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汽車 » 深圳電動汽車發生火災

深圳電動汽車發生火災

發布時間: 2022-01-08 21:39:23

⑴ 如果你維修的 新能源純電動汽車在維修工位上車輛前艙發生火災你如何處理

您好,使用乾粉滅火器這樣比較安全,如果是在充電的汽車的情況一定需要先把電源給斷掉。希望對你有幫助

⑵ 深圳交警扣車場為什麼會引發大火導致電單車被燒毀

在7月7日上午10時,廣東深圳,南山交警大隊南頭扣車場發生火災。

據目擊者介紹,著火的是查扣的電單車,現場明火很大。





據南山警方通報稱,起火的屬報廢電動車,火情由電動車內電池短路漏電引起。

歷年來,對於「五類車」,即摩托車、電動自行車、電動(機動)三輪車、殘疾人非法拉客車、鐵甲改裝拉客車。

一直以來,「五類車」都是深圳交警關注的焦點和整治的重點。

由深圳交警牽頭,各分局配合,形成各警種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2013至2015年查扣車輛分別為42萬、38萬和35萬輛。

2016年以來,深圳市公安局組織各單位大力整治公交站點、地鐵口、口岸、商業繁華區「五類車」聚集兜客攬客「亂象」。

⑶ 純電動汽車發生自燃如何處理

1.遇到小火災,火焰沒有蔓延到高壓電池部分,可以用二氧化碳或是乾粉滅火器滅火。

2.檢查火情的時候,不能與任何高壓部件家畜,自始至終要使用絕緣工具檢查。

3.儲存氣體的充氣瓶以及氣體支柱和其他組件可以達到液體膨脹蒸汽爆炸的溫度,所以檢查事故的時候遇到「熱區」,要適當精細防護的拆解。我理解溫度達到一定程度可能會引發爆炸。

4.如果高壓電池在事故火災中彎曲、損壞、扭曲變得不成樣子,或是懷疑電池出現問題,滅火的時候消防用水要有足夠的量。

5.電池著火可能需要24小時才能完全被撲滅。使用熱成像攝像頭可以確保高壓電池完全冷卻。如果沒有熱成像攝像頭就要監控電池是否復燃,電池冒煙代表很熱,要監控電池1小時之後不再冒煙。

警告1:火災發生考慮到前車通電,不要碰觸車輛的任何部分。救火要穿上防護裝備,包括自給式空氣呼吸器。

警告2:總是要假定所有高壓原件都處於通電狀態,切割、壓歲或是接觸這些高壓原件會導致嚴重傷

望採納喲,謝謝

⑷ 電動汽車最近很火,但是起火事件也不少哦,感覺不安全,這種新能源汽車怎樣做才防火安全啊

全球每年都有汽車自燃事故發生。根據公開資料顯示,2016年國內共發生29起約40輛新能源汽車起火事故,其中,純電動汽車是起火事故高發的車輛類型,佔比高達79%;其次是油電混合動力佔比10%,插電式混合動力7%,最後未披露動力類型的佔4%。那麼,新能源汽車如何做好防火阻燃呢?
新能源汽車區別於燃油車的地方在於以電作為驅動動力來源。因此用電安全顯得尤為重要。一旦發生電路短路或高壓擊穿,就會導致零部件停止工作,輕則導致汽車拋錨、整車漏電,重則可能會引起汽車自燃。新能源汽車在材料的選擇上除了絕緣耐壓、防腐蝕,還需要考慮阻燃性。

目前,世界各國沒有統一的車用電壓標准,各大新能源汽車企業採用的電壓各有不同。類似比亞迪這樣的車企採用低、中、高多個電壓平台的新能源車,高壓電壓可達690V,而瞬間脈沖可達800V以上。因此,如果不採用阻燃材料,一旦電壓擊穿或遇高溫,可導致整車漏電或自燃等事故。因此,阻燃材料成為了電池模組的包殼首選。塑料殼體具有較好的成本優勢以及綜合性能,是目前發展動力電池殼體的主要發展材料。在對動力電池提出了明確的阻燃要求後,越來越多的企業如中航鋰電、博世、雷天等,開始採用阻燃塑料做電池殼體。
充電設施的標准目前也尚不完全一致。由於不同電動汽車的電壓平台不同,再加上介面、通訊協議等技術因素的不同,這直接導致了樁與樁之間不能互聯互通,而且車樁不匹配的問題非常突出。充電設施包括充電樁、高壓線、高壓接插件和充電槍等高壓部件。其重要性與車內的動力電池一樣,都需要考慮充電的阻燃性、安全性等方面。根據目前國內發布的充電設施的標准和要求,我們對充電樁和充電槍外殼、插座插頭以及內部的高壓線束的阻燃材料進行了整理,並列舉了目前充電設施的產品,對相應的材料性能特點進行分析。
電器連接件如繼電器、高壓接插件等都需要添加阻燃材料,這是基本要求。接插件金屬端子需要插拔次數多,還要求壽命要長,以免老化斷裂耐熱。目前常見的材料主要有PBT、PA等材料。
我國在高聚物(各種塑料包括工程塑料)的阻燃中,主要是以用量少、阻燃效率高且適應性廣的添加型溴系阻燃劑為主。溴系中多溴二苯醚(PBD PO)在燃燒時會產生有毒致癌的多溴代苯並烷(PBDD)和多溴代苯並呋喃(PBDF),而且鹵素阻燃劑在燃燒時生成大量的煙和有毒且具腐蝕性的氣體,可導致單純由火所不能引起的電路系統開關和其它金屬物件的腐蝕及對人體呼吸道和其它器官造成危害的嚴重缺點。
目前我國也在針對汽車內飾件制定新的防火標准,意見稿已經發出來,在保留GB8410的基礎上,增加了垂直燃燒、氧指數、煙密度等幾個指標。增加煙密度指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火災發生時,人多數是被煙氣窒息而死。但是,國標仍沒有考慮煙氣毒性。
人們日益重視環保、安全、健康問題,各國也把環保型阻燃材料作為重點開發和研究對象。國家標准也會愈加完善和嚴格,隨之而來的是,車用的阻燃材料往環保與多元化方向發展。

⑸ 電動汽車起火原因都有哪些

電動汽車起火原因與電池是脫不開干係的。車輛起火並非電動車獨有,暫時未有數據顯示電動車起火概率比汽油車高。但由於電池的原因,電動車一旦起火會給消防員滅火和後續的處理帶來難度。

4,電池進水
對於電池防水方面,國家也出台了相應的政策。GB/T 31485-2015《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及試驗方法》,主要考核電動汽車用動力電池單體和模組的安全指標及試驗方法。相對舊標准,該標准增加了單體和模組海水浸泡檢驗要求。「單體海水浸泡,電池滿充,禁入3.5%的NaCL溶液2小時,溶液整體浸沒電池,觀察1小時。」「模組海水浸泡,模組滿充,浸入3.5%的NaCL鹽水2小時,溶液整體浸沒模組,觀察1小時。」GB/T 31467.3-2015《電動汽車用鋰離子動力蓄電池包和系統:安全性要求與測試方法》,海水浸泡項目測試電池包或者電池系統在車載狀態下發生浸沒等危險情況下的安全性,試驗條件也是浸入3.5%的NaCL鹽水2小時,要求無起火和爆炸等現象。

標准雖有但門檻似乎很低,就比如南京大巴起火事件,電池在水裡整整泡了一夜,雖然符合國家標准,但還是照樣起火。中國的很多電動客車生產商,對所用電池採取招標的形式,把電動汽車看成簡單的組裝。這樣出問題是必然事件。

⑹ 各類電動汽車起火事件都有哪些

各類電動汽車起火事件都有:

1、2017年6月11日凌晨3時左右,山東省日照市一輛特斯拉撞擊護欄後發生火災。

2、2019年4月21日晚8時許,上海徐匯區裕德路泰德花苑小區地下車庫內,一輛特斯拉轎車突然冒出白煙。

3、2019年4月24日,武漢一輛比亞迪E5起火。

4、2019年5月16日和6月14日,蔚來ES8分別在上海、武漢市再次出現自燃事件。

(6)深圳電動汽車發生火災擴展閱讀:

2019年8月18日,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發布《新能源汽車國家監管平台大數據安全監管成果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今年5月以來,在發生起火事故的新能源汽車(已查明著火時的車輛狀態)中,41%的車輛處在行駛狀態、40%的車輛處在靜置狀態、19%的車輛處在充電狀態。

《報告》顯示,今年5月以來,新能源汽車國家監管平台發現新能源汽車安全事故79起,涉及車輛96輛。其中,47輛事故車輛接入國家監管平台,28起事故在發生前10天內國家監管平台已進行預警提醒。

79起安全事故中,65%的事故車輛為乘用車、28%的事故車輛為專用車、7%的事故車輛為客車。從動力電池類型看,86%的事故車輛使用三元鋰離子電池、7%的事故車輛使用磷酸鐵鋰電池、7%的事故車輛電池類型不確定。

在已查明著火原因的車輛中,58%的車輛起火源於電池問題,19%的車輛起火源於碰撞問題,還有部分車輛的起火原因源於浸水、零部件故障、使用問題等原因。

⑺ 五問充電站起火爆炸:電動汽車自燃誰買單

4月28日凌晨,深圳塘尾新能源汽車充電站發生一起車輛起火爆炸事件,現場共5輛新能源車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壞,所幸無人員傷亡……
5月4日,浙江杭州,一輛新能源車發生自燃,現場濃煙彌漫。消防員將火撲滅後,車被燒得只剩一個空殼……
近期,關於汽車起火的事件頻頻發生,每一則汽車起火事件都令人揪心,尤其是進入消費者沒幾年的新能源汽車自燃事件,更是備受關注,甚至不少車主開始惶恐自家車輛會不會在哪一天突然發生自燃。
在新能源汽車發展期間,從研發、測試到生產,安全一直各方強調的重中之重,然而新能源汽車的安全事件仍有發生,消費者該如何放下對新能源汽車安全的擔憂?我們以涉及多方的深圳充電站起火這一事件來深入探討。
1.誰最先起火,事故原因是什麼?
5輛車均受損,很大可能是由一輛車先起火,引燃周圍的另外4輛車,受損車輛中包括吉利帝豪EV、北汽新能源EU系列、比亞迪秦EV等,那麼到底是哪一輛車先起火的呢?
根據媒體報道,本次起火事件是由陸地方舟威途Z3車型在充電後自燃引起,所在充電站的充電樁為深圳鴻嘉利,現場兩輛Z35物流車所搭載的電芯其中一輛是來自蘇州宇量的三元鋰電,另一輛電芯來源尚不清楚。
充電樁企業深圳鴻嘉利發布了充電樁後台數據並進行初步判斷,事故原因為白色陸地方舟Z35(車牌號:粵BD0***1,某品牌338.4V 156.8Ah型號電池)純電動車發生自燃引起,並在4月28日當天發布了情況說明,說明中具體介紹了現場情況:
白色陸地方舟Z3(粵BD0***1)車輛於4月27日20點40分進入本充電站,在現場管理人員指揮下停在9號充電樁位充電,後面陸續有4輛小車進入本充電站停在白色陸地方舟Z3(粵BD0***1)旁進行充電。
4月28日凌晨1點26分,白色陸地方舟Z3(粵BD0***1)後台數據顯示充電樁已經完成充電並自動斷電,顯示BMS的SOC滿中止。
(充電樁後台數據)
凌晨1點35分,引擎蓋部位發生冒煙,本站管理員和現場兩位司機迅速使用充電站滅火器滅火,無奈火勢發展迅猛,引發爆炸,引燃附近充電車輛,凌晨1點45分消防車輛抵達現場展開滅火,於凌晨3點左右全面控制住安全隱患問題。事件共造成5輛汽車被燒毀,4台充電樁報廢,並未造成人員傷亡。
身為電芯廠家的蘇州宇量在第二天也發布了聲明,聲明表示,「經查燒毀的兩輛Z35物流車有一輛裝配我司電池,但另一輛裝配其他廠家電池。消防部門對受損車輛進行拆解後發現,我司電池在嚴重外部火燒的情況下完好無損,沒有發生燃燒,目前火災具體原因還在調查。」
截至發稿時,距離事故發生已經過去了8天,但陸地方舟一直並未作出回應對事件進行說明。為了弄清楚自燃發生的原因,汽車頭條APP撥打陸地方舟電話,接聽客服表示,「該事件屬於質量部門負責,目前的具體處理結果尚不清楚,需要聯系江蘇陸地方舟。」
於是汽車頭條APP電話聯系江蘇陸地方舟,接聽電話的工作人員表示公司現在還沒有復工,然後搪塞了幾句就匆匆掛掉了電話。看來,自燃事故發生的原因尚未調查清楚。
2.充電容易導致自燃?
不僅是此次深圳充電站起火事件中的物流車,不少乘用車在充電期間也發生自燃現象,比如在去年某品牌電動車在夜間充電過程中發生起火燃燒,那麼是充電導致車輛自燃的嗎?
在2019年8月,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曾發布過《新能源汽車國家監管平台大數據安全監管成果報告》,報告中顯示,從2019年5月至8月不到4個月的時間里,新能源汽車國家監管平台共發現79起安全事故,涉及車輛96輛。
其中,在已經查明起火原因的車輛中,行駛狀態的車輛比例為41%,靜止狀態的車輛比例為40%,充電狀態的車輛比例為19%。由此可見,與行駛狀態、靜止狀態相比,充電狀態並非大頭。
此外,根據從2015年到2019年新能源汽車起火狀態劃分可以看出,行駛中的佔比逐漸減少,充電中的也逐漸降低,停置狀態和原因不明的佔比逐漸增加。從2019年全年數據來看,停置狀態、行駛狀態、充電狀態和起火時狀態不確定的佔比分別是32.81%、29.69%、18.75%和18.75%。因此,根據車輛所屬狀態來判定自燃原因並不可靠,還得看後續調查結果。
3.誰為自燃事件買單?
在此次深圳充電站著火事件中,塘尾充電站亮出了為充電站和充電樁購買的保單,此次充電站和充電樁的損失可以獲得相應賠償。
那麼自燃車輛的車主和其他被引燃車輛的車主能否獲得賠償呢?
翻看以往新能源汽車自燃事件發生後的處理情況,有的是車輛廠家主動賠償,有的是保險公司按照車主購買的自燃險進行賠付,也有雙方溝通無果狀告到法院。總之,關於新能源汽車發生自燃事故的賠償判定結果五花八門,相同的是,大多數案例都是參照傳統燃油車的保險情況進行賠付。
一位保險人員表示,新能源汽車的自燃索賠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因為會遇到無法鑒定結果的情況導致舉證困難、責任無法判定。
新能源汽車是新技術的產物,相對於傳統燃油車具有了一些新的風險,例如動力電池系統缺陷、電池材料不過關、電池使用不當等,這也使得新能源汽車保險的事故責任認定變得十分困難。
目前定則的關鍵在於自燃發生的原因,倘若是質量問題又在質保期,那麼基本就確定是廠家的責任;倘若是電路改裝等個人原因,那隻能車主自己承擔了。
(國內某新能源車企保險部人員提供的附加險)
購買自燃險是轉移風險的好方法,自燃險是附加險,但在很多自燃險中新能源汽車中電池、電機和電控引發的自燃並不在自燃險理賠范圍,投保時還需多加咨詢。
其實,業內一直在推動新能源汽車後續的保險服務,但由於新能源汽車的風控難度、出險率、案均賠款都與傳統燃油車有很大差異,還需要時間來研究,因此專門針對新能源汽車的保險遲遲沒有落地,而保險的完善無疑會減輕潛在消費者和車主對新能源汽車的自燃焦慮。
4.如何避免自燃事件的發生?
由於汽車結構復雜零配件多,使用周期長,會存在線路老化等潛在引發自燃的因素,因此自燃事件是沒有辦法完全避免的,哪怕至今有上百年歷史的燃油車的自燃事故發生率也高居不下。
據可查的與車輛自燃相關的官方數據顯示,上海消防部門曾表示「2011年共接到900多起汽車燃燒火警,平均每天約3起,其中大部分為自燃。」按照2011年上海民用車輛329量的保有量粗略計算,上海該年汽車自燃事故率超萬分之二。
既然無法避免,那能否進行預警提醒呢?答案是可以的。據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發布《新能源汽車國家監管平台大數據安全監管成果報告》顯示,2019年5月至8月期間,新能源汽車國家監管平台共發現79起安全事故,涉及車輛96輛。其中,47輛事故車輛接入國家監管平台,28起事故在發生前10天內國家監管平台已進行預警提醒,預警率達59.57%。
除了預警,提高產品質量從根本上降低自燃事故的發生顯得更為可控。中國科學院院士、汽車安全與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歐陽明高曾指出,當下新能源車企對電池產品的測試驗證還有不足。
歐陽明高進一步解釋,目前很大一部分企業並沒有建立企業內部的電池安全測試標准,甚至沒有電池安全測試能力,再加上部分企業強行使開發周期為24-28個月的動力電池產品追上一年一調整的補貼周期,進而導致電池的研發、測試驗證周期不得不縮短,因此必然會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5.車企如何把好安全關?
過去幾年,車企為了使獲得的補貼最大化,過度追求高能量密度、超長續航等,不少企業還將大功率快充作為賣點,殊不知測試工作不充分會導致產品本身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
業內關注度最高的新能源車非特斯拉莫屬,一方面是特斯拉官方宣稱的快充速度:V3超充樁最大功率為250kW,充電5分鍾能實現120km的續航里程,另一方面是特斯拉國內外自燃事件的頻發,而快充也是很多媒體猜測其發生自燃的主要原因之一。
國內的新能源車企對安全的追求也越來越高,比如說比亞迪今年發布的刀片電池。與三元鋰電池相比,刀片電池最大的優勢就是安全,甚至比一般磷酸鐵鋰電池的針刺實驗結果還要出色。
比亞迪官方視頻顯示,當進行針刺實驗時,三元鋰電池發生爆炸和劇烈燃燒;普通磷酸鐵鋰塊狀電池產生大量煙霧;而刀片電池不僅無煙、無名火,而且表面升溫幅度小(僅30℃-60℃)。
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甚至放話:「搭載刀片電池的新能源汽車,將把』自燃』這個詞,從新能源汽車的字典中徹底抹掉。」而刀片電池的真正實力當真如此,還是也會發生自燃董事長被打臉,還得關注其後續表現。
此外,如今新能源汽車補貼新政時間的延長,給了車企更長的緩沖期。同時,補貼新政還強調了「技術指標穩定」,這意味著政策對電動車的要求不再是盲目追求「能量密度」。產品換代周期的放緩,也使得質量更加有保障,自燃事故率也趨於降低。
自燃一定是車企的責任嗎?並不是,車主也有一定的責任,除了盡量避免私自改裝,還應對車輛進行定期保養檢查,並時時保持警惕,以應對突發的自燃事件。
自燃事故的代價有大有小,我們為何不將其盡量降到最低呢?畢竟,只有整個行業自燃事故減少,消費者才能相信新能源汽車是安全的。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⑻ 深圳一村凌晨突然發生火災,連燒40多輛電動車,導致起火的原因是什麼

2021年11月8日凌晨3點多,深圳龍華區某村一個電動自行車車棚突然起火。有目擊街坊說,當時火勢蔓延得非常快,而他們所在的樓房距離起火點不到十米,只能迅速撤離打119求助。消防救援人員趕到現場後,首先確認車棚已斷電,然後馬上進行撲救,並疏散被困群眾,大概10分鍾成功撲滅大火。

整個鋼結構停車棚,已經被完全燒穿。裡面的40多輛電動自行車,也都被燒得只剩下鐵架。停在旁邊的幾輛轎車也跟著遭殃,其中一輛車車頭損毀嚴重。就連附近樓棟的外牆,都有被熏黑的情況。

總之,這種停車棚或者充電棚,很容易發生這樣的事情,如果一輛車起火,可能就會引燃其他車輛,這起事故就是這樣的不知道是充電引起,還是電池自燃,或者是人為縱火。

⑼ 深圳一車棚連燒40多輛電動車,造成此悲劇的原因是什麼

據監控視頻顯示,當時車棚內一輛電動自行車先起火。初步調查,火災由該輛電動自行車自燃導致。這次事件其實也挺嚴重的,造成了不少的經濟損失。這次一共造成40多輛電動車被燒毀,周圍停靠的汽車也受到了損傷,就連附近樓棟的外牆,都有被熏黑的情況。

我們只有一步一步走下去,踏踏實實地去走,永不抗拒生命交給我們的重負,才是一個勇者,到了驀然回首的那一瞬間,生命必然給我們公平的答案和又一次乍喜的心情。沒有人知道自己的未來什麼時候而結束,自己的一個舉動是否會引起某些未知的變化,但是只要我們嚴格遵守安全守則,我相信美好的一天總會從新開始,難道不是么?

⑽ 八日十二號深圳市龍華新區電動車充電引起的火災具體位置在什麼小區

8月12號,深圳市龍華新區振動所中隊延遲的否定。具體位置在什麼小區都可能夠引起看一下新材知道

熱點內容
開豪車賣茶葉圖片 發布:2025-07-14 23:45:20 瀏覽:583
三羊1電動車價格及圖片 發布:2025-07-14 23:40:27 瀏覽:559
越野車豐田坦途 發布:2025-07-14 23:40:27 瀏覽:649
豐田tuyouta越野 發布:2025-07-14 23:32:53 瀏覽:149
皮卡堂聖誕樹禮物 發布:2025-07-14 23:28:37 瀏覽:962
長安老年電動代步汽車價格 發布:2025-07-14 23:21:09 瀏覽:826
廣西出發去雲南自駕游最佳路線圖 發布:2025-07-14 22:53:02 瀏覽:297
大埔縣自駕游路線 發布:2025-07-14 22:46:52 瀏覽:745
眾泰硬派越野車 發布:2025-07-14 22:31:30 瀏覽:923
去吧皮卡丘怎麼獲得金幣 發布:2025-07-14 22:19:21 瀏覽: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