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上市的新能源汽車
㈠ 各有亮點!2020即將上市新能源車型盤點!
2019已經揮手向我們說再見,2020年就這樣悄無聲息的開始了。在過去的這一年,對於中國汽車行業來說是不平凡的一年,傳統車企與造車新勢力的博弈進一步升級,傳統燃油車與新能源車的交替不斷加劇,而這一切隨著2020年的到來,各大車企又將開始新一輪的競爭,這對消費者來說是一件好事,畢竟又有眾多品牌的新車可供選擇。今天,車叔就先為大家盤點2020年即將上市的新能源車型,下面一起來看看是否有你期待的那一款呢?
長安汽車E-Rock
E-Rock是長安旗下全新純電動緊湊型SUV,新車將於2020年1月正式上市。長安E-Rock採用與CS55PLUS同源的設計理念,但可以看到其針對一些細節進行了調整。前大燈組與前格柵相融,採用一體式設計,配合新能源車型使用頻率較高的封閉式格柵,讓它看著極具辨識度。車身尺寸方面,其長寬高分別為4515/1860/1690mm,軸距為2650mm。車尾採用了造型平直且細長的貫穿式尾燈組,與後擾流板、後包圍、尾門筋線等線條元素形成了呼應,看著層次感豐富。
動力方面,奕澤IZOAEV搭載了一台由AW(蘇州)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生產的驅動電機,最大功率為150kW(204Ps),最高車速可達160km/h,其動力電池容量以及續航方面的信息尚未公布。在汽車電動化領域,混動技術一直是豐田引以為傲的,而奕澤IZOAEV是一汽豐田首款純電動車型,未來在純電領域究竟會取得什麼樣的成績,還是非常值得期待的。相信隨著越來越多的信息曝光,這款車也離上市不遠了,關於新車更多消息,車叔將持續關注。
車叔總結
以上就是今天車叔盤點的三款2020年即將上市的新能源車型,相信隨著它們的到來,2020年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會更加激烈。對於消費者來說,這三款車型各有特色和賣點,有的車型更加註重汽車出行的智能體驗,能讓消費者切實體會到科技對出行帶來的美好改變;有的車型則不斷把產品的續航里程和功能優勢最大化,解決了當下消費者對純電車型的用車痛點,讓產品價值實現了最大化。那麼,看完之後有沒有能激起你的購車慾望呢?如果沒有也沒關系,2020年上市新車不止這幾款,還會涌現更多高品質車型,下期車叔還將繼續為大家盤點2020年上市新車,歡迎關注車叔,我們將給你帶來更多,更快,更專業的汽車資訊。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㈡ 2018有哪些電動汽車會上市
很明顯,特斯拉Model 3和下一代日產Leaf榜上有名。
在美國及其它地區,Model 3隻是少量存在,2018年銷量肯定會明顯增加,進入大多的國際市場。
不過我們將Model 3從名單中剔除,因為汽車在2017年已經正式推出。
新版Leaf情況相似。至目前為止,新Leaf只是在日本限量交付,明年年初,Leaf就會在其它市場銷售。2018年,還會有電池更大的Leaf上市銷售。
捷豹I-Pace
捷豹I-Pace未來幾個月就會發布,2018年下半年開始生產,它是捷豹第一款電動汽車,也會是明年率先上市銷售的電動汽車之一。
I-Pace是一款運動SUV,安裝90千瓦時電池,按照NEDC的標准,續航里程超過500公里。
捷豹介紹說,用EPA標准測試,續航里程大約220英里(約354公里)。
關於這款汽車,最不明確的地方就是充電速度與價格。
曾有消息說汽車支持50千瓦DC快速充電技術,可以用標准DC充電站充電。
不知道新電動汽車能不能用更高的充電速度充電,也就是用新的150+千瓦充電站充電。
至於價格,我們知道的最確定消息來自荷蘭早期預定者,價格是多少,有什麼選擇,都是由英國汽車製造商劃定的。從現在掌握的信息看,捷豹I-Pace起步價約為76000美元。
FF91、Lucid Air及其它創業公司
2018年,法拉第未來和Lucid Motors都說會推出自己的第一款生產版電動汽車,不過過去兩年一直都在說,在這段時間里,它們的財務狀況持續惡化,所以計劃可能會推遲。
明年客戶能拿到汽車嗎?我們真的表示懷疑。
2018年,新電動汽車創業公司可能會給我們帶來驚奇,我們可能會看到一些很酷的汽車沖上市場。誰知道呢?
盡管如此,2018不會是生產版電動汽車的興旺之年,也就是說不會有太多新電動汽車投產,不過汽車製造商會設立許多新電動汽車項目,2019年2020年會有許多新電動汽車上市,明年我們會聽到許多消息,根據我們的猜測,2019和2020年新電動汽車會更加熱鬧
現代Kona EV和起亞Niro EV
成功推出Ioniq電動汽車之後,現代還會推出兩款新電動汽車,一款是Kona EV,一款是起亞Niro EV。
據說汽車安裝50千瓦時電池,充電一次可以開200英里(約320公里)。
照估計,新車的價格約為3.5萬歐元(3.9萬美元)。
正如我們之前報道的,來自韓國的消息源說,汽車明年就會上市,不過兩款汽車每款的產量只有2萬台。
奧迪Quattro
I-Pace將會與奧迪純電動汽車競爭。R8剛上市就已經死亡,除開R8,這款電動汽車會是奧迪的第一款純電動汽車。
奧迪Quattro是一款純電動SUV,安裝95千瓦時電池,續航里程310英里(約489公里)。奧迪用NEDC標准評估電動汽車續航里程。如果是真實世界的續航里程或者EPA里程,可能只有275英里左右(約443公里)。
2018年下半年,奧迪Quattro就會開始生產,並出現在展示廳。
至於價格,奧迪曾經說過e-tron Quattro的尺寸介於Q5和Q7之間,而這些汽車的製造商建議零售價介於41000至49000美元。在獲得補貼之前,如果e-tron Quattro的價格與此相似,肯定會動搖市場,只是現在還不確定。
如果e-tron Quattro的定價最終與I-Pace和Model X接近,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盡管如此,2018不會是生產版電動汽車的興旺之年,也就是說不會有太多新電動汽車投產,不過汽車製造商會設立許多新電動汽車項目,2019年2020年會有許多新電動汽車上市,明年我們會聽到許多消息,根據我們的猜測,2019和2020年新電動汽車會更加熱鬧。
㈢ 我從2018年12月從油車改為新能源小汽車在北京我還有幾年能排上
到2020年12月就能排上。
㈣ 2018年新能源汽車有哪些
現在各大汽車廠家都有新能源汽車。比如國產的吉利、長安、比亞迪等
最有名的的應該是特斯拉
㈤ 新能源汽車什麼時候實行
新能源汽車2008年實行的,2008年,新能源汽車在國內已呈全面出擊之勢。2008年成為我國「新能源汽車元年」。2008年1-12月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增長主要是乘用車的增長,1-12月新能源乘用車銷售899台,同比增長117%,而商用車的新能源車共銷售1536台,1-12月同比下滑17%。
2009年,在密集的扶持政策出台背景下,我國新能源汽車駛入快速發展軌道。雖然新能源汽車在中國汽車市場的比重依然微乎其微,但它在中國商用車市場上的增長潛力已開始釋放。2009年1-11月,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同比下降61.96%,至310輛。
2009年1-11月,新能源商用車-主要是液化石油氣客車、液化天然氣客車、混合動力客車等-銷量同比增長178.98%,至4034輛。相比在乘用車市場的冷遇,「新能源汽車」在中國商用車市場已開始迅猛增長。
(5)2018年12月上市的新能源汽車擴展閱讀
新能源汽車的優點
1、新能源汽車更環保。新能源汽車採用的主要是非燃油動力裝置,不需要燃燒汽油、柴油等,而是採用清潔能源,比如:電力、太陽能、氫氣等。這樣,就減少了二氧化碳等氣體的排放,從而達到保護環境的目的。
2、新能源汽車不用限號出行。因為環境污染嚴重,為了減輕環境壓力,很多城市都採用汽車限號的方式,限制私家車的出行。但是,新能源汽車幾乎是零污染、零排放,所以也就不在限號范圍內,更方便出行。
3、新能源汽車駕駛更安全、穩定。新能源汽車相對來說動力較小,最高行駛速度一般要低於普通汽車,因此駕駛起來也就更穩定,安全系數也更高一些。
㈥ 乘聯會:12月新能源乘用車銷量13.7萬台,全年同比增長4.3%
根據乘聯會廠家批發數據,2019年12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13.7萬台,同比下降15.1%,環比11月增長73.5%。
2019年1-12月新能源乘用車累計批發106萬台,同比增速4.3%。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12月新能源乘用車環比實現高增長,但同比仍呈現全面負增長特徵,體現了補貼退坡前裝的後續影響效果較大。
純電動市場同比下滑6%
純電動市場2019年12月市場佔比89.1%,同比下滑6%,環比上漲81%。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㈦ 新能源汽車上市公司有哪些
在整車領域推薦:比亞迪、宇通客車、江淮汽車以及多氟多、杉杉股份、康盛股份
、猛獅科技
等轉型標的;電池及相關原材料領域推薦:東源電器
、猛獅科技、先導股份
、贏合科技、天賜材料
、當升科技、新宙邦、滄州明珠、正海磁材、寧波韻升、中科三環、天齊鋰業、贛鋒鋰業、眾和股份、華友鈷業等;充電樁領域推薦:特銳德、萬馬股份、奧特迅等。
㈧ 2018年上市的新能源車有哪些,值得買嗎
2018年有北汽,比亞迪,吉利,尉來,知豆等都有新車型推出,如果你那裡限牌的話,可以考慮購買,不限牌照,最好買汽油車。
㈨ 2018年的新能源汽車排名是什麼
第一肯定是金彭啊,我周圍的人都推薦我買金彭新能源汽車,不超過五萬塊錢,但是配置、性能、續航里程各方面都不錯,我剛訂了一輛。
㈩ 2020年將會是新能源汽車上市數量的巔峰嗎
新能源汽車產業未來15年規劃:未再設具體產銷量目標
歷時10月,《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開始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12月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徵求意見稿)。
《徵求意見稿》明確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新階段的首條基本原則為「市場主導」。強化企業在技術路線選擇、產品產能布局等方面的主體地位。
整體目標方面,《徵求意見稿》提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整體發展目標為純電動汽車成為主流,燃料電池汽車實現商業化運行,公共領域用車全面電動化,高度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汽車趨於普及。
具體目標方面,《徵求意見稿》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佔比達到25%左右,智能網聯汽車新車銷量佔比達到30%,高度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汽車實現限定區域和特定場景商業化應用。
據中汽協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10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5萬輛和7.5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35.4%和45.6%。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7.8萬輛和5.9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33.3%和47.3%;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均完成1.6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44.3%和38.7%。
累計方面,2019年1-10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8.3萬輛和94.7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1.7%和10.1%。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79.5萬輛和75.0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8.4%和15.0%;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8.6萬輛和19.6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10.6%和5.7%;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391輛和1327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8.2倍和8.0倍。
2018-2019年10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統計及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備註:2019年6月銷量增速為80%)
我國現階段應用實施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是由工信部於2012年6月印發,主要目標指出,重點推進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業化,推廣普及非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節能內燃機汽車,提升我國汽車產業整體技術水平。
根據2020年到期的規劃,到2020年,我國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生產能力達200萬輛、累計產銷量超過500萬輛,燃料電池汽車、車用氫能源產業與國際同步發展。
對比全新2020年到期的規劃,《徵求意見稿》不再具體要求新能源汽車產銷數量,而是轉成追求市場規模。此外,《徵求意見稿》更加註重核心技術攻關,對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也提出更高要求。
更多數據來源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