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電動汽車產業競爭
『壹』 為什麼說特斯拉是全球電動汽車行業的頭號玩家
特斯拉目前引領了全球電動汽車的發展,也同時帶領了電動汽車的革命創新,成為了全球電動汽車行業的頭號玩家。
在當今的自動駕駛世界中,每一位參與者都在追尋Alphabet子公司Waymo的步伐。
目前,Waymo一路向前,打敗了最近的競爭對手通用汽車公司和其他的汽車公司,讓自動駕駛汽車進入到公眾視野。今年一月份,Waymo購買了數千輛Chrysler Pacifica迷你車,讓其搭載自己的技術,成功完成自動駕駛汽車測試,穩定了Waymo在自動駕駛行業的地位。
除了Waymo,今年還沒有哪一家公司推出自動駕駛叫車服務,更不用說在不同的城市推出該服務了。
在接下來的三年中,自動駕駛行業內的幾乎所有公司都能實現城市街道固定線路的自動駕駛汽車運行。現在,大部分公司都能實現自動駕駛汽車的低速運行,這給人一種各家公司「平分秋色」的印象,彷彿沒有哪一家公司鶴立雞群。然而,盡管自動駕駛行業仍然處在初期,但確實已經有一些公司超越行業平均水平了。
波士頓咨詢公司美國汽車部門負責人Brian Collie表示:「Waymo已經開發出了一種能夠出色自動駕駛系統,然而,就算該系統能夠引領行業,但要製造出搭載此系統的自動駕駛汽車也是非常困難的,看看通用汽車就知道了。」
『貳』 日媒稱中國電動汽車競爭力全球第一
日媒稱,在純電動汽車(EV)的國際競爭力調查中,日本從第一位寶座跌落,而中國躍居首位。這是德國日前的一項調查結果。中國正在推動純電動汽車的普及,銷量實際上在世界范圍屬於最多。
報道稱,排名根據技術、產業和市場等三個因素進行判斷,日本在技術和產業方面居第三位,但中國在產業方面居第一位,在市場方面也居第二位。對於這項調查,以往日本的媒體也進行過報道,但從第一位跌落的此次似乎沒有進行積極報道。觀察統計數據發現,面對中國,日本在規模上被逆轉的局面顯而易見。日本的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的乘用車銷量自2012年以來徘徊在3萬輛左右,但中國從2012年的約1.2萬輛增加至2016年的約33萬輛。
報道稱,針對中國的這種勢頭,日本有意見認為日本在電池等純電動汽車不可或缺的技術方面實力雄厚,無需擔心。在電池領域,美國特斯拉與松下加深了關系,日產汽車與NEC攜手合作。如果沒有日本的技術和企業,全球的純電動汽車產業可能就無法形成。盡管如此,日本想法太過樂觀可能也很危險。因為有過日本企業在智能手機等電子產品領域失敗的前車之鑒。
『叄』 2019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出爐,比亞迪不敵特斯拉暫居第二
近日,小編從德國《經濟周刊》在10日的報道中了解到:2019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出爐,美國電動車製造商特斯拉2019年電動車交付量大漲50%,達到36.7萬輛,位居世界第一,特斯拉在2019年銷量最好的電動汽車是Model3,2019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約220.98萬輛,同比增長10%。
由於特斯拉Model3售價經過大幅度的降價,再加上特斯拉在中國建設的超級工廠完工,特斯拉Model3在2019年的交付量為30萬輛,Model3憑借其優秀的續航里程、交互體驗、出色的動力日益被全球消費者認可。隨著國產化的落地,並且價格下探到30萬元以內,產品性價比進一步提高,2020年的銷量或將達到新高。是2019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最好的車型。而且據報道顯示,特斯拉Model3即將超越日產聆風(NissanLEAF),成為史上最暢銷電動汽車。而日產在2019年3月5日曾宣布,自2010年12月以來,日產聆風銷量達到40萬輛。日產聆風也是首款達到這一銷量水平的電動汽車。
比亞迪銷量不敵特斯拉的原
反觀國內電動汽車行業,由於國內在2019年6月底開始削減新能源補貼後,國內電動汽車的銷量持續下滑,這也是為什麼比亞迪不敵特斯拉的主要原因。因為從2012年到2019年,比亞迪共售出約75萬輛電動汽車,在這幾年的時間中,比亞迪一直是全球電動汽車銷量最好的車企。自從遭遇新能源補貼滑坡後,銷量遭遇大幅度的下滑。
新能源補貼遭遇滑坡的確對電動車企造成的打擊不小,不過換個方向去想,其實這也算是國內電動汽車行業發展的一個轉折點,只要經過了這個坎,相信電動汽車的銷量也得到了提升。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肆』 2020年前三季度,全球電動汽車市場特斯拉份額達18%
從這個榜單看,特斯拉Model3的統治力真是太強了。ModelY的走勢也很牛,中國都還沒開始交付,就已經排到第3名了,超過第2名雷諾Zoe只是時間問題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伍』 2019年全球電動車銷量:特斯拉Model 3再奪銷冠,北汽EU斬獲第二
從2019年全球電動車銷量來看,依然保持增長之勢,而特斯拉Model3當之無愧的成為2019年最受歡迎的電動車,在銷量上一舉突破30萬輛。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份榜單中,中國品牌車型佔到9席,可喜可賀。而在2020年,相信中國品牌車型的數量還會進一步增加。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陸』 寄語2020 | 破曉前夜:全球電動汽車產業將迎來「冰與火」之戰
今天,2020年嶄新的陽光照耀著我們的星球,每個人的夢想又以此為起點,重新出發。電動汽車產業在經歷了2019年的冰凍嚴寒之後,也將踏上新的征程。
有人說這個行業沒有出路,也有人說這個行業即將破曉。
一如之前的看法,我們認為,2020年全球投注在新能源汽車尤其是電動汽車產業上的信心會更加堅定、全球相關產業的路線會更加清晰、全球的玩家格局會更加分化,真正的大鱷將紛紛浮出水面。
在新的一年裡,勢必會有更多的1.0版的企業玩家凋零退場,也定然會有更多的2.0版玩家進場與狼共生。
不可否認的是,在過去的五至十年間,電動汽車這個全新的產業不僅給過我們賽道和機會,給過我們一時間和空間;也正是在這五至十年的短道進擊中,真正懷著初心腳踏實地扎身其中者不勝其數,心端旁騖左顧右盼腳踩西瓜皮者亦不乏其人。
當時間和市場成為行業競爭最終的標尺和裁判,孰優孰劣高下立判。站在新世紀新一個十年的起點、站在新的一年開始的第一天,我們除了要為每一個曾經投身這個全新產業並為之打拚過的企業真誠喝彩,我們更要為每一個仍在困頓中勇毅創新砥礪前行的企業鼓勁助威。
無論是造車新勢力,還是傳統汽車人,無論是中國企業,還是外國品牌,在汽車行業正急劇變革的新征程上,所有的游戲規則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全新的生態、未解的技術面前,沒有人可以隨隨便便成功。
依靠科技創新而非指望政策庇護、依靠產業協同突圍而非指望地方保護苟活,應該成為下一個五年汽車產業「電動化」「智能化」的第一思維和終極心態。我們很欣喜第看到,在2019年,已經有包括恆大在內的諸多新進企業施展出更為強大的格局和魄力,除了與全球進行技術協同、理念共振,我們別無選擇。
消費者的選擇是檢驗電動汽車產業和產品的唯一標尺。不難看到,在2019年的全球車市寒冬中,不少中國車企依然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並帶動上下游產業、企業贏得了生機,其背後凝聚著無數消費者給予的信心和期待。我們堅信,2020年將成為全球電動汽車產業鏖戰的戰略轉折期,新的競合之戰將在這一年全面打響,在「冰與火」的雙重淬煉中,殺出重圍的必將是真正的勇士。
我們期待著,在下一個新年開啟之際,看到一批批勇士迎著破曉之光,披著戰甲凱旋而來。(新華電動網)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柒』 外媒:中國電動汽車進入大競爭時代,刺激電動汽車行業發展的因素有哪些
外媒稱中國電動汽車將進入大競爭時代。隨著人們對電動車的需求越來越大,國內的很多企業都加入電動車造車大軍中。在這樣的局面下,國內電動車的市場競爭會越來也激烈。所以說外媒的說法也不是捕風捉影。而是國內電動車市場在未來將會面臨的一個事實。
刺激電動車行業發展的主要因素。首先是環保的需要。由於傳統的燃油汽車排出的尾氣對大氣造成了很大的污染,所以說為了保護環境,各個國家都在鼓勵和發展新能源電動汽車;其次,很多企業進入電動汽車行業。人們對電動汽車的需求越來越大,導致了很多的企業紛紛加入了造車大軍,在這樣的情況下,未來的電動汽車的市場競爭必然會越來越激烈;最後,人們對電動汽車的青睞。隨著智能電動汽車的發展,電動汽車也充分發揮了它自身的優勢,節能環保,安靜舒適,使得人們對於電動汽車的需求越來越大,推動了電動汽車行業的發展。
隨著電動汽車越來越智能化,電動汽車也逐漸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電動汽車的需求也會變大。電動汽車行業的市場情景也非常的廣闊,這也刺激了電動汽車行業的發展。
『捌』 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競爭是什麼
你好,非常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啊,新能源行業的競爭第一個就是一個價格的競爭。第二一個就是他的動力,電池的一個續航里程的一個競爭第三的一個就是它的一個安全性,以及動力系的競爭,謝謝。
『玖』 全球電動汽車市場,前三名有哪些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我國市場,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場,去年產銷80多萬台,另外美國和歐洲也是比較大的市場。總體來說與國家政策導向關系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