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的市場潛力
A. 電動汽車未來的發展趨勢
新能源汽車的普及已經在加速,各國紛紛推出相應的嚴格排放標准以推動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目前新能源汽車的三大技術分別是燃料電池技術,純電技術和混合動力技術。優勝劣汰一次在新能源汽車界也同樣適用,但是目前三大技術各有亮點所以前景的發展依然讓人摸不著頭腦。不過這三大技術的發展前景是值得我們去分析的,
如果從短時間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狀況上看,混合動力技術應該是占據優勢的。不過長遠發展來看應該是純電技術比較有前景。因為目前階段處於燃油車和純電動車的過度時期,電動車的能耗確實低而且能做到無排放。但是制約純電動車發展的不僅是充電技術上的問題,更重要的是配套設施並不完善,這也是很多消費者選擇純電車時最忌諱的問題。
混合動力車型很好地彌補了這樣的問題,但是混合動力車型畢竟不是純電車型,其主要動力還是要依靠汽油而且在近年來國家對純電汽車的支持來看,混合動力汽車並不是一個長遠之計。未來如果純電技術有很大突破,相關設施法規越來越完善的情況下,混合動力汽車被淘汰的幾率很大。
關於燃料電池技術,目前主要是指氫燃料電池。氫燃料電池的排放物是水,因此也是很潔凈的能源。不過目前氫燃料技術的推廣也遇到了很大的瓶頸。其中最重要的還是制氫技術沒有得到太大的提升,目前氫能源技術氫氣的來源主要是工業收集和水的電解。電解水是最有效的方式,但是電解水對於電力的消耗巨大,目前主要以火力發電為主要發電技術,電力過多消耗無疑是「變相污染」。
同時,氫燃料電池最大的問題還在於氫氣的存儲。雖說存儲技術上並不是一件難事,但是其設備和加氫站的製造成本高昂,相比起傳統的加油站或充電站,加氫站的製造成本是它們的五倍之多!因此短時間內很難進行推廣使用。
B. 新能源汽車未來市場怎麼樣
近年來,在一攬子扶持政策的培育下,我國新能源汽車技術不斷進步、市場認可度持續提升,並在2020年實現逆勢增長。但當前行業仍處於政策和市場雙驅動階段,如何突破一系列「卡脖子」難題,真正對燃油車形成替代優勢,進而完全實現市場化,成為未來五年必須解決的問題。
2020年,新能源汽車產業經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沖擊,逆勢而上,在規模和質量上都交出了亮麗答卷。行業也由政策驅動,進入市場和政策雙驅動的新階段。
「未來5年,將是全球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加速期,也是實現新能源汽車完全市場化的攻堅期。」在日前召開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1)雲論壇上全國政協副主席萬鋼指出,進入新階段,新能源汽車的產品和服務,企業的戰略規劃、團隊建設等都將受到來自資本市場和商品市場的雙重關注,企業要更加謹慎前行,把握住發展趨勢。
C.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前景及趨勢和前景
能聯網的未來
大數據、物聯網、智能家居這樣一個概念,想必今天的人已經不再陌生了。智能化、信息網路化、自動化等概念走進千家萬戶,也滲透到汽車工業的未來。如果無人駕駛汽車從設計到製造都是為了未來,那麼新能源汽車憑借「起步晚」的優勢,進入尖端技術領域的第一步。
新能源汽車製造商為了搶占市場的高度,紛紛布置先進的輔助駕駛系統,對接智能化網路技術成熟、嵌入式感測器、雷達等新部件,更致力於為產
摩托化標簽越來越清晰
新能源汽車工業的發展,時至今日,即使在續航能力、電池技術、維護管理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但仍有優於傳統燃料汽車的優勢。許多業內人士認為,即使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燃油汽車,混合動力汽車和純電動汽車將共存的市場,未來的發展標簽仍將「摩托化」。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趨勢:生產方面
兩極分化是顯而易見的
在中國的環境保護工作深度受益,並開始迎來政策補貼。現在,補貼回落、准入門檻上浮、新能源汽車需求增多,也有了更為嚴格的要求,這無疑是對汽車價格相關的質量和技術體系如「硬體」的新一輪考驗。
產業鏈主線
總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道路肯定不會是一個主幹到終點。眾所周知,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主要板塊主要是汽車製造、電池系統和售後運營維護。今天,由需求發展帶來的產業鏈為新能源汽車產業增加了許多分支。
D. 電動汽車市場前景如何
前景很光明,電動機的性能絕對要好過內燃機。現在最根本的問題不是電池,就現在的電池容量,在城市內跑,可以替換60%的汽車,真正跑長途的車不多,這個市場是巨大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汽車廠商的利益問題,電動汽車結構簡單,驅動輪和電池都成為可更換的配件,連控制系統都可更換,而這些東西,現在很多非汽車廠商都能做,這樣汽車生產商,就不能得到售後維修的利潤,不能掌控市場,就象現在的電動單車一樣,電池不好,我買一個換上,控制器壞了,買一個自己裝上,馬力不大,換個驅動輪就好了,這些都不需要原廠的,市場上兼容的多得是。
E. 中國純電動汽車的市場現狀
國家的補貼扶持一直以來是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重要推手,隨著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大幅退坡,純電動汽車(EV)普及正在踩下急剎車,2019年銷量減少4%,首次出現負增長,疊加疫情的沖擊,市場消費萎靡。為提振新能源汽車市場,補貼政策推遲至2022年底。但取消也只是時間的問題,未來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拼的必定是技術和產品實力。在特斯拉的沖擊下,內資企業迫切需要提升技術水平來提升其競爭力。
(一)純電動汽車發展概述
純電動汽車將是我國自主品牌彎道超車的絕好機會
以能源供給方式為依據新能源汽車主要分為純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以及燃料電池汽車。在電動化、智能化、共享化和網聯化,環保要求愈發嚴格的趨勢下,電動化是汽車未來發展的方向。近兩年隨著技術進步以及禁售燃油車等相關政策的推動,純電動更是成為各大車企研發的重點。
由於對環境影響相對傳統汽車較小,其前景被廣泛看好,但當前技術尚不成熟。主要原因是各種類別的蓄電池,普遍存在價格高、壽命短、外形尺寸和重量大、充電時間長等嚴重缺點。但是相對於傳統內燃機汽車行業來講,純電動汽車將是我國自主品牌彎道超車的絕好機會。
——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F. 電動汽車發展前景怎麼樣
高考志願填報如何在專業、地域、院校之間找到平衡點
位卑未敢忘憂國准備科技報國的同學優選這些專業
家長如何幫助指導考生選擇專業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真的會火嗎?
交通設備與控制工程專業理科中的管理類專業
精算

3D列印(3Dprinting)技術又稱三維列印技術,是一種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運用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過逐層列印的方式來構造物體的技術。它無需機械加工或任何模具,就能直接從計算機圖形數據中生成任何形狀的零件,從而極大地縮短產品的研製周期,提高生產率和降低生產成本。燈罩、身體器官、珠寶、根據球員腳型定製的足球靴、賽車零件、固態電池以及為個人定製的手機、小提琴等都可以用該技術製造出來。
G. 電動汽車發展前景
長遠是看好的,近期不樂觀,需要一個過程,目前新能源汽車現狀:1.續航里程太短,不敢出城,更不敢上高速,續航150公里的車只能到60公里以內的距離,因為還有返程。2.充電不方便,大部分小區沒有充電樁,難道要從樓上吊一條電線下來?3,充電時間長,動輒7-8個小時,快充也要1小時,但快充次數多了電池容易壞。4,更換電池成本高,多長時間更換一次電池呢?大家都有騎電動車的經歷吧,你家的電動車多長時間就換了?不要說汽車的電池比電動自行車的好太多,這個基本沒人相信,因為鋰電新突破的技術幾乎沒有。告訴你一個事實,電池成本佔新能源汽車價格的三分之一,知道換電池要花多少錢了吧。5.有以上這么多的限制和不便,但新能源汽車動輒十幾、二十幾萬的價格,讓消費者望而卻步!甚至更有不知天高地厚的新進入該行業的廠家,模仿個國外車型,加塊電池就要價70萬!!!這是什麼樣的決策者做出的決策?只能說是拍腦門!用屁股想問題。別說70萬的新能源汽車,就是政府補貼後價格在15-20萬就很難打開市場,不信走著瞧!這個價格可以買兩輛傳統燒油汽車,完全可以解決限號問題,至於環境污染,這個你懂的,大家不會為了這個過多損害自身利益,話說的不好聽,但這是現實。有錢人另當別論!總之,新能源汽車發現是大勢所趨,前途也很光明,但道路是曲折的,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不要盲目樂觀。
H. 電動汽車的行業前景好嗎
首先是政策上,我國始終堅持的是市場機制對資源的配置的調節作用和國家政府宏觀調控的作用,因此,對於中國電動汽車行業的發展,政府更多的是採取政策扶持和資金補貼,以此來輔助國產電動汽車的開發和銷售,從而實現電動汽車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階段。
其次是企業方面,對於電動汽車的研製和開發,是傳統企業的一次重型改革,也是新興汽車產業誕生的機遇,因此對於電動汽車的生產無論在資金、人才還是技術上的布局相較於傳統汽車的生產都是非常重的。另外,我國一些企業在電池、電機及電控等領域的技術積累,也使得在發展電動汽車方面具備一定的技術條件。
再次是市場和消費者方面,我國一直以來是全球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有著巨大的消費潛力。而電動汽車無疑也將會成為未來汽車的發展趨勢。目前,在電動汽車產品不斷推出和政策扶持不斷鼓勵的情況下,我國消費者也開始不斷將消費目光從傳統汽車向電動汽車轉移。
總之,電動汽車行業要加快技術革新,解決電動汽車續航和動力補充這兩大問題,為消費者生產出高質量的產品,電動汽車行業的繁榮只是時間的問題。
I. 電動汽車的發展前景如何
目前來說,無論是是國外還是國內,對於電動汽車的前景普遍都是看好的。歐盟地區已經宣布於2020年全面取消燃油汽車的銷售,而國內,政府對於電動汽車出台補貼政策以及減免購置稅和專用車牌、大量建設充電樁等一系列措施,使得電動汽車的銷售也是一片火爆,也說明了電動汽車的前景光明。
雖然說純電汽車的大范圍普及還有待於技術的進步,但混合動力的火爆,無疑也是在純電技術突破之前,一個合理過渡的最佳選擇。一旦純電技術出現革命性的突破,那麼毫無疑問,屆時純電動車必然將全面替換和取代燃油車乃至混合動力。
J. 未來電動汽車的發展前景大嗎
" 摘要:本文對電動汽車技術發展趨勢和前景作了概略介紹,並從技術—經濟的角度出發,對純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汽車以及動力電池、電機等關鍵零部件技術,作了綜合評述,展望了電動汽車技術的未來發展前景。
1引言
上世紀70年代全球三次石油危機爆發後,各跨國汽車公司先後開始研發各種類型的電動汽車。我國經過「八五」、「九五」、「十五」三個五年計劃,在研發電動汽車的專項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並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但是,迄今為止,這些科研成果真正能轉化為產品,並實現產業化生產的項目並不多。國外大汽車公司投入遠比我國更多的資金和人力,已投入批量生產的電動汽車產品也寥寥無幾。隨著全球能源危機的不斷加深,石油資源的日趨枯竭以及大氣污染、全球氣溫上升的危害加劇,各國政府及汽車企業普遍認識到節能和減排是未來汽車技術發展的主攻方向,發展電動汽車將是解決這二個技術難點的最佳途徑。
現代電動汽車一般可分為三類:純電動汽車(PEV)、混合動力汽車(HEV)、燃料電池電動汽車(FCEV)。但是近幾年在傳統混合動力汽車的基礎上,又派生出一種外接充電式(Plug-In)混合動力汽車,簡稱PHEV。本文將電動汽車技術研發的若干問題和趨勢,作簡要的介紹和評述。
2純電動汽車(PEV)
純電動汽車是指完全由動力蓄電池提供電力驅動的電動汽車,雖然它已有134年的悠久歷史,但一直僅限於某些特定范圍內應用,市場較小。主要原因是由於各種類別的蓄電池,普遍存在價格高、壽命短、外形尺寸和重量大、充電時間長等嚴重缺點。目前採用的鉛酸電池、鎳氫電池和鋰離子電池,它們已達到的實際性能指標和市場平均價格,如表1所示。根據實際裝車時的循環壽命和市場價格,可估算出電動汽車從各種動力電池上每取出1kWh電能所必須付出的費用。計算時,假設電池最高可充電荷電狀態(SOC)為0.9,放電SOC為0.2,即實際可用的電池容量僅占總容量的70%;由電網供電價為0.5元/kWh,電池的平均充放電效率為0.75。
從表1的粗略計算中可知,雖然從電網取電僅需0.5元/kWh,但充入電池,再從電池取出,鉛酸電池每提供1kWh電能,價格為3.05元左右,其中2.38元為電池折舊費,0.67元為電網供電費,而從鎳氫電池中每提供1kWh電能,費用為9.6元,鋰離子電池為10.2元,即後二種先進電池供電成本是鉛酸電池的三倍多。
目前國內市場上用柴油機發電,價格大致為3元/kWh,若用汽油機發電,供電價格估計為4元/kWh,即從鉛酸電機提供電能的價格大致和柴油機發電價格相等,僅僅從取得能量的成本來考慮,採用鉛酸電池比汽油機驅動有一定價格優勢,但是由於它太過笨重,充電時間又長,因此只被廣泛用於車速小於50km/h的各種場地車、高爾夫球車、垃圾車、叉車以及電動自行車上。實踐證實鉛酸電池在這一低端產品市場上有較強的競爭力和實用性。
鎳氫電池的主要優點是相對壽命較長,但是由於鎳金屬占其成本的60%,導致鎳氫電池價格居高不下。鋰離子電池技術發展很快,近10年來,其比能量由100Wh/kg增加到180Wh/kg,比功率可達2000W/kg,循環壽命達1000次以上,工作溫度范圍達-40~55℃。美國USABC在2002年制定的鋰離子電池技術發展目標如表2所示。
近年由於磷酸鐵鋰離子電池的研發有重大突破,又大大提高了電池的安全性。目前已有許多發達國家將鋰離子電池作為電動汽車用動力電池的主攻方向。我國擁有鋰資源優勢,鋰電池產量到2004年已佔全球市場的37.1%,預計到2015年以後,鋰離子電池的性/價比有望達到可以和鉛酸電池競爭的水平,而成為未來電動汽車的主要動力電池。
圖1示出了國內外各種純電動車輛數量/性能和價格/性能曲線,以電動自行車為代表的低性能車輛,由於其成本低廉,僅我國在2006年已達到年產2000萬輛,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生產的沖擊1號電動跑車,雖然已達到了很高的動力性,但是由於售價高昂,僅生產了區區50輛,由於沒有市場而不得不停產。性能較低的場地車,在我國年產達7000~8000輛左右;天津清源電動車公司生產的微型電動車,最高車速僅50km/h,年產也可以達千輛以上,這可能是目前市場所能接受的純電動車輛性能的上限。上述所有電動車輛均採用鉛酸電池為動力。隨著高性能鋰離子電池的性/價比不斷提升,未來5~10年內,市場上可能會出現最高車速≥100km/h,續駛里程≥250km的高性能純電動汽車。
3混合動力電動汽車(HEV)
由於完全由動力蓄電池驅動的純電動汽車,其性能/價格比長期以來都遠遠低於傳統的內燃機汽車,難於與傳統汽車相競爭,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各大汽車公司都著手開發混合動力汽車。日本豐田公司在1997年率先向市場推出「先驅者」(Prius)混合動力汽車,並在日本、美國和歐洲各國市場上均獲得較大成功,累計產銷量已超過60萬輛。隨後日本本田、美國福特、通用和歐洲一些大公司,也紛紛向市場推出各種類型的混合動力汽車。
3.1研製全混合電動汽車的必要性
混合動力電動汽車是指具備兩個以上動力源、而其中有一個可以釋放電能的汽車。混合動力汽車按混合方式不同,可分為串聯式、並聯式和混聯式三種;按混合度(電機功率與內燃機功率之比)的不同,又可分為微混合、輕度混合和全混合三種。其中外掛式皮帶驅動起動/發電(BSG)式是微混合動力汽車的典型結構,其電機功率一般僅2~3kW,依賴發動機趵%GD!A3蟊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