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汽車 » 隨著國內新能源汽車起火事故的不斷發生

隨著國內新能源汽車起火事故的不斷發生

發布時間: 2021-05-07 07:14:21

A. 新能源汽車首設安全目標:5年後起火事故率控制在0.5次/萬輛

在歷時一年半的修訂之後,面向未來15年的中國汽車技術路線圖正式出爐。10月27日,由工信部、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組織全行業1000餘名專家修訂編制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以下簡稱技術路線圖2.0)正式發布。一個月前國家新能源汽車創新工程項目專家組組長王秉剛透露的新能源汽車和油電混動車各佔50%的目標也正式落地,進入推進階段。同時,新版路線圖也首次提出了我國汽車產業的「碳排放」目標,提出汽車業碳排放將於2028年左右先於國家碳減排承諾提前達峰,隨後在2035年,碳排放總量將較峰值下降20%以上。

由工信部、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組織全行業1000餘名專家修訂編制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正式發布。針對目前新能源汽車頻繁自燃的現象,技術路線圖2.0首次在新能源汽車安全方面設定了目標:到2025年、2030年、2035年,新能源汽車的起火事故率要分別小於0.5次/萬輛、0.1次/萬輛和0.01次/萬輛。

公開信息顯示,2020年上半年,我國電動汽車起火事故達到20起,根據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發布消息稱,據公安部統計,截至2020年6月,我國新能源汽車417萬輛,以此推算,今年上半年的新能源汽車起火事故率為0.047次/萬輛,這一比率與2025年的目標基本持平,這意味著在未來5年內,隨著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增加,事故數量也將呈現一個上升趨勢,而之後隨著新能源技術的提升和車輛的淘汰更新,起火事故率也會呈現下降趨勢。

起火事故次數將先升後降

針對新能源《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首次提出的兩個方面的目標也顯示出對新能源市場化推進的預期。其中,在起火率的設置上,到2025年、2030年、2035年,新能源汽車的起火事故率要分別小於0.5次/萬輛、0.1次/萬輛和0.01次/萬輛。對於這三個時間段的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目前來自行業專家的公開預測分別為5000萬輛、8000萬輛和1、6億輛。以此推算,2025年、2030年和2035年每年的起火事故次數分別要控制2500次、800次和160次以內。

不過,對於專家之前的預測,汽車行業資深分析師梅松林根據今年的新態勢表示,預估2025年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很難達到5000萬輛,他以每年新增100萬輛來推算,預計2025年剔除掉報廢車輛後的新能源汽車保有量會在2000萬輛左右。以此計算,則2025年的起火事故次數目標為控制在1000次以下。由於近兩年來電動車起火事件引發消費者對其安全性的諸多擔憂,因此,對起火事故率的目標設置,也是對新能源汽車消費信心的保障。

點評:2020年上半年,我國電動汽車起火事故達到20起,據公安部統計,截至2020年6月,我國新能源汽車417萬輛。顯然,電池安全成為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重要環節,有效控制會起到推動作用;如果片面追求長續航而忽略安全,起火因素會嚴重阻礙新能源發展。除了續航里程外,現在消費者最關注的就是安全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B. 2020年的第一波新能源汽車自燃,來得更早一些

炎熱的夏季,是個相當兇猛的老虎,不但「吃人」,還會「吃車」。
在往年,這種因高溫導致車輛自燃的事故常有發生,我們聽到的也不在少數。然而,今年的自燃,似乎比往年來得更早了一些。
這還沒正式來到最熱的時候呢,就接連發生了好多起汽車自燃事故,且這其中有不少起是新能源汽車。前兩天小編的朋友圈就一直在傳著這兩個事故:
5月8日,一輛剛提車7天的理想ONE在湖南長沙街道上發生起火事故,整個車頭被燒得面目全非,幸運的是並沒有人員傷亡,而這也是理想ONE在國內首次發生起火自燃事故。
理想汽車對於這次事件的回應還是相當迅速的,同時車主也表示稱:「消防判斷起火原因不是增程器和油路的問題,也不是大家說的電池和電機問題」。至於事故的具體起因,還在調查中。
無獨有偶,就在同一日,一輛鄭州日產帥客EV在廣東省東莞市塘廈鎮一充電站處發生了自燃。從網上流傳出的監控錄像視頻中可以看出,發生事故的車輛起初是出現了類似鞭炮的異響,隨後車輛底部出現了濃煙並噴出火焰。最終這起事故導致了帥客EV以及隔壁車位兩輛車均燒毀報廢,同時還有其它車輛受到波及部分受損。
事故發生之後,東莞市發改局約談了充電站運營方,並出具了一份名為《東莞市發展和改革局關於全面規范整頓小桔公司在莞充電設施建設運營的通知》的文件,同時還指出了這個充電站存在站內充電樁總功率超出上級變壓器容量、安全生產職責不清等一系列問題。
充電站不規范,承當事故責任是一定的,不過車子是否也存在著漏洞,這還不得而知,因為鄭州日產方面沒有對這個事故給出任何回應。但就當時帥客EV車輛正處於充電狀態,起先著火的位置又是車輛底部,這很難不讓人聯想到它是由於車輛上搭載的三元鋰電池組所引發的起火事故。
三元鋰電池咋就那麼「暴躁」呢?
我們都知道,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能夠見到的種類大致有鉛酸電池、鎳氫電池、三元鋰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鉛酸電池和鎳氫電池相對來說佔比很少,目前市面上最主流的動力電池還是三元鋰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
但不知道你發現了沒有,在這眾多新能源汽車自燃事故中,搭載三元鋰電池車型自燃的比例相對高一些,除了裝車佔比較大之外,這跟三元鋰電池的特性也有關系。
三元鋰電池指的是使用鎳鈷錳酸鋰做為正極材料,石墨作為負極材料的鋰電池,有著更高的電壓平台,也就意味著三元鋰電池在相同體積或者是相同質量下,有著更高的能量比和功率比,同時在大倍率充電和耐低溫性能等方面也有較大的優勢。
但三元鋰電池的利與弊都是相成的,能量比更高也就帶來了更不穩定的特性,三元鋰電池更容易因碰撞、短路、過充/過放等因素而造成電池熱失控,從而導致起火爆炸等事故。
磷酸鐵鋰電池則具有耐高溫、安全穩定性強、價格便宜、循環性能更好的優勢,但就是同體積或者同質量相比三元鋰電池所具備的能量要低一些。所以採用一般磷酸鐵鋰電池的車型很難做到電池體積佔用小同時還能擁有高續航。(比亞迪才誕生出了高能量比且更加安全的「刀片電池」)
這「鍋」不應只由三元鋰電池來背
雖說三元鋰電池能量比高且更不穩定,但也不至於談虎色變。這其中還有一層十分重要的系統在把關:電池管理系統(BMS)。
動力電池包是由成千上萬個動力電池單體電芯所組成的,在工作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熱量,並聚集在電池包內部,如果這些熱量不能及時散出去,除了影響電池壽命之外,嚴重時同樣會造成電池熱失控。
你可以把每節電池當成是一個個鬥志昂昂的士兵,十分地活躍,但再出色的軍隊,也得有一位能夠鎮得住手下的統帥,如果這位統帥本領不夠強大,那麼底下的士兵難免會「造反」,而電池管理系統便是扮演著統帥的這樣一個角色。
也就是說,一套出色的電池熱管理系統也是降低自燃風險的關鍵,能夠更好地保護和管理電池以及對一些突發情況的應對和處理,例如上面帥客EV碰上不規范的充電站點,如果電池管理系統管控到位一些,那麼這類事故發生概率會小上許多。
新強制性標准就要來了
越來越多車企的加入新能源陣營,但各類車型質量、安全評定標准參差不齊。而為了減少甚至是避免這類自燃事故的發生,這就急需一套更加完整且更加嚴格的強制性標准來管控。
前段時間,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制定的GB 18384-2020《電動汽車安全要求》、GB 38032-2020《電動客車安全要求》和GB 30381-2020《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三項強制性國家標准,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批准發布。
這三項標准都規定了電動汽車的電氣安全和功能安全要求,同時《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中還重點強化了電池系統熱安全、機械安全、電氣安全以及功能安全要求,特別是標准增加了電池系統熱擴散試驗,要求電池單體發生熱失控後,電池系統在5分鍾內不起火不爆炸,為乘員預留安全逃生時間。
這新強制性標准也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
最後
新能源汽車是我們國內汽車發展必不可少的一環,甚至這是整個汽車界發展的大趨勢,我們不能單單因為幾起事故而將新能源汽車一棒子打死。
科技在發展,標准在完善,各家車企也正在通往更加安全高效的道路上努力前行,相信未來新能源汽車的安全,將不再成為我們顧慮的方面。(不過話說回來,選擇新能源車型一定要從知名度高技術底蘊強的大品牌入手,千萬不要貪圖一時便宜而選擇什麼二三流的品牌,畢竟安全可靠非小事)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C. 電動汽車最近很火,但是起火事件也不少哦,感覺不安全,這種新能源汽車怎樣做才防火安全啊

全球每年都有汽車自燃事故發生。根據公開資料顯示,2016年國內共發生29起約40輛新能源汽車起火事故,其中,純電動汽車是起火事故高發的車輛類型,佔比高達79%;其次是油電混合動力佔比10%,插電式混合動力7%,最後未披露動力類型的佔4%。那麼,新能源汽車如何做好防火阻燃呢?
新能源汽車區別於燃油車的地方在於以電作為驅動動力來源。因此用電安全顯得尤為重要。一旦發生電路短路或高壓擊穿,就會導致零部件停止工作,輕則導致汽車拋錨、整車漏電,重則可能會引起汽車自燃。新能源汽車在材料的選擇上除了絕緣耐壓、防腐蝕,還需要考慮阻燃性。

目前,世界各國沒有統一的車用電壓標准,各大新能源汽車企業採用的電壓各有不同。類似比亞迪這樣的車企採用低、中、高多個電壓平台的新能源車,高壓電壓可達690V,而瞬間脈沖可達800V以上。因此,如果不採用阻燃材料,一旦電壓擊穿或遇高溫,可導致整車漏電或自燃等事故。因此,阻燃材料成為了電池模組的包殼首選。塑料殼體具有較好的成本優勢以及綜合性能,是目前發展動力電池殼體的主要發展材料。在對動力電池提出了明確的阻燃要求後,越來越多的企業如中航鋰電、博世、雷天等,開始採用阻燃塑料做電池殼體。
充電設施的標准目前也尚不完全一致。由於不同電動汽車的電壓平台不同,再加上介面、通訊協議等技術因素的不同,這直接導致了樁與樁之間不能互聯互通,而且車樁不匹配的問題非常突出。充電設施包括充電樁、高壓線、高壓接插件和充電槍等高壓部件。其重要性與車內的動力電池一樣,都需要考慮充電的阻燃性、安全性等方面。根據目前國內發布的充電設施的標准和要求,我們對充電樁和充電槍外殼、插座插頭以及內部的高壓線束的阻燃材料進行了整理,並列舉了目前充電設施的產品,對相應的材料性能特點進行分析。
電器連接件如繼電器、高壓接插件等都需要添加阻燃材料,這是基本要求。接插件金屬端子需要插拔次數多,還要求壽命要長,以免老化斷裂耐熱。目前常見的材料主要有PBT、PA等材料。
我國在高聚物(各種塑料包括工程塑料)的阻燃中,主要是以用量少、阻燃效率高且適應性廣的添加型溴系阻燃劑為主。溴系中多溴二苯醚(PBD PO)在燃燒時會產生有毒致癌的多溴代苯並烷(PBDD)和多溴代苯並呋喃(PBDF),而且鹵素阻燃劑在燃燒時生成大量的煙和有毒且具腐蝕性的氣體,可導致單純由火所不能引起的電路系統開關和其它金屬物件的腐蝕及對人體呼吸道和其它器官造成危害的嚴重缺點。
目前我國也在針對汽車內飾件制定新的防火標准,意見稿已經發出來,在保留GB8410的基礎上,增加了垂直燃燒、氧指數、煙密度等幾個指標。增加煙密度指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火災發生時,人多數是被煙氣窒息而死。但是,國標仍沒有考慮煙氣毒性。
人們日益重視環保、安全、健康問題,各國也把環保型阻燃材料作為重點開發和研究對象。國家標准也會愈加完善和嚴格,隨之而來的是,車用的阻燃材料往環保與多元化方向發展。

D. 再自燃,連續多次發生自燃,威馬汽車啟動召回!

文藍湛

10月27日,一輛威馬EX5汽車在北京市海淀區北四環西路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自燃後引發了爆炸,隨消防部門迅速出動,最終將事故處理完,幸運的是並未發現任何的人員傷亡與財產損失。根據現場確認,這一次爆炸引起的自燃是威馬旗下的新能源電動車所致。

威馬的召回事件再一次敲響了新能源汽車的警鍾,雖然這是一片藍海,充滿著機遇,但是車輛的安全性還是要放在首要位置,鑄造一個汽車品牌,從PPT到落地,再讓消費者認可、信賴,這其中付出的心血是無法想像的,不僅有著創業團隊的全身心投入,同時還有著大量的資金介入,一旦不成功同樣是無法想像的損失。

(本文由【車界】新媒體編輯部原創出品,本文作者藍湛,轉載需註明出處)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E. 自燃事件多發,新能源汽車為什麼這么容易自燃

起火多集中在電池部位。6月28日,在經歷上海特斯拉自燃事件後的兩個月,特斯拉汽車(北京)有限公司發布事故聲明,表示沒有發現系統缺陷,初步判斷該個別事故由位於車輛前部的單個電池模組故障引起,並稱電池包安全系統按照預期設計發生作用,車上人員有時間安全離開車輛。對這一調查結果,部分特斯拉車主表示「一些基本的信息並未獲得」。而有專家也表示,「這個說法無法使人信服。」

對於召回的原因,蔚來表示,召回范圍內的車輛使用的動力電池包搭載了規格型號為NEV-P50的模組,模組內的電壓采樣線束存在走向不當的情況,可能被模組上蓋板擠壓,存在安全隱患。而從蔚來ES8連續發生的四起事件看,除了發生在西安的自燃事件與碰撞有關,發生在上海、河北的自燃車輛則屬於召回范圍。與特斯拉「避重就輕、不予理睬」相比,蔚來「有則改之」的態度一定程度上挽回了自主品牌的形象。不過,其他新能源發生的自燃鮮有召回。

F. 隨著汽車數量的增加,事故也不斷發生。 怎麼翻譯呢

the number of cars keeps increasing, thus there are always car accidents happening

G. 新能源汽車起火統計

隨著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的崛起,越來越多消費者選購了新能源汽車,自燃事故的現象也就多了起來,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1月1日至11月8日國內新能源乘用車已發生了27起自燃事件,這些自燃的新能源車涉及到16個品牌共18款(純電動、插電式混合動力和增程式電動)車型。其中,1月份共發生1起、5月份中發生6起、6月份發生6起自燃事件,7月份發生1起、8月份發生8起、10月份發生4起、11月份發生了1起。
這些發生自燃事故的新能源汽車分別是哪些品牌的?涉及到哪些純電動或混動車型等新能源車型?以下是2020年新能源汽車自燃事件統計數據表。
序號 時間 地點 品牌 車型 事件
1 1月7日 山東臨沂 眾泰 E200 行駛中自燃
2 5月4日 浙江杭州 江淮 瑞風EV 行駛中自燃
3 5月8日 廣東東莞 日產 帥客EV 充電時自燃
4 5月8日 湖南長沙 理想 ONE 行駛中自燃
5 5月18日 廣東廣州 廣汽新能源 埃安 S 停車自燃
6 5月26日 深圳福田 南京依維柯 EV車型 追尾自燃
7 5月28日 深圳 比亞迪 秦Pro EV 充電時自燃
8 6月7日 浙江長興 江鈴 易至EX5 停車自燃
9 6月20日 江蘇靖江 東風 東風新能源 行駛中自燃
10 6月22日 河北保定 長城 歐拉iQ 充電時自燃
11 6月23日 河南鄭州 比亞迪 唐DM 行駛中自燃
12 6月27日 浙江杭州 力帆 820EV 停車自燃
13 6月28日 浙江杭州 吉利 帝豪EV 停車自燃
14 7月27日 上海松江 奇瑞新能源 小螞蟻 停車自燃
15 8月6日 廣東肇慶 理想 ONE 事故後起火
16 8月11日 廣東琶洲 小鵬 小鵬G3 停車自燃
17 8月12日 深圳坪山 廣汽新能源 埃安 S 行駛中自燃
18 8月20日 福建三明 北汽新能源 EX360 充電時自燃
19 8月21日 上海 眾泰 E200 行駛中自燃
20 8月23日 海南海口 廣汽新能源 埃安 S 路口自燃
21 8月27日 福建廈門 北汽新能源 EU5 充電時自燃
22 8月27日 湖南長沙 北汽新能源 EU5 街頭自燃
23 10月5日 福建邵武 威馬 EX5 路邊自燃
24 10月13日 福建邵武 威馬 EX5 充電時自燃
25 10月19日 江蘇泰州 威馬 EX5 路邊自燃
26 10月27日 北京海淀 威馬 EX5 停車自燃
27 11月6日 江西萍鄉 北汽新能源 EX360 停車自燃

H. 新能源退補,自燃事件屢發,新能源車還考慮買嗎

近年來,隨著國家政策的扶持、充電樁的普及,新能源汽車由於其便宜的售價和更低廉的使用費,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
然而隨著補貼政策的退坡,很多新能源汽車的價格已經上漲不少,價格已不再向以前一樣具有巨大優勢。
同時,由於近來發生了大量新能源汽車自燃事件,公眾對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性又開始擔憂起來。



同時,特斯拉還表示將通過軟體升級向Model S及Model X車輛推送有關充電和熱管理系統的更新,進一步保護車輛電池並提高電池壽命。
兩個月才公布調查結果,還稱是個別事故、「初步判斷」,並表示將通過軟體升級方式解決電池組故障,這些答案並未令消費者滿意。
有消費者表示,今年,特斯拉在全球范圍內已經發生多起自燃事件,用「個別事故」顯然不能解釋自燃事件頻發的原因。同時,消費者對軟體升級的方式解決電池問題也存在疑問,質疑這是「治標不治本」的選擇。
但此後特斯拉官方並未公布進一步公布調查結果,或對質疑進行回應。
相反,同樣在兩個月內發生四起事故的蔚來汽車在調查速度上比特斯拉就快很多,而其最終給出的解決方案也顯得更有誠意。
4月30日,在第一起事故發生後8天,蔚來汽車即在微博公布了調查結果,表示該事故系底盤撞擊電池短路所致。與特斯拉相比,該結果公布相對及時、詳細,因此並未受到太多質疑。
此後,蔚來又於6月27日宣布,部分蔚來ES8的電池模組存在安全隱患,並向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備案,召回4803輛ES8車型。
但召回之舉卻頗受爭議。
有些人認為,召回是負責的表現,新能源汽車發展時間短,有問題在所難免。另一些人則指出,蔚來總共才賣了幾萬輛,就召回了4800輛,召回比例高達28.2%,不得不懷疑其技術是否過關。同時,部分未被召回的ES8車主也對自己的車是否安全表示擔憂。
其實,不論特斯拉和蔚來汽車如何解釋,近來屢發的自燃事件已成既定事實,大眾對電動車安全性的質疑一時也難以消去。
因此,他們此時最應該做的,或許就是實實在在地調查原因,改進技術,防止自燃事件再次發生。
畢竟,事實勝於雄辯。
雖然特斯拉和蔚來汽車都在近來屢次發生自燃事件,但三言財經發現,從統計上來看,電動車發生自燃的頻率其實並不高。
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數據,截至2017年底,國內新能源汽車(以純電動車為主)保有量已超過160萬輛,而截至2018年10月21日發生的電動車起火事件僅40餘起,比例還不到萬分之一。
因此,整體上來說,電動車的安全性仍是可靠的。如果有消費者實在擔憂,又非剛需,放緩電動車的購買計劃,觀望一段時間也未嘗不可。
新能源仍是大勢所趨
限購被取消 多地已響應
雖然退補政策開始實施,自燃事故的陰霾暫未散去,但新能源仍是大勢所趨,各家車廠也都看清了這一點,仍在不斷研發和推出新能源汽車。
據新華社報道,2019年上半年,在汽車產銷整體下降的趨勢下,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保持穩步增長,產量為61.4萬輛,同比增長48.5%,銷量為61.7萬輛,同比增長49.6%。
同時,6月6日,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和商務部等三部委聯合發布《推動重點消費品更新升級暢通資源循環利用實施方案(2019-2020年)》,提出「各地不得對新能源汽車實行限行、限購,已實行的應當取消。」
對此,廣東省廣州市和深圳市已率先響應,增加了新能源汽車新增指標的數量,而海南省也於近日跟上。
雖然北京、上海等交通擁堵地區一時難以響應,但這並不影響新能源汽車在全國范圍內的更進一步推廣。
此外,目前亦有廠商在研發非電動新能源汽車,該類新能源汽車並不存在電池起火問題。
其中,以氫能汽車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已推出多款車型,甚至已在不久前的上海車展亮相。雖然目前氫能汽車的售價仍相對高昂,但相信不久的將來價格必將越來越親民。
而隨著技術的日趨成熟,相信電動車的安全性能也必將越來越高。因此,將來電動車仍很可能成為主流,而新能源汽車完全替代燃油車的時代也必將到來。

熱點內容
重慶公租房車位收費標准 發布:2025-05-15 07:35:01 瀏覽:424
旅遊綜藝房車游 發布:2025-05-15 07:32:53 瀏覽:786
涪陵二手小車價格 發布:2025-05-15 07:29:18 瀏覽:516
滴滴快車車價要多少的 發布:2025-05-15 07:28:35 瀏覽:909
13米箱車價格 發布:2025-05-15 07:08:42 瀏覽:109
房車內可攜帶摩托車 發布:2025-05-15 06:57:24 瀏覽:213
什麼皮卡載貨比較好 發布:2025-05-15 06:25:34 瀏覽:470
mc漂亮的內飾 發布:2025-05-15 06:22:45 瀏覽:134
江鈴域虎5柴油四驅皮卡配置參數 發布:2025-05-15 06:03:04 瀏覽:737
黃海皮卡車時間咋調 發布:2025-05-15 06:02:53 瀏覽: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