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11月新能源汽車銷量
❶ 27家車企1月銷量一覽:自主品牌漸回暖,新能源車企持續走跌
截至2月16日晚,一汽集團、上汽集團、廣汽集團、長安汽車、長城汽車、吉利汽車、比亞迪以及日產、沃爾沃、馬自達等車企陸續公布了其各自2020年1月份產銷數據。從數據來看,即便深受春節、疫情影響,整體產銷數據並不樂觀,但這其中仍有閃光點的存在,如一汽、上汽、廣汽及長安汽車等品牌自主乘用車銷量回暖明顯,增幅成功為正。但同時,新能源汽車普遍下滑的態勢依然不容忽視,比亞迪新能源、北汽新能源以及江淮新能源均持續下滑。具體情況如下:
對於1月的銷量表現,蔚來汽車表示,受假期和疫情影響,今年1月相比去年同期減少5天。以此來看,1月蔚來的日均交付量接近100輛,相比去年同期的82輛提升22%。另據透露,截至2020年1月31日,蔚來已在全國開設83家門店,其中包括22家蔚來中心和61家蔚來空間,銷售網路已經覆蓋全國59座城市。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❷ 自主品牌11月銷量排名:五菱月銷19萬輛奪冠,長安再超吉利
隨著國內汽車廠家紛紛發布11月銷量情況,自主品牌銷量排行榜正式出爐。
第一名:五菱汽車,銷量為194693輛,同比增長21.7%
第二名:長安汽車,銷量為166458輛,同比增長23.5%
第三名:吉利汽車,銷量為150517輛,同比增長5%
第四名:長城汽車,銷量為145240輛,同比增長26%
第五名至第八名:上汽乘用車,奇瑞汽車,比亞迪汽車和廣汽傳祺,銷量分別為8.8萬輛,64574輛,52806輛和40576輛。其中,上汽乘用車以較大優勢引領第二陣營。
傳祺GS4
自主品牌呈現強者愈強的趨勢,五菱,長安,吉利和長城汽車牢牢占據第一陣營,上汽乘用車引領第二陣營,廣汽傳祺已經明顯落伍。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❸ 十一月份乘用車市場分析:持續向陽,實現銷量「五連增」
公歷十一月份七至八日之間,太陽位於黃經225°,北半球獲得的太陽輻射量逐日遞減,我國也正式迎來「立冬」——雖說氣候轉涼,但中國車市卻持續向陽,實現了銷量連續五個月的增長。
根據乘聯會的銷量報告,十一月份國內乘用車市場銷量達208.1萬輛,同比增長8.0%。
在金九銀十傳統消費旺季結束的當口,各大車企在11月份卻依舊呈現出持續上揚的態勢,一路實現連續五個月的同比正增長——意味著在上半年疫情壓抑下的隱藏消費需求並未釋放完畢,再加之各地政策的助推,銷量成績一片飄紅——尤其新能源領域,在以宏光MINIEV為頭部的諸多車型的合力爆發下,實現了同比增長139.2%,環比增長28.2%的優異成績。不過在今年國內最後的A級車展,廣州車展的造勢下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卻也在意料之中,希望接下來的12月份能在各大車企年底沖量的情況下再獲佳績。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❹ 長安汽車贏了,十月總銷量21.26萬輛,自主銷量超過合資3倍
對於汽車行業來說,無論各家車企如何研發新車與節奏,但在我們消費者看來,還是最終的銷量最有話語權,因此每月銷量數據也成了大家關心的數據。很明顯在今年下半年各家銷量表現都逐漸好起來,甚至一大部分車企似乎還逆風翻盤。最近10月份銷量數據也幾乎都已經公開。其中自主品牌表現優異的還是長安,還有比亞迪新能源汽車,而本田依舊用不俗的產品實力領銜。整體來說汽車市場回暖成功,自主品牌的強勢崛起也已經有跡可循。
同比大增22.3%的本田汽車給汽車市場帶來了驚喜,特別是在自己定位為同級C位的思域,超過2萬輛的成績,這個C位確實實至名歸,思域可以說是一直在穩固自己的地位。本田汽車共計有8款車型在10月份銷量過萬,包括皓影,繽智,飛度,凌派,XR-V等車型,廣汽本田同比增長了25.8%,而東風本田同比增長19.3%,總的來說無論是廣汽本田還是東風本田在10月的表現都是令人滿意的。
綜上,從各方銷量數據來看,產品實力強勁的老牌車型依舊可以靠更新換代如日中天,另外自主品牌會發展得越來越好也顯而易見。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❺ 長安汽車的2019:銷量回暖,欲加速轉型
作為曾經的「自主一哥」,長安汽車在經歷長時間銷量、凈利潤持續下滑的考驗之後,其終於迎來了復甦的表現。
數據顯示,長安汽車在2019年銷量共計1759971輛,較2018年的2074575輛同比下滑15%。盡管長安汽車尚未重歸上行軌道,但與2018年累計同比下滑25.6%的情況相比,在經過一年時間的調整後,長安汽車下滑幅度出現明顯收窄。
可以看出,銷量正在逐漸回暖的長安汽車正在試圖抓住這個機會,做出了一些「自救」的措施,其不僅加速了混改,同時還擺脫了長期虧損的項目,加快轉型速度。在2020年,長安汽車能否如願以償,搭上這場汽車行業變革順風車,我們拭目以待。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❻ 11月自主汽車品牌銷量排行榜:車市回暖銷量普漲,馬太效應加劇
難熬的2020即將結束,又到各個車企交答卷的時間了。是收獲鮮花還是掌聲,就看車企們在這最後兩個月里的沖刺了。
從各大車企公布的11月份銷量成績來看,整體表現似乎並沒有想像中的差。不少車企都實現了銷量高倍增長,但也有少數中國品牌,依舊在「作死」的邊緣瘋狂試探。乘聯會統計數據顯示,國內狹義乘用車市場11月零售銷量達到了208.1萬輛,同比上漲了8.0%,實現連續5個月8%左右的同比增長。
而綜合燃油車方面,東風汽車也必須要加快前進的步調了。在「三風+啟辰」的四大自主乘用車品牌中,東風風神、東風風光、東風風神以及東風啟辰11月銷量分別為0.77萬輛、1.79萬輛、0.94萬輛和0.91萬輛,據悉,四品牌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滑坡。
作為汽車銷量沖刺的倒數第二個月份,11月的汽車銷量榜給我們帶來了太多驚喜。眾多低價車型的熱賣,也能發現年底購車的人群更多都是用來解決自己的出行剛需。如今臨近年底及農歷春節的到來,中國車市還會迎來一波上漲,讓我們繼續拭目以待吧!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❼ 11月銷量出爐:溫暖的車市是打不死的小強
除傳統車企外還有新勢力汽車不能忽視,蔚來、威馬、理想等新勢力品牌在11月均獲得了不錯的成績,其未來潛力也得以進一步彰顯。舉例說明,蔚來11月共交付5291輛,同比增長109.3%。截止今年11月已累計交付約3.67萬輛;11月,小鵬汽車交付新車4224輛,其中小鵬P7佔到2732輛,至此小鵬P7自今年4月27日上市以來,累計交付11371輛,實現了造車新勢力單車交付破萬的好成績。
可見,在國家宏觀政策以及車企改變營銷策略等多種因素的加持下,國內車市的窘況得到了緩解。眼下2020年已經接近尾聲,12月能否延續前月的良好表現呢?更多人猜測有很大幾率會延續下去。乘聯會分析,隨著和北京增加新能源號牌的放出將對新能源車銷量帶來質的影響。此外,各省市地方性消費刺激政策在年底到期,將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消費。再按往年市場表現分析,年末屬於購車旺季,還有政策之外車企推出更大的優惠以及新車型上市的刺激,12月銷量值得看好。
文/王虛琪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❽ 年終收官:12月汽車銷量出爐,SUV、新能源市場逆勢增長!
近日,乘聯會公布了12月綜合銷量排行榜。據悉,12月份國內狹義乘用車市場銷量達214.1萬輛,同比下降3.4%,環比增長11.1%,另外,轎車、MPV都出現了較為明顯的同比下降,新能源市場以及SUV市場都有同比小幅度增長。整體來看,車市依舊低迷,「寒冬」還在繼續。
話不多說,下面就來看看各大細分車市中具體車型銷量數據表現吧!
SUV榜單:哈弗H6穩居第一途觀回歸前三
在12月份的SUV榜單前十中,自主品牌仍具優勢,其中有6個位置屬於自主品牌,希望在2020年自主品牌將此成績發揚光大。
榜單中,哈弗H6依舊穩據SUV銷冠的寶座,雖然哈弗H6的12月銷量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不過其還是和第二名拉開了較大差距。截止目前,這已是「神車」哈弗H6的第79個銷冠。
另外,在CS75PLUS的不斷加持下,長安CS75車型依舊位列第二名,同時探岳也保持著異常出色的銷量增長。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途觀的也正式回歸第三,看來姜還是老的辣。
轎車榜單:「雙逸」持續領跑,北汽EU系列歸來
相比於其它榜單,12月新能源車榜單的增勢明顯。據相關數據了解,12月份新能源狹義乘用車銷量達到了13.0萬輛,環比增長82.3%;全年累計銷量33.5萬輛,同比增長3.9%。
榜單中,奔騰B30EV作為新晉車型之一,增勢最為明顯,暴漲96955.6%,達8735輛。不過,不難看出,這么高的增長得益於去年同期那個位數的銷量,看似驚人的數據其實也有著辛酸的過往,能否保持下去,值得期許。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❾ 2020最新汽車銷量排行榜出爐!這些車竟賣得最火!
從力帆破產、眾泰破產、華晨破產我們可以看到今年車企們的日子是不怎麼好過,今年已接近尾聲,也意味著車市的旺季要來臨了,那麼汽車銷量會不會有所回溫呢?一起來看看。
(來源:乘聯會官網)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❿ 車動態:大眾CC上市;長安11月銷量;本田將停售燃油車
【車動態】盤點今日(2020年12月8日)汽車圈,最新鮮、最好玩、最有價值的汽車新聞動態,看看今天有什麼汽車大事件發生!
汽車大事件一:大眾全新CC正式上市,24.99萬起
預告圖中僅展示新車尾箱的空間和造型以及部分排氣布局的設計,而結合此前曝光的新車諜照來看,新車前臉將借鑒全新M3M4的大嘴式前格柵,前衛犀利,尾部則更加簡短。動力上,預計將繼續搭載3.0T發動機。
前臉完全可以參考M3。
車動態,帶你了解最新鮮、最有價值、最好玩的汽車新聞,請持續關注【車動態】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