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汽車 » 長興吉利新能源汽車廠什麼時候投產

長興吉利新能源汽車廠什麼時候投產

發布時間: 2022-05-10 20:22:24

A. 吉利什麼時候造車

吉利汽車創立於1986年,是中國汽車品牌,主要生產越野車、轎車等車型。

B. 吉利汽車有那些製造廠

1、吉利成都工廠

吉利成都工廠位於成都市,於2009年2月10日正式開工興建,並在同年10月28日實現了生產基地的竣工暨吉利集團首款SUV全球鷹GX7的成功下線。吉利成都工廠目前只為吉利出產SUV車型,也就是全球鷹GX7和英倫SX7這對雙胞胎車型。

2、吉利臨海工廠

吉利汽車臨海工廠於2013年動工興建,投資33億元,佔地面積1436畝,配有完整的生活配套設施。基地內擁有兩條自動化沖壓線和12台瑞典ABB傳輸機器人、七條自動化焊接生產線和98台瑞典ABB焊接/塗膠機器人、全封閉恆溫噴塗系統以及52台德國杜爾塗裝機器人等。目前主要生產帝豪GL、帝豪GS等產品。

3、吉利路橋工廠

吉利該工廠位於浙江台州,該工廠佔地面積102平方米,在職員工1400人,下分沖壓廠、焊裝廠、塗裝廠以及總裝廠。生產線主要分為,內飾裝配線、底盤裝配線、最終裝配線和兩條分裝線、全長1026.5米,生產節拍為2分鍾/台,可實現多種產品共線生產。

4、吉利知豆蘭州工廠

知豆是吉利控股集團與新大洋機電集團成立合資公司——新大洋電動車科技有限公司,致力於聯合打造微型純電動車品牌知豆。吉利知豆蘭州工廠經過升級改造,提高生產設備的自動化程度和生產效率,減少人工工作強度的同時,目前總裝車間的生產節拍由原來的超過4分鍾/輛縮減為3分鍾/輛,大大提升了生產效率。具備每天生產160台車的能力,最大年產能可達5萬輛。

5、吉利湘潭工廠

吉利湘潭工廠是事吉利在國內第五個汽車生產基地,是吉利汽車最重要的生產基地和變速器、發動機等主要汽車部件的研發生產基地,建成的車型的沖壓、塗裝、焊裝、總裝四大工藝中心及DSI變速箱生產線。

6、吉利寶雞工廠

寶雞基地根據吉利集團發展戰略部署,於2014年3月開始建設,2016年6月整車下線,總投資高達72億元人民幣,佔地1344畝,建設用地1164畝,一次性建成包括沖壓、焊裝、塗裝、總裝的整車四大主要工藝用房,以及與之配套的聯合動力站、油化庫、試車跑道、成品車停放區、管理中心、生活配套區等各項輔助設施。

(2)長興吉利新能源汽車廠什麼時候投產擴展閱讀

臨海基地概況

1、2012年,為滿足吉利整體布局,吉利控股集團做出重大決策,將浙江豪情汽車有限公司整體搬遷至頭門港新區。吉利臨海新基地佔地1436畝,一期投資33億元,立志打造成國內一流、國際先進的汽車製造基地。每個汽車製造廠都有沖壓車間、焊裝車間、塗裝車間、總裝車間這四部分組成。

2、這個新廠區是2015年12月30日正式投產的,目前主要生產帝豪GS、FE系列。廠區投資14.35億元全新采購了自動化沖壓線、自動化焊接生存線、全封閉恆溫恆濕噴塗系統等世界先進設備,生產工藝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

3、在寬敞明亮的沖壓車間里,有兩座巨大的玻璃房,一隻只巨大的機械手熟練、精準地抓取鋼板,將其放入模具。一眨眼的工夫,鋼板就壓鑄成型,被另一隻機械手迅速取出。從瑞典引進的ABB機器人,整個車間共有13台,主要用於上件、取件、傳輸等環節,可以大大提高生產效率。

4、生產過程中存在各種復雜情況,玻璃房頂一個黃色的高清照相機這個攝像頭能完美解決這些問題,它是整個機器人的眼睛。」這個照相機的抓取速度達到毫秒級,無論產品怎麼擺放,機器人都可以精準抓取,並通過靈活的機械手進行調整,將鋼板完美地放入模具中成型。單單這樣一個小小的照相機,就需要花費50萬元。

5、和沖壓車間一樣,現代化製造企業已經完成了機器換人,隨處可見高效率運作的機器人,它們幫助人們精準、快速地完成每個生產任務。車間除了安裝大滑板式內飾線、吊掛式底盤線、地板鏈式終裝線這幾條重要自動化生產線外,還十分重視生產細節上的智能化。走在總裝車間里一輛輛黃色的「小火車」沿著事先設定好的線路,裝載著大小不一的物料,有序地往來於生產線之間。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C. 吉利汽車是哪一年誕生的

吉利汽車公司以冰箱配件為起點開始了吉利創業歷程,後轉產高檔裝潢材料,研製出第一張中國造鎂鋁曲板,再進入摩托車行業,當年造出中國第一輛豪華型踏板式摩托車,1997年,進入汽車產業,成為中國第一家民營轎車企業。

吉利汽車集團隸屬於浙江吉利控股集團,總部位於中國浙江杭州,在浙江台州/寧波、湖南湘潭、四川成都、陝西寶雞、山西晉中等地建有汽車整車和動力總成製造基地,並在白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建有海外工廠。

(3)長興吉利新能源汽車廠什麼時候投產擴展閱讀:

2014年,吉利汽車發布全新品牌戰略,提出了「造每個人的精品車」的品牌使命。

吉利汽車品牌全新LOGO,延續了品牌3.0時代的六塊寶石設計理念,以延展的宇宙為設計源點,將星光銀、深空灰和地球藍融匯其中,展示了吉利汽車從品牌3.0時代的藍天大地,升級為對廣袤宇宙的追求。

D. 吉利汽車公司有新能源汽車嗎

吉利有新能源汽車,也有專門的品牌

E. 請問下吉利集團龍泉基地什麼時候投產

吉利轎車龍泉基地年內投產來源:龍泉開發報 時間:2009-2-25 從引進第一家汽車整車製造企業,到第一家民族汽車產業落戶,再到中日合資汽車項目開建……2008年,成都一汽、吉利轎車、一汽豐田這些汽車整車企業的名字早已填補了成都汽車產業歷史的空白,也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
「吉利轎車有望今年全面投產!」近日,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再次從經開區傳來。從去年初破土動工以來,吉利轎車項目建設並非一帆風順,但能克服困難,應對金融危機,吉利轎車無疑成為我區在建項目的一個榜樣。2月23日,記者走進了吉利轎車項目施工現場。
來到位於經開區吉利轎車項目指揮部,一塊「施工倒計時」牌子立即映入眼簾。伴隨著陣陣挖土聲,記者走進了由湖南安裝公司承建的塗裝車間施工現場,幾台小型挖掘機正掘開一條溝渠,工人們在溝渠里打基坑、澆水柱,放眼看去,幾十個距離相等的水泥柱已作業完工。
「隨著塗裝車間和車間辦公大樓土建工作的展開,我們的沖壓、焊接、總裝車間也將陸續動工,採取24小時不間斷作業的方式來追趕工程進度。」一位姓尚的工長告訴記者,春節後,吉利轎車的建設人員全部上崗,整個建設工作正在穩步推進,預計年內工程將全面竣工,有望實現生產下線的目標。
「不管有什麼困難,吉利都不會退縮,要干就要干好。如果進展順利,還有可能提前完工。」尚工樂觀地說,原本影響項目工期的問題已在積極協調之中,吉利項目全體建設者將做好一切前期准備,全力促進新工廠的建設進度。 「快點,再快一點……」在主體工程如火如荼地進行時,吉利周邊配套路網設施也在有序推進,其中吉利周邊道路三標段項目工地上,機器轟鳴,挖掘機、裝載機、壓路機、吊車正緊張作業。據現場施工負責人介紹,三標段道路建設在春節前鋪開後,工人們便爭分奪秒地搶工期,目前,道路建設任務已過半。
而在經開區南區16線工地上,五六十名工人正在鋪設地下排水管道,碩大的管道由吊車吊起,熟練地放入預定位置。「目前,天氣情況比較好,我們的任務十分艱巨,大家都抓緊時間趕工期。為了確保能按時完成任務,工人們加班加點,通常都是做到晚上九十點鍾。」工長萬洪兵說,南區16線自去年11月份開始,目前已經完成工作量的三分之二。3月18日之前,將全面完成千餘米的污水管道及20米寬的草油路面鋪設。 「我們明年的生產任務是年產3萬台轎車。」雖然吉利轎車項目建設正在加緊開展,但是成都高原汽車工業有限公司已接到了明年的生產任務。目前,吉利轎車的「樣品車」正從公司浙江總部運往成都,這無疑是對吉利投產的一個預示。據預測,建設投產後,吉利每兩分半鍾就有一輛車下線,一天480輛,如按一年300天計算,就將達到年產汽車15萬台以上。
在吉利轎車項目的整體建設規劃中,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成都項目此次擬投資20億元,一期建設用地約700畝,總建築面積18萬平方米。該項目包括西部零配件配套中心、西部區域結算中心和西部區域研發中心,同時還有培訓基地和教育基地,60%的產品將用於出口。該項目建成後,計劃引進配套供應商15家,拉動當地供應商約40家進入配套體系,年總產值達15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產出值約500億元,解決就業崗位近萬人。

F. 吉利集團的發展史

吉利汽車公司發展史 作為中國最早進入汽車工業並獲得迅速發展的民營企業,吉利控股集團已成為國內轎車製造業「3+6」格局的重要成員,並正以「中國自主品牌」的資格和自主創新的姿態,引人注目地登上國際汽車工業舞台,成為中國轎車走向世界當之無愧的代言人。 回顧吉利的發展史,任何對中國汽車工業稍有了解的人都會承認,這確實是一個奇跡。對吉利在打造民族轎車上的執著和艱辛,任何稍有民族情結的人都會肅然起敬。2005年10月,國家科技部召開的「吉利現象研討會」甚至用這樣的熱情洋溢的語言評價吉利: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要想真正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就不能沒有像吉利一樣的靈魂,不能沒有像吉利一樣的脊樑。 剝下轎車的「貴族」外衣 1997年,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走進臨海城東一片荒草沒膝的田野,開始了他的造車之夢。次年8月,當第一輛吉利轎車在歡慶的鞭炮聲中從流水線上開出時,人們在高懸的大紅橫幅上讀出了這樣的字句:「造老百姓買得起的好車!」 在此之前的中國,盡管改革開放已多年,但轎車仍然是「市長」、「局長」的坐騎,「老闆」、「老總」的專利,大街上跑的不是「官車」就是「商車」。1998年,由於吉利轎車的問世,披在轎車身上的種種令人目眩的外衣,像神祗身上年久的油漆一樣,一片一片地開始剝落。首先是價格,四五萬元的吉利轎車一上市,理所當然在中國汽車市場引起極大的轟動。眾多合資品牌轎車,即使心猶不甘,也不得不低下「高貴」的頭。 然而,更重要的還不是價格的返樸,而是觀念的歸真。這個來自西方工業文明的普通代步工具,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偽尊貴,被李書福無情地橫掃在地,還原了它的本相。 轎車是什麼?不就是四個輪子,兩張沙發,一個鐵殼嗎! 我們一定要讓吉利轎車走遍全世界,而不是讓外國車走遍全中國! 李書福就是用這種貌似狂妄的語言,徹底刷新了人們對轎車的理解,顛覆了中國人對製造轎車的敬畏感。這種刷新和顛覆不亞於是中國轎車界的一次思想解放。 在此之前,彌漫在轎車界的「沒有20年時間打造不出中國自主品牌汽車」、「中國造不出自己的發動機、變速箱」、「中國沒必要搞自主品牌汽車」等悲觀、猥瑣的論調比比皆是,窒息著中國汽車人自主創新的意志。 在此之後,絡繹不絕的中國企業家步上吉利的後塵,意氣風發地加入自主研發中國品牌轎車的行列。一支可以與外商叫陣、令世界汽車巨頭不敢小覷、讓國際傳媒驚呼「中國車來了」的力量終於在中國大地上形成。吉利的觀念創新,成就了中國汽車界的一場革命。 打造強勢「吉利軍團」 李書福嗜「才」如命。中國汽車工業幾十年的發展,積累下大批德馨俱佳的汽車技術人才。這些佼佼者的共同信念,就是期望在振興中國汽車工業的熱潮中建功立業。然而蜂湧而入的合資企業,無情地扼殺了精英們證明自身價值的報國熱情。 當立志「造老百姓買得起的好車」、「讓吉利轎車走遍全世界」的李書福樹起「招賢納士」的旗幟,「投奔」者如過江之鯽就一點也不奇怪了。短短幾年間,吉利旗下英才雲集,身懷絕技的專業人才多達900餘人。其中有工程院院士2名、外國專家8名、博士數十名、碩士數百名、高級工程師及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數百名。 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頂尖人才,運用自身的專業知識和經驗,在吉利的決策層、技術管理層、生產製造層等各個層面、各個領域開始發揮作用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逐步形成科技自主創新型的發展模式,很快改變了吉利的面貌。 短短幾年,吉利已經成功研發並投產九大系列不同的車型,其中美人豹、自由艦已在國內外成為中國自主品牌轎車的代名詞,近期投產的還有6款新車型。 在開發手段上,吉利已迅速向世界先進水平靠攏,目前已完全具備了全數模的開發方式,擁有每年開發2-3款新車型的研發能力。 逐步掌握轎車核心部件研發技術,實現了中國第一台也是迄今中國唯一的自動變速器的設計製造、電子智能助力轉向系統的設計生產、世界領先國內領先的大升功率發動機的設計製造和整車設計、匹配、試驗、驗證技術的全面應用。 如今,吉利已經形成豪情、美日、優利歐、SRV、美人豹、華普、自由艦、吉利金剛、遠景等9大系列30多個品種的產品譜,擁有1.0L到1.8L的8大系列發動機和JLS160、Z110等8大系列變速器。 不僅僅是注重「引才」,李書福更注重「育才」。自1998年至2005年,吉利先後在臨海、北京、海南創辦了「浙江吉利汽車工業學校」、「浙江吉利技師學院」、「北京吉利大學」、「海南大學三亞學院」等大專院校,培養專業的汽車技工、技師和各類汽車人才。進入2007年,吉利又創辦了國內首家培養行業高級專業人才的「浙江吉利汽車工程學院」。在辦校同時,吉利又設立了「未來人才基金」,為吉利未來事業定向培養1000名學習成績好、創業心強、不怕苦、願奉獻,但家庭貧寒的大學生。 李書福最近在接受采訪時宣稱:根據吉利汽車年產銷量200萬輛的規劃,吉利共需員工近20萬。因此,我們計劃把吉利在校學生增至10萬人,平均每年畢業2-3萬人,每年進入吉利工作1—2萬人。再經過10年的發展,一個年產銷200萬輛汽車的吉利集團公司就有了基本的人才保證。 只有自主開發方能命運自主 李書福在多個場合反復強調:「自主品牌、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開發,也就是說主權經濟,你必須掌握在自己手裡面。」進入轎車行業後,吉利是怎樣把這個「主權」始終緊緊攥在自己手裡的呢? 一是下大力氣攻克轎車核心部件研發技術。李書福提出,吉利必須要有自己的發動機、變速箱、整車技術。為此,吉利投下巨資,建起現代化的汽車研究院,現代化的基礎、電氣、道路模擬、多功能實驗室,現代化的變速箱、發動機廠……其間自然有無數的艱難困阻,這里毋庸細述,結果則是:479Q發動機下線了,MR479Q系列發動機通過國家鑒定了,電力助力轉向系統開發成功了……一系列的成功,標志著吉利完全具備了一家自主企業必須擁有的整車造型、車身、底盤、汽車附件、發動機、變速箱、整車電子電器等開發設計能力。 當然,堅持自主開發並不是「從頭開始」,更不是「閉門造車」。相反,吉利愈是堅持自主,愈是注重汲取世界先進技術。吉利沒有同世界上的任何汽車公司合資,但卻同世界上幾十家汽車技術及相關專業公司進行著技術合作,包括引人注目的與英國錳銅合作打造世界名牌計程車。這是一種擁有100%自主權的合作,吉利具有充分的話語權。這也正是吉利能在較短時間里迅速趕上國際先進造車水平的「奧秘」所在。 二是逐步實現零部件全面國產化。2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的紡織、五金、機械、模具、塑料、橡膠、電子電器、石油化工、計算機工程、信息技術等行業都已經得到迅速的發展。李書福由此認為,將這些行業的相關技術整合在一起,通過技術集成優化,就是一輛中國汽車。 正是通過這種整合,吉利與國內眾多汽車零部件生產廠家建起了合作夥伴關系,通過知識的交流互動,形成了以本土企業為主的核心零部件供應體系。吉利的銷量也由此呈現出幾何級數的增長:由1999年的1600輛,躍向1萬輛、2萬輛、4萬輛、8萬輛、10萬輛、15萬輛直到2006年的20.4輛。2007年,集團更把目標鎖定在29萬輛。 自主創新,自主品牌,自主知識產權。吉利這一「科技創新型發展模式」的成果燦爛而又輝煌。參考資料: http://www.0351auto.com/NewShow.asp?id=10358&typeclass=&x_page=3

G. 吉利託管長豐獵豹長沙工廠的邏輯是什麼

4月27日,吉利控股集團與湖南省人民政府、長沙市人民政府在長沙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託管長豐獵豹長沙工廠,從事新能源汽車整車的生產和銷售。資料顯示,長豐獵豹長沙工廠總投資51.3億,於2017年7月底建成,設計年產能35萬輛。

託管工廠消息發布後,外界許多輿論猜測,吉利的產能是不是太多了?汽車預言家梳理吉利控股投資行為後發現,吉利控股託管長豐獵豹長沙工廠,通過以點及面的方式在湖南形成集研發、生產、人才、零部件配套全產業鏈輸出,盤活區域經濟,培養當地汽車產業基礎,最終形成互利互惠的發展模式。

1

吉利託管工廠的目的是什麼?

根據乘聯會數據顯示,2019年乘用車銷量同比下降9.6%至2144.44萬輛,然而具有工信部乘用車生產資質的128家車企總設計產能為3990.5萬輛,核算後,2019年乘用車產能利用率為53.74%。相比之下,吉利目前產能利用率遠遠高於行業平均水平,有能力也有需求在湖南當地開展生產。

據了解,長豐獵豹2019年整體銷量約3.5萬輛,新能源產品銷量極低,因此長沙工廠長期處於產能閑置狀態。在銷量暴跌之下,長豐獵豹缺少利潤支撐,長豐汽車在2019年底向外界公布自救計劃,其中關鍵一項就是長沙工廠被吉利控股集團代工託管。

伴隨著吉利控股集團託管長豐獵豹長沙工廠,外界傳出一種聲音,都在說李書福和吉利控股在求大求全,但通過李書福與吉利控股集團近一年來整合發動機業務、重組吉利沃爾沃等一系列動作不難發現,李書福與吉利控股實際上是在開展「協同集約式發展」。正如同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表示:「未來傳統車企只剩2~3家,大家需要協同發展。」

需要注意的是,這一次吉利控股集團並沒有選擇直接購買的方式,而是選擇繼續在原有工廠基礎上進行改造升級,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在簽約現場表示:「積極幫助長豐獵豹這一湖南本土汽車品牌早日擺脫困境、實現新的發展;同時在湘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

2

吉利在湖南開展全產業鏈輸出

吉利控股集團對於湖南地區的投資自2005年就已開始,2006年吉利湘潭基地正式開始建設。對於湖南地區的投資,李書福曾透露,湖南的汽車基礎非常好,吉利應該感恩湖南,甚至建議王傳福將比亞迪工廠落戶湖南。

在比亞迪落戶長沙之前,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曾經向李書福徵求落戶湖南發展的意見,當時李書福向王傳福表示:「湖南可行」,2009年7月25日,比亞迪與湖南環保科技產業園簽署入園協議,比亞迪汽車工廠正式落戶長沙。

從集聚效應來看,湖南省「長株潭」地區擁有成熟的汽車工業集群基礎,布局上汽大眾、廣汽三菱、廣汽菲克、獵豹汽車、眾泰汽車、北汽福田、吉利汽車、北汽等整車廠的生產基地。目前湖南省汽車年產量已經突破100萬輛,汽車工業產值突破2000億元。根據湖南省此前的規劃,2020年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達到250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形成50萬輛的產能規模。

據了解,獵豹汽車長沙工廠2017年12月正式投產,主導產品為節能和新能源汽車,設計產能15萬輛。吉利汽車2019年共銷售11.3萬輛電動車。自2017年開始,吉利先後與西安、長興、寧波等地簽署新能源整車工廠、變速器、零部件產業園等建設生產協議。

湖南吉利職業技術學院

按照規劃,吉利未來將參與和推動湖南汽車產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打造更系統的產業園,盤活當地經濟,增加就業的同時培養當地汽車人才,最終形成良性循環的汽車產業鏈條。

目前,吉利在湖南省已經布局生產基地、零部件、社會公益、人才培養等版塊,例如湖南湘潭製造基地、湖南吉利汽車職業技術學院、湖南工商大學北津學院、高端汽車零部件產業園、曹操出行服務等項目。

據了解,託管長豐獵豹長沙工廠後,吉利要做的不僅是引入車型生產,更重要的是通過由點及面的方式,打造汽車產業園,形成區域內完整配套,實現就業的同時通過學院培養更多汽車人才,在當地形成一種良性的汽車生態發展模式。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H. 吉利汽車的發展史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始建於1986年,從生產電冰箱零件起步,發展到生產電冰箱、電冰櫃、建築裝潢材料和摩托車,1997年進入汽車行業,一直專注實業,專注技術創新和人才培養,不斷打基礎練內功,堅定不移地推動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現資產總值超過2000億元,員工總數超過12萬多人,連續七年進入世界500強。

2018年,與戴姆勒出行服務有限責任公司宣布,雙方將在華組建合資公司,提供高端專車出行服務。

2018年,與航天科工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開展最高時速4000公里的高速飛行列車等項目合作。

2018年,與中國電信在北京舉行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約儀式,攜手構建智慧立體化出行生態。

2018年,吉利與寶騰合作首款新車——寶騰X70在吉隆坡正式上市。

I. 吉利全新SUV曝光!11月下線/加滿油能跑1000km

吉利目前正在加速推進新能源市場的布局,目前已經投放了純電動、插電混動、48輕混等車型。網上車市日前了解到,吉利長興生產基地今年11月將正式投產首款SUV。這款SUV代號為RW11,基於吉利全新開發的BMA架構打造(吉利繽越、ICON均出自該架構),是一款增程式混合動力SUV,續航里程可達1000km以上,並且能夠實現大批量定製。從目前獲得消息來看,車身尺寸應該與繽越差不多大,可看做「繽越」的增程版本。(配圖為燃油版繽越)
BMA是吉利歷時4年完全自主研發和設計,並符合國際化技術標準的小型車基礎模塊化架構,目前已經推出了繽越、繽瑞、ICON等車型,今年要上市的領克06也出自該平台。BMA架構具有高度靈活的可擴展性,可適用於A0至A+級,涵蓋SUV、轎車、CROSS車型、以及wagon和MPV等多種車型。另外,BMA架構也將新能源動力系統考慮在內,擁有PHEV(插電混動)、HEV(油電混動)、MHEV(48V混動)多種形式。
增程式電動車的優勢,其實主要是城市工況的中低速使用效果較好,並且能讓消費者克服電動車的里程焦慮。從技術上來說,增程式電動汽車其實和純電動汽車很相似,都是單純的「電驅動」。最主要的是,增程式電動汽車上的發動機不需要介入驅動系統,沒有復雜的模式轉換,所以從成本上來說也不會太離譜。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熱點內容
皮卡堂能一個人去馬爾地夫 發布:2025-08-03 13:49:30 瀏覽:376
皮卡辦理小專手續有哪些要求 發布:2025-08-03 13:45:21 瀏覽:502
買車選內飾顏色要另外加錢嗎 發布:2025-08-03 13:45:09 瀏覽:695
拖掛房車進小區 發布:2025-08-03 13:08:11 瀏覽:896
房車顏色可以改 發布:2025-08-03 13:06:50 瀏覽:443
徐州二手長城皮卡 發布:2025-08-03 13:00:56 瀏覽:693
10萬元左右房車你買不買 發布:2025-08-03 12:38:35 瀏覽:639
拖掛房車內飾改裝 發布:2025-08-03 12:24:41 瀏覽:377
東風御風房車裝大太陽能 發布:2025-08-03 12:18:55 瀏覽:74
載重王電動車價格72v 發布:2025-08-03 12:17:37 瀏覽: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