電、開關或觸點的閉合及斷開、電機的電刷、電子控制器等都會產生較大能量的干擾脈沖。脈沖信號具有很寬的頻譜,包括長波、中波、短波、米波等,通過向空中輻射以及電源線傳導的方式干擾其他電子設備的正常工作,是車內及車外電磁環境的污染源。我們把任何可能引起裝置、設備或系統性能降低或產生損害作用的電磁現象稱為電磁干擾(EMI)。另一方面,由於車上大量電子設備的使用,如電子控制器、電子開關以及大量功率半導體器件,都對來自其他系統電磁干擾信號具有相當的敏感性,性能會受到影響,如控制器會發出錯誤的指令,直接威脅、到車輛安全,必須具有足夠的抵抗外來干擾的能力,才能保證設備或系統的可靠工作。因此,我們把在有電磁干擾環境下電子設備或系統能正常工作、無性能降低或故障的現象稱為電磁抗擾(EMS)。
電磁兼容包括電磁抗擾和電磁干擾兩個方面,即設備或系統在其電磁環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對該環境中其他設備或系統構成不能承受的電磁干擾。汽車電器電子設備處於非常復雜的電磁環境中,有來自車外的無線通信、高壓線、雷電等,有車內向車外的輻射以及車內各系統間的相互干擾。汽車電磁兼容學已成為國內外矚目的迅速發展的學科,包括對電磁干擾源的研究、對電磁干擾傳播特性的研究、對敏感設備抗擾能力的研究、對測量設備測量方法與數據處理方法的研究、對於各電器電子系統內及系統間電磁兼容性的研究。
在汽車電器電子設備或系統的開發與設計過程中要採取正確的防護措施(屏蔽、濾波等),減少本身的發射,減少線路的傳導,從硬體及軟體設計著手提高設備或系統的抗擾性能。中國汽車電磁兼容的研究始於20世紀90年代,到2005年制定的標准涉及有如下方面:汽車對外電磁輻射標准(GB14023-2000)、用於保護車載接收機的電磁輻射標准(GB18655-2002)、汽車電子設備應耐受的輻射騷擾的強度標准(GB/T17619-1998)、電動車輛對外電磁輻射標准(GB/T18387-2001)等。
開展汽車電磁兼容技術的研究需要很大的投入,中國起步較晚,行業整體水平還較低。在汽車行業大發展、汽車電子技術廣泛應用的形勢下,更需要行業的共同努力來提高中國汽車的電磁兼容水平。

5. 新能源汽車技術有哪些專業

您好!汽修專業以實踐動手為主,那麼哪個學校好呢?
首先,是否有足夠的教學資源,例如學校有沒有在汽車維修行業的專家人士,專業人士可以給你更好的技術經驗傳遞;
其次,是否有足夠豐富的教學設備,汽修技術是一門理論加實踐出來的專業性較強的技術。因此汽修院校是否有先進的教學設備或實驗機器都非常重要;
最後,教學環境,這里的教學環境不僅僅是指的學校環境,還包括學校周邊環境。良好的學校環境當然可以更好的利於學習,如果學校周邊有相關的汽車企業,更加有利於畢業後的就業。
以上三點建議,僅供參考。同時建議還是到實地考察一下。望採納!

6. 學習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需要學習什麼內容

課程體系:

經過科學系統的課程開發,形成由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核心課程以及限課程組成的課程體系。

專業基礎課程:機械制圖、機械基礎、電工電子技術基礎、汽車構造、汽車感測器原理與檢修、單片機與車載網路系統、舊機動車鑒定與評估、專業英語。

專業核心課程:新能源汽車高壓安全及防護、新能源汽車儲能裝置與管理系統、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與控制技術、新能源汽車電子電力輔助系統、純電動汽車結構與檢修、混合動力汽車結構與檢修。

(6)電動汽車的電磁兼容技術擴展閱讀:

1、就業面向:

本專業學生職業范圍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車維修、新能源車輛質檢、新能源汽車技術培訓、新能源汽車維修業務接待、新能源汽車銷售以及傳統汽車就業領域。

2、培養目標:

主要培養面向新能源汽車生產、售後技術服務及管理企事業單位,在生產、服務一線能從事新能源汽車生產製造、維修、檢測以及管理等工作,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素質,能獨立學習與職業相關的新技術、新知識,對社會、企業和客戶有強烈責任意識,具有職業生涯發展基礎的應用性高技能專門人才。

7. 新能源汽車維修技術包括哪些課程

主要課程:電動汽車維護保養、電動汽車結構與原理、電動汽車PDI檢查、電動汽車充電系統原理與維修、電動汽車動力系統原理與維修、電動汽車電池及管理系統原理與維修、電動汽車整車控制系統原理與維修。除此之外還需要掌握新能源汽車認知、機械制圖、CAD制圖、電工學基礎、汽車機械基礎、鉗工工藝、汽車構造與拆裝、汽車故障診斷與排除、汽車安全檢測、汽車維護工藝、汽車維修技能訓練、汽車維修企業5S管理、新能源汽車電機及其控制技術、動力電池管理及維護技術、汽車電子控制原理與應用

8. 汽車新能源專業學的內容有哪些

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新能源認知與了解、發動機維修保養模塊、底盤維修保養模塊、新能源汽車電池及電源管理系統、電機及逆變器系統、新能源汽車技術檢測、新能源汽車維修、新能源汽車電學基礎及高壓安全、汽車電氣檢測診斷、汽車電子控制檢測診斷等等,學習新能源汽車技術建議到專業的汽車學校,要有新能源車和設備才能滿足教學

熱點內容
越野比賽照片 發布:2025-07-16 04:47:25 瀏覽:906
冬奧會越野滑雪板 發布:2025-07-16 04:44:25 瀏覽:46
大連有買進口日本房車嗎 發布:2025-07-16 04:43:50 瀏覽:73
大通房車凈水箱多大 發布:2025-07-16 04:37:56 瀏覽:318
2017去延邊旅遊安全嗎 發布:2025-07-16 04:33:08 瀏覽:167
元旦陝西自駕游路線推薦 發布:2025-07-16 04:25:46 瀏覽:183
長春名車匯2015年特價車價格表 發布:2025-07-16 04:17:14 瀏覽:210
十四冬越野滑雪裁判員名單 發布:2025-07-16 04:06:32 瀏覽:759
帝豪跟賽歐3怎麼選車 發布:2025-07-16 03:57:04 瀏覽:842
鑫源越野拉力250價格 發布:2025-07-16 03:57:03 瀏覽: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