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生產太陽能電動汽車
❶ 有太陽能電動汽車嗎
有。
發展歷程
1987年11月,在澳大利亞舉行了第一次世界太陽能汽車拉力大賽,賽程全長3200km,幾乎縱貫整個澳大利亞。其靈感來自丹麥冒險家、環保倡導者索斯特洛甫,其也在1982年設計並建造了一台命名為「安靜的到達者」號太陽能汽車。這次比賽有7個國家的25輛太陽能汽車參加,結果美國的「聖雷易莎號」太陽能賽車以44小時54分鍾的成績跑完全程,奪得冠軍。「聖雷易莎號」雖然使用的是普通的硅太陽能電池,但它的設計獨特新穎,採用了象飛機樣的外形,可以利用行駛時機翼產生的升力來抵消車身的重量,而且安裝了最新研製成功的超導磁性材料製成的電機,因此使這輛賽車在大賽中創造了時速100km的最高記錄。打那以後,賽事的發展相當順利,索斯特洛甫在1996年將這一賽事的主辦權出售給了南澳大利亞政府,後者在1999年將這項原來三年一度的賽事改成了兩年一度。到2005年,參賽的太陽能汽車平均時速已達103km,冠軍賽車的最高時速已達到147km;同時大賽也擴充為幾個不同級別以適應不同的賽車。而在2003年澳大利亞太陽能汽車的比賽中,由荷蘭學生製造的「Nuna II」(紐納2號)吸納安裝了歐洲太空局發明的太陽能細胞,以30小時54分鍾跑完了3010km的路程,創造了太陽能汽車最高時速170km的新世界記錄,並取得了該次比賽的冠軍。
國外研發太陽能汽車的行為也刺激了我國科研技術人員的熱情,1984年9月,我國首次研發的「太陽號」太陽能汽車試驗成功,並開進中南海向中央報喜,表明我國在研製新型動力汽車方面已經不甘落後。該車安裝了2808塊單晶矽片,組成10m2的硅陣列板,三個車輪,自重159kg,車速20km/h。
1996年清華大學參照日本太陽能車競賽規范,研製出「追日」號太陽能汽車。該車重800kg,最高時速80公里,造價7.8萬美元,系採用我國第五代電池板產品,太陽能轉化率達14%。同年11月又成功研製了「中國1號」,一次充電可行駛150~220km,最高時速為80~85km的太陽能電動汽車。
2001年,首輛可載人太陽能電動車「思源號」在上海交大誕生。該車只要在陽光下曬3~4小時,便能行駛10多公里。但由於蓄電池容量小、續航能力差、以及車體設計風阻較大,無法完成代步車的任務。之後,太陽能研究所推出可搭乘6名乘客的太陽能車,但時速只有40km左右,續駛能力也就一個小時。至2006年底,我國首輛太陽能轎車在南京亮相、最高時速可達88公里,如加上電能,晚上能跑220km、白天可跑290km。到2008年,我國首批批量生產的太陽車汽車在展會亮相,這批太陽能汽車售價只有三萬多元,太陽能轉化率達到14%~17%,最高時速可達60~70公里,一次充電可行駛150公里以上,這是我國真正實現產業化的首批太陽能汽車。至此,我國太陽能電動車可試進入商業化階段。
工作原理
陽光照射電池陣列時,產生光生電流。能量(電流)通過峰值功率跟蹤器2被直接傳送到電機控制器中,驅動電機5旋轉,使車輛行駛。剩餘電量由蓄電池儲存起來,以便太陽電池板電量不足或陰雨天氣時驅動電機。這一過程由控制器控制。車輛的啟動、加速、轉向、制動由駕駛員操縱。
❷ 為什麼純電動汽車不安裝太陽能面板自行充電
今年年初,新能源汽車正式改稱清潔能源汽車,目前傳統電動車能源來源依然是高污染的火電,這一點與我們追求的清潔出行初衷顯然是有悖的。
目前清潔能源的來源有太陽能、風電、潮汐、水電、核能、生物質能等,其中水電、潮汐、風電受地理環境制約比較多,核能的技術標准太高,生物質能轉化率不高,那麼就剩下太陽能這一個神器。
只要太陽照常升起,就會有能源轉化...
這套系統將綜合車聯網系統一起,得益於目前先進的天氣預報系統,這套系統會優先安排車輛導航行駛在太陽高度角最高的地面,或者把車停放在有太陽的地方,這樣可以實現最好的能量轉化,普銳斯的首席工程師預測,每天大概能增加10公里左右的續航。
純電動汽車是指以車載電源為動力,用電機驅動車輪行駛,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各項要求的車輛。由於對環境影響相對傳統汽車較小,其前景被廣泛看好,但當前技術尚不成熟。
❸ 中國有自主生產太陽能電動汽車嗎
l痛風飲食的三多 1.多喝水。痛風患者一定要多喝水,可以增加尿酸溶解,利於尿酸排出。普通人每天喝水2000ml以上能有效預防痛風,伴腎結石者日飲水量最好達到3000ml以上。 2.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多食用素食為主的鹼性的蔬菜、水果,可讓尿液PH值保持在6.6左右,此時幾乎所有的尿酸鹽都呈溶解狀態,利於排出。夏季可多吃西瓜、冬瓜等,既消熱解暑,又有利尿作用,對痛風有效。 3.多運動。多做慢步跑、快步走、騎自行車、上下樓梯等體育運動,消耗體內多餘脂肪,控制體重增長。"
❹ 新能源汽車為什麼不用太陽能板充電供能呢
這是一道看上去很美的腦洞題,在現實中難以實現,然後,這也許是未來的一道答案,成為現實,為什麼這么說?且往下看。
我們先把目光聚焦在太陽能技術誰應用的最好:世界上應用太陽能技術驅動汽車,做得比較極致的,要數SunSwif團隊。他們於2012年打造出一輛名為eVe的太陽能跑車,在2016年獲得澳大利亞政府審核,允許合法上路。
首先,應用太陽能技術的量產新能源車型,繞不過全球累計銷量突破1000萬輛的豐田普銳斯(2016年在華僅銷售出76量,形成巨大反差,也是一景兒)。
在全球范圍內,形成巨大影響力的普銳斯,依靠其搭載的混動技術,實現了低油耗、高性價比的車型特點,同時在其他節能應用上,勇於嘗試,其中太陽能天窗就是一項。
❺ 電動汽車為什麼不能用太陽能充電
科技達不到,目前太陽能電池板的轉化效率比較低,限制發電量的因素有很多,發電量不能滿足新能源汽車長時間運行時的耗電電量。最多起到能續航的功能,提供一部分電量,增加續航里程。
❻ 為什麼國家不發展太陽能電動汽車
至少以目前的光電轉換效率,太陽能汽車是不現實的,太陽能電站加上電能汽車,一樣的是環保。
❼ 為什麼沒有發明光伏電動汽車
就目前現有光伏技術,光伏組件的熱電轉換效率還是很低的,也就是說,光伏組件發的電不能完全滿足汽車的用電需求量。不過可以做成太陽能和市電結合的,就是還是以市電充電為主,光伏組件為輔的電動汽車
❽ 為什麼電動汽車車頂不做成太陽能電池板
個人感覺,電池板是有重量的,汽車每天背著電池板也需要消耗能量,汽車上安裝電池板是否可行,不僅要看技術有沒有問題,還要看電池板的發電,和自身重量的耗能那個更高,從經濟上話不劃算!
❾ 為什麼 沒有一家電動汽車提供太陽能充電功能
因為目前的狀況是太陽能板轉化率不高,汽車這么小的空間就算鋪滿太陽能板也發不了多少電。再加上太陽能會受一些因素影響,如天氣,光線遮擋等。因此要做出實用的太陽能充電汽車還需要提高太陽能板的轉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