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大汽車新能源全球研究院
Ⅰ 恆大首款新車「恆馳1號」今年亮相,上海廣州基地2021年投產
3月29日,恆大健康發布2019年業績公告顯示,2019年累計實現營收56.36億元,同比增長79.88%。2019年,恆大健康累計錄得虧損49.47億元。
其中,涉及新能源汽車業務部分,2019年累計實現營收6.6億元,主要來自鋰電池銷售收入。報告期內,新能源汽車業務錄得虧損32億元。
對此,恆大健康CFO潘大榮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新能源汽車)我們現在處於初期投資階段,相信虧損是階段性、暫時性的,等陸續全面量產之後,財務數據肯定會有很亮眼的表現。恆大目前已經快速完成了全產業鏈的布局,相信對於新能源汽車的投資肯定會有豐厚的回報。」
除了2019業績報告之外,近期外界也對恆大新成立的公司「恆大寶」給予了高度關注。
據多家媒體報道,恆大從集團旗下各個部門已經抽調多名員工前往「恆大寶」,其中涉及恆大新能源汽車180名。據報道稱,恆大寶正在實行「全員營銷」政策,並讓汽車工程師擔負賣房KPI。對此,有媒體認為「對於那些從IT、工程、汽車領域調來的員工來說,這無異於變相裁員。」
對於上述消息,恆大新能源內部人士稱:「汽車工程師賣房不屬實,很多事情發酵得很離譜」。
另一位內部人士則表示:「恆大寶是我們新成立的銷售平台,嫁接恆大所有產品的公司,不僅僅是賣房,抽調汽車銷售人員過去也是為了賣車做准備。」對於所謂的「變相裁員」,其表示「我目光所及的同事都整整齊齊在。」
天眼查數據顯示,恆大寶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2020年2月28日,注冊資金30億元,經營范圍為房地產銷售、汽車、電動車、新能源汽車的銷售等。
去年11月12日,恆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恆大新能源汽車發布會上勾勒出了一副大「畫卷」。
據其表示,恆大新能源計劃2019年投資200億元,2020年150億,2021年100億,三年內累計將投資450億元。除了中國之外,還將在瑞典以及一帶一路的相關國家,建設10大整車生產基地,並配套核心技術的零部件生產基地(例如電池、動力總成基地)。且整車基地計劃2—3年內年產規模超過100萬輛,要在10-15年內,年產規模超過500萬輛。
產品方面,恆馳品牌(恆大推出的新能源汽車品牌)將同時研發15款產品,實現轎車,SUV,MPV等產品線全覆蓋。
為實現上述規劃,2019年,恆大新能源共計投資約3000億元進行汽車產業鏈公司收購。收購對象包括NEVS(瑞典國能電動)、卡耐新能源、泰特機電、科尼塞格跑車、廣匯汽車等公司或品牌的控股權,並與國家電網成立國網恆大智慧能源服務有限公司。
並分別在鄭州、天津、廣州、沈陽建立四個生產基地,其中廣州、沈陽的投資額分別高達1600億元與1200億元。
3月26日,恆大新能源投資的第5個生產基地將落戶青島也基本坐實。該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濟青煙國際招商產業園建設行動方案(2020-2025年)》,提到「主要針對戴姆勒、麥格納等世界500強企業,加快引進吉利、恆大等新能源汽車整車項目」。
對於在過去一年的各項大手筆投資,恆大新能源汽車全球研究院總裁彭建軍在今天(3月30日)舉辦的恆大健康2019全年業績發布會上透露:「恆大新能源汽車上海松江、廣州南沙基地將在2020年竣工,2021年投產,產能各20萬輛。同時恆馳1號今年將正式亮相,目前14款車型已陸續進入工程樣車測試階段。」
業內分析師稱:」2020年,是恆馳汽車量產前的關鍵准備期,研發、產線運作、營銷渠道都需要大筆投資,因此,作為恆大新能源汽車業務的母公司,恆大健康在自身健康管理板塊盈利的情況下預警虧損,非但不是壞事,反而證明了恆大造車的正向投入一直在持續。」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Ⅱ 恆大汽車組織架構首次曝光,許家印「造車夢」更進一步
事實上,自2019年許家印宣布恆大集團進軍汽車行業開始造車後,恆大汽車在業內一直存有爭議。先不說恆大汽車發布的6款產品至今還未公布於眾,就在前不久,恆大集團因存在「以造車之名圈地」的行為,而被發改委發布的《關於開展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及項目情況調查的通知》點名。此外,恆大「倒序造車」、「廣撒網」等行為也在業內引起爭議。
以上種種都給恆大汽車帶來不少的質疑聲。而此次恆大汽車技術研究總院的曝光,似乎也是恆大汽車對於此前「造車質疑」傳聞的回應。不過,恆大是不是真心造車,許家印在汽車領域許下的目標能否實現,只有等時間給我們答案。
文/趙嘉佳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Ⅲ 如何打造世界頂尖電池技術解碼恆大全球電池研究院
恆大汽車不僅造車,還在研發電池。今天,隨著許家印視察恆大全球電池研究院,恆大電池研發的最新進展也隨之曝光。
研發方面,重點布局鋰離子電池、固態電池、電池材料、BMS及下一代電池技術的前瞻開發及應用。擁有材料合成、電解液研發、固態電解質合成、模組與Pack研發、熱管理等40個專業研發及測試實驗室,測試點位超15000個。
據透露,恆大電池技術預計明年下半年將打造成為世界領先水平。對計劃在明年陸續量產的恆馳來說,這無疑將極大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助力其快速搶攻新能源汽車市場。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Ⅳ 恆大新能源14款新車同步研發,首款車今年亮相
3月30日下午,作為恆大新能源汽車的上市主體,恆大健康舉行了2019年全年業績線上發布會。
據透露,恆大新能源汽車在廣州和上海的工廠都會在今年下半年完工,明年投產,首期產能都是20萬輛。
恆大與Koenigsegg合作打造的首款超跑Gemera
2020年3月3日,恆大與科尼賽克成立合資公司後的首款產品——世界頂級新能源超跑Gemera在日內瓦進行全球首發。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Ⅳ 現在開始,造車這事全歸恆大自己幹了!
在恆大健康以3.795億美元收購NEVS剩餘股權一個月後,7月16日,恆大國能新能源汽車集團內部已經證實創始人蔣大龍已卸任董事長職位,同時有消息稱,蔣大龍將轉任恆大新能源汽車板塊顧問。
此外,恆大汽車的組織架構也有新的調整,今年5月將原本獨立的研究總院並入到了新能源汽車集團旗下,恆大新能源汽車集團總裁劉永灼接任恆大新能源汽車全球研究總院旗下整車研究院院長。
蔣大龍卸任董事長、劉永灼接任恆大新能源整車研究院院長向外界釋放了恆大全面接手恆大國能汽車集團的信號。兩年的時間,NEVS已經實現向恆大健康的自然過渡,蔣大龍也逐漸從台前隱退幕後。
1
NEVS用兩年時間實現自然落地
梳理資料可知,NEVS在2019年引入恆大健康作為股東,作價9.3億美元出售51%股權,這之後,恆大健康又對NEVS進行了增資。對於恆大健康來說,收購擁有汽車生產資質的國能汽車後,又先後入主動力電池企業上海卡耐新能源、泰特,全資入股Protean、收購廣匯,先期完成汽車生產資質、工廠、三電技術、銷售渠道等新能源汽車基礎布局。
與全資入股輪轂電機企業Protean不同的是,NEVS是一家位於瑞典的附屬公司,從事電動智能汽車整車製造、電機電控、智慧充電、共享出行等領域,為恆大健康的汽車自主品牌「恆馳」電動汽車進行研發工作,一位接近恆大國能的知情人士表示:「和輪轂電機需要長期合作投入不同,NEVS是對技術、產品、資質等方面的一次性交接。」
就在今年6月10日,MiniMinor與NationalModern訂立股權買賣協議。根據股權買賣協議,MiniMinor已同意購買NationalModern所持有的NEVS的17.6%股份,總代價為3.795億美元。汽車預言家梳理後發現,NationalModern主要業務為投資控股,最終實益擁有人為蔣大龍。這意味著,在完成股份出讓後,蔣大龍將不再持有NEVS任何股份。
雖然簽署股權買賣協議後恆大健康總市值直線突破2000億,但在業內看來,恆大健康內部甚至說恆大新能源汽車內部的人事體系依然動盪。近兩月,相繼曝出恆大新能源汽車全球研究總院旗下整車研究院院長黃向東與恆大動力科技集團常務副總裁呂超離職的消息。
2
恆大全面接手電筒動汽車版塊
恆大國能內部證實蔣大龍卸任董事長後,雖未透露誰將接任下任董事長,與此同時,恆大新能源汽車集團總裁劉永灼接任恆大新能源汽車全球研究總院旗下整車研究院院長。
值得注意的是,汽車預言家通過梳理恆大健康相關信息發現,恆大健康最大的股東是ChinaEvergrande,即中國恆大,持股74.99%,可以發現,恆大造車至此並未引入外資。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Ⅵ 恆大造車真正目的是什麼
目的有:吸引資金,給自己的恆大地產填窟窿。產業轉型,布局電動車市場,佔領新能源市場。為拿補貼,做新能源電動車是有國家補貼的。
恆大新能源汽車全球戰略合作夥伴峰會召開,峰會現場,恆大新能源汽車投資預算為三年450億元,恆馳第一款車——「恆馳1」將亮相。
秉持「核心技術必須世界領先、產品品質必須世界一流」的發展定位,已構建覆蓋整車製造、電機電控、動力電池、汽車銷售、智慧充電、共享出行等領域的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在各關鍵環節擁有領先的核心技術。
實施全球一體化研發模式,在全球九大國家協同研發。擁有瑞典和中國廣州、上海、天津、沈陽等多個高端製造基地,打造高品質的「恆馳」全系列產品。
恆大新能源汽車全球研究總院下轄汽車研究院、動力研究院和電池研究院。
其中汽車研究院招聘正副院長、造型研究院院長、首席總工程師,整車架構平台、動力總成、整車集成、車身、底盤、電子電器、車聯網、自動駕駛總工程師/副總工程師,首席造型設計師,外觀/內飾總設計師,各領域的技術總監、工程師和設計師等。
Ⅶ 中國恆大再度增持恆大汽車255萬股 持股比例升至74.4%
財經網汽車訊?中國恆大再增持恆大汽車255萬股,耗資約7412.85萬港元。
據香港聯交所最新權益披露資料顯示,12月9日,中國恆大以場內每股均價29.07港元再度增持恆大汽車255萬股,耗資約7412.85萬港元。
增持後,中國恆大持股恆大汽車比例由74.41%上升至74.44%。
這是中國恆大近段時間第三次增持恆大汽車。
12月2日,中國恆大增持恆大汽車約2233萬股,合計耗資6.38億港元。12月3日,中國恆大再度增持恆大汽車,兩天合資增持4776萬股,共耗資約13億港元,持股比例增至74.03%。
當時有分析師認為,恆大汽車獲大股東回購股票,可提振投資者信心。而且隨著恆馳品牌明年陸續量產,股價有望進一步提升。
該分析師表示,恆大汽車股價正處於價值窪地,目前僅為特斯拉的十七分之一。在產品規劃、產能布局領域,恆大汽車全面對標特斯拉,且在產品研發及製造基地規劃等方面後勁較足。他認為,恆大汽車股價擁有較大的上漲空間。
近段時間,恆大汽車動作頻頻。
招銀國際研究部白毅陽表示,中國恆大增持也是為表決造車的決心。
連日來,恆大董事局主席許家印前往恆大汽車全球研究總院研究院、全球電池研究總院等地,對外透露恆大造車的決心。
恆大汽車還陸續發布恆馳1實車圖片、路跑視頻以及內飾設計等消息。
據恆大汽車介紹,恆馳1定位全球首款純電旗艦D級轎車,全面對標特斯拉ModelS。按照恆馳系列命名規則「恆馳+數字+兩個英文字母」,恆馳1命名或為「恆馳1FS」,售價或在50萬以上。
恆大計劃在上海、廣州等地建設十大智能製造基地。在恆大全球研究總院,許家印提及集團新能源汽車目標,「到2025年產銷100萬輛、2035年產銷500萬輛」。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Ⅷ 研發團隊高調亮相,恆大汽車前景幾何
▲12月9日,恆大汽車(00708,HK)K線走勢圖數據來源:平安證券
事實上,恆大的造車局,仍然充滿著不確定性。
「不是針對恆大,我絕不相信任何地產公司能夠做好汽車,在地產界,跨界圈地已是常態。」一位地產公司內部人士向《財經》記者表示:這並不是說房企跨界就是騙局,而是指只要房企通過產業拿了地,這份產業的結局就不重要了,因為已經穩賺不賠了,這樣的心態下,往往很難做好實業,更何況是造車。」
的確,沒有破釜沉舟的心態很難做好汽車。以新勢力三強為例,業內一直有幾個廣為流傳的「梗」,比如李斌為融資一夜白頭,李想在溝通會上忍不住爆粗口等等,而那張李斌、何小鵬、李想三方聚首的合照更是充滿著苦澀甘酸的唏噓。
對恆大而言,「不差錢」一直是其為自身標榜的形象,但在造車一途上,始終沒有看到恆大汽車的思考、定位和營銷理念,能看到的只是一個覆蓋頂級型、超豪華型、豪華型、尊享型、舒適型、經典型等全系列產品的籠統口號。
在恆大汽車中期業績發布會上,恆大汽車首席財務官潘大榮曾介紹,恆大集團2019年投入147億元,2020年上半年投入30億元,預計2020年下半年投入27億元,2021年投入90億元。不難算出,恆大集團目前對造車事業的總投入預計將達到294億。
如此巨大投入,其造車意圖早已明確,但對恆大汽車而言,能否造好車卻仍是問號。
對此,汽車行業分析師任萬付向《財經》記者表示,「恆大汽車的優勢在於資金比較充足,但在缺乏技術積累、品牌影響力不足、起步晚等問題下,恆大能否造車成功還需要觀察。」
而全聯車商投資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總裁曹鶴則認為,2023年會是一個節點,屆時是逗號還是句號,大抵會見分曉。
據悉,許家印與恆大汽車研究總院的座談會上表示:「恆大汽車研究總院克服了疫情帶來的重重困難和挑戰,在研發上取得了顯著進展,這和大家的忘我付出和努力是分不開的,大家辛苦了!聽完大家的介紹後,我感到非常振奮。今日時間緊湊,下次我要花一整天時間來看你們的實驗室。新能源汽車是智能出行的新物種,科技含量高。我堅信,在所有科學家和科研人員的努力拚搏下,我們一定能打造出享譽全世界的民族品牌,一定能實現到2025年產銷100萬輛、2035年產銷500萬輛的宏偉目標!」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Ⅸ 近日,許家印先後視察了恆大全球電池研究院和恆大汽車全球研究總院,並與總工以上的專家團隊進行合影。
近日,許家印先後視察了恆大全球電池研究院和恆大汽車全球研究總院,並與總工以上的專家團隊進行合影。
Ⅹ 恆大新能源汽車是什麼時候成立的
恆大新能源汽車(廣東)有限公司於2019年1月28日成立。法定代表人劉俊,公司經營范圍包括:汽車零部件及配件製造(不含汽車發動機製造);技術進出口;貨物進出口(專營專控商品除外);汽車充電模塊銷售;汽車銷售;汽車零配件批發;環保技術咨詢、交流服務;企業自有資金投資;節能技術咨詢、交流服務;汽車零配件零售;工程技術咨詢服務等等。
據悉,恆大在2018年初,啟動戰略調整,透露進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跡象。同年2月,恆大注冊成立睿馳智能汽車(廣州)有限公司,後更名為恆大智能汽車。9月,恆大入股汽車經銷商廣匯汽車。
2019年,恆大汽車加速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布局。恆大陸續收購國能汽車、上海卡耐新能源等公司,在多地布局整車、電池、電機等產研基地,與多家全球零部件公司合作,形成「生產+技術+銷售」全產業鏈閉環。
雖然恆大在日前轉讓其持有的廣匯汽車全部股權,但自建銷售渠道的計劃,將補齊「銷售」環節。
目前,恆大已將新能源汽車作為其主營業務。
(10)恆大汽車新能源全球研究院擴展閱讀:
恆大汽車發布恆馳車標
11月10日,恆大新能源正式發布了恆馳車標,採用咆哮的雄獅作為主體設計,其寓意著「保護藍天,決勝紅海,東方雄獅,傲視全球」。值得一提的,恆大集團計劃在2025年將恆大新能源打造成世界一流的新能源汽車集團。
從圖片中可以看出,恆馳車標採用盾徽的造型設計,主體為一頭咆哮的獅子,前掌下是類似地球的造型,其中獅子採用金色設計,留白為藍色,而地球為紅色。
此外,盾徽車標底部為恆馳的中文和英文標識,均採用黑色字體。據悉,恆馳車標寓意著「保護藍天,決勝紅海,東方雄獅,傲視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