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公司合肥新能源汽車投資建廠
① 蔚來獲超百億融資,蔚來中國總部項目將落戶合肥
自去年來,關於誰將真正給蔚來汽車注入「救命錢」的消息就一直沒有斷過。
蔚來汽車有多缺錢?
根據蔚來汽車2019年的財報可知,第一季度虧損約26.24億人民幣,第二季度虧損約32.86億人民幣,第三季度虧損約24.7億人民幣,同時賬上資金只剩下了2.743億美元,蔚來汽車作為一家初創車企,很缺錢。
首先看這一消息傳出後的市場表現,股票漲停的是江淮。江淮的背後其實就是合肥政府,而江淮最近幾年在往電氣化轉型的過程中進展的並沒有預測中的順利。在全球車企電氣化轉型的大環境下,要快速且有效的驅動江淮新能源產品進度,與其閉門造車不如強強聯手。
蔚來汽車向大家證明了自主品牌能把車賣到40萬,而且兩年能賣3萬輛。雖不說像特斯拉那樣去顛覆某個細分市場,但比較國內其餘的造車新勢力,還是具備很大投資價值的一家新能源品牌。在有多個投資方可選擇的時候,蔚來汽車最終還是選擇了江淮,選擇了合肥。從長遠來看,如果蔚來中國項目真的達到了千億規模,帶動了合肥的新能源集群發展,與江淮的合作工廠也能對江淮電氣化起到重要的反哺作用,那麼究竟是誰把誰給救了,不言而喻。
寫在最後
從目前的來看,蔚來汽車仍是國內造車新勢力中最可能成功的幾家之一。再回到這次合作,李斌曾說過:「在當初蔚來汽車只有幾頁PPT的時候,江淮就選擇了相信,拿出了真金白銀。」其實回想整個蔚來汽車的融資路程,如果多方資本給的條件都差不多的話,為什麼不再選擇江淮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② 總投資60億元 比亞迪新能源電池生產基地落戶安徽
(文/張鈺翊)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趨勢越來越被看好,以特斯拉為首的新能源汽車品牌股票市值飆升。而在中國車企方面,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比亞迪今年以來股票市值漲幅巨大,已經成為全世界市值第四,中國第一的車企。
能夠迎來資本關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發展潛力。12月22日,安徽蚌埠市政府與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在合肥舉行「比亞迪新能源動力電池生產基地項目」簽約儀式。
以前,比亞迪新能源動力電池基本自產自用,自去年開始已逐步推進動力電池的對外供給。比亞迪總經理助理杜國忠曾表示,比亞迪已經掌握了刀片電池和更多動力電池方面的核心技術,在產能擴充後將會開放給行業用戶使用。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③ 他們說蔚來汽車的總部建到合肥了,為啥選合肥
各有各的理由。有人要就業,有人要錢💰。
④ 美日政府給錢喊我都不回去! 跨國車企持續加大在華投資
4月9日,白宮國家經濟會議主席庫德洛再次呼籲,所有在中國的美國公司全部撤離。搬家費,美國政府給予100%直接報銷,包括:廠房、設備、知識產權、基建、裝修等所有費用。
美國宣布100%直接報銷搬遷費後,美國小弟日本也不甘落後,首相安倍就直接下令,將拿出22億美元幫助在華企業回國!
尤其是在當下,美國本土受到疫情沖擊,大量美國汽車企業在美國工廠停產,美國車企在華工廠復工復產就顯得彌足珍貴了。
日本製造業龍頭豐田汽車加大在華投資與擴產
最為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汽車企業的龍頭與「王牌」豐田汽車4月2日剛與比亞迪合資成立比亞迪豐田電動車科技有限公司。廣汽豐田正在建設投資額為49.9億元的第四生產線,專為新能源車型,年產能20萬輛。一汽豐田今年以來也有消息傳出,其正在天津籌建一座年產能20萬輛的新能源汽車工廠,預計總投資近85億元,按照天津市的規劃,這一項目將在2020年年底前取得明顯進展。
根據豐田集團計劃,其2020年全球銷售目標為1077萬輛,與2019年1072萬輛的全球銷量基本持平。不過,突如其來的疫情,讓豐田部分在中國、歐洲和美國等國家和地區的生產線一度暫時停工,豐田汽車在日本國內5家工廠共7條生產線在4月3日也宣布暫時停工。
自2月17日起,豐田汽車在華工廠正式復產,豐田汽車是在華日系車企中生產和銷售恢復最迅速的車企,3月銷量達到10.2萬輛,是首個重回10萬輛月銷量的日系汽車品牌。今年第一季,豐田在華銷量為27.1萬輛,同比下降22.1%,而同期中國車市整體銷量跌幅超過四成,大多數日系車企下滑逾三成。
至今,豐田尚未調整今年在華的銷量目標,並將在中國市場率先按下豐田「EV元年」的按鈕,推出C-HR、IZOAEV和LEXUSUX的EV這三款EV。與此同時,豐田加快產業鏈整合,除了在華增資新建電動車生產線,還推進零部件國產化速度,豐田變速器供應商愛信AW株式會社與廣汽乘用車有限公司共同投資的廣汽愛信自動變速器項目在正常推進中。此外,廣汽豐田還計劃2021年建成TNGA系列發動機項目,將投入37.3億元人民幣(按當時匯率摺合約6.05億美元),其中股東增資20174萬美元。
中國的三大優勢令跨國車企難舍
中國地區復工復產為跨國車企帶來了巨大的福音,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跨國車企在歐美等疫情比較嚴重地區的壓力,成為多家跨國車企的避風港,這些跨國車企沒有理由撤離中國。《汽車專業網》認為,相比中國市場強勁的復甦態勢和發展潛力,美日政府給的搬遷費真是微不足道。尤其是美國疫情現在是節節攀升,美國車企迴流本土能幹啥呢?
除了中國市場潛力外,中國勞動力比歐美日便宜,比東南亞和非洲素質高,這些跨國車企到哪去綜合性價比如此高的勞動力呢?近年來,一些跨國企業考慮到勞動力成本的原因,將製造業部分搬遷到印度越南之後才發現後悔莫及,整天擔心著銷量問題,輾轉反側之後,最近又希望從東南亞國家轉回到中國,比如日本松下集團和鈴木集團將自己的工廠轉移到了東南亞等地。
前不久,日本媒體對1000多家日本企業,做了市場調查,問他們,在未來一兩年內,他們在投資意向上,更想往哪個區域投資,結果排名第一的是中國大陸。
與此同時,經過4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世界工廠的地位無人能撼動,在中國開一家工廠,幾乎在國內就能找到所有的零件供應,其他國家絕對做不到這一點,這也是中國手中最大的底牌!
與此同時,中國有其他國家無可比擬的物流優勢,現在的中國無論是航運還是海運、陸運都非常發達,甚至國內大部分的港口吞吐量,都比世界上其他國家最大的港口還要多!
人力、供應鏈、物流這三大優勢相互結合,即使美日政府給了全部的搬遷費,也不會有企業想要搬離中國,在他們看來,搬遷費都是小問題,最重要的是,他們搬到本土還能不能保持正常生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⑤ 合肥長鑫斥資72億美元建廠靠的是什麼
2017年5月25日,由合肥市政府支持的合肥長鑫公司宣布,預計由合肥長鑫投資72億美元,興建12吋晶圓廠以發展DRAM產品,未來完成後,預計最大月產將高達12.5萬片規模。
⑥ 家鄉才是歸宿,蔚來總部落戶合肥,獲合肥市超百億融資
從北京亦庄國投意向出資100億投資蔚來,到吉利計劃投資3億美金持有蔚來近10%股份,關於未來融資的小道消息一直不斷……
光是今年2月份,蔚來已經官方公布融資成功兩筆分別為1億美元的資金。
從蔚來的前景規劃可以看到,蔚來中國落戶合肥計劃在5年之內打造一個具有千億產值的龍頭企業,蔚來的加入對於合肥新能源汽車集群的形成,對於安徽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
另外,蔚來在整個國內造車新勢力當中,具有領導地位,高性能智能電動汽車的產品定位讓它在品牌調性上具有一定的優勢。未來,新能源車的發展是必然趨勢,蔚來作為造車新勢力領頭羊的發展前景相信也是合肥市所看好的。
寫在最後:
都說李斌對於蔚來傾注了太多心血,前途未卜的造車新勢力卻辜負李斌太多。都說2019年是造車新勢力的"生死劫",有了合肥市的這筆巨額投資,蔚來的2020終於看到了撥雲見日的豁然開朗……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⑦ 蔚來中國總部落戶合肥 與合肥市簽訂合作框架協議
2月25日上午,2020年合肥市重大產業項目集中(雲)簽約和江淮蔚來EC6量產項目啟動儀式在合肥市江淮蔚來工廠舉行。包括蔚來汽車中國總部項目在內的8個項目集中「雲」簽約,總投資1020億元。江淮蔚來EC6量產項目也同步啟動,簽約儀式後,省、市領導和簽約企業負責同志共同觀看蔚來汽車現場換電演示。
蔚來汽車中國總部項目包括在合肥成立蔚來汽車中國總部,建立研發、銷售、生產基地,打造以合肥為中心的中國總部運營體系。項目計劃融資145億元,用於公司研發、市場體系建立和運營;同時,規劃建設總部及研發基地(10億元)、第二生產基地(15億元)。蔚來中國預計2020年營收148億元(上市3款車型),2024年營收1200億元(上市6-8款車型),2020年至2025年總營收4200億元,總稅收78億元,2025年前在科創板上市。蔚來中國落戶合肥5年內將打造一個千億產值的龍頭企業,加速合肥新能源汽車集群發展,引領帶動安徽新能源汽車產業進入全國第一方陣。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⑧ 國外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歷史
1、19世紀90年代美國人製造出世界上第一輛純電動(新能源)汽車。
2、20世紀30年代中期結束了早期的純電動汽車生產而進入燃油汽車的黃金時期。
3、2001年,我國確立「十五」國家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電動汽車重大專項項目,明確了我國的電動汽車戰略發展基本原則。
4、2006年我國純動力電動汽車功能樣車已經實現。(8)美國公司合肥新能源汽車投資建廠擴展閱讀新能源客車的發展問題:
1、充電基礎設施仍然是發展的短板。我國現在車樁比只有3.5:1,隨著新能源汽車數量的持續增長,充電基礎設施結構性供給不足的問題日益凸顯,整體規模仍顯滯後
2、核心技術還需要進一步突破。從動力電池來看,高端產品與國外的差距不大,但產業整體創新能力還不夠強。
3、後市場流通服務體系還有待健全。在售後服務方面,不同品牌新能源汽車的質保內容參差不齊,電池以舊換新的政策也不相同,售後服務配套體系滯後,對培育消費市場也有一定的負面影響。
⑨ 吉利3億美元入股遭否,合肥百億投資蔚來背後
2月25日,2020年合肥市重大產業項目集中(雲)簽約和江淮蔚來EC6量產項目啟動儀式在合肥市江淮蔚來工廠舉行,包括蔚來汽車中國總部項目在內的8個項目總投資1020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消息公布後,北汽新能源總經理馬仿列、江淮新能源營銷公司總經理汪光玉、特來電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長於德翔、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長城歐拉品牌總經理寧述勇以及奇點汽車創始人瀋海寅等多位車圈大佬第一時間在微信群里對蔚來和李斌表示加油祝賀。
作為汽車行業的同行者,他們一方面是希望資本市場的寒冬能夠結束,另一方面也希望車企能夠得到當地政府的支持,畢竟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
2020年伊始,汽車人還沉浸在對「汽車市場春天」的期待中,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打亂了所有人的節奏。
根據乘聯會和中汽協公布的1月月度銷量數據,新能源汽車銷量直接被腰斬。彼時,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此次疫情讓新能源車的銷售面臨更大的壓力。
車企的新品線下發布幾乎難以進行,今年上半年幾乎所有與汽車有關的大型活動,上市發布會、試駕會、品鑒會等都將延期或取消。
秦力洪認為,湖北省和武漢市是整個中國汽車工業,乃至全球汽車工業、零部件工業的中心之一。「我相信全行業應該沒有哪家公司的供應鏈能夠避開湖北的,」在秦力洪看來,武漢的疫情不完全解決,整個汽車工業完全恢復正常都是做不到的。
有外媒此前報道稱,為了重振市場,中國可能會將新能源汽車補貼延長至2020年年後。
蔚來與合肥簽約的消息像是一場及時雨,安徽省與合肥市領導在現場觀看蔚來汽車現場換電演示,更顯示地方政府對蔚來的重視程度之高。
安徽當地媒體更是評價,蔚來中國項目「與合肥市重點發展的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葯、高端裝備製造等產業集群高度契合,更對我國通訊行業、高端智能電動汽車領域實現自主可控發展、應對國際競爭具有重要意義。」
對蔚來來說,這也是一個「新的起點,新的機遇。」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王玉琴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⑩ 什麼時候外國車企可以在中國獨資建廠
2018年。
2018年4月17日,國家發改委在回答記者提問時候表示,將分階段取消汽車行業股比限制。發改委表示,汽車行業將分類型實行過渡期開放,2018年取消專用車、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車外資股比限制;
2022年取消乘用車外資股比限制,同時取消合資企業不超過兩家的限制。而通過5年過渡期,汽車行業將全部取消限制。
另外,在製造業中,發改委還表示,諸如船舶行業2018年將取消外資股比限制,包括設計、製造、修理各環節。再如,飛機製造行業2018年將取消外資股比限制,包括干線飛機、支線飛機、通用飛機、直升機、無人機、浮空器等各類型。
在此前的一次中國汽車行業組織的高端論壇上,有相關負責人曾透露特斯拉會在2018年正式在華獨資建廠,這也佐證了上述外企獨資建廠的政策將會在年內正式落地。
新能源最先取消持股比例限制
取消股比限制,就是合資品牌有國家保護的,所以股比限制是50:50,而未來取消這一股比限制就意味著,國外車企可以自由的在中國建廠造車,甚至是以獨資方式進入中國!而這就預示著很多很多的大事要發生了...
要知道特斯拉希望在華建廠已經很久了,但無奈於在與上海政府進行了一年多的溝通之後,雙方仍沒能達成協議,很可能是因為股比沒有談妥,所以泡湯了。
但是有了這個「取消股比限制」的政策,特斯拉在華建廠的難度就小了很多。當然,這也就意味著外資企業不必再像去年年底的江淮大眾、福特眾泰一樣,為了新能源而合資。
新能源車是最先取消股比限制的,而在2020年新能源補貼也會取消,兩枚炸彈相繼而來,對於自主新能源品牌來說,將會面對不小的挑戰。
以上內容參考:鳳凰網-外資持股比例將大幅放開,中國車企,你們准備好了嗎?
以上內容參考:鳳凰網-汽車股比放開方案公布:分階段取消,五年內全部取消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