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銷量2014
『壹』 電動汽車啟示錄之銷量篇丨新勢力聲量雖大但尚未走上舞台中心
春運期間,清遠交警在微博上發了一則提示,眾多駕駛新能源汽車的車主回家過年,因續航不足在高速公路趴窩,它提醒電動車主在出發前要充滿電。
事實上,清遠交警忽略了一個問題,即電動汽車充滿了電也有可能在高速公路趴窩,這是因為電動汽車車主對電動汽車的特性理解不足造成的。
即電動汽車的標示續航會因駕駛習慣、室外溫度高低,是否開空調等情況,發生較大變化,電動汽車的標示續航與實際續航會發生極大的偏差。
車主的這種誤判一旦在高速公路趴窩,會處於極度危險的狀況,稍有不慎即會危及生命。
智駕君永遠記得在2017年的一個零下8度的冬夜,駕駛著一輛純電動汽車在北京二高速在續航還有30公里的時刻,在無任何提示的情況下,突然所有能量耗盡,停在高速公路中央的一幕。在左右車輛飛馳而過之時,感受到生命被碾壓的恐懼。如果不是車輛尚可推動,被推出高速,小編也許將是第一個因電量耗盡而在高速失去性命的人。
這樣的悲劇,第一個被報道的是在2018年國慶前夕,一位唐姓司機駕駛著一輛小型純電動汽車從駐馬店駛上京港澳高速,但進入漯河路段時,因電量不足加不上速便准備由第二車道變道至第四車道,在未能進入到服務區充電之時,被一輛重型倉柵式貨車追尾相撞。最終這輛純電動車內和兩位乘坐人一死一傷。
類似的報道,近來已發生多起,如果電動車主意識不到這其中的危險,那麼當有越來越多的電動汽車上路,那麼不僅僅電動車主會處於危險之中,眾多同樣行進在同一道路的燃油車主也會遇到同樣的危險。
這就是我們《電動汽車啟示錄》這一系列文章的緣起。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貳』 一腳急剎,連續十年增長的新能源汽車銷量為何戛然而止
文/十一
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汽車生產、銷售分別完成2572.1萬輛和2576.9萬輛,較2018年分別下滑7.5%和8.2%。其中,乘用車產銷?2136.0萬輛和2144.4萬輛,同比下滑9.2%和9.6%。雖然中國汽車產銷量依舊蟬聯全球第一,但是國內車市繼2018年出現28年來的首次下滑之後,國內汽車產銷量連續2年下滑。
值得關注的是,受到宏觀經濟壓力、補貼大幅退坡等因素影響,2019年的新能源汽車產銷完成124.2萬輛和120.6萬輛,同比分別下滑2.3%和4.0%。這是我國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這10餘年來,年產銷首次出現負增長。未來形勢更加嚴峻。
就在2019年底,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在12月3日發布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徵求意見稿),文件中明確提到了一點——到2025年時,國內新能源車的銷量要達到車市總體銷量的25%,智能網聯汽車銷量佔比達30%。
誠然,連續十年增長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出現首次下滑,對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造成一定的影響,但在【汽車維基】看來並不算一樁壞事。
首先,與德國市場相比,我國的新能源汽車規模早已邁入「百萬級」,由政策驅動轉向市場驅動是大勢所趨,符合發展規律,也是產業共識。其次,伴隨著補貼的退坡,對於整個新能源汽車市場環境的優化製造更多有利的氛圍。車企如果想要做到穩定市場預期,扭轉2019年新能源汽車下滑的局面,便需要加快對新能源汽車的技術研發投入,快速降低成本和售價,提高新能源汽車相比燃油車的競爭力,以這樣才能實現新能源汽車從政策驅動到市場驅動的轉變,最終呈現出穩定且快速的發展。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叄』 新能源汽車大受追捧,為何銷量越來越差
其實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和自身的性價比是掛鉤的,燃油車也是。而首批購買新能源汽車的人,大多都是沖著優惠幅度以及經濟省油去的。時間長了,問題也就出來了。新能源汽車的內部構造其實說白了就完全是電機和電池加殼子組成的,而其中直接關繫到續航和充電問題的,自然就是電池。大家都知道,隨著時間的推逝,電池也會老化,並且隨著充電次數的增加,速度也會更快,這一點和手機的使用壽命是差不多的。
最後,有很多車主目前還沒有意識到,新能源汽車的電池在使用過一定的時間後是需要更換的。以目前的情況來看,電池組的價格是非常昂貴的。有一位比亞迪唐車主在更換電池時,4S店的報價高達7.5萬,這可把車主給嚇了一跳,電池組的價格相當於原車價格的1/3,省下的電費還不夠用來換電池的呢!因此,在買了新能源汽車後,開過一段時間才發現,用車成本並不低於燃油車,但車已經買了,這時候後悔也晚了。總而言之,新能源汽車還需要克服很多難關,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因此小編建議大家如果有準備買新能源汽車的打算,一定要三思而後行!
『肆』 電動汽車排名前十位的是哪些品牌
現代KONA 64kWh、捷豹I-Pace、起亞 e-Niro、特斯拉Model S 75D、現代KONA 39kwh、雷諾ZOE R110、日產聆風、寶馬i3 94Ah、大眾e-Golf、現代Ioniq。
1、現代KONA 39kwh
實際航程約252公里,每千瓦時電量續航約5.76公里,充滿電需花費約47.55元人民幣,每公里約花費0.18元人民幣,這款小型電動SUV包括134馬力與201馬力兩款,但前者的續航里程就可達254公里,在同級車型中十分出色。
4、捷豹I-Pace
實際航程約404公里,每千瓦時電量續航約4.16公里,充滿電需花費約107.12元人民幣,每公里約花費0.26元人民幣,I-Pace在2018年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 它沒有辜負公眾的期待,它混合了令人驚艷的外觀、可供四名成年人乘坐的寬敞空間、404公里的實際續航里程等優點。
5、現代KONA 64kWh
實際航程約414公里,每千瓦時電量續航約5.76公里,充滿電需花費約78元人民幣,每公里約花費0.18元人民幣。 414公里的實際里程使Kona電動汽車64kWh版本成為迄今為止測試過的性能最好的電動汽車。
『伍』 電動車牌子一年銷量能有多少啊排行情況呢
大佬級別的像愛瑪在2014年年銷量就破400萬了,2017年全球累計超過3000萬;雅迪也不示弱,在2017年年銷量也破400萬了;除了這倆大佬,還有新日、綠源、台鈴暫居第二梯隊的牌子年銷量大概一百多萬。
『陸』 比亞迪新能源汽車2015年總銷量是多少量
超過6萬台。
2015年新能源汽車生產340471輛,銷售331092輛,同比分別增長3.3倍和3.4倍。而比亞迪更是以超過6萬台的年銷量,穩居全球新能源汽車冠軍。
在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54633輛和247482輛,同比分別增長4.2倍和4.5倍;插電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85838輛和83610輛,同比增長1.9倍和1.8倍。比亞迪2014年12月新能源乘用車總銷量達到10925輛,與11月的7728輛銷量相比環比上漲41.4%。
2014年四季度的新能源乘用車出現爆發增長態勢。初步統計12月新能源乘用車銷量37137台,在高基數下仍增長1.6倍,環比11月增長50%。其中插電混合動力走勢較強,銷量達到9252台,而比亞迪唐的推出也給比亞迪新的增長動力。
(6)電動汽車銷量2014擴展閱讀
2015年前11個月,比亞迪新能源車銷量達到50797輛,已經超越日產和特斯拉位列冠軍。而2015年12月,中國新能源車銷量創下了37137輛的新高,比亞迪占據了其中的30%。比亞迪新能源車全年銷量達到61722輛,坐穩了全球銷量冠軍的位子。
而2014年,比亞迪還在全球銷量的第7位,再早的2013年則是第40位。
比亞迪新能源車銷量大幅增長,歸功於秦和唐的持續熱銷。具體到車型比例,在全年銷量中,比亞迪純電動車銷量為8561輛,僅佔14%,而以秦和唐為代表的插電式混合動力銷量占據86%。
『柒』 2014年產銷規模近40萬輛 低速電動汽車都賣哪兒去了
中國目前汽車保有量 ; 近年來,中國汽車保有量逐年增加,2008年保有量為4975萬輛,2009年就達到6300多萬輛,到今年底、最晚明年就能達到7500萬輛的規模。 保守估計,我國汽車保有量達到4.9億輛時,需求才會趨於穩定。屆時,汽車的普及率也將大大提高,將達到每千人300輛。而目前我國汽車普及率僅為每千人50輛,遠遠低於發達國家的水平。 中國汽車產業在全球的地位正不斷上升。2009年國產汽車產銷量分別為1379萬輛和1364萬輛,汽車產銷量首次躍居世界第一。產量和銷量分別增長48%和46%。我國成為全球主要的汽車消費市場。去年汽車保有量前三名;1、美國 24600萬輛2、日本 近7500萬輛3、中國 6300多萬輛
『捌』 中汽協:2019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下降4%,十年來首次負增長
在過去的十年間,新能源汽車借著政策的東風一路高歌猛進,而這一態勢隨著2019年政府補貼的大幅退坡,一腳重剎讓國內新能源市場的增長戛然而止。
1月13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簡稱「中汽協」)公布的2019年全年銷量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汽車銷量2576.9萬輛,同比下降8.2%,我國汽車產銷量連續第二年出現下滑。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120.6萬輛,同比下滑4%,這是自2009年大力推行新能源汽車產業以來出現的首次年度下降。
補貼退坡影響巨大
受補貼大幅退坡等因素影響,2019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完成124.2萬輛和120.6萬輛,同比分別下降2.3%和4.0%。其中,純電動汽車生產完成102萬輛,同比增長3.4%;銷售完成97.2萬輛,同比下降1.2%;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2.0萬輛和23.2萬輛,同比分別下降22.5%和14.5%。
中汽協副秘書長陳士華在發布會上也表示,2019年新能源汽車受補貼退坡影響,下半年呈現大幅下降態勢。希望國家下一步繼續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下一步可從稅收、使用環節便利性等方面對新能源汽車產業做政策支持。
從去年的市場表現來看,政策補貼仍舊是影響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主要因素,尚未完全轉化到市場驅動。工信部的表態,表示了重振新能源市場的決心,但國家也需要在今年補貼完全退出後,推出接續補貼後的政策措施,繼續推動新能源汽車快速向前發展,並完成從政策市到市場市的轉變。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玖』 中國純電動汽車的市場現狀
國家的補貼扶持一直以來是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重要推手,隨著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大幅退坡,純電動汽車(EV)普及正在踩下急剎車,2019年銷量減少4%,首次出現負增長,疊加疫情的沖擊,市場消費萎靡。為提振新能源汽車市場,補貼政策推遲至2022年底。但取消也只是時間的問題,未來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拼的必定是技術和產品實力。在特斯拉的沖擊下,內資企業迫切需要提升技術水平來提升其競爭力。
(一)純電動汽車發展概述
純電動汽車將是我國自主品牌彎道超車的絕好機會
以能源供給方式為依據新能源汽車主要分為純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以及燃料電池汽車。在電動化、智能化、共享化和網聯化,環保要求愈發嚴格的趨勢下,電動化是汽車未來發展的方向。近兩年隨著技術進步以及禁售燃油車等相關政策的推動,純電動更是成為各大車企研發的重點。
由於對環境影響相對傳統汽車較小,其前景被廣泛看好,但當前技術尚不成熟。主要原因是各種類別的蓄電池,普遍存在價格高、壽命短、外形尺寸和重量大、充電時間長等嚴重缺點。但是相對於傳統內燃機汽車行業來講,純電動汽車將是我國自主品牌彎道超車的絕好機會。
——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