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新能源汽車銷售數據
A. 六月新能源車型銷量盤點!特斯拉扛起銷量大旗,比亞迪第二
又?叒到了一月一度的新能源車銷量點評時間,話不多說我們直接進入主題,看看這個月誰是王者。
但居安思危永遠是真理,自主品牌的轎車們也該考慮下怎麼讓C端消費者更喜歡自己了,不會吧,不會吧,不會真的有人看見Model3騎在頭上還不著急吧?
■邦點評
下半年,又有一大批重磅車型要加入到銷量競爭中來,既有比亞迪漢系列、小鵬P7、特斯拉ModelY、蔚來EC6等高端產品;也有長安CS55、幾何C、AionV這樣的自主家用車;宏光MINIEV這樣的性價比皇帝也蓄勢待發,號稱月銷要達到20000輛;新勢力們也加快了新產品的步伐。那麼未來的排行榜會如何變化,請關注電動邦後續的內容吧!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B. 中汽協:6月汽車銷量同比增長11.6%,創歷年同期新高
7月10日,中汽協舉辦線上月度信息發布會,發布2020年6月汽車行業產銷情況。數據顯示,2020年6月,我國汽車產銷分別達到232.5萬輛和230.0萬輛,環比分別增長6.3%和4.8%,同比分別增長22.5%和11.6%。值得一提的是,本月汽車產銷量均刷新了歷年6月份產銷量的歷史新高。
中汽協表示,2020年6月,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復甦態勢持續向好,製造業供需兩端持續回暖,消費市場繼續改善,重大基建項目加快開工。伴隨各地促進汽車消費政策的持續帶動,市場表現總體好於預期。汽車產銷延續了回暖勢頭,保持了較好的發展態勢。
在新能源汽車主要品種中,與上月相比,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均呈增長,純電動汽車增速更為明顯;與上年同期相比,純電動汽車產銷依然呈較快下降,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量呈較快增長,銷量小幅下降。
中汽協表示,從行業發展態勢看,國際疫情的不確定性依然存在,海外市場需求還未恢復,出口依賴型企業仍沒有擺脫困境,這將影響一部分消費需求;同時,在各地促進消費政策陸續到期以後,市場需求可能也會因透支而有所下降,因此行業企業還應重點關注國內市場的變化,及時調整好生產、銷售節奏。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C. 6月新能源車銷量佔比26%,沃爾沃成大贏家,瑞典市場有何特別
據外媒報道,在疫情減緩之後,瑞典的新能源車銷量已經出現恢復了增長,6月銷量同比上漲86%,總銷量達到了6391輛,佔到了當月新車總銷量的26%,表現非常突出。
而有一點比較特別的是,在瑞典的新能源車銷量中,插電混動車型超過了純電動汽車,這跟很多市場都有所不同,估計是因為沃爾沃目前還沒有純電動車型。
自從發布沃爾沃在去年發布了XC40純電之後,至今都沒有實現量產,導致了沃爾沃一直都在依靠插電混動車型降低油耗。好在XC40純電和Polestar量產後都會率先在瑞典交付,增加沃爾沃品牌在當地的市場佔有率,再向歐洲其他市場進發。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D. 2020年6月國內新能源汽車數據解析:或在7月「轉正」
中國市場6月份新能源汽車產量數據前兩天出來了,不過提供參考的兩個數據還不太一致——新能源口徑的數據為7.8萬台,另一個數據口徑為8.3萬台,但無論是哪個數據,看環比的話在補貼退坡緩沖期整個數據並不是特別理想。當然也有好消息和壞消息——
1)好消息是:看上去7月份新能源汽車要首次同比轉正了,其實這個趨勢要爬上去並不容易;
2)壞消息是:按照當前的形勢來看,2020年國內新能源市場最好的局面是維持同比不變,目前半年下來一共產了31.4萬台,要把數字拉回到103萬台,下半年需要產70萬台,也就是每個月得10W+才行,而按照當下的經濟形勢,預估全年能在85-90萬台已經是不錯的結果了。
圖6?2020年上半年電池安裝量
小結:
我一遍一遍看當前的新能源汽車狀態,總覺得這個局面是絕大部分企業都處在一個相對苦逼的狀態,目前二級市場的狀態和企業的經營情況好像有著很大的反差。可能是企業在市場上拿了錢來穩住經營,穩住當下的局面吧,我們更應該從積極的方面來看這個背離。
圖|網路及相關截圖
作者簡介:朱玉龍,資深電動汽車三電系統和汽車電子工程師,著有《汽車電子硬體設計》。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E. 6月汽車銷量維持兩位數增長 中國品牌市佔率跌至33.5%
7月10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6月及上半年產銷數據。數據顯示,6月中國汽車產銷繼續呈現正增長趨勢,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32.5萬輛和230.0萬輛,環比分別增長6.3%和4.8%;1-6月份,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011.2萬輛和1025.7萬輛,同比分別下降16.8%和16.9%。
在此基礎上,6月汽車銷量同比增長11.6%,繼續保持5月份兩位數的增長態勢。在中汽協方面看來,4—6月份銷量的增長是建立在1—3月份汽車消費受抑制的前提下。在下半年中,隨著市場經濟的恢復,中國汽車產銷或繼續維持穩定小幅增長態勢。
雖然中國汽車市場在逐步恢復,但在6月份中,中國品牌市場份額出現2009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僅為33.5%。對此,中汽協表示,這並不會是一個長久現象,在中國汽車品牌的努力下和市場經濟向上發展的過程中,中國品牌市場份額下半年或出現好轉。
1
保持兩位數增長,6月汽車銷量達到230萬輛
6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32.5萬輛和230.0萬輛,環比分別增長6.3%和4.8%,同比分別增長22.5%和11.6%。值得一提的是,本月汽車產銷量均刷新了6月份產銷量的歷史新高。
今年6月份,汽車企業出口6.2萬輛,環比增長27.2%,同比下降35.0%。從細分車型看,乘用車本月出口4.4萬輛,環比增長24.8%,同比下降35.9%;商用車出口1.8萬輛,環比增長33.6%,同比下降32.7%。
1-6月,汽車企業出口38.6萬輛,同比下降20.9%。分車型看,乘用車出口28.9萬輛,同比下降12.0%;商用車出口9.7萬輛,同比下降39.2%。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F. 6月新能源汽車銷量榜公布!市場正朝著兩個極端發展
進入7月份,意味著各大車企將迎來年中大考,上半年的汽車銷量數據相繼出爐。根據乘聯會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6月廠家批發銷量170萬輛,同比增長0.9%,環比增長3.7%,這已經是連續兩個月的同比正增長了。可見隨著此前因疫情被壓抑的消費剛需逐漸釋放,乘用車市場銷量的V型反彈也是如期而至,未來車市總體趨勢向好。
不過,在新能源乘用車領域就顯得沒那麼樂觀了,6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8.56萬輛,雖然環比增長20.1%,但較去年同期卻呈大幅下降趨勢,同比下降34.9%。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總銷量為32.86萬輛,同比下滑近4成。
從上半年各大新能源車企的銷量表現可以看到,未來新能源汽車消費市場正趨於兩個極端,一是由特斯拉霸榜、合資新能源發力、新勢力的持續增長所反映的高端化需求增長。另一方面則是共享經濟的不斷深化,以及新能源汽車向廣大城鎮以及農村市場擴展,A00級電動車市場備受關注。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G. 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排名(2020年6月):特斯拉沒有懸念
本文節選自《新能源汽車周報》電子版,該報告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會員服務部與汽車縱橫雜志社聯合編輯,如需查看完整報告,歡迎垂詢!
近日,EVSales網站公布了全球新能源乘用車的銷量數據。2020年6月,全球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22.99萬輛,環比上漲59.0%,同比下降13.1%,但下滑幅度有所收窄。2020年1-6月,全球新能源乘用車累計銷量為94.71萬輛。
分企業來看,2020年6月,得益於在中國本地生產車型的繼續放量,特斯拉一騎絕塵,以4.98萬輛的成績奪得全球銷量第一桂冠,遠超其他企業。1-6月,特斯拉全球累計銷量為17.91萬輛,相當於第二名大眾的近三倍,而其他企業更是差距明顯。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H. 6月新能源汽車銷量是多少
6月新能源汽車銷量是15w。
1、極氪001
作為吉利旗下的全新新能源品牌,極氪的到來相當引人注目,其產品聚焦高端。首款車型極氪001其實就是此前領克ZERO概念車的量產版。
I. 中汽協:2019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下降4%,十年來首次負增長
在過去的十年間,新能源汽車借著政策的東風一路高歌猛進,而這一態勢隨著2019年政府補貼的大幅退坡,一腳重剎讓國內新能源市場的增長戛然而止。
1月13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簡稱「中汽協」)公布的2019年全年銷量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汽車銷量2576.9萬輛,同比下降8.2%,我國汽車產銷量連續第二年出現下滑。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120.6萬輛,同比下滑4%,這是自2009年大力推行新能源汽車產業以來出現的首次年度下降。
補貼退坡影響巨大
受補貼大幅退坡等因素影響,2019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完成124.2萬輛和120.6萬輛,同比分別下降2.3%和4.0%。其中,純電動汽車生產完成102萬輛,同比增長3.4%;銷售完成97.2萬輛,同比下降1.2%;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2.0萬輛和23.2萬輛,同比分別下降22.5%和14.5%。
中汽協副秘書長陳士華在發布會上也表示,2019年新能源汽車受補貼退坡影響,下半年呈現大幅下降態勢。希望國家下一步繼續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下一步可從稅收、使用環節便利性等方面對新能源汽車產業做政策支持。
從去年的市場表現來看,政策補貼仍舊是影響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主要因素,尚未完全轉化到市場驅動。工信部的表態,表示了重振新能源市場的決心,但國家也需要在今年補貼完全退出後,推出接續補貼後的政策措施,繼續推動新能源汽車快速向前發展,並完成從政策市到市場市的轉變。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