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汽車 » 介休龍福新能源汽車

介休龍福新能源汽車

發布時間: 2022-02-05 06:12:13

⑴ 山西省介休市有幾個鄉鎮,

介休市下轄5個街道、7個鎮、3個鄉,共計26個社區、231個行政村。

1、介休市位於山西省腹地,太原盆地偏南,地理坐標東經111°44′10″——112°10′14″,北緯36°50′01″——37°11′04″,北、東北部分別與汾陽市、平遙縣接壤,東南與沁源縣毗鄰,西南與靈石縣相連,西北與孝義市相望。

2、介休市屬於溫帶季風氣候區,冬寒夏暑,四季分明。全市下轄5個街道、7個鎮和3個鄉,行政區域總面積744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43.6萬(2017年)。

3、介休市因史出春秋時期割股奉君的介子推、東漢時期博通典籍的郭林宗和北宋時期出將入相五十載的文彥博三位賢士名達,素有「三賢故里」之稱,文明史逾2800年。

4、介休處於太原經濟圈節點,與汾陽、孝義共同構成太原經濟圈次中心,介休還被列為第一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

(1)介休龍福新能源汽車擴展閱讀

1、新中國成立前的漫長歷史時期,介休自給自足的農業經濟佔主導地位。新中國成立後,介休廣大群眾的生活有了保障。

2、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介休以焦化為主的工業經濟迅速崛起,民營經濟首開山西省先河,市域經濟綜合實力連續多年位居山西省十強縣市行列。

3、2009年介休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40億元,財政總收入完成24.2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33.78億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15400元和5732元。

4、2012年介休市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51億元,其中第一產業佔比為3.3%,第二產業佔比為66.8%,第三產業佔比為29.9%。人均地區生產總值36531元,按2012年平均匯率計算為5787美元。

5、全年全市財政總收入累計完成280186萬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0.4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06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704元。

6、2014年,介休入選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成為山西唯一一個入選的城市。

⑵ 山西有哪些大型企業

山西國有大型企業:

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太鋼)是中國特大型鋼鐵聯合企業和全球產能最大、工藝技術裝備最先進的不銹鋼企業。

山西焦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山西焦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由山西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直接監管。以煤炭開采加工為主,集礦井建設、煤礦機械製造、機電設備修造、發供電、化工、建築安裝、建材、運輸、進出口貿易以及三產服務業於一體的主業突出、綜合發展的多元化大型企業集團。

山西國際電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山西國際電力集團前身為山西省地方電力公司,於1989年1月經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是山西省人民政府授權的電力投資、資產經營和地方電力出資者代表,是地方電力國有資產的經營者和管理者。

大同煤礦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大同煤礦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同煤集團)是中國第三大煤礦國有企業,公司總部位於中國煤炭重地山西省大同市,煤礦跨越大同、朔州、忻州三市,擁有煤田面積6157平方公里,總儲量892億噸。

⑶ 山西介休郵編多少

山西介休郵編是032000。

我國的郵政編碼採用四級六位數編碼結構。前兩位數字表示省(直轄市、自治區);前三位數字表示郵區;前四位數字表示縣(市);最後兩位數字表示投遞局(所)。

山西其他市的郵政編碼都在030000-048000之間,太原為030000,大同為037000,陽泉為045000,長治為046000,晉城為048000,朔州為036000,晉中為030600,運城為044000,忻州為034000,臨汾為041000,呂梁為033000。

(3)介休龍福新能源汽車擴展閱讀:

郵編的起源

郵政編碼起源於英國。20世紀50年代初,英國就開始研究郵政編碼,並於1959年在諾威治郵區試行,從而引起許多國家的注意。

西德於1961正式公布4位數的郵政編碼,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在全國范圍內推行郵政編碼的國家。緊接著,美、英、法、澳、瑞士等國陸續在全國推行。

1965年後,隨著機械設備的廣泛應用,郵政編碼的優越性更加明顯地表現出來,故日、意、加、荷和瑞典等國也相繼實行了郵政編碼。至 1988年初,世界上已有50多個國家和地區實行了郵政編碼制度。


⑷ 介休綿山簡介

介休綿山編輯詞條 綿山,亦名綿上,後因春秋五霸之晉國霸主晉文公名臣介子推(介之推)攜母隱居被焚又稱介山。它地處汾河之陰,距介休市區20公里,跨介休、靈石、沁源三市縣境,最高海拔2566.6米,相對高度1000米以上,是太岳山(霍山)向北延伸的一條支脈。山光水色、文物勝跡、佛寺神廟、革命遺址集於一體,是山西省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4A級旅遊景區,中國歷史文化名山,中國清明(寒食)節發源地,中國寒食清明文化研究中心,中國寒食清明文化博物館。
綿山之所以享譽海內外,千百年來登臨者絡繹不絕,在於它步步有景,景景有典。欏嚴會、李姑岩、蜂房泉、天橋、朱家凹、抱腹岩、小蜂房泉、銀公洞等數以百計的天然岩洞,堪稱奇觀。抱腹岩之「腹」大,抱二百餘間殿宇、館舍及一兩千名遊人於「腹」內,容兩千年歷史文明於其間,堪稱天下第一岩。兔橋、鹿橋、天橋、古雲梯、鐵索嶺、懾神崖等險道驚魂懾魄,令人贊嘆叫絕。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所述「綿山石桐水」千回百轉,飛流激盪,依次開發形成了五龍瀑、水簾洞等形態各異的瀑布群。大小蜂房泉數百個,懸垂的天然石乳,「乳汁」清洌甘甜,如珍珠斷線,滴落有聲。此山、此水即使在名聲顯赫的三山五嶽也難尋、難覓。全國柏樹之冠——秦代古柏以及龍柏、虎柏、兔柏、鹿柏和原始柏林,組成了一個仙境般的「柏樹王國」。天下名碑──《大唐汾州抱腹寺碑》和宋、金、元等歷代碑刻,以及雲峰寺石佛殿、馬鳴菩薩殿、明王殿和天橋須彌殿、五龍峰五龍寺的大量宋代之前及宋、元、明雕塑異彩紛呈,頗具文物價值。東漢古剎鐵瓦寺、三國曹魏抱腹寺、北魏鸞公岩和唐代回鑾寺等諸多寺院,以及建築面積為三萬多平米的華夏第一觀──大羅宮,寺廟的古老、眾多和宏偉也為其它名山所不可比擬。奇岩、險道、秀水、古柏、唐碑、宋塑、名剎、巨宮和真神介之推、真佛空王佛,以及流傳千年而不衰的寒食清明習俗,組成了綿山獨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觀,使人目不暇接、思緒萬千而留連忘返。
綿山地勢險要,歷來兵家必爭。隋末唐初李世民曾在綿山下雀鼠谷大敗宋金剛,收降尉遲恭。一百二十回《水滸傳》留下了田虎帶領農民起義軍與官兵對壘的故事。綿山還記載有南宋李武功、李實領導義軍抗擊金兵入侵的事跡。明末太原武總兵也曾依託綿山收復失地,以圖再起。抗戰初期,馮玉祥將軍所屬方振武部在綿山舉行了震驚中外的抗日誓師。之後介休縣長張德含、犧盟會特派員李志敏在綿山組建抗日民主政府,堅持了長期的敵後游擊戰爭。綿山又比其它名山多了一道「可藏甲上萬」和愛國主義的特殊風景線。
綿山開發,開始於原始人的群居生活。道家活動開始於春秋時期,此時介之推已攜母來綿山隱居。東漢建安年間,綿山已有佛教寺院──鐵瓦寺。《介休金石略》載:「摩斯塔下有寺,東漢建安年建,皆鐵瓦,悉鑄施者姓名」,據今已有一千八百餘年。以後規模較大的開發建設有五次:三國曹魏時,高僧迪公考察籌劃,魏明帝曹睿特詔建綿山抱腹寺;北魏高僧曇鸞於綿山抱腹寺及山之陰聚徒說法,弘揚凈土宗教義,並創建鸞公岩;唐代高僧志超擇地綿山,創立禪林,修煉成佛,後唐太宗李世民敕建雲峰寺;元末大火後,明晉恭王朱等人主持修復雲峰寺等寺院,之後歷代又有增修;1995年以來,山西三佳煤化有限公司董事長閻吉英獨資修復開發綿山,除將1940年侵華日軍燒毀的寺廟逐一修復外,又新建了盤山公路和賓館、飯店等接待服務設施。已投資六億元。
目前已經形成龍頭寺、龍嵴嶺、李姑岩、蜂房泉、大羅宮、天橋、一斗泉、朱家凹、雲峰寺、正果寺、棲賢谷、介公嶺、水濤溝、古藤谷等十四個景區,全部游覽一般需要3到5日。
綿山毗鄰平遙古城、雙林寺、鎮國寺,與靈石王家大院、資壽寺聯為一體;同時又是介休市區玄神樓、後土廟景區、張壁古堡、洪山源神泉及古陶瓷遺址、弘濟寺景區的「龍頭」,起著重要的影響輻射作用。
同時它又與沁源靈空山、靈石石膏山形成一個地域遼闊,各具特色的「旅遊金三角」。加之鐵路、公路四通八達,接待服務設施日臻完善,冬夏溫差不大,一年四季皆宜游覽,尤宜冬日雪霽,是一個有著廣闊開發前景並極具獨特個性的旅遊勝地。
綿山交通
太原方向:沿大運高速一路南下至靈石出口下即可。下高速後約10公里左右。
西安方向:沿西禹高速過黃河龍門大橋至侯禹高速到大運高速北上至靈石出口下。
綿山景點門票
進入綿山(旺季票價110元【全山通票】,停車費50元)

⑸ 請大師幫忙算算我的八字,謝謝

公歷:1988年12月21日(星期三)6點
農歷:戊辰年十一月十三日卯時
春節:2月17日
節前:丁卯年
節後:戊辰年
八字:戊辰 甲子 庚戌 己卯
五行:土土 木水 金土 土木
方位:中中 東北 西中 中東
生肖:龍
五行中缺金、缺火。在自己的名字中可以補金補火。

基業:聰明,多學、成功、富貴、名譽、幸福、財帛、進田。

含義:此為萬事萬物的基本數、為最大吉祥的表示,屬於分外大成功,健康、富貴、名譽、幸福、可以享福終世。但恐有過好、常人難以承當之數。

⑹ 介休的簡介,詳細一點。

歷 史 沿 革·
介休歷史悠久,國內史籍最早記載介休歷史為周代魯隱公五年(公元前718年)。因史出春秋時期割股奉君的介子推、東漢時期博通典籍的郭林宗和北宋時期出將入相五十載的文彥博三位賢士名達,素有「三賢故里」之稱。總面積744平方公里,總人口37.25萬人。 介休歷史悠久,國內史籍最早記載介休歷史為周代魯隱公五年(公元前718)。時,曲沃庄伯伐翼,晉翼侯奔隨,隨在今介休城東,當時為晉大夫士會食邑。公元前636年,晉文公返國賞隨臣,介子推不言錄,與母隱居綿山。晉文公焚林求賢,子推竟與母抱樹而死。後,介休即依介子推休於此而得名。自公元前514年起,介休歷史上先後東部建置鄔縣,西部建置平周邑,秦始皇設郡縣,城區建置界休,以後改為界美、介休、平昌。東魏時,定陽郡一度僑治境內。北周時期,曾設置介休郡。隋、唐時期一度設介休郡、介州。鄰縣靈石公元590年建縣前,一直為介休地域。隋、唐時設介休郡、介州時,兼領平遙縣。孝義歷史上曾幾度並入介休縣。宋、元、明、清時期,介休縣域和領屬關系基本保持不變。1992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下文,介休撤縣改設縣級市,行政區域不變,依舊隸屬晉中行署。現轄7鎮3鄉、232個行政村,5個街道辦事處。

·自 然 環 境·
1、面積及方位
介休市位於山西省中南部,太行山北側。地跨東徑111°44′10″— 112°10′14″、北緯36°50′01″—37°11′04″之間。北起義安鎮任家堡村,南至綿山頂端艾蒿坡;西起義棠鎮圪塔頭村,東至張蘭鎮南窯頭村。東北與平遙、汾陽接壤,西南與靈石相連,東南與沁源毗鄰,西北與孝義相望。東西最寬處38.5公里,南北縱長38公里,總面積744平方公里,佔全省總面積的0.47%。
2、地貌
介休整個地勢形態呈南高北低,海拔在740—2487米。南部為山區,主峰有綿山、天峰山等,屬太岳山脈,面積312平方公里,佔全市總面積的42.09%;中部為丘陵區,面積191.7平方公里,佔全市總面積的25.86%;北部為平川區,面積為237.6平方公里,佔全市總面積的32.05%。
3、氣候
介休處於中緯度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域,屬暖溫帶大陸性氣候。全年日照時數年份均在200天以上,
2500小時左右。丘陵山區少於平原,南部少於北部。據1954—1994年氣象資料統計,全市年平均氣溫為10.4℃,冬夏季氣溫變幅較小,總的分布趨勢是由南向北升高,由平川向丘陵山區降低。全市年平
均降水量為477.2毫米,一般集中在7至9月。無霜期平均為175天,其分布趨勢為平川丘陵長於南部山
區。

·民 俗 文 化·
介休自古「商賈雲集,民物浩穰」。明清時期,縣城四條大街店鋪林立,「儼如都會」。張蘭、義安、洪山、義棠鎮市面除有京貨、雜貨等商號外,還有錢庄、當鋪、金珠鋪等商行。張蘭鎮每年九月下旬古廟會,屆時有文水皮貨、沁州麻貨、渾源挽具、上黨葯材、內蒙古騾馬上市交易。介休歷來挾資走外經商者眾多,清代前期,被朝廷賜為皇商的介休張原村范氏為對日貿易中首執牛耳的洋銅商。道光年間,山西初期設立的15家票號中,介休北賈村侯氏領其中6家,資本計有七八百萬兩,為票號「匯通天下」的第一富戶。同治年間,介休北辛武冀氏兄弟也將乾盛享布莊和德記布莊改為票號,躋身於三晉票號巨擘之列。
介休人文薈萃,舊有「三賢故里」之稱(春秋時介子推、東漢郭林宗、北宋文彥博)。歷代國手名人蔡邕、李世民、張九齡、李商隱、趙頊、顧炎武、傅山及本籍人茹倫常、宋廷魁、鈕福全、田莊儀及「綿山四山人」董、梁、王、任等為介休壯麗山河傾倒,先後寫出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章絕句。介休達人代起,緣因歷代當政者注重教育,善於教化。山西宋代以前有縣學僅永和、介休、稷山數處,介休在唐咸享三年(672)始辦縣學,明代又在文廟旁建育才館。清代介休考中進士人數達64人,僅次於安邑、平定、陽城,位居全省第四。
介休傳統手工業源遠流長。唐代以前,洪山采坪溝已開設三窯,即煤窯、泥窯、碗窯。唐末宋初,洪山陶瓷業和縣城釀醋業已規模生產。介休陶瓷以洪山白瓷為主,其印花刻花器製作筆意潑辣奔放,不失民窯本色。唐、宋時期,介休已有燒造琉璃記載,到明代,介休琉璃燒造達到極盛,現存張壁古堡、城內城隍廟、師屯北廣文濟寺、靈石資壽寺等琉璃建築皆為介休匠人傑作。介休陳醋具有色黑亮、味香美、不變質等優點,據傳,明代安徽潁州的大升陳醋,清代山西清徐的老陳醋,分別為介休人侯大升、王來福傳藝。清代咸豐年間,義安「咸亨涌」釀造的木瓜黃酒,醇香適口,色澤鮮艷,民國18年(1929)曾獲巴拿馬國際賽酒會銀質獎。
十里鄉俗不同,介休城鄉歷來為一日兩餐,(70年代後城區機關因作息時間改為三餐),且人人有喝茶習俗。另外,據史籍,介休鄉民樸直,急貢賦不敢後;士懼禮法,重氣節與清廉。但邑人中也有競相與奢和崇佛重禱之陋習。據歷代《介休縣志》記載,介休較大的寺廟堂祠有149外之多(含佛寺77處,道觀47處),香火盛俗,昭昭若揭。
介休人民有光榮斗爭傳統。公元304年,匈奴族劉淵起兵反晉,派將喬??攻陷介休,介休縣令賈渾夫婦抗節不屈,以身殉國的民族氣節,千百年來彪炳中華青史。八年抗日斗爭中,介休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組建起軍隊,開辟了根據地和堡壘村,在條件十分艱苦的環境下,與日本侵略者開展了不屈不撓的斗爭。到解放戰爭中,介休縣中共黨員隊伍發展到986人,民兵隊伍壯大到3100人,154名優秀幹部隨軍南下,參加了解放全中國的行列,8376人組成的支前隊伍參加了解放太原戰役,《人民日報》曾頭版刊登《介休民工支前立功》報道。戰爭年代,介休有1694人慘遭日本侵略軍殺害,縣委書記商功叔、縣長高劍平、工人游擊隊指導員韓奎等一批好乾部為革命出了寶貴生命。

⑺ 介休風景名勝

介休綿山,又稱介山,在介休城東南20公里處,屬太岳山脈,居介休、靈石、沁源三縣交界處,綿延50餘公里,海拔2O72米。綿山山勢陡峭,多懸崖絕壁,蒼松翠柏,自然景色非常優美,是省級風景名勝區。
相傳春秋之時,晉國貴族介子推,跟隨晉公子重爾逃亡十餘年,曾在飢餓時割下自已大腿上的肉給重爾吃。晉文公還國為君後,攜母親到綿山隱居,晉文公派人尋找,為逼迫介於推出山,採取放火燒山的辦法,卻把介子推和他母親燒死了。文公得知,悲憤交加,命將綿山改為介山,把陽縣改為介休縣。又將「環綿山山中而封之,以為介推田」,以示懷念。並於清明節前一天,即介子推被焚的日子,不許燒火,家家戶戶只能吃冷飯,謂之「寒食節」。
綿山早在北魏之時就有寺廟建築,唐初時已具有相當規模的佛教禪林。山上文物古跡頗多,俗稱「九里十八彎.
回鑾寺是由於唐太宗欲登山禮佛未成,至此回鑾,故名。唐太宗有詩雲:「回鑾游福地,極目玩芳晨。寶剎遙承露,天花近尺春。」據寺內碑刻記載,寺原在東山柴谷之間,後遭流寇所毀,唐僖宗時遷到現址,敕名「興國寺」。現見大殿脊檁下有「大元國至大元年(1308)重建的題記」,後明、清重修,現存建築為元明清三代遺物。主建築有山門、過殿、大殿,兩側對稱布局。殿闊五間,用減柱造,結構簡潔。存元明清歷代石碑17通,記錄著寺院的興衰。院內古松、龍槐、杉楸等樹木蔥蘢,形似傘蓋,給古剎增添了勃勃生機。
離寺南行1.5公里,登山2.5公里到龍頭寺後,沿山腰間小路曲折而行入綿山腹地。沿途兩山對峙,怪石嶙峋,風景絕佳。前有乳房似的石峰,答薛茸結,泉水垂滴於下面石池中,水質清涼透明,沁人心脾,這就是「峰乳泉」,俗稱「母奶頭」。過棧道到小須彌、中岩寺,可見白雲洞內湧出雲團,變幻莫測,令人驚嘆。復行2.5公里,過「鹿橋」、「兔橋」,再攀127級石階便是綿山中心抱佛岩。山岩上部突出,下部凹回如穹窿,猶如兩手抱腹,且腹中空空。後在岩中建寺,稱抱佛寺,即雲峰寺,有殿宇20餘間,為初唐遺物。殿中有「空王佛」田志超等塑像,都深嵌在岩壁石窟中的佛龕內。登高處眺望,遠處莽莽蒼蒼,群峰擁翠,延續不絕。而岩前面臨深谷,兩側山峰相望,煙寺相依,給人以啟迪。
以抱佛岩為中心,向東行百米有鐵索嶺,鐵索從崖頂垂下,可攀援而上到達山巔,上有銀空洞、竹林寺、鐵瓦寺、摩斯塔等景點;朝西北下行5公里有李姑岩,相傳是唐太宗御妹出家修煉處;沿南下石級到斷岩邊,下雲梯可到棋盤洞,洞內有唐代佛像、古碑、名人題刻。賀知章有題記百餘字,盛贊了綿山的奇險,引遊人矚目。
綿山的景觀很多,又有白雲庵、光岩寺、雲中寺、地藏殿、世姑廟、龍王廟、柏龍、說法台、棋盤石、五龍墓、捨身崖等。還有直徑1米的鐵鍋水,水從崖壁流入,滿而不溢,掬而飲之,味甚甘甜,叫做「一鍋泉」。泉之南有一「之」字形石級,行500米,即達溝底深谷,又有「石洞水」與周圍的青山怪石、奇樹山花相映成趣,使人賞心悅目。
綿山,山古水活,古跡眾多,又有大量的古老傳說,以其鮮明的個性跨身於我國名山之列。今日綿山,正在恢復其原來的魅力。「萬壑千崖增秀麗,往來人在畫圖中」,定會給遊人留下永恆的記憶。特色朝山訪古賢、求仙拜神佛、登嶺賞松柏、看懸泉柏龍、望神燈掛鈴、觀雲海彩霞、覽奇岩穿峽谷、品佛道介子文化、聽濤玩水鑽瀑布、行棧道踏雲梯爬鐵索、住懸崖掛壁賓館,欣賞主要景點藝術團的表演及專場晚會。 交通從太原火車站或長途汽車站換乘直達介休的汽車(每半小時發一趟車),兩個半小時左右到達介休火車站,有綿山風景區旅遊專車往返接站,直達山頂景區。

熱點內容
合資國產皮卡哪個好 發布:2025-07-02 13:07:40 瀏覽:549
商務車6座排行 發布:2025-07-02 13:04:24 瀏覽:360
皮卡車離合器過低 發布:2025-07-02 12:59:23 瀏覽:162
郫縣友愛房車展 發布:2025-07-02 12:59:09 瀏覽:496
皮卡堂怎樣生病 發布:2025-07-02 12:58:26 瀏覽:898
眾泰5008內飾音響有什麼功能 發布:2025-07-02 12:53:37 瀏覽:359
速騰婚車價格表 發布:2025-07-02 12:42:00 瀏覽:308
米色內飾3年後 發布:2025-07-02 12:31:08 瀏覽:596
雷克薩斯新rx越野 發布:2025-07-02 12:10:51 瀏覽:594
全新寶馬3系內飾摩卡色 發布:2025-07-02 12:10:50 瀏覽: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