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汽車新能源電池公司
㈠ 長城打出動力電池王炸!無鈷電池讓電動車跑880公里,明年上市
車東西5月19日消息,昨晚,蜂巢能源舉辦了一場線上發布會,正式向外推出了兩款電池新產品,分別是115Ah電芯和L6薄片無鈷長電芯。
▲蜂巢能源發布會現場
根據蜂巢能源官方的信息來看,115Ah電芯的容量為115Ah,能量密度達到了245Wh/kg(575Wh/L),能夠搭載到目前大部分新的純電平台上,車輛的續航里程將會達到600公里(官方未指明標准,推測為NEDC標准)。這款產品的電池包在整車端可以實現15年120萬公里的質保,這款電芯將會在2021年6月份推出。
而L6薄片無鈷長電芯的容量為226Ah,能量密度為240Wh/kg(590Wh/L),L6薄片無鈷長電芯將會搭載到蜂巢能源和長城汽車合作開發一款新的電動汽車上,預計新車可以實現880公里(官方未指明標准,推測為NEDC標准)的續航。這款產品預計在明年下半年推向市場。
由於鈷的昂貴性和稀缺性,目前,「高鎳低鈷」成為三元鋰電池的發展趨勢,車企和動力電池企業都在致力於降低鈷元素在動力電池中的比例。
無鈷電池的研發成功對於電池行業來說將是巨大的變革,隨著國家政策導向的變化,磷酸鐵鋰電池和三元鋰電池兩個技術路線的競爭仍在不斷加劇,比亞迪用刀片電池這種新的結構工藝提升了磷酸鐵鋰電池的能源密度,加上磷酸鐵鋰的高安全性,讓磷酸鐵鋰電池站到了一定的優勢。
但自主SUV一哥長城,成功研發了出了無鈷電池,解決了三元鋰電池安全性低和成本高的兩個核心問題,既提升了車輛的續航又兼顧了安全,將對現有的技術體系和玩家造成沖擊。
此外,無鈷電池的研發成功對於長城汽車來說,不但解決了自家電動汽車的電池問題,因為有技術優勢,也有可能搶到一部分動力電池的市場。
一、長城蜂巢推兩款電芯 可讓電動車跑880公里
雖然特斯拉電池日的活動一再跳票,但也不能抵擋電池行業的熱鬧。
昨晚,國內動力電池新兵蜂巢能源全球首發了兩款電池產品,分別是115Ah電芯和L6薄片無鈷長電芯。
據了解,115Ah電芯的容量為115Ah,能量密度達到了245Wh/kg(575Wh/L),匹配590標准,能夠搭載到目前大部分新的純電平台上,這款電芯的使用壽命也非常可觀,這款產品的電池包在整車端可以實現15年120萬公里的質保,明年6月將會量產推出。
▲蜂巢能源115Ah電芯
本次發布會最重磅的產品則是L6薄片無鈷長電芯,這款電芯將會在明年下半年推向市場,由名字可以看到,由這款電芯組成的電池組將會是全球首款無鈷電池。
L6薄片無鈷長電芯的容量為226Ah,能量密度為240Wh/kg(590Wh/L),電池中完全不含鈷元素,而鈷元素的價格比較高,這也意味著這款電池的成本價格將會有所降低。
雖然價格成本會有所降低,但這款電池的性能卻不會受到影響。據悉,目前蜂巢能源正在與長城汽車開發一款新的電動汽車,新車將會採用L6薄片無鈷長電芯所組成的電池組,預計新車的續航里程將會達到880公里(官方未指明標准,推測為NEDC標准),按目前的標准看,這將是市面上續航最遠的一款電動車。
▲蜂巢能源L6薄片無鈷長電芯
電池的安全性也得到了保障,在發布會現場,蜂巢能源也對電池的安全性做出了測試,將普通三元高鎳動力電池和蜂巢無鈷電池分別裝進一個內部溫度為140℃、150℃的熱箱中,普通三元高鎳動力電池,在140℃的熱箱中,30分鍾之後就開始起火了。而蜂巢無鈷電池在150℃的熱箱中30分鍾後仍未起火。
那麼,蜂巢能源是如何造出無鈷電池的呢?
據了解,蜂巢陽離子摻雜技術採用兩種化學鍵能更大的元素摻雜到材料中替代鈷,通過強化學鍵穩定氧八面體結構,減少鋰鎳混排,改善了材料的穩定性,可以在4.3V~4.35V電壓下穩定工作,使能量密度提高,成本降低。
同時,蜂巢能源還採用了單晶技術,與多晶材料相比,單晶材料在輥壓過程中具有更強的顆粒強度和更加穩定的結構,耐壓力強度可以提高10倍。正因如此,無鈷材料的使用壽命會更長,電芯壽命也比多晶高鎳三元高出70%。
此外,蜂巢能源還採用了納米網路包覆技術,在單晶表麵包覆一層納米氧化物,可以減少正極材料與電解液的副反應,有效改善了高電壓下的材料循環性能。
正是這三項技術的加持,蜂巢能源在無鈷材料的研發上做出了巨大的進步,但是要想將無鈷材料的性能充分應用到電動汽車上,還需要有卓越的電芯設計、PACK設計和製造技術。
公開資料顯示,蜂巢能源很早就開始了疊片電池的開發,L6薄片無鈷長電芯就比較適合疊片電池的生產,可以有效提高方形電芯內部的體積空間利用率,使電芯的平整度更好、應力更均勻、膨脹變形更小,可以使無鈷電芯在能量密度方面再提升5%、循環壽命上再提升10%。
採用矩陣PACK設計能使蜂巢能源更好地降低PACK非增值件的重量,並且這種矩陣式PACK設計變革了電池的熱管理系統,通過上下兩層冷卻,相對傳統PACK提升冷卻效果40%,低溫加熱達到60~70℃/h,溫度控制在25~35℃之間,溫差控制在5℃以內。
為了更好的生產無鈷電池,蜂巢能源還在江蘇金壇建立了中國首個「車規級AI智能電池工廠」,採用超高標准設計來保障生產的正常進行。
二、無鈷電池是技術新高地 多家企業扎堆研發
鈷是一種稀缺金屬,產量少且分布不均,美國地質勘探局數據顯示,全球陸地鈷資源的儲量約為700萬噸,其中剛果(金)的儲量佔比為52%、澳大利亞儲量佔比為17%,古巴的儲量佔比為7%,其他國家的儲量則非常低。
目前有一半的鈷元素都用在了鋰離子電池方面,楊紅新表示:「如果不考慮回收,到2026年以後,鈷元素將供不應求。」
▲蜂巢能源總裁楊紅新
早期的鈷酸鋰電池中鈷元素的含量達到了59%,蜂巢能源官網顯示,到NCM523電池時,其中的鈷元素含量已經降到了20%,目前所廣泛採用的NCM811電池中的鈷元素含量降到了7%。雖然鈷含量在逐步降低,但是真正的無鈷電池還是車企和動力電池企業的研究方向。
目前,關於無鈷電池的研究主要有兩個技術路線,分別是磷酸鐵鋰電池和升級三元鋰電池。
通用和LG化學宣布推出的Ultium電池是一款NCMA四元鋰電池,這款電池的技術原理是通過向NCM三元鋰正極材料,混入少量的鋁元素,使原本性質活躍的高鎳三元正極材料在保持高能量密度的同時,也能維持較穩定的狀態,其中成本最為昂貴的鈷元素含量降到了5%,而特斯拉的新一代高鎳電池鈷含量將會進一步降至3%以下。
▲通用與LG合作的電
不過嚴格來說,這些電池並未實現真正的無鈷。
另一條路線則是磷酸鐵鋰電池,3月29日,比亞迪發布了「刀片電池」,通過結構創新,刀片電池的能量密度得到了提升,續航里程可以達到605km。不過,磷酸鐵鋰電池從研發之初就沒有採用鈷元素,是比較常見的無鈷電池。
而蜂巢能源發布的無鈷電芯既沒有走磷酸鐵鋰路線,又徹底去掉了鈷金屬,是真正意義上的技術進步。
蜂巢能源曾經是長城汽車的動力電池事業部,在2012年蜂巢能源就開始展開電芯的預研工作,2018年正式從長城汽車完全剝離出來。早期的准備工作在加上了獨立之後的權利研發,讓蜂巢能源成為了動力電池行業的實力玩家之一。
結語:無鈷電池的春天來了
雖然特斯拉的電池日活動還沒有如期舉行,但特斯拉已經多次透露了無鈷電池的信號,無鈷電池可能會是特斯拉電池日活動的核心內容之一。
在大洋的彼岸,中國的動力電池企業蜂巢能源則在昨日正式發布了兩款電芯,首次推出了無鈷電池,在採用了這種電池之後,車輛的續航里程甚至可以達到880公里。
而目前,LG化學、寧德時代、通用汽車都在進行無鈷或低鈷電池的研發,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多款無鈷電池將會輪番亮相。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㈡ 長城汽車新能源怎麼樣
不管任何一個行業都有他的優點和缺點所在,就從優點和缺點逐一的去分析他。
新能源汽車的缺點有
1、充電難、充電慢
因為現在新能源汽車暫未普及,因此很多城市或地區都缺少供新能源汽車充電的充電樁,所以給汽車充電不太方便。除此之外,新能源汽車動力裝置系統並不是很成熟,充電比較慢,一般需要數小時,這就不太方便。
2、續航里程較短。對於採用電力的新能源汽車來說,汽車電池的蓄電量有限,所以汽車持續行駛的里程也會受限,一般不能進行較長距離的行駛。
3、售後服務還不成熟
新能源汽車作為汽車行業的「新星」,各方面都還在摸索、改善中,對於新能源汽車的售後維修,尚沒有很多熟練的維修人員,不能及時維修,這就給車主帶來很大不便。
新能源汽車的優點有
1、新能源汽車環保
新能源汽車採用的主要是非燃油動力裝置,不需要燃燒汽油、柴油等,而是採用清潔能源,比如:電力、太陽能、氫氣等。這樣,就減少了二氧化碳等氣體的排放,從而達到保護環境的目的。
2、新能源汽車不用限號出行
因為環境污染嚴重,為了減輕環境壓力,很多城市都採用汽車限號的方式,限制私家車的出行。但是,新能源汽車幾乎是零污染、零排放,所以也就不在限號范圍內,更方便出行。
3、效率高。
一般新能源汽車採用新技術,新結構,使它的效率更高。
㈢ 長城汽車發力新能源 插電混動車型 純電續航可達200公里
記得在很早的時候,和一個朋友聊天,說到了國內自主品牌車企在新能源方面的發展。
他的觀點是,除了比亞迪汽車,其他的自主品牌車企,包括當時銷量還算不錯的北汽新能源在內,都沒有太大的優勢。
大致看來,確實是這樣的情況。
目前國內所有的新能源車企中,除了比亞迪之外,其他的車企並沒有太多核心的技術,電池完全依賴第三方供應商,比如寧德時代。
蜂巢能源的全稱是蜂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總部位於江蘇省常州市,前身是長城汽車動力電池事業部,成立於2012年。主要從事包括電芯、模組、電池包、iBMS、儲能和太陽能技術的研發、製造、創新。目前總投資約30億元,預計到2025年全球工廠建設計劃投入將超過260億元。
還有,據媒體報道,早在2018年,長城汽車就已經開始布局氫動力燃料電池技術。
毫不誇張的說,面對豐田、本田和比亞迪等強大的對手,無論是HEV還是PHEV,長城汽車在技術方面絲毫不遜色。
版權聲明:本文為車快評原創,轉載請聯系授權,未經允許嚴禁轉載,且圖文杜絕任何形式的抄襲盜用,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文章部分圖片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使用到您的作品,請聯系我們索取稿酬或者刪除。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㈣ 板上釘釘 長城汽車高端新能源汽車品牌沙龍智行已完成注冊
(文/張鈺翊)昨日,車友頭條曾報道,長城汽車內部成立「SL項目」組,目標是進軍高端新能源汽車領域。12月11日,有媒體爆料稱,這個傳的沸沸揚揚的SL項目定名為「沙龍智行」。與此同時,相對應的上海沙龍智行實業有限公司現已完成工商注冊,法人代表為仙豆智能創始人、長城汽車數字化執行官李鵬。
此外,還有聲音猜測,沙龍智行品牌或將命名為長城靈魂,理由是長城汽車近期注冊了包括「靈魂」、「長城靈魂」,「移動的靈魂」等多個商標,而「靈魂」的英文「SOUL」也與SL比較契合,或許沙龍智行項目下新品牌將命名為靈魂。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㈤ 主打高端智能新能源 長城汽車或推全新電動車品牌
日前,有消息稱長城汽車或推出全新高端電動車品牌。該項目內部代號為SL項目,主打高端智能新能源,直接對標蔚來、理想等。
再例如最新上市的歐拉好貓車型,其基於檸檬平台+咖啡智能打造而來,「檸檬」平台是一個多種能源兼顧的模塊化技術平台,「咖啡智能」是長城汽車整車智能化品牌。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㈥ 長城汽車vv7新能源汽車和唐新能源汽車電池對比
倆山寨車!一個么靠堆配置,一個么賣自家電池!
一句話,沒有補貼和牌子傻子去買啊???
㈦ 長城歐拉IQ用的哪個牌子的能源電池
iq用的應該是寧德時代的電池。
簡介:
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11年,是國內率先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動力電池製造商之一,專注於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系統、儲能系統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致力於為全球新能源應用提供一流解決方案,核心技術包括在動力和儲能電池領域,材料、電芯、電池系統、電池回收二次利用等全產業鏈研發及製造能力。
2017年該公司動力鋰電池出貨量全球遙遙領先,達到11.84GWh。已與國內多家主流車企建立合作關系,並成功在全球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也成為國內率先進入國際頂尖車企供應鏈的鋰離子動力電池製造商。
2018年6月11日,深交所公告,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人民幣普通股股票創業板上市。
2019年,寧德時代上榜《財富》中國500強,位列290位。[1]2019年6月11日,寧德時代入選「2019福布斯中國最具創新力企業榜」。
2019年10月23日, 2019《財富》未來50強榜單公布,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4。2019年12月,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入選2019中國品牌強國盛典榜樣100品牌。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㈧ 長城汽車高端電動品牌「沙龍智行」公司成立 已完成工商注冊
財經網汽車訊長城汽車高端電動車獨立品牌已成立相關公司。
12月11日,財聯社援引接近長城汽車的消息人士報道,長城汽車「SL」項目定名為「沙龍智行」,並已成立上海沙龍智行實業有限公司,完成工商注冊。沙龍智行法人代表將由長城汽車數字化執行官李鵬擔任。
財經網汽車就此事聯繫到長城汽車,對方表示還需具體了解。
數據來自天眼查
但通過天眼查發現,上海沙龍智行實業有限公司前身為上海哈弗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注冊資本150萬元。
12月9日、12月10日,上海哈弗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監事成員、經營范圍、名稱、住所、一般經營項目等均發生變更。前法人代表胡樹傑退出,變更為李鵬。
該公司經營范圍新增新能源汽車整車銷售;汽車新車銷售;新能源汽車電附件銷售;新能源汽車換電設施銷售;新能源汽車生產測試設備銷售;電氣設備銷售;新能源原動設備銷售;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回收(不含危險廢物經營);充電樁銷售等業務。
股權穿透圖顯示,沙龍智行公司的疑似實際控制人為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持股比例為34.75%。
昨日,傳出長城汽車計劃成立全新智能電動汽車獨立品牌,內部代號為「SL」項目。該品牌主打高端新能源汽車市場,定價或高於現有車型。
長城汽車副總裁傅小康回應道,「大潮將至,我輩當躬身入局。」
相關媒體報道,沙龍智行項目將覆蓋SUV和轎車兩大領域的高端電動車市場,並將對標蔚來、嵐圖等品牌。在產能方面,未來將採用長城汽車工廠代工生產,首款車型應是高端電動SUV,或將對標蔚來ES8。
招銀國際研究部白毅陽表示,長城汽車近幾年技術積累較為充分,並推出了檸檬、坦克、咖啡智能系統三大平台,同時旗下公司在三電技術等領域具備一定的技術儲備,綜合競爭力得以提升。基於此,長城汽車打造高端獨立電動車品牌,他認為是順勢而為。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