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萬左右補貼後的新能源汽車
① 30萬預算買新能源車,除了特斯拉還有這些選擇
提到新能源車,大家都會想到特斯拉,畢竟是行業的標桿選手。但除了特斯拉真的沒有更佳選擇了嗎?除了Model3以外,30萬的純電車小編推薦這幾款。
Polestar2
極星是沃爾沃汽車集團高性能電動品牌,極星2目前已在路橋工廠正式下線,該車將於今年年中對外交付。新車共分為量產版和首發版兩種不同版本,其中量產版售價為29.8萬元起,首發版41.8萬元起。
如果手持30萬預算,你會考慮新能源車型嗎?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② 2020新能源政策詳解,30萬元補貼限價只為針對特斯拉
受經濟下行以及補貼退坡等影響,新能源汽車行業從去年開始便出現了下滑的跡象。加之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1-3月份新能源汽車銷量更是大幅度的同比下降56.4%。除此以外,特斯拉國產化以後,也對國內的不少電動車品牌造成了不少的沖擊。
而為了提振市場,近日,關於新能源汽車的一系列新政,終於水落石出,確定了將免徵購置稅的政策延長至2022年12月31日。同時,財政部公布了最新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明確了在未來三年,新能源車的補貼將會逐步以10%、20%、30%的幅度退坡。
因此,總的來說,這次新的政策對處於下行期的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絕對是一次有力的推動。或者再換個角度來講,國家對新能源車市場的引導,已經逐步回歸正軌,更加鼓勵車企多開發一些經濟型的新能源乘用車,為廣大老百姓服務。一定程度上也藉助特斯拉這頭狼的存在,反過來刺激自主品牌的羊群,在戰略上必須更加明確,如果要做高端車的話,不應該依賴補貼,而是專注做產品競爭。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原創文章,轉載需授權
-TheEnd-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③ 新能源補貼30萬紅線「制裁」特斯拉恐怕沒那麼簡單
4月23日,四部委聯合發布《關於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其中,首次為補貼車輛的價格設置了上限:新能源乘用車補貼前售價須在30萬元以下(含30萬元),為鼓勵「換電」新型商業模式發展,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換電模式」車輛不受此規定。
特斯拉「殺手」年年都出不少,但是真正能扛起大旗的到底是誰呢?豪華品牌的高端純電動車型,想必也准車主們也不會對2萬元的補貼過分在意,但如果未來想要推出售價更低的純電車型,也會率先面對28萬的特斯拉這一強勁的競爭對手。但這都不算是巨大的挑戰,真正的大災難在哪裡呢?恐怕正在不斷走上坡路,沖擊更高端電動車領域的國產品牌(廣汽傳祺AionLX、比亞迪唐、榮威MarvelX?全驅)是否會調價,才是真正遇到了尷尬的瓶頸。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④ 30萬的補貼限制,特斯拉會如何應對呢
隨著2020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問世,和以往的補貼政策不同的是,新補貼政策對於車輛的價格畫了一道紅線,售價30萬以上的新能源汽車不享受補貼政策(但換電模式的車輛除外),對於特斯拉而言,30萬的補貼限制,特斯拉會如何應對呢?
針對於補貼的限制,特斯拉可以採用以下的幾種措施,首先第一種措施,把車輛進行降價來應對,當然降價的幅度也不需要太大,只要符合補貼政策即可。對於30萬的門檻來說,也是能夠給特斯拉降價的理由和降價的必要性,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的時候,特斯拉把價格上調以後,又實行了降價,就是把標准版的價格拉到30萬,補貼後27萬多。這對於特斯拉而言也是一種應對的方式。
再者也是可以通過降低自身的成本等方式來維持價格等方面的需求性,都說特斯拉有30%左右的利潤,那麼特斯拉可以通過降價壓縮自己的利潤以提高銷量,維持總利潤不變。
第二種措施而言,在不降價的基礎上面可以大力的去發展換電模式,從而來獲取突破和獲取補貼,來實現自身的利益。綜上所述對於30萬補貼的限制而言,特斯拉可以通過降低車價,以及發展換電等方式來進行應對。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⑤ 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迎巨變,30萬這道門檻意欲為何
補貼一直是新能源汽車領域中最受關注的話題,畢竟對於新能源汽車市場而言,補貼目前還是一道相當重要的推動力;而每一次新能源補貼的變化都會掀動市場,形成一場新風波,例如去年的補貼退坡就已改變新能源汽車市場格局,大量的新能源車企隨補貼退坡而退出市場,曾經鬧得沸沸揚揚的造車新勢力也在新能源補貼進入退坡期後所剩無幾。
但2019年只是新能源補貼退坡的開端,即便是在疫情影響下,新能源補貼退坡也只是進入放緩階段。而隨著疫情逐步受到控制,新能源補貼退坡政策再次提上日程,4月23日,財政部等四部委聯合發布《關於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提出,將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實施期限延長至2022年底,2020-2022年補貼標准分別在上一年基礎上退坡10%、20%、30%。以上補貼政策從2020年4月23日起實施,即日起至2020年7月22日為過渡期。
而且在此次《通知》中有一項明確規定:從2020年起,新能源乘用車、商用車企業單次申報清算車輛數量應分別達到10000輛、1000輛;補貼政策結束後,對未達到清算車輛數量要求的企業,將安排最終清算。新能源乘用車補貼前售價須在30萬元以下(含30萬元),為鼓勵「換電」新型商業模式發展,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換電模式」車輛不受此規定。在此項規定中有兩個值得注意的點,其一是30萬以下的新能源補貼門檻,其二則是「換電模式」不受此規定限制。這也意味著接下來的新能源補貼門檻將在過去的續航、能量密度基礎上加入車型售價門檻,同時追加「換電模式」的優待政策。但從行業發展的角度而言,政策為何將30萬以下定為門檻,同時對於我們未來購買新能源汽車又有什麼影響呢?
以目前市面上的產品來看,定價在30萬以上的新能源車型分為三種,一是中國品牌旗艦級新能源車型里的高配車型,如小鵬P7、比亞迪唐新能源、Aion LX等,二是外資新能源車型,如特斯拉的大部分車型、賓士EQC、寶馬i3、Polestar 2等車型,三是一些相對特別的車型,如蔚來的ES6和ES8在起步價就已經超過30萬的定價區間,但基於政策對「換電模式」的優待,蔚來並不受此次補貼政策變更影響。
從以上車型結合30萬以下的政策門檻來看,此次補貼標准變在某程度上起到拉低新能源汽車市場售價作用,畢竟相比發展成熟的燃油車市場,目前新能源汽車的售價普遍走高,如果沒有車牌寬松政策和補貼扶持,新能源汽車優勢並不明顯。但市場的最終目的在於交易雙方,補貼也不會永遠是為新能源汽車買單的借口。因此在售價上設立門檻,以此壓低新能源汽車售價無疑能夠讓新能源汽車更加親民實際。
當然,說到這個售價還不得不提到的是特斯拉這個品牌。就在昨天,特斯拉官方正式發布Model 3降價信息,標准續航升級版補貼後售價27.155萬元。很顯然,這就是特斯拉回應政策的一個做法,這次也終於找到一個光明正大的理由進行官降;但這也意味著中國品牌新能源的發展空間被進一步壓縮。
特斯拉的官降對於它的意向消費者而言無疑是極好的,但對於其它車企而言,這無疑是另一種壓力。因為就官降前特斯拉Model 3的定價而言,它基本與其它品牌劃出明顯的分界點,但在官降後意味著它將壓迫其它的新能源電動車生存空間,迫使它們進一步讓利,這也是基於特斯拉品牌的特殊性,一個行業標桿帶來的市場壓力。因此在這次補貼推出後,理想汽車創始人、CEO李想就曾在微博上表示,設計30萬元的補貼門檻,是精準地助攻特斯拉,真正受「打擊」的是國產汽車品牌。
除了30萬以下補貼門檻外,「換電模式」不納入此范圍限制,也就是說如果你的車型售價超過30萬元,但你的汽車配有「換電模式」,那就可以免受30萬元門檻限制,繼續享受新能源汽車補貼。這樣的作用很大程度在於刺激車企推行「換電模式」。因為從30萬元的定價而言,其剛好處於新能源中端車型和高端車型的分界點,如果車企未來想要繼續推進新能源汽車,那就不得不去研發換電技術,以此獲取更大的發展空間。
而且對於目前的充電樁發展形勢而言,眾多車企都在合作發展充電樁業務,例如大眾、一汽、江淮及星星充電合資成立CAMS公司;福特、本田、克萊斯勒、通用、賓士、寶馬、三菱和豐田合作創建智能充電網;國家電網與比亞迪、北汽等14家企業簽約共同打造覆蓋全國各地的電動車充電樁網路;豐田汽車、本田、日產汽車及三菱汽車四大日本汽車企業計劃在5月底共同出資成立新公司,以推動電動汽車(EV)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PHV)的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除此以外還有一些品牌獨立的充電樁,例如特斯拉和小鵬等車企。這就意味著將來的充電樁將劃入車企管理范圍內,而此時沒有抱團和推行「換電模式」的車企將面臨極大困境,畢竟第三方充電設施與車企建立的充電設施兩者間,後者顯然更能讓人放心。
新能源汽車之所以在眾多扶持政策下仍未能成為大眾化選擇,當中其實包含著很多因素,使用便利性、入手門檻、技術更新太快等方面都是我們在選擇時所考慮的重點。但在此次新補貼政策影響下,新能源汽車在被導向更快速便捷的「換電模式」同時,又可讓新能源汽車價格降下來,對於消費者來說無疑是極好的。而且在眾多車企布局充電網路後,未來的新能源汽車將變得越來越可靠,憂慮也從此解開。但從行業角度而言,此次30萬元補貼門檻推出後,將再度激發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爭性,尤其是在「換電模式」還未普及時,30萬以下的新能源汽車將成為眾多車企的主戰場,同時也從側面推進新能源技術發展,讓新技術快速融入市場。
(配圖來源網路,侵刪)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⑥ 30萬預算買哪款純電動車特斯拉、唐EV、Aion LX、騰勢X盤點
經過十餘年的發展,中國純電動車市場逐漸成熟,8萬以內的微型代步車、8-15萬的親民電動車、15-25萬的中端小資電動車,以及30萬左右的高端電動車都分別擁有多款代表車型。尤其是2019年以來,高端電動車加速出新,特斯拉MODEL3、比亞迪唐EV600、廣汽AionLX、騰勢X等輪番上市,成為高端市場熱門車型。今天,我們就選擇了這幾款車型進行盤點,看看你關注的車有沒有上榜。
特斯拉MODEL3
補貼後售價:29.905萬
作為賓士和比亞迪聯合打造的車型,騰勢X融合了兩者的優勢,其中,騰勢X的外觀內飾由賓士設計師一手操刀,核心技術則與比亞迪唐EV600共享。
【外觀內飾方面】?騰勢X融入了賓士的設計元素,側面和車尾都有賓士的標記,貫穿式車燈也極具辨識度,內飾的螺旋出風口以及大面積木紋和皮質材料的包裹,看起來很有豪華感和高級感。
【動力與續航方面】?騰勢X與唐EV600保持一致,兩驅車型搭載82.8kWh三元鋰電池,前置一台永磁同步電機,最大功率180kW,最大扭矩330Nm,工信部純電續航520公里;四驅車型前置+後置永磁同步電機,最大功率360kW,最大扭矩660Nm,工信部純電續航500公里。
【空間方面】?騰勢也與唐EV600非常相近,車身尺寸4890/1950/1725mm,軸距2820mm,不過騰勢X是一款7座SUV,這一點和唐EV600不太一樣,第三排空間並不算大。配置方面,騰勢X也保持著比亞迪的良心作風,全系標配車道偏離預警、車道保持輔助、主動剎車、倒車影像、全速自適應巡航、全景天窗、電動感應後備箱位置記憶、12.3英寸儀表、15.6英寸中控屏、手機無線充電、語音識別、車聯網、PM2.5過濾等配置,中控大屏也可以旋轉,非常厚道。
總結:
吸取了前幾款騰勢的教訓,這次的騰勢X外觀內飾豪華感打造得相當不錯,再加上賓士品牌背書,隨處可見的賓士logo、以及賓士4S店的服務與售後,讓這款車出盡了風頭。但是雷聲大、雨點小,騰勢X的銷量仍然是「撲街」,純電車型1月銷量僅96台,2月銷量甚至才2台。究其原因,動力、配置都與唐EV600高度一致的騰勢X,在很多消費者眼裡就是一輛「比亞迪唐換殼」,起售價卻比唐EV600高了6萬,不太值。
以上四款車型都是2019年上市的高端純電動車,各方面的綜合實力也都確實不錯,如果你打算入手一台高端純電動車型,千萬別錯過這篇盤點。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⑦ 30萬新能源補貼門檻限制了誰李想:精準助攻特斯拉
備受關注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新政終於落地,就像落在樓上的第二隻鞋子。
根據國家頒布的《關於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規定,將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實施期限延長至2022年底,2020-2022年補貼標准分別在上一年基礎上退坡10%、20%、30%。補貼政策從2020年4月23日起實施,即日起至 2020年7月22日為過渡期。
新政劃重點:
與以往最大的不同是,這次出爐的補貼新政首次設置了價格門檻,過渡期後售價30萬元以上將無法享受補貼。同時,車輛續航里程門檻從250公里提升至300公里,全國年度補貼上限200萬輛。
第二隻鞋子落地並沒有讓氣氛變得更平靜,消息一出,行業內熱議紛紛。第一個焦點就是」30萬元門檻「。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市場上特斯拉、蔚來、前途等多個品牌旗下車型,大部分均超過30萬元,新政一出它們將直接被攔在門檻外。
理想汽車創始人、CEO李想曾在微博上表示,設計30萬元的補貼門檻,是精準地助攻特斯拉,真正」打擊「的是國產汽車品牌。他同時表示,理想汽車的客戶將不會受影響,差價部分」自己買單「。
蔚來汽車雖然價格高於30萬元,但「換電」模式仍然在補貼范圍內,新政的」門檻「限制反而成了利好消息。
不按套路出牌的特斯拉麵對補貼新政再次送出任性操作。當所有人都以為特斯拉會應聲調低售價,讓30萬元出頭的部分車型進入」門檻「時,特斯拉漲價了。
特斯拉官網顯示,國產Model 3標准續航升級版補貼後價格從29.905萬元上升至30.355萬元,上漲4500元。國產Model 3長續航版補貼後價格從33.905萬元上漲至34.405萬元,上漲5000元。特斯拉似乎從來就不關注新能源補貼政策,漲價降價都我行我素。
為什麼李想說新政看似限制特斯拉,其實反而助攻特斯拉?看看Model 3近期市場表現就明白了。
Model 3國產後,特斯拉的銷量就一路猛漲,一季度在華銷量達到18586輛,其中Model 3連續登上新能源汽車銷量榜首,不僅風頭無兩,而且後勁十足。這個」後勁「就是特斯拉的成本控制和降價空間。
業內人士指出,特斯拉國產後毛利依然有30%,可以輕松的把30萬元以上的幾款車型降到30萬元以內。而大部分傳統車企和新勢造車品牌則很難如此大幅度的漲價降價。
與其將此次新政比喻為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強心針,倒不如說它更像是行業的催化劑。新能源補貼設置「門檻」的初衷並不是為了打壓某款車型或某個品牌,更不是為了阻礙新能源汽車業向上高端化的發展,而且放眼世界,多國對於新能源車型的補貼也都集中在30萬元人民幣上下。
隨著補貼新政落地,新能源車的競爭門檻也隨之發生變化。一方面,倒逼企業控製成本,降低產品價格,另一方面,促進車企投入更多精力研發,提升技術溢價、品牌溢價。
可以預見,30萬元出頭的新能源車很快會進入」門檻「內,甚至可能有車企會針對這個門檻設計產品。最終某一個車企受益,或者某一個車企受損已經不那麼重要,消費者獲益才是王道,畢竟咱們的錢都不是水沖來的,車好價不貴才值得用荷包投票。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⑧ 30萬補貼線剛定,Model3就漲價,特斯拉實力「戲耍」造車新勢力
最近一段時間,有關於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最大的談資,可能就是有關於國內新能源汽車補貼的「紅線」被劃定在30萬元。也就是說,官方指導價在30萬以上的新能源汽車,尤其是電動車將不再享受新能源汽車補貼,只有官方指導價在30萬以下的車型,才有機會享受持續退坡、越來越少的新能源汽車補貼。
所以其實30萬的補貼線,對於特斯拉來說,基本上沒有什麼影響,特斯拉的核心優勢也從來不在補貼上,而且就算是價格,特斯拉的降價能力幾乎是肉眼可見的,我們相信何小鵬所言的長續航車型的價格降至27萬級別,也是完全有可能的。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其實就不存在國產電動車反超特斯拉的可能性,特斯拉,尤其是Model3在電動車市場的統治力,將依然是最強表現!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⑨ 30萬元電動車補貼門檻專制特斯拉你買Model3在乎那2萬補貼
昨天電動車市場又變天了,因為大家苦等四個多月的新能源補貼政策終於出台了。按照2015年推出的規劃,原本到今年新能源補貼已經退為0的,但是呢,疫情爆發了,誰都沒想到車市會這么慘。本來去年補貼退坡一半,電動車銷量就銳減,如果今年再退為0,那就徹底涼了。
於是乎前段時間利好政策出台穩定民心,2022年底前新能源車依然可以免購置稅,大家的心算是踏實了一點。緊接著補貼政策也出台了:補貼延長至2022年,這三年內分別在上一年基礎上退坡10%,20%,30%。
技術門檻有些微調整,第一檔的續航里程從250km增加到300km,第二檔還是400km;但是增加了新的售價門檻:新能源乘用車補貼前售價須在30萬元以下(含30萬元),為鼓勵「換電」新型商業模式發展,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換電模式」車輛不受此規定。
這還不算奧迪e-tron和賓士EQC這些豪華品牌的純電動車,怎麼大家不為他們感到惋惜呢?我覺得這就說明,大家真的不care他們,購物車里根本沒考慮過。我覺得這才是特斯拉最成功的地方,就是讓其他品牌毫無存在感。
作為進口Model3車主,我覺得其實大家沒必要為特斯拉和這個新政策擔憂,我覺得馬斯克也根本沒在怕,因為對他來說,現在可以隨心所欲了。如果想收割多一些車主,那就索性降價了好了,長續航起售價降到29.99萬,自動駕駛單獨購買,對他來說沒啥損失的。
如果他不想損失這點利潤,保持特斯拉的高逼格,那就不降價,會損失很多用戶嗎?我覺得也未必。首先,補貼原本就是要取消的,只是因為疫情才延期,即便全部達標,今年買電動車的補貼也就2.5萬,明年後年更少了。
你會因為差這2萬多就放棄特斯拉或者其他電動車嗎?可能你說我當然在乎啊,我一個月工資也沒有2萬多啊,那你把2萬換成貸款想一下呢,3年期的話每個月多還多少錢?幾百塊而已啊,會傷筋動嗎?少吃一頓海底撈的問題吧。
還有人猶豫糾結,那我要不要繼續當「等等族」呢?等著特斯拉再降價呢,降到20多萬。我覺得,你要是真差這點錢啊,你就別考慮特斯拉了,買個北汽新能源好了。我去年買進口版的時候,就得到消息說等一年的話,購置稅能免,差4萬多呢,但是我沒有等。因為這一年我的生活品質不一樣了,充電比加油省下的錢啊,保養省的錢啊,也都不少,我覺得我不在乎這點錢,反而時間成本更重要。
所以說,咱們為了2萬多的補貼搞出這么多陰謀陽謀的,真沒必要,大趨勢就是以後都是公平競爭,誰都沒補貼,我覺得企業應該考慮2022年之後怎麼玩,而不是糾結眼前這點補貼。
本文為車林外傳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系原作者並註明出處,抄襲必究。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⑩ 買X1還是降價後的特斯拉30萬左右選車不糾結!
不出意外,特斯拉降價了。
為了符合2020年的補貼新政,特斯拉主動降低售價,讓自己的補貼前售價低於30萬這一個「門檻」,恰恰達到允許補貼的范圍,並且根據廠商說法,車輛在降價前和降價後基本保持同樣的水準。
這堪稱殺手鐧,而且對於消費者來說,30萬左右的購車不光有燃油車,還有這款逼格比較高的新能源車,選擇更豐富多樣,那麼如果面對寶馬X1和特斯拉Model 3,消費者會如何選擇呢。
作為一台純電中級車,特斯拉國產Model 3的外觀設計依舊延續了海外版本的設計思路,封閉格柵、追求極致風阻的流線造型、以及渦扇式的輪轂都象徵了它新能源車的身份。此外,車身尺寸方面,特斯拉國產Model 3的長寬高為4694*1850*1443mm,軸距達到了2875mm,不過它的地台較高,乘坐空間在同級當中比較一般,需要適應。
它的動力依然是要強於同價位的2.0T選手的,這可以說是一個優勢。另一個優勢是只能駕駛方面,除了常見的並線輔助、車道偏離預警系統、主動剎車/主動安全系統、前/後駐車雷達、360°全景倒車影像之外,他還可以選裝Auto Pilot,可以實現全速自適應巡航以及自動變道等自動駕駛功能,更具此前的消息,特斯拉已經為大部分新生產的汽車配備了自動駕駛晶元,可以在不更換硬體的前提下實現完全自動駕駛,也就是說,你買了Model3以後,未來一個OTA無線更新可能就可以實現更高等級的自動駕駛了。
而反觀寶馬X1,則是中庸的代表,但也說明了,如果你選擇它基本不會出錯。
雖然說華晨寶馬X1算是寶馬的入門級產品,但它的空間絕對要比奧迪Q2L等同級車型要大上不少,這都是加長和前驅平台的功勞。在加長後,寶馬X1擁有4565mm的車長,2780mm的軸距,空間甚至比同級非豪華品牌車型還大。當然寶馬X1本身的家族設計也是非常吸引人的,雙腎格柵、標志性的頭燈都很亮眼。同時它也配備了全景天窗,並且有行李架增添越野氣息,燈光方面也是LED光源。總的來說,寶馬X1的外觀雖然依然很寶馬,但同時也顯得非常年輕。
2020款寶馬X1針對動力總成也進行了不小的調整,發動機的輸出有一定變化,同時更換了雙離合變速箱。1.5T三缸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稍稍調大了一些,最大功率從老款的100kW升級到了103kW,峰值扭矩220N·m,匹配全新的7速雙離合變速箱,換擋速度更快也更平順;2.0T四缸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141kW,峰值扭矩280N·m,匹配8AT手自一體變速油耗方面。根據汽車之家口碑給出的車主油耗,1.5T版本的百公里綜合油耗為8.8L,2.0T版本為9.2L。
就我們看來,在拋開油耗與電價之間的關系,其實兩台車的競爭力都不錯。我們先明確,今天重視的是家用車屬性,那麼空間將是最重要的環節,在此項目中寶馬X1勝出,況且特斯拉Model 3的後排乘坐體驗一直被大家詬病。其次在於配置,寶馬X1的配置相比特斯拉來說略差,但作為燃油車,它能夠提供最基本的行駛體驗,並且還有部分舒適配置,而特斯拉Model 3則將重點放在了智能化上,但問題在於,在當前的行車環境,最穩妥的自動駕駛技術也不如自己的驚艷,或許5年甚至10年後,隨著技術的進步 大家會習慣自動駕駛,但就現在的技術水平來說,還是傳統車更靠譜。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