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新能源汽車月銷量
㈠ 2021年全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169.1%
2022年1月11日,乘聯會發布2021全年新能源乘用車銷量數據,據統計,1-12月國內新能源汽車批發總量達到331.2萬輛,同比增長181.0%;零售總量為298.9萬輛,同比增長169.1%。與新能源汽車市場「雙百位」增長形成鮮明對比的是,2021年燃油車批發總量為1779萬輛,同比下降4%;零售總量為1716萬輛,同比下降6%。可以說二者市場走勢分化明顯,在越來越多消費者開始關注、選擇新能源車型的背景下,2022年國內乘用車市場向「電動化」轉型的步伐必然也會越來越快。
即便到目前,全球車市仍未擺脫缺芯帶來的負面影響,或許「至暗時刻」已經過去,但晶元緊張的局勢仍會持續較長一段時間。此外,與過去相比,如今的汽車尤其是新能源汽車上所用的晶元數量翻倍增長,由此也增加了汽車的製造成本。所以,即使晶元可以恢復正常供應,新能源汽車漲價依然是一個合理的發展趨勢。
原材料價格上漲,動力電池成本水漲船高
除了晶元短缺,動力電池原材料領域的產能不足、價格上漲同樣是導致新能源汽車終端售價走高的一個重要因素。以動力電池中的主要材料碳酸鋰為例,2021年初電池級碳酸鋰均價僅為5萬元/噸,近期則漲到29萬元/噸,僅一年漲幅就達到了480%;從2020年4月至2021年10月,鈷的價格也從不到24萬元/噸上漲到了38萬元/噸,漲幅接近60%。此外根據公開數據顯示,2021年Q3與2020年Q4相比,隔膜、正負極材料、電解液等電池相關原材料均有不同幅度的提供,最高漲幅超170%。
因為原材料價格提升,隨之導致動力電池成本水漲船高,所以在2021年下半年,比亞迪發布了電池產品漲價20%的公告,天能鋰電、國軒高科、鵬輝能源等企業也紛紛發布了調整電池或電池原材料價格的通知函,而車企在生產製造環節付出的更多成本,最終還是或多或少地體現在產品售價上。比如1月22日,比亞迪官方發布關於車型價格調整的說明:因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以及新能源購車補貼退坡等影響,比亞迪汽車將對王朝網和海洋網相關新能源車型的官方指導價進行調整,上調幅度為1000-7000元不等,價格調整將於2月1日正式生效。根據目前市場表現,多家專業機構表示,預計2022年國內動力電池產品價格持續增長將帶動整車終端售價迎來新一輪上升。
綜合政策、硬體、原材料多角度攤開來看,與其說這一波漲價潮是新能源車企有意而為之,不如說是「形勢所迫」更為貼切。可以預見各類新能源車型在2022年開啟「漲價模式」是必然趨勢。從目前國內各大車企透露的信息可知,今年至少將有上汽榮威科萊威、小鵬G9等十多款純電新車上市,如無意外,這些上市新車都將出現不同程度的提價。
時至今日,中國新能源乘用車市場「用時間換空間」的階段已經過去,在綠色消費理念和「雙碳」目標的共同推動下,新能源汽車市場佔有率必然會穩步提升,同時伴隨補貼紅利進入「倒計時」,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也將刺激主機廠在技術、產品開發領域投入更多,以引領行業完成從追求「量」到追求「質」的過渡轉變。
㈡ 4月新能源汽車銷量
4月份,比亞迪汽車銷量排名第一,達104770輛,同比增長313.6%,份額佔比37.1%,這是比亞迪連續兩月突破10萬輛。
上汽通用五菱第二,銷量達27431輛,份額達9.7%,憑借宏光MINIEV車型大賣的上汽通用五菱也是連續霸榜;第三名是奇瑞汽車第三,銷量達15052輛,份額達5.3%。由此可以看出,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在轉型速度和銷量成績上都遠遠領先於合資品牌。
北京賓士、華晨寶馬等豪華品牌4月新能源車型銷量也在1000輛左右。
北京賓士新能源車4月銷售1026輛,其中賓士EQA123輛,賓士EQB191輛,賓士EQC280輛,賓士E級PHEV432輛。華晨寶馬4月新能源車型銷量1181輛,其中寶馬5系PHEV 631輛,寶馬iX3 550輛。
還有部分合資品牌的新能源車型月銷量僅幾百台,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自主品牌銷量的大幅增長,榜單中前九位被自主品牌牢牢占據。
4月份,比亞迪汽車銷量排名第一,達104770輛,同比增長313.6%,份額佔比37.1%,這是比亞迪連續兩月突破10萬輛。上汽通用五菱第二,銷量達27431輛,份額達9.7%,憑借宏光MINIEV車型大賣的上汽通用五菱也是連續霸榜;第三名是奇瑞汽車第三,銷量達15052輛,份額達5.3%。由此可以看出,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在轉型速度和銷量成績上都遠遠領先於合資品牌。
㈢ 新能源汽車銷量
2021年7月新能源汽車銷量:
1、理想ONE:8589
2、小鵬P7:6054
3、哪吒V:4469
4、零跑T03:4283
5、蔚來ES6:3669
6、威馬EX5:3373
7、雷丁芒果:3243
8、蔚來EC6:2560
9、小鵬G3:1986
10、蔚來ES8:1702
簡介:
新能源汽車是指採用非常規的車用燃料作為動力來源(或使用常規的車用燃料、採用新型車載動力裝置),綜合車輛的動力控制和驅動方面的先進技術,形成的技術原理先進、具有新技術、新結構的汽車。
新能源汽車包括四大類型混合動力電動汽車(HEV)、純電動汽車(BEV,包括太陽能汽車)、燃料電池電動汽車(FCEV)、其他新能源(如超級電容器、飛輪等高效儲能器)汽車等。非常規的車用燃料指除汽油、柴油之外的燃料。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新能源車
㈣ 新能源汽車銷量排名
如下:
1、北汽EU系列
吉利帝豪EV在2019年上半年的累計銷量為23715輛,較2018年上半年11299的銷量來說增長了109.9%。在2019年的單月銷量為4465輛,較2018年6月單月銷量的2433輛增長達到了83.5%。不過在單月銷量的排名並沒有累計銷量樂觀,下滑到了第7名。
㈤ 2022年4月國內汽車銷量分析 軒逸一騎絕塵/比亞迪霸屏榜單
㈥ 中汽協數據顯示,1-11月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同比轉正
12月11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了2020年11月中國汽車工業運行情況。11月,汽車銷量為277萬輛,同比增長12.6%,1-11月累計銷量為2247萬輛,同比增長-2.9%。新能源汽車銷量為20萬輛,同比增長104.9%,1-11月累計銷量110.9萬輛,同比增長3.9%,年內首次實現累計同比轉正。
11月新能源汽車銷售20萬輛,同比增長104.9%,累計銷售110.9萬輛,同比增長3.9%,其中新能源乘用車銷售18.6萬輛,同比增長137%,累計銷售101.1萬輛,同比增長5.4%。
2020年新能源汽車市場同比正增長已成定局。2019年全年新能源汽車銷量120.6萬輛,以目前的銷售趨勢,2020年全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將在130萬輛以上,將實現同比8%以上的增長。
在車型銷量結構中,純電動車型依然是銷售的主力,占據銷量的80%以上。2020年中國汽車市場銷售的整體表現超過了年初疫情爆發時的預期,尤其是新能源汽車領域,同比正增長的表現,體現了新能源汽車市場快速增長的潛力。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㈦ 3月新能源汽車銷量排行榜
2022年3月新能源汽車銷量排行榜如下:
第七名:理想ONE,11034輛,和其他新勢力相比,理想最大的不同就是搭載了發動機,盡管只是一台三缸發動機,但是不得不說,能加油的車比純電車型續航焦慮小了不是一點半點。
㈧ 新能源汽車銷量排行榜2022
1、宏光MINI EV
銷量:99937輛
宏光MINI EV不只是新能源車銷售量排名第一的車型,也一直是國內銷量最高的汽車之一,一直以來都是蟬聯轎車的銷冠,在第一季度榜單上,宏光MINIEV是唯一銷量臨近10萬的新能源轎車,雖然同比下降74.98%,但在微型車銷量排名中依然為第1位,而且這款車帶火了A00級微型電動車市場,一時間奇瑞、長安、東風風光紛紛跟進。
㈨ 新能源汽車銷量排行榜
比亞迪的秦PLUS,最近月銷量28151輛,今年累積銷量145414輛,官方指導價為10.78-17.48萬,比亞迪的漢,最近月銷量12841輛,今年累積銷量103964輛,官方指導價為20.98-28.00萬,比亞迪的唐新能源,最近月銷量8125輛,今年累積銷量41075輛,官方指導價為19.78-35.99萬。
【拓展資料】
一、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是指採用非常規的車用燃料作為動力來源(或使用常規的車用燃料、採用新型車載動力裝置),綜合車輛的動力控制和驅動方面的先進技術,形成的技術原理先進、具有新技術、新結構的汽車。
二、新能源汽車包括四大類型混合動力電動汽車(HEV)、純電動汽車(BEV,包括太陽能汽車)、燃料電池電動汽車(FCEV)、其他新能源(如超級電容器、飛輪等高效儲能器)汽車等。提倡新能源汽車是為了應付環保和石油危機需要,減少或放棄燃燒傳統的汽油或柴油驅動內燃機的現時主流車型。
三、2020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要求深入實施發展新能源汽車國家戰略,推動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加快建設汽車強國。
四、新能源汽車的定義:因國家不同其提法也不相同,在日本通常被稱為「低公害汽車」,2001年以日本國土交通省、 環境省和經濟產業省制定了「低公害車開發普及行動計劃」。該計劃所指的低公害車包括5 類,即:以天然氣為燃料的汽車、混合動力汽車、電動汽車、以甲醇為燃料的汽車、排污和燃效限制標准最嚴格的清潔汽油汽車。
在美國通常將新能源汽車稱作「代用燃料汽車」。
五、2016年4月,為更好促進新能源汽車發展,更好區分辨識新能源汽車,實施差異化交通管理政策,公安部將啟用新能源汽車專用號牌。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在前期調研論證的基礎上,設計了新能源汽車號牌式樣,為保障公眾知情權、參與權,凝聚各界智慧共識,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建議,即日起公眾可為自己喜愛的號牌式樣投票。
㈩ 11月汽車銷量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11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再創歷史新高,累計產量突破300萬輛,市場滲透率達到12.7%。
11月,我國新能源汽車月產銷量再創歷史新高,當月產銷分別完成45.7萬輛和4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3倍和1.2倍。1-11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02.3萬輛和299萬輛,同比均增長1.7倍。中汽協負責人指出,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2021年逐月快速提升,新能源汽車市場化進入爆發式增長新階段。
1. 政策推動新能源產業發展
五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迅猛增長,從2017年產銷量突破75萬輛到今年突破300萬輛,是2017年的4倍。這表明,發展新能源汽車從過去以政策驅動為主轉向了市場驅動。 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蓬勃發展離不開政策的推動。2014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指導意見》,2020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奠定基調。除此之外,包括工信部在內的相關部門先後推出60餘項支持政策,制定實施150餘項標准,各地政府結合實際出台了500多項配套政策,建立起全球最為完備的支持政策體系。
2.專家指出,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佔比超過10%,產品不斷豐富是新能源汽車市場增長的一大動因。傳統車企、新造車企業都在快速迭代新產品。11月,比亞迪近10萬輛的汽車銷量中,新能源汽車佔比超過九成。而蔚來、理想、小鵬三家頭部新造車企業月銷量均突破一萬輛,同比增長都在一倍以上。
3.新能源產業助力工業綠色發展
以綠色環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為代表的綠色低碳產業,是推進工業綠色低碳轉型、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目前,我國綠色低碳產業已初具規模。 新能源汽車是全球汽車產業綠色發展、低碳轉型的主要方向,也是我國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選擇。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截至2020年底,新能源汽車累計推廣量超過550萬輛,連續多年位居全球第一。隨著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快速增長,動力電池退役量也在逐年增加,做好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工作,對於保護生態環境、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保障新能源汽車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4,政策方面,工信部會同有關部門出台了《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暫行辦法》等政策,實施動力電池全生命周期溯源管理,在京津冀等17個地區及中國鐵塔公司等開展梯次利用試點,推動跨區域合作與產業鏈協同。截至今年10月底,171家有關企業已在全國31個省(區、市)設立回收服務網點10048個,培育26家梯次和再生利用骨幹企業,回收利用體系初步建立。 「十四五」期間,工信部將著力推動四方面工作。一是完善規章制度,增強監管約束。加快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辦法》部門規章,進一步明確國家和地方等有關部門的監管具體職責,細化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各環節的監管要求,加大監管約束力度。
二是完善回收網路,強化溯源管理。探索推廣「互聯網_回收」等新型商業模式,鼓勵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共建共用回收渠道,建設一批集中型回收服務網點。研究建立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管控聯動機制,強化線上線下協同溯源監督管理,壓實有關主體責任,提高監管效能。
三是健全標准體系,加快技術創新。加快出台一批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國家、行業標准,抓好標准宣貫落實。加大高效再生利用等一批關鍵技術攻關力度,更新發布《國家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先進適用工藝技術設備目錄》,加快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先進技術裝備推廣應用,提升行業技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