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新能源汽車特色小鎮
㈠ 新能源汽車試點城市是哪25個
北京 上海 長春 合肥 深圳 杭州 煙台
都是由政府補貼的
對,我又查了一下。還有廣州、重慶、大連、濟南、武漢、長沙、昆明、南昌、天津、海口、蘇州、廈門、唐山、寧波、秦皇島、石家莊
我只知道這23個,我查的可是工信部的網站啊。
北京、上海、長春、深圳、杭州、合肥這幾個城市採取了購新能源車的補貼政策。
個人認為,新能源車的充電技術還不夠成熟,應該等待中國新能源技術再成熟一些再購買。
㈡ 高通盛融集團為什麼要去打造特色小鎮他們打造的特色小鎮都有哪些呢
致力於建設美麗中國、服務城市轉型,也傾力於打造「中國第一,世界有名」的特色小鎮,高通盛融集團目前在全國范圍規劃投資建設的特色小鎮項目有近6個。這些特色小鎮或以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車產業為方向,或以環境保護為著力點,或以機器人項目為依託,或以體育和康養產業為根本,氣質各有不同。對此,陳駿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稱,高通盛融注意在建設特色小鎮中,突出特色產業,避免千篇一律,從規劃上注重特色、突出亮點。「找准產業定位,突出『特』這一精髓,是特色小鎮健康成長的第一步。現在圈地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大規模造城的時代也已經過去了,還是要實實在在做產業。」陳駿強調。
不搞「拿來主義」,跳出套路,拿出思路,特色小鎮才有出路。從去年到今年,廣西玉林新能源汽車小鎮模樣逐步清晰、天津的環保特色小鎮規劃日漸完善、甘肅嘉峪關公共航空特色小鎮藍圖繪就,還有海口足球特色小鎮、上海機器人小鎮、北京藝術品經濟小鎮……越來越多結合區位和產業資源稟賦優勢的「高通盛融樣本特色小鎮」正加速「破殼」。
「特色小鎮建設本質上是一個產業問題。小鎮的規劃和建設關鍵在於產業的科學謀劃和定位。我們希望把產業和小鎮相結合,只有注重挖掘區域內涵和產業特色,才能打造出屬於自己的品牌。」陳駿表示。他告訴記者,對特色產業的選擇,一方面要與區域資源相結合,同時產業要趨向戰略新興、增長率更高、處於增長期、能帶動更多就業與協作的產業,這也是特色小鎮產業選擇的內在規律。
對此,陳駿強調,「為什麼會選擇新能源汽車、機器人智能製造、公共航空等產業?因為在我們看來,生產力的發展推動經濟社會進步,過去由農業革命、工業革命走向信息革命,將來還會走向新的技術革命,這是歷史規律,其內在動力是產業更替的必然性。所以,根據集團規劃,選擇戰略新興產業是高通盛融培育特色小鎮的發展方向。」
㈢ 廣東省救市政策頻出,新能源車重回補貼時代還有多大可能
繼佛山之後,又一城市開啟補貼「救市」。
3月3日,廣州市人民政府印發文件,稱將對個人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給予每車1萬元綜合性補貼,在廣州市注冊登記的汽車銷售企業購買「國六」標准新車,每輛給予3000元補助。
截至目前,全國多地已陸續取消地方補貼,在廣州市對購買新能源汽車啟動補貼後,是否會有其它城市跟進值得關注。
至少在今年,廣東省已經率先做出了表率,接下來作為一線城市的北京和上海是否也會推出類似的救市政策?讓我們拭目以待。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㈣ 廣東省內有哪些做的比較大的新能源汽車企業
比亞迪,廣汽乘用車,東風日產,廣本,廣豐。
㈤ 曾慶洪:加快粵港澳大灣區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
汽車作為社會民生發展的重要環節,一直是「兩會」涉及交通發展的又一重要話題。今年又逢疫情,導致原本處於復甦期的國內汽車市場,再次面對新的挑戰。如何在當前情勢下,汽車產業實現更具有引領性的發展方向,成為兩會期間,汽車產業專家的共同關注的話題。
而我國作為新能源市場最活躍的地區,不僅具有全球最快的發展速度,同時也是全球規模最大的新能源產銷國。隨著新能源的發展,純電出行領域已經構成了完善的產業配套鏈。而在新能源完成首次規模化發展之後,如何更好的推動新能源產業從政策驅動向市場需求發展,成為新形勢下中國品牌新能源汽車思考的話題。隨著政策的不斷成熟,合資品牌進一步加速了新能源產業的布局。讓中國品牌在新能源領域永葆青春,保持在此領域的優勢地位,成為中國品牌未來的共同戰略目標。
對於身處新能源產業頭部梯隊的廣汽新能源,可以說是近些年發展最快,且具有特色化發展的中國品牌新能源車企。以深圳為核心的廣東省,是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增速最快的地區。在今年「兩會」期間,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針對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就提出了《加快粵港澳大灣區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建設》的提案。
從相關數據看,2014-2017年,廣東省新能源汽車產量161692輛,佔全國市場份額的1/10左右。但是,在全國各地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大背景下,廣東省新能源汽車投資規模卻並沒有將產業能力最大化。
2017年,全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累計投資規模5282.83億元,其中浙江和江西省,分別位居全國第一、第二位,投資規模均均在800億元以上,位居第三位的江蘇省,投資規模也超過600億元,而作為全國經濟實力排名第一的廣東省,新能源汽車累計投資規模僅574.77億元,與四川省旗鼓相當。我們相信,隨著《加快粵港澳大灣區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建設》提案的提出,將為進一步引導優化地處大灣區新能源產業發展投資規模,為地區新能源產業發展提供更好的參考。
對中國汽車消費中遠期復甦充滿信心
曾慶洪表示,疫情的影響更倒逼企業發展,更體現出國內汽車行業整體呈現較好的韌性,再加上政策的刺激,使得疊加原有需求的基礎上,購車需求較快恢復,與此同時,得益於政策支持,國產新能源汽車將迎來發展契機,加速朝著提升產品價格競爭力的方向發展。
今年以來,中央和地方政府密集出台政策提振車市,曾慶洪表示,這短期有利於汽車市場快速從疫情的影響中恢復。從中長期來看,這些政策有利於新能源汽車進一步發展,鼓勵消費者更快傾向於新能源汽車,使得消費者需求不斷升級,對於功能、安全、體驗感等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這也反向促進新能源車企對自身技術、系統、製造實力的提升。
加快粵港澳大灣區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建設
對於如何保持中國品牌在新能源產業的規模與技術領先,曾慶洪建議,政府的資金補助應該向核心技術領域及優秀的零部件企業轉移。從最初的補貼整車向補貼技術轉移,尤其是面向電池企業、電機控制領域、充電設施等領域,對於提升研發掌握核心競爭力將起到推動作用;?同時應大力開展車聯網、無人駕駛技術創新,抓好純電汽車、氫燃料汽車等同步發展。實現中遠期純電,長期實現氫能源發展的技術轉換,同步推動出行領域商業模式創新。
進一步提升產學研的結合,在產業協同上,曾慶洪認為新能源汽車所需要的技術、平台、人才是全方面的。而我國在全面推動數字化轉型方面則具有先天優勢,應該利用好這些技術,讓新能源產業發展從一開始就朝著智能化的方向推動。包括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製造業基地,將成為在5G時代中國汽車品牌綠色發展的強勁動力與優勢;同時,應該提倡走出去,多進行跨行業跨產業合作,搭建高校、企業、金融、市場多種要素集聚融合的創新平台,加快引導科技成果對接市場;引入社會資本,加大投資力度。
加快新能源配套設施的發展
對於新能源產業的周邊配套服務設施與政策的發展,曾慶紅提出,建立新能源汽車「綠色通行」的車輛審核和道路通行機制,降低私人用車成本及提高用車便利性;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統籌規劃充電站布局、配電設施建設等,發展大功率快速充電技術,新建、配建大功率快充站,主動引導並鼓勵資本市場向充電基礎設施領域傾斜等;完善現行電池安全准入法規,並將電池製造商納入回收利用體系;提高社會公眾認可度,加強新能源汽車產業示範運營,有序地制定和開展推廣計劃、取締地方准入政策及相關法規等。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㈥ 順德新能源汽車小鎮怎麼樣好不好值不值得買
樓盤名稱:順德新能源汽車小鎮
樓盤位置:順德中心城區南方智谷
開發商:碧桂園集團(佛山)
產權年限:40年
其他交通方式:順德新能源汽車小鎮位居雙地鐵(3號線及13號線,規建中)上蓋,占據交通樞紐卓越優勢,全方位掌控由6大高鐵/城軌站、6大機場、7條高速公路、8大港口搭建而成的立體交通體系,360°暢行粵港澳經濟圈,佔位經濟發展先機。
規劃信息:其佔地面積為118666.67平方米,容積率暫無數據,綠化率0%,共0棟樓,停車位
周邊配套:※周邊商業,商業環境:順德歡樂海岸(在建),德順廣場和印象城等
※周邊景觀(自然景觀,公園綠化):順峰山、桂畔湖、李家沙水道、南方智谷中心湖
※周邊公園:順峰山公園、桂畔公園、德勝廣場
※周邊醫院(就醫條件):三甲順德人民醫院、同江醫院和順德中醫院等
※周邊學校(就學條件):省重點中學順德第一中學、華僑中學、順峰中學、順峰小學、大良實驗小學、嘉信西山小學等重點教育配套。
內部配套:1. 行政服務配套:美的運動廣場、華桂園、區行政服務中心、順德博物館、順德展覽中心、順德演藝中心、德勝文化廣場、順德圖書館等完善配套設施
2. 商業配套:大型文商旅綜合體順德歡樂海岸(在建),德順廣場、印象城等區域型購物中心,大信新都薈(在建)、南國都匯等社區型購物中心。
3. 教育配套:省重點中學順德第一中學、華僑中學、順峰中學、順峰小學、大良實驗小學、嘉信西山小學等重點教育配套。
4. 醫療配套:三甲順德人民醫院、同江醫院和順德中醫院
5. 科研配套:廣東順德中山大學-卡內基梅隆大學國際聯合研究院、復旦大學科技園、北京科技大學順德研究生院等高端科研機構。
(所載信息僅供參考,最終以售樓處信息為准。)
全面及時的樓盤信息,點擊查看
㈦ 廣深「雙城聯動」,努力打造國際化智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
10月22日,廣州深圳「雙城聯動」論壇在深圳召開。當天,廣州、深圳相關部門簽署了科技創新、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智能裝備產業、生物醫葯產業、基礎設施、營商環境、自貿區等七個領域的合作協議。
論壇上,有相關人士表示,到2025年廣州和深圳兩市將建成較為完善的智能網聯汽車標准法規體系、自主研發體系和生產配套體系,打造全球較有影響力的汽車零部件產業供應體系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集群。
共建智聯新能源汽車生態圈,使市場、生態和單個企業的健康發展都必須依託於創新協同發展。當前,廣汽集團立足粵港澳大灣區開展前瞻性戰略布局,攜手合作夥伴投入450億元打造廣汽智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園,2025年形成40萬輛智能網聯電動車產能,新增產值1700億元。
去年11月,廣汽又與合作夥伴一起,在產業園注冊成立了粵港澳大灣區智能汽車創新管理研究平台——廣東省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有限公司,作為廣東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的核心研究機構,創新中心將助力廣州深圳「雙城聯動」。
當前汽車產業正面臨變局,新四化變革是大勢所趨,國家高度重視,企業要可持續發展,廣州深圳兩地相關產業要升級轉型,必須牢牢把握住這一輪的機遇。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