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車門線束橡膠件
『壹』 汽車高壓線束與電動汽車充電線束的幾大區別
我們都知道在新能源汽車充電樁領域,線束一般可以分為兩個類別:
1、以電動汽車內部為代表的線束,包擴高壓線束與低壓線束可以歸類為一個類別;
2、以充電樁線束可以歸類為另外一個類別。
那麼它們之間的區別在那裡呢?
經過小編不懈的努力終於找出它們之間的幾個區別點,分別如下:
一、敷設不同
線束敷設一般是指線束從配電箱出來以後到達用電設備或另一個配電箱的走線方式。線束敷設方式是根據不同環境條件性質而變化的。
汽車高壓線束屬於固定敷設,只是個別點靜態彎曲半徑很小;充電線束屬於移動敷設,動態彎曲半徑小。
二、耐熱不同
汽車高壓線束耐熱越高越好,耐熱越高,載流量越大,所以起步就是125度,高的有180度(硅橡膠),200度(氟橡膠);充電線束一般暴露在外部,不能太熱,最高不要超過70度,否則會造成燙傷。
三、對EMI要求不同
首先介紹一下EMI、EMC。
電磁兼容(EMC)是對電子產品在電磁場方面干擾大小(EMI)和抗干擾能力(EMS)的綜合評定,是產品質量最重要的指標之一,電磁兼容的測量由測試場地和測試儀器組成。
汽車高壓線束為了不影響車內通信控制功能,對EMI要求很高,必須符合汽車的EMC標准;充電時車是停下的,充電線束不需要滿足汽車的EMC標准,只需要滿足相關環境的EMC標准,如加油站,住宅小區的有關標准。
四、保護措施不同
汽車高壓線束周圍要採取必要的保護措施;充電線束沒有保護措施,要承受各種沖擊和紫外線暴曬。
五、物理性能要求不同
汽車高壓線束需要符合汽車的耐磨要求;充電線束要符合移動線束的抗碾壓要求。
六、耐化性能不同
汽車高壓線束要耐受汽車上能接觸的各種液體;充電線束要耐受汽車外生活環境的各種液體。
七、尺寸要求不同
汽車高壓線束受空間限制,對尺寸要求嚴格,要求尺寸越小越好;充電線束沒有尺寸限制,可以做的更粗更大。
八、顏色要求不同
國際上規定汽車高壓線束的顏色為橙色;對充電線束顏色沒有要求。
九、線束芯數不同
汽車高壓線束為了便於敷設,通常以單芯為主;充電線束通常是一根多芯綜合線束,既有高壓主線,又有地線,還有低壓信號線,甚至還有通信雙效線(CAN)。
十、國際標准不同
汽車線國際標准由ISO組織負責制定;充電線國際標准歸IEC組織負責制定。
『貳』 車門橡膠材質的密封條需要怎麼保養一下,防止老化
秋季車門的保養主要是對車門密封條的保養,在車門周邊都需要裝用橡膠密封條。密封條能提高氣密性,防止風雨侵入到車廂內。一旦車門密封條老化發生破損,將引起車廂漏雨,增大汽車的行駛風雜訊,漏雨又很容易使車身銹蝕。由此不難看出,對汽車來說,密封條是一種重要零件,必須定期地保養檢查。
首先是檢查密封條有無大的裂紋,有無斷裂。如果密封條斷裂了或有較大的裂紋,可以使用粘結劑進行修補。特別是使用密封條專用粘結劑,很容易就能把大的裂紋條補好。當然,如果密封條損傷嚴重,或老化程度較大,最好還是更換新密封條省事。密封條更換方法並不難,不過要想做得更好,最好還是請專業人員進行。
密封條的日常保養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各項。首先是使用轎車洗滌劑進行清洗,清洗過後,塗覆一層高滲透性的保護劑,以便防止橡膠密封條老化。除此之外,密封條的縫隙之間很容易塞滿沙塵,從而引發銹蝕。為此,應該用刷子把沙塵等清除干凈。
最好在雨前塗布塑膠保護劑。對硬頂轎車來說,其車窗玻璃和車身的密封,都完全依靠密封條,如果密封條老化變形較大,車廂內很容易漏雨。
『叄』 比亞迪f3車門線束護套老化了怎麼辦
重新安裝一個護套吧
或者用好的膠帶纏繞保護下
上海松江電動汽車線束加工的上海聚浩祝您使用順利
『肆』 汽車電動車窗不能升降是怎麼回事
(1)電動升降器開關問題。
故障原因:
a、由於清洗車門內飾板或雨天開窗致使電動升降器開關內部進水,從而導致開關內部電路板接觸不良。
b、由於使用年限久電動升降器開關自然損壞,或由於線路短路等原因造成電動升降器開關損壞。
故障表現:
a。升車窗時開關反應不靈敏,需多次觸動開關才行,有時需要用大力氣掰動開關才行。
b、怎麼觸動開關都無反應,測量開關端插頭,有電源及搭鐵,觸動開關時無信號電壓輸出。
解決辦法:
a、將電動升降器開關拆下,然後解體,用電子專用清洗劑或酒精沾棉簽擦洗電路板及開關接觸點;晾乾裝回即可。
b、建議更換新電動升降器開關。
(2)電動升降器問題。
故障原因:
a、由於電動升降器電機是直流小電機,內部有碳刷,隨著使用次數的增加,碳刷會越來越短,當磨損至極限時,電動升降器也就不能用了。
b、由於進水或電動升降器電機內部接觸不良導致電動升降器損壞。
c、由於升降器托架磨損導致松曠,造成玻璃在升窗時受阻,甚至使防夾感測器起作用。
故障表現:
a、電動升降器在使用時時好時壞,有時開關幾次車門又正常。
b、升車窗感覺電機無力,甚至不能升降車窗。用試燈測量電動升降器電源插頭,觸動開關,試燈指示正常。
c、車門玻璃在升窗過程中老是向一端傾斜,帶防夾的車窗升到一個位置就自動降下。
解決辦法:
建議更換新電動升降器,有些車型電動升降器電機和升降器托架是可以單獨更換的。
(3)玻璃導槽的問題。
故障原因:
玻璃導槽老化或過臟,或因車輛整形時由於其它原因致使玻璃導槽變形。
故障現象:
玻璃在升降時速度過於緩慢,甚至要藉助手的輔助才能升降。
解決辦法:
建議清洗玻璃導槽,然後用專用潤滑劑噴塗玻璃導槽,或用凡士林塗抹玻璃導槽。若因車輛整形時由於其它原因致使玻璃導槽變形所致,建議找專業整形人員重新修整。
『伍』 換奧迪a8l的左前門線束外殼怎麼換
是外殼破了么?換線束外殼的話需要有個鑷子/錐子之類的尖銳利器,從端子那頭搗進去,把端子的倒鉤弄平,就可以把端子取出來了
如果加裝的話,一定要用萬用表做下導通測試,看看取下端子有損傷沒有
上海松江電動汽車線束加工的上海聚浩希望能幫到您
『陸』 新能源電動汽車線束如何加工
低壓線束和傳統車一樣,按照圖紙加工就行。高壓線束,也就是橙色線束,需要考慮耐電壓,過電流,EMC,防水防塵,防觸指,防脫落等,做好這些基本就可以了
『柒』 汽車線束需要灌膠密封嗎
主要看用在哪個部位,需不需要防水,有沒有其它措施防水,如果有其它措施可以防水,如用橡膠件密封等,盡量不使用灌膠來防水,操作復雜,效率低,增加成本。更多線束知識,請到我的網路空間查看。
『捌』 汽車線束如何檢測
隨著社會發展,人們對汽車安全性、舒適性、經濟性和排放性要求越來越高,汽車線束也就變得越來越復雜,正確的檢測汽車線束也變得越來越重要。接下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汽車線束測試!
汽車線束是汽車電路的網路主體,由導線、端子、接插件以及護套等材料組成,以束線綁扎形成連接汽車電氣電子部件的電路組件。汽車線束分布在發動機艙、底盤、前燈、空調、儀表盤、座椅、頂棚、車門、車身、行李箱、尾燈、牌照、保險杠、蓄電池等。汽車線束就好比人的神經和血管。
汽車線束測試是為了解決插接件接觸不良,導線之間的短路、斷路、漏接,導線整體絕緣耐壓等級故障(外皮性能下降、焊點之間絕緣性能不足等),避免發生事故。
汽車線束分為:
低壓電線束和高壓電線束。
汽車低壓線束又稱汽車電線,電壓范圍:60-600V ,低壓線束使用在汽車電瓶上電流的傳輸,是汽車重要的組成部分,低壓線束布置於整車各個角落,低壓線束的損壞直接影響到汽車的電氣性能。汽車低壓線束設計過程中,其安全性是主要考慮的內容。
汽車高壓線束是通過點火線圈傳輸電能以供火花塞點火,那麼就會讓發動機做功的一種帶有「絕緣"裝置的「導線」,其結構並不復雜,在內部的金屬導線外通過生產工藝在外部包上一層高強度絕緣體。能在較高、低溫度下有良好的絕緣性和內部傳輸與導電功能。
低壓線束-測試項目
1、外觀檢查
2、尺寸測量
3、拉力和撕裂力試驗
4、橫斷面檢驗
5、彎折試驗
6、電壓降試驗
7、電路試驗
8、導線壓接點防水試驗
9、端子熱縮管防水試驗
10、橡膠件密封試驗
11、連接器防水試驗
12、電導通試驗
13、整車搭載耐久試驗
14、開閉件線束耐久試驗
15、動力總成和車身過渡段線束耐久試驗
16、座椅與車身過渡線耐久試驗
17、底盤與車身過渡線耐久試驗以及振動耐久試驗
18、耐低溫性能試驗
19、耐高溫性能試驗
20、耐溫度變化性能試驗
21、耐溫度、濕度循環變化試驗
22、耐振動性能
23、耐鹽霧性能試驗
24、耐工業溶劑性能試驗
02
高壓線束-測試項目
1、外觀檢查
2、尺寸測量
3、拉力和撕裂力試驗
4、橫斷面檢驗
5、彎折試驗
6、電壓降試驗
7、電路試驗
8、耐電壓
9、絕緣電阻
10、溫升
11、防水性能
12、跌落性能
13、耐振動性能
14、耐低溫性能試驗
15、耐高溫性能試驗
16、耐溫度變化性能試驗
17、耐溫度、濕度循環變化試驗
18、耐鹽霧性能試驗
19、耐工業溶劑性能試驗
關注863檢測可以了解更多汽車線束檢測等問題,可以完成各種汽車線束的常規測試,可以依託公司自行研發或改裝的儀器設備滿足個性化產品測試需求。
『玖』 車身部件的更換原則是什麼
車身部件的更換原則是什麼?
a、根據機型和有關資料能清楚其結構特點和裝配關系,然後確定分解拆卸的方法、步驟。
b、正確選用工具和設備,當分解遇到困難時要先查明原因,採取適當方法解決,不允許猛打亂敲,防止損壞零件和工具,更不能用量具、鉗子代替手錘而造成損壞。
c、在拆卸有規定方向、記號的零件或組合件時,應記清方向和記號,若失去標記應重新標記。
d、為避免拆下的零件損壞或丟失,應按零件大小和精度不同分別存放,按拆卸順序擺放,精密重要零件專門存放保管。
e、拆下的螺栓、螺母等在不影響修理的情況下應裝回原位,以免丟失和便於裝配。
f、按需拆內卸,對個別不拆卸即可判斷其狀況良好的可不拆卸,一方面可節約時間和勞力,另一方面可避免拆裝過程中損壞和降低零件裝容配精度。但對需拆卸的零件一定要拆,不可圖省事而馬虎了事,致使修理質量得不到保證。
在線束設計中,設計工程師要充分考慮各相關的邊界條件,必須對車身、動力總成、儀錶板、底盤、內飾件充分系統地了解,並能對相關件的設計提出相應合理的要求。
設計工程師要考慮整車電器件的二維布置圖、整車的外形圖、整車的布置結構(如發動機橫置、縱置、前置、後置,左舵還是右舵等基本情況)。了解整車電器件的功能屬性,特殊要求(如與其它件間的位置要求、電器電子特性要求)。識別出高溫區、震動區、強電磁干擾區(如點火線圈、刮水電動機等)。
整車各個電器件位置、車身等結構不同,其設計方式也有所不同。因此選擇合理的布置方式就顯得比較重要。在整車線束中,可以將線束分成幾部分:前艙線束總成、發動機線束總成、儀表線束總成、地板線束總成、門線束總成、頂棚線束總成、後行李廂線束總成、蓄電池線束總成。但是線束的劃分和整車的結構、裝配工藝也有很大的關系,不必拘泥於以上的劃分形式。如:日系車型線束劃分比較細,而德系車型線束基本是一條線。
在線束布置方案的設計階段,至少要做出2種以上的方案來進行分析評審,在方案形成後還要和整車總布置及車身部門討論方案的可行性.確定車身是否能夠做出線束需要的結構或形式來滿足線束的要求。然後再對2種以上的方案進行可行性分析評審。並確定主選方案和備選方案。這個階段十分重要。需要與各相關部門及工程師充分討論,明確輸入輸出信息,把以後所有可能出現的重大問題解決完畢。
2 汽車線束布置原則
2.1 考慮安裝方便性及裝配工藝可行性
1)線束的插接件應布置在手可以觸及的位置,或簡單拆卸一些車身件後,可以觸及插接件。對於只能用一隻手插拔的插接件, 另一端插接件應固定在車身上。
2)考慮線束和插接件過孔空間、過孔的密封、插接件固定。滿足在實際情況下穿線和插接操作的方便性和高效性:如儀表、音響、空調面板等維修率比較高的電器件或者開關。其後端線束預留到可以容易插拔的長度。
3)不在臨近位置布置型號和顏色均相同的插接件,做好各插件的區分,避免裝配過程中出現誤插,損壞線束和用電器。
2.2 考慮線束的固定和保護
1)根據線束的走向、車身的具體形狀,合理設置固定點,在沒有支點的直線距離上兩固定點間距一般不大幹300mm:在鈍角拐點位置可布置一個固定點;在直角拐點需布置2個固定點; 在線束中避免出現銳角拐點。
2)按照線束的走向、尺寸,合理選擇固定卡扣,並標明其位置。在固定卡扣的安裝方向上,必須有足夠的空間以方便卡扣的安裝、拆卸。
3)在和其它線束、電器件連接的插接件位置,在插接件前不大於120mm的合適位置處增加固定點,以減少插接件內的端子承受震動。在主線束的分支處增加固定點, 固定點距離支點不大於100mm。
4)為了保持線束與周邊的間隙,有些位置需要使用硬管或夾板,以保證線束不變形。為了保證線束的方向性,部分位置應使用帶定位的卡扣。
5)插接件較多時,要充分考慮其固定的位置.必要時應設計線束槽和線束支架,線束外漏與車身產生摩擦的部分用波紋管進行保護。
6)不直接和車身銳邊接觸,要增加保護,避免車身銳邊損壞線束外部絕緣層。振動或運動件連接的插件要有固定,避免振動在線束上的傳遞。
2.3 避免和周圍零部件干涉
1)線束布置應沿邊、沿槽(車身上設計的走線槽),避免線束直接承受壓力。與管路間隙均勻、與周圍零部件間隙合理;如座椅,要考慮通過線束的空隙是否留夠,是否與其它零部件產生摩擦。
2)安裝在振動或運動部件上時,應視實際情況,相關聯的線束必須留有足夠的長度。此預留長度根據部件振動幅度、運動件的最大運動行程確定。保證預留長度能夠不使振動在線束上傳遞、不使線束承受拉力。
3)與運動零部件之間的間隙應根據需求進行確定,如: 刮水電動機連桿的間隙、皮帶、風扇、齒輪、凸輪等一般要求大於25mm。換擋機構在布置的時候要充分考慮與線束是否存在干涉。
2.4 避免高溫區、管路
1)避免線束布置過於靠近高溫區,如不能避開,則應增加隔熱罩保護線束(至少在80mnl以上),對於無隔熱罩的線束,其間距至少在160mm以上,如排氣系統、EGR和增壓系統及其相關的閥等高溫部件。但線束距離排氣消聲器高溫區域至少200Film,距離排氣歧管至少30mm。
2)不與燃油管路、制動管路使用相同的固定點。不與燃油管路、制動管路交叉或接觸。
3)線束的布置還需考慮周邊的其它管路,如水管、真空管等,也不要與這些管路存在接觸干涉。
2.5 考慮線束布置的過孔
1)設計初期就應考慮過孔的位置及結構形狀.同時也要考慮該位置和其它件的相對位置關系。
2)線束如從駕駛室內向室外通過鈑金孔。外部線束必須低於過線孔,避免線束上的液體進入室內。
3)四門線束和座艙線束連接時。車門上過線孔應低於車身側圍上過線孔。
4)必須保證線束上橡膠件的可靠性。線束過孔膠套必須安裝可靠,在正常使用情況下。膠套不能脫離安裝位置。
2.6 考慮防電磁干擾
1)避開零部件電磁干擾源。將一些信號線的位置布置到盡可能離干擾源、電喇叭、電機類用電器等較遠的位置。
2)感測器信號電源線應避開大電流零部件的電源線,其間隔應大於300mm,合理布置用電器,縮簡訊號線的長度。
3)一些關鍵系統、重要系統的搭鐵線單獨布置在一個位置,避免受到其它搭鐵線的干擾。
2.7 美觀性
1)線束布置要順其自然,走向不牽強,機艙線束能放到橫梁下方的,不放到上方;能放到內側的,不放到外側。
2)線束走向應與依附件方向一致,在投影方向上,按橫平豎直的棋盤式排列,線束盡量避免斜方向布置。
3)線束布置要顏色協調、大小均勻,機艙線束建議全部採用深色插接件。發動機上方的線束如果太亂,建議開發整體線束護板。
2.8 其它原則
1)插接件盡量避免垂直布置, 以防塵防水。插件不要布置在雨水聚集區域或汽車外部。必須布置在上述區域時要採用防護措施。採用膠塞或膠套、在插件內添加凡士林等方法,避免插件內進水使端子表面氧化。
2)考慮其安全性。在汽車碰撞時,線束不能受到擠壓。線束擠壓破裂,內部短路會瞬間引起火災,對駕乘人員造成二次傷害。
3)線束布置還應結合電氣原理,根據電氣原理的要求。合理設計線束走向和出線方向。
4)線束布置還應結合其二級供應商,如插接件、固定件、橡膠件等廠家,通過雙方的溝通,選擇合適的設計方案。
線束布置涉及到車身及其附件、動力總成、底盤、電器等眾多零件,在設計時,需要將這些元合考慮,在線束布置的前期將潛在的問題都規避掉,從而保證後期線束設計製造和裝配的各種性能品質。希望對你有幫助 望採納 謝謝
『拾』 汽車橡膠配件有那些
這個汽車上的配件很多很細,大概的話如下:
1、發動機配件缸蓋、機體、油底殼等曲柄連桿機構:活塞、連桿、曲軸、連桿瓦、曲軸瓦、活塞環等配氣機構:凸輪軸、進氣門、排氣門、搖臂、搖臂軸、挺柱、推桿等進氣系統:空氣濾芯、節氣門、進氣諧振器、進氣歧管等排氣系統:三元觸媒、排氣歧管、排氣管
2、傳動系配件飛輪、壓盤、離合器片、變速器、變速換檔操縱機構、傳動軸(萬向節)、輪轂等
3、制動系配件制動總泵、制動分泵、真空助力器、制動踏板總成、剎車盤、剎車鼓、剎車片、剎車油管、ABS泵等
4、轉向系配件轉向節、方向機、方向柱、方向盤、轉向拉桿等
5、行駛系配件鋼圈、輪胎懸掛類前橋、後橋、擺臂、球頭、減震器、螺旋彈簧等
6、點火系配件火花塞、高壓線、點火線圈、點火開關、點火模塊等
7、燃油系配件燃油泵、燃油管、燃油濾清器、噴油嘴、油壓調節器、燃油箱等
8、冷卻系配件水泵、水管、散熱器(水箱)、散熱器風扇
9、潤滑系配件機油泵、機油濾芯、機油壓力感測器
10、電器儀表系配件感測器類、燈具類 、ECU、開關類、空調類、線束類、保險絲類、電機類、繼電器類、喇叭類、執行器類燈具類 裝飾燈、防霧燈、室內燈、 前照燈、前轉向燈、側轉向燈、後組合燈、牌照燈、各類燈泡開關類組合開關、玻璃升降開關、溫控開關等空調類壓縮機、冷凝器、乾燥瓶、空調管、蒸發箱、鼓風機、空調風扇感測器類水溫感測器、進氣壓力感測器、進氣溫度感測器、空氣流量計、機油壓力感測器、氧感測器、爆震感測器等
11、其它附件:安全氣囊、安全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