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電動汽車銷售計劃
❶ 油價重回5元時代,未來12個月對電動汽車很關鍵
3月18日,國內汽柴油價格創下2008年以來的最大單次降幅,汽柴油每噸下調1015元和975元。全國平均來看,92號汽油每升下調0.80元,95號汽油每升下調0.84元,0號柴油每升下調0.83元。
本輪調價後,全國大多數地區柴油價格5.5-5.6元/升左右,92號汽油零售限價在5.4-5.5元/升,這意味著油價重回5元時代。
以油箱容量50L的普通私家車計算,這次調價後,車主們加滿一箱92號汽油將少花40元左右;按市區百公里耗油7L-8L的車型,平均每行駛一千公里費用減少55-63元左右。
顯然,對於眾多汽車消費者來說,無疑是利好消息。
而各車企對於電動汽車的投入,將會促成電動汽車的持續發展。
據了解,大眾、吉利和通用汽車等汽車製造商已向電動汽車投入巨額資金,預計今年仍將推出新車型。在歐洲和中國,強有力的監管將繼續推動市場向前發展。
大眾汽車首席戰略官邁克爾?約斯特表示:「我們有一個明確的承諾,要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除了電動汽車,我們別無選擇。」他說,油價下跌只會是「持續一個月、幾個月甚至一年」,但從長期來看,油價不會下跌。
中國最大的電動車生產商北汽新能源也明確表示,北汽新能源不打算因油價波動而調整生產或銷售計劃。
可以看到,穩定的政策支持將會是電動汽車的最大支撐力,隨著常態回歸,家庭將開始把可自由支配的支出提高到更典型的水平,那電動汽車依然有著充足的競爭力。(文/汽車有智慧王得源)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❷ 2018年純電動汽車銷量TOP3城市在哪裡
2019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機遇與挑戰分析 新政策+科技創新推動產業發展
2018年中國新能源汽車仍然保持大幅度增長態勢
2018年中國汽車市場經歷了28年以來的首個負增長,但新能源汽車仍然保持了大幅度增長態勢。展望2019年汽車市場,情況仍然不容樂觀,而新能源汽車也成為拉動中國汽車市場的一個重要動力。
對於目前正處於發展關鍵節點的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眾多權威專家在會上表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未來發展既有著重大機遇和有利條件,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要正視問題,推進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2018年,汽車產業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出現市場下滑,但長期向好的發展前景沒有變,尤其是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仍然保持了良好勢頭。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戰略規劃和企業戰略咨詢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12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1.4萬輛和22.5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43.4%和38.2%。累計方面,2018年1-12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27萬輛和125.6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59.9%和61.7%。
其中,2018年1-12月,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8.6萬輛和98.4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47.9%和50.8%;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8.3萬輛和27.1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22%和118%;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均完成1527輛。
2018年12月純電動汽車累計銷量244517台,同比實現正增長:34%。全年累計銷量707692台,同比實現正增長:58%。累計銷量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別是:北京、深圳、天津、鄭州、杭州、廣州、上海,濰坊、南昌、柳州。其中濰坊私戶比例最高,達95.3%;杭州公戶比例最高,達72.8%。
2018年純電動車全年銷量前10解讀:
①·
北汽EC系列憑借90637輛的銷量再次獲得新能源市場的銷量冠軍,且相比同期增幅達到了16.6%。同時與後面的純電動車型拉開了較大的差距。另外有3款北汽新能源車上榜;
②· 2018也涌現了不少新晉的純電動車型,比亞迪元EV、榮威Ei5等車型;
③· 2018年銷量前10的純電動車型中,小型車、微型車居多,價格便宜、續航能力長、配置較為豐富成為這些車型熱銷的原因。
2018年全年中國純電動車企業銷量TOP10統計情況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2018年最受歡迎的10款純電動車解讀
TOP 1: 北汽EC系列
● 補貼後售價:5.98萬-6.18萬元
● 純電續航里程:162km
● 2018年全年銷量:90637輛
TOP 2: 奇瑞eQ
● 補貼後售價:5.98萬-6.98萬元
● 純電續航里程:301km
● 2018年全年銷量:46967輛
TOP 3: 比亞迪e5
● 補貼後售價:12.99萬-13.99萬元
● 純電續航里程:400km
● 2018年全年銷量:46231輛
❸ 國內的電動汽車銷量怎樣呀理想汽車的銷量是不是很好
你好 電動車銷量還可以
❹ 新能源汽車銷售行業收入怎麼樣
2019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分析:補貼新政門檻提高,配套設施補貼亟待加強
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新政終落地
經過3個月的漫長等待,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終於靴子落地。
近日,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與發展改革委聯合下發《關於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新能源乘用車、新能源客車、新能源貨車補貼標准進一步降低,在2018年基礎上平均退坡幅度約為50%。
「《通知》傳遞的訊號就是補貼退坡、門檻更高,堅持扶優扶強、加速淘汰落後產能。」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動力電池應用分會秘書長張雨說,對於新能源車企而言,要直面2020年底補貼全面退出的現實,通過創新技術和產品提升核心競爭力,形成規模優勢是當務之急。
值得注意的是,補貼新政還對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系統能量密度、新能源汽車整車能耗要求,以及純電動乘用車續駛里程等提出更高要求。
進入成長期 新能源汽車要擺脫補貼依賴
「補貼新政相對偏向於利好,有些地方好於行業預期。比如,從2019年起,對有運營里程要求的車輛,完成銷售上牌後即預撥一部分資金,滿足里程要求後可按程序申請清算,預撥一部分資金將有助於改善車企現金流壓力。」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動力電池應用分會研究部主任周波說,至於今年補貼的加速退坡,總體還是在按照之前制訂的規劃穩步推進,退坡幅度也符合預期。
2009年以來,中央財政開始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經過十年發展,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邁入攻堅克難、爬坡過檻的關鍵階段,加快從追求發展數量向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轉變。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完成了127萬輛和125.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了59.9%和61.7%。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8.6萬輛和98.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7.9%和50.8%。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8.3萬輛和27.1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22%和118%。
2013-2018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統計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對各崗位薪酬單獨進行統計,如下:
5-10萬、10-15萬、15-20萬約占據了3/4的薪資份額,20萬以上的約佔30%。可見20萬以下崗位年薪仍然是汽車行業的主流薪資水平。
統計包含11家招聘中的企業,147個職位,整體薪資較高,簡式國際、中能、恆屹、桑德、普朗克、風度研發院均給出了平均20萬以上的年薪。
44個城市中,上海、北京、天津、廣州、杭州、重慶、深圳、南昌提供了最多的工作機會,集中在一二線城市。上海、北京、廣州、湖州、襄陽、洛陽、邢台、溫州、徐州9個地市的新能源崗位平均招聘薪資達到了20萬以上。
2137個職位中,59%的職位需求為技術人員,也驗證了汽車行業為資本密集型、人力密集型、技術密集型的行業。其餘主要需求人才為銷售、質量、市場、采購等。
❺ 2018年將如何推動新能源車的發展
新能源汽車消費跳躍式增長只是我國消費全面升級的一個部分。據了解,我國今年將繼續推出一系列措施,積極壯大消費新增長點。
希望新能源車可以快速發展!
❻ 中國純電動汽車的市場現狀
國家的補貼扶持一直以來是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重要推手,隨著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大幅退坡,純電動汽車(EV)普及正在踩下急剎車,2019年銷量減少4%,首次出現負增長,疊加疫情的沖擊,市場消費萎靡。為提振新能源汽車市場,補貼政策推遲至2022年底。但取消也只是時間的問題,未來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拼的必定是技術和產品實力。在特斯拉的沖擊下,內資企業迫切需要提升技術水平來提升其競爭力。
(一)純電動汽車發展概述
純電動汽車將是我國自主品牌彎道超車的絕好機會
以能源供給方式為依據新能源汽車主要分為純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以及燃料電池汽車。在電動化、智能化、共享化和網聯化,環保要求愈發嚴格的趨勢下,電動化是汽車未來發展的方向。近兩年隨著技術進步以及禁售燃油車等相關政策的推動,純電動更是成為各大車企研發的重點。
由於對環境影響相對傳統汽車較小,其前景被廣泛看好,但當前技術尚不成熟。主要原因是各種類別的蓄電池,普遍存在價格高、壽命短、外形尺寸和重量大、充電時間長等嚴重缺點。但是相對於傳統內燃機汽車行業來講,純電動汽車將是我國自主品牌彎道超車的絕好機會。
——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❼ 2018新能源銷量直線上升,汽車總銷量卻不容樂觀,下滑在哪兒
目前來看,國家還是力推這個行業的,而且油價不是又漲了!所以新能源會很可觀。
❽ 傳統造車企業的2018年新能源汽車銷量目標達成情況如何
11月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分析:銷量突破百萬,未來補貼退坡回歸市場主導
2018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前11月的銷量突破百萬大關
在前瞻最新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整體銷量中,中國新能源汽車2018年前11個月累計銷量逾100萬輛,達到102.98萬輛,同比增長68%。這意味著,我國新能源汽車在前11月的銷量就已突破百萬大關。
中國新能源汽車增幅迅猛
與傳統燃油車市場的遇冷不同,新能源汽車市場表現出欣欣向榮的增長態勢。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11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完成17.3萬輛和16.9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36.9%和37.6%。在累計方面,2018年1-11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05.4萬輛和103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63.6%和68%。
其中,2018年11月,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3.5萬輛和13.8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23.6%和30.3%。累計方面,2018年1-11月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80.7萬輛和79.1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50.3%和55.7%。
2018年11月,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8萬輛和3.1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21.7%和82.5。累計方面,2018年1-11月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4.7萬輛和23.9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30.3%和127.6%。
2018年1-11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統計及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對於新能源汽車今年的表現,這得益於2018年國家實施的新能源車的政策針對性強,指標設置相對科學合理,推動產品升級效果突出,銷量表現也是好於預期。
2018年年銷量或突破120萬大關 預計2019年銷量有望達160萬
受政策激勵影響,近年來新能源汽車高速增長,從近幾年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律來看,第四季度是銷量的爆發期。2018年年10月新能源汽車銷量首次突破10萬輛大關,11月更是持續穩定增長,前11個月銷量突破百萬輛大關。預計2018年年12月中國新能源汽車仍將大概率地保持高速增長。
此前有傳言稱,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將退坡40%,網傳新補貼政策將於今年12月出台,且不設過渡期,2019年年初正式實施。有業內人士表示,無論此傳言是真是假,車企都會在年底清庫存,進行新能源汽車的促銷。因此,在促銷活動的基礎上,今年年末新能源汽車銷量還會保持增長。但也有專家認為,從目前情況來看,雖然新能源汽車補貼逐漸退坡,但銷量仍會保持增長,原因在於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消費需求正在增加。
中國新能源車與燃油車雙積分政策實施效果凸顯,車企為了降低傳統燃油車油耗而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2018年新能源汽車發展前景良好,業內對於今年新能源汽車年銷量的預測也在逐漸增加,11月乘聯會預測今年新能源汽車年銷量會順利突破90萬輛,但在11月就提前完成了預測銷量。預計2018年全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總銷量預計將超過120萬輛,而預測到了2019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總銷量將有望達到160萬輛左右。
當下,我國汽車產業正處於變革的關口,新能源汽車成為轉型的主要發展路線。我國新能源汽車此前的發展主要依靠政策的激勵,但隨著補貼的退坡,新能源汽車市場或將逐漸回歸市場主導。
❾ 想問問比亞迪新能源汽車2018年的銷量怎麼樣啊
您好,比亞迪作為國內新能源品牌車來說是數一數二的,效量也是非常不錯。
❿ 大眾汽車提高新能源車銷量預期:2025年銷售150萬輛電動車
根據大眾汽車的最新計劃,預計到2023年底,電動車銷量將達到其最初的戰略目標:100萬輛。這比之前的預期提前了兩年。現在,大眾汽車計劃到2025年生產150萬輛電動汽車。
自e-up問世以來,大眾汽車品牌逐步推出電動汽車。12月中旬交付了第250,000輛電動汽車。該品牌的電動車型範圍在接下來的幾年中不斷擴大:2014年推出e-Golf和GolfGTE,2015年推出PassatGTE和PassatVariantGTE。
明年,大眾汽車將繼續並加強其點擊行動。ID.3將於2020年夏季上市。ID.家族的其他車型也將陸續加入進來。第一款純電動SUV車型——ID.CROZZ將在年內完成全球首發,茲維考電動車工廠將在2020年開始生產該車。大眾汽車的全球第二大工廠——安亭工廠也將開始生產基於MEB平台打造的電動汽車。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