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汽車 » 新能源汽車積分強制比例

新能源汽車積分強制比例

發布時間: 2022-01-10 04:36:01

A. 五部門修改雙積分辦法,完善新能源汽車積分靈活措施

此外,對個別文字作相應修改。

本決定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商務部?海關總署?質檢總局令第44號)根據本決定作相應修改,重新公布。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B. 修改《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

2017年9月,工信部、財政部、商務部、海關總署、市場監管總局五部委聯合發布《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積分辦法》」);2020年6月發布了《關於修改〈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的決定》,該修訂案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依據決定作相應修改後重新公布。新《積分辦法》的實施旨在為適應產業發展新形勢,進一步優化管理機制,更好地促進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作者??工信微報

編輯?姜文玲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C. 新能源汽車雙積分管理辦法什麼時間開始施行

《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已經2017年8月1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第32次部務會議審議通過,並經財政部、商務部、海關總署、質檢總局審議同意,現予公布,自2018年4月1日起施行。





根據我國國情和汽車產業發展的需要,適時調整本辦法有關制度、附件,並重新公布。

D. 「雙積分」新政來了丨新能源汽車能否觸底反彈

當然,部分車企對新能源汽車熱情不高的原因在於,在過去的兩年,出現了積分供大於求、積分價格偏低的情況。不過,隨著新政將新能源汽車考核比例進一步提高,以及單車積分的下調,積分市場供大於求情況將顯著改善,積分交易的價格有可能將上漲,交易價格也將充分體現市場價值。

這對於新能源汽車銷量較高的比亞迪、北汽新能源等車企而言無疑是利好,有利於其緩解當前由於新能源補貼退坡帶來的資金壓力。

新能源車觸底反彈?

更加嚴苛的雙積分政策,無疑將倒逼車企加大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和生產力度。不過,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走勢卻不容樂觀。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中國車市出現下滑。得益於國內疫情的好轉以及各地方政府促消費政策的出台,4、5月乘用車市場出現明顯回暖,但新能源汽車市場仍然在低谷徘徊。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前5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僅為28.9萬輛,同比下滑38.7%。其中,純電動乘用車下滑幅度高達41.3%,累計銷量僅為19.5萬輛。

崔東樹認為,雙積分新政的出台,會激發車企下半年對新能源汽車的生產熱情。隨著更多有競爭力的產品推向市場,以及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認可度提升,市場有望恢復高增長。

不過,車企生產更多新能源汽車,並不意味著就能賣出更多新能源汽車,關鍵在於能夠提振市場需求。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總工程師、副秘書長葉盛基認為,新版雙積分政策中積分比例以生產量為計算基礎,可能存在一些隱患或改進空間,不排除有的企業為了滿足積分比例要求而盲目生產沒有市場的新能源汽車,造成社會成本浪費。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E. 工信部明確2021-2023年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

(文/彭科峰)6月22日上午,工信部在官網發布關於修改《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的決定。本次文件明確,2019年度、2020年度、2021年度、2022年度、2023年度的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分別為10%、12%、14%、16%、18%。2024年度及以後年度的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由工信部另行公布。

文件還指出,市場監管總局負責對獲得強制性產品認證的進口新能源乘用車參數、進口乘用車燃料消耗量等進行核查。此外,《決定》增加了引導傳統乘用車節能的措施;完善了新能源汽車積分靈活性措施;豐富了關聯企業的認定條件;將燃用醇醚燃料的乘用車納入核算范圍,對具備節能減排優勢的車型給予核算優惠等。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F. 新能源汽車積分政策需要多少產能

FT中文網9月10日報道雖然中國對新能源汽車的概念界定還沒有完全清晰,但並不能排除過剩的可能性。中國汽車最近30餘年的發展證明,本次對新能源汽車的追逐仍將是「全民性」的——所有製造汽車的企業在戰略(或者說形式)上都必須提及它,否則可能面臨被淘汰的危險,無論這種淘汰來自真實的市場,還是政策層面。不過,在新能源汽車過剩之前,中國汽車還有的路要走。現實證明,現在進入新能源汽車的製造商還處於試探階段,他們推出的產品不是為了進行銷售,而是為了展示。一來迎合「主旋律」,一來證明其與全球基本處於同一層面。2008年12月15日,比亞迪推出了其F3DM雙模電動車,在市場層面它被冠以「全球第一款上市的不依賴專業充電站的電動車」,這是中國在新能源轎車方面的重要時刻。但其14.98萬元的售價說明,這款車並不是為商業化生產准備的。比亞迪的品牌難以支撐這樣的售價,與此同時圍繞該車的輔助性工作尚未到大批量生產的階段。更為重要的是,在政策層面,中國尚且沒有就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制定出明確的政策,究竟選擇哪一種新能源作為發展方向,一直處於模糊狀態,電動汽車僅是其中的一個方面。比亞迪是藉助其在電池方面的優勢首先向政府層面進行試探。在F3DM車型上市後,比亞迪可以通過政府用車等方式,讓政策制定者對電動汽車有清楚的認識,以便在制定政策時,能對電動汽車的發展給出明確的政策支持。畢竟,在1998年清華大學試制出中國第一輛高爾夫燃料電池汽車以來,政策制定者面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始終處於搖擺狀態,他們需要有企業引導才能制定出政策。比亞迪向市場傳遞的信號具有誘惑性,諸多廠家也紛紛試水電動汽車。2008年4月,長城在北京車展展出了其Kulla電動車。2008年11月,吉利汽車在廣州車展上展出了熊貓電動車。2009年2月,奇瑞的S18電動車下線。一時之間,電動汽車成為中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一種方向。其實,在比亞迪們努力的同時,國際市場對電動汽車的發展也出現了新的動向。日產、本田、戴姆勒等跨國汽車公司也紛紛拿出了其在電動汽車方面的代表作品。這是誘惑中國向新能源汽車法力的外部原因。但直到2009年9月,中國的政策制定者也沒有明確的表示電動汽車將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主要方向。他們不願承擔風險。只要此類政策出台,所有的汽車企業都會沖進這一領域,這種做法的後果難以估量。通過各種具有官方背景人士的表態可以發現,中國發展新能源汽車不是基於自身的條件,而是為了追趕跨國公司的步伐,「趕超歐美」的想法成為他們的主要意圖。所以,他們在制定政策時會更加搖擺。不可否認,在中國推廣新能源汽車有各種條件尚不具備。但最重要的是,電動汽車的生產商如何與具有絕對壟斷性的國家電網達談判。要與國家電網爭利,汽車製造商沒有成功的把握。而這直接決定著電動汽車行駛的范圍。其實,在這層意義上,中國汽車的產能過剩是規劃中的過剩,而非直接生產汽車數量的過剩。更值得警惕的是,新能源汽車製造商數量的過剩。電動轎車是中國在新能源汽車方面較為明顯的表現,其他諸如生物燃料、氫燃料、E85乙醇燃料等方面則還沒有形成爆發性的力量。與國家政策的現狀一樣,諸多汽車都表示,他們在各種燃料的新能源汽車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嘗試。如此以來,中國發展新能源汽車的關鍵在政策層面。而這個政策的制定將是一個漫長、復雜的利益博弈過程。由於各汽車製造商所在的省(市)對當地的GDP具有相當的影響,一汽對於長春、東風對於武漢、上汽對於上海、廣汽對於廣東等的重要性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因此,這些地方政府必然會想方設法為這些汽車企業爭取利益。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政策必須首先能協調各地的利益。這不會很容易。與此同時,政策的制定必須擺脫合資企業的影響。在以汽油為主的市場中,合資汽車公司成為市場的主導性力量,它們對各種政策的制定具有程度或深或淺的左右。而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中國必須改變這種局面。若跨國汽車製造商將其新能源方面的車型通過合資公司導入中國,這將使政策的制定面臨更難的選擇。在方向選擇上,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必須探索出屬於自己的道路。完全的復制歐洲、美國、日本等的路徑很難成功。以歐洲市場為例,柴油轎車在這里具有相當的市場,大眾等汽車製造商在這一細分領域具有絕對的優勢,大眾也曾在中國投放了柴油轎車,不過並沒有成功。鮮見的障礙是中國的柴油品質很難達到歐洲的標准,但中石油與中石化並不想改變現狀。在日本,以豐田為代表的汽車企業在混合動力方面具有較強的優勢,但在中國普銳斯等車型尚處於探路階段。屬於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道路,必須由企業進行探索,政府只需要提供政策的支持即可,無需行使其他的行政大權。

G. 純電不再是「唯一」選項 「雙積分」新規正式落地

日前,工信部發布了《關於修改〈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的決定》。此次「雙積分」新政公布了2021-2023年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並將轉結標准放寬,並完善了傳統能源乘用車燃料消耗量引導和積分靈活性措施,並將從2021年1月1日起執行。

此次新版「雙積分」政策徹底解決了上一版內容中新能源積分有效期較短的難題,有助於提升新能源積分的交易價值,保證新能源廠家的積分交易熱情,進而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紅點觀察:

受疫情和補貼退坡的雙重影響,近兩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整體較為低迷,新版「雙積分政策」結合疫情對新能源汽車產業帶來的一系列影響,根據實施經驗和行業信息反饋對內容進行了完善和改進,解決了前期實施過程中發現的一系列問題,有利於更好地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H. 新能源汽車積分制度什麼時候實施

1月30日訊 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今日就新能源汽車積分問題作出回應稱,積分辦法將於2018年4月1日開始實施。部分企業還面臨一定的達標壓力。以2016年為例,123家汽車企業中,有42家企業沒有達到燃料消耗量標准要求,其中也有產銷規模較大的企業,不少企業在新能源汽車產品規劃布局方面,距離2019年和2020年積分比例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工信部也通過各種方式方法來提醒企業要引起重視,要根據積分辦法中平均燃料消耗量標准和新能源汽車的比例要求,盡早進行產品的研發和生產布局,反應慢了不僅僅會造成經濟損失,還將錯失發展的良機。

辛國斌認為,產業發展面臨的壓力和挑戰明顯增強,還存在著行業散、小、亂的現狀,產品的安全隱患也還一定程度的存在,創新能力不強這些亟待解決的問題,還沒有徹底扭轉、取得突破。為了進一步規范新能源汽車的生產經營活動,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和公共安全,工信部制定發布了《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准入管理規定》,這是以工信部39號令的形式對外發布的,已於2017年7月1日正式實施,其中,適當提高了新能源汽車的准入門檻,增加了安全監管等方面的要求,就是要通過這樣一個方式,來推動新能源汽車的健康持續發展。

I. 新能源汽車積分 8%怎麼計算的

按照傳統汽車年產量再乘以8%,注意這里傳統汽車是包括非插電混合動力的

J. 2019年新能源正積分供過於求,車企是否能夠高枕無憂

日前,工信部發布了2019年度中國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成績單」,對144家車企「雙積分」進行公示。

統計顯示,2019年度中國境內144家乘用車企業共生產/進口乘用車2093.00萬輛(含新能源乘用車,不含出口乘用車),平均燃料消耗量實際值為5.56升/100公里,燃料消耗量正積分為643.43萬分,燃料消耗量負積分為510.73萬分,新能源汽車正積分417.33萬分,新能源汽車負積分85.53萬分。

2020年開啟的新十年,新能源車市以負增長開局,表明在市場需求有限的情況下,政策仍是推進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主導力量。與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的方式不同,「雙積分」政策的思路是通過建立積分交易機制,形成促進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協調發展的市場化機制。

但是補貼也好,雙積分政策也罷,依舊是政策推動,如何真正實現市場化,還需要企業自身不斷推出出色的產品,才能與燃油車實現同台競技。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熱點內容
去吧皮卡丘蟲子符文 發布:2025-07-14 15:53:29 瀏覽:694
賓士商務車大全14坐 發布:2025-07-14 15:33:44 瀏覽:486
gubi推車價格 發布:2025-07-14 15:30:55 瀏覽:943
bigrock山地車價格 發布:2025-07-14 15:29:20 瀏覽:217
15款賓士e內飾升級 發布:2025-07-14 15:28:24 瀏覽:538
豪車做漆步驟 發布:2025-07-14 15:18:17 瀏覽:476
豐田c照房車 發布:2025-07-14 14:51:38 瀏覽:409
裸車價開票少開可以投訴嗎 發布:2025-07-14 14:51:30 瀏覽:785
玲玲徒步戶外房車 發布:2025-07-14 14:51:24 瀏覽:113
現代純電動汽車價格 發布:2025-07-14 14:45:25 瀏覽: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