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德電新能源汽車研究院
1. 新能源汽車哪家好
首先推薦的就是比亞迪品牌,第一在世界上新能源汽車研發投入等於全世界的總和,第二生產量和銷售量全世界第一,所以它代表全世界最高實力和支持我們的民族品牌。
2. 中國新能源企業30強的上榜企業
2019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協鑫第一 晶科第六
華夏能源網
10月22日中國能源經濟研究院、中國能源報社共同發布「2019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榜單」。
中國能源經濟研究院院長魏秋利介紹,經過前幾年的快速增長後,「500強」企業的入圍門檻增速放緩,進入了一個平台期,這也反映了新能源產業整體發展的現狀。
2019「500強」排名前十的企業中,中國企業有協鑫集團有限公司、晶科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兩家企業分列第一和第六。
2019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光伏企業榜單
排名公司國家/地區
1協鑫集團有限公司中國
6晶科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中國
33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中國
35阿特斯陽光電力集團中國
36通威集團有限公司中國
39NextEra Energy Inc.美國
43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國
47晶澳太陽能控股有限公司中國
54江蘇中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
56First Solar Inc.美國
60江蘇愛康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
61Hanwha Q CELLS Co., Ltd.韓國
68天津中環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中國
71BayWa R.E.德國
76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中國
77Sunpower Corporation美國
81Solar Danmark A.S.丹麥
84Xcel Energy Inc. 美國
86浙江正泰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中國
88順風國際清潔能源有限公司中國
89特變電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中國
91陽光電源股份有限公司中國
93Tata Power Ltd印度
96東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中國
138江蘇蘇美達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中國
140Solar Frontier K.K.日本
141Wacker Chemie AG德國
145SolarEdge Technologies Inc.以色列
146信義光能控股有限公司中國
155SMA Solar Technology AG德國
156興業太陽能技術控股有限公司中國香港
180晉能清潔能源有限公司中國
188Ingeteam Corporation西班牙
190東旭藍天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中國
191中節能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中國
200杭州福斯特應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國
206易事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
212英利集團有限公司中國
228陽光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中國香港
236無錫先導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中國
254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台灣
255億晶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國
258江西展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中國
265廈門科華恆盛股份有限公司中國
282日出東方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中國
292Motech Instries Inc.中國台灣
315Meyer Burger AG瑞士
317河南易成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中國
323深圳科士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國
327泰州中來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中國
339浙江晶盛機電股份有限公司中國
347湖南紅太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國
354江蘇林洋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中國
369中美矽晶製品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台灣
377Adani Green Energy Limited印度
382正信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國
389Enphase Energy Inc.美國
394熊貓綠色能源集團有限公司中國
403大全新能源有限公司中國
430Advanced Energy Instries Inc.美國
431江山控股有限公司中國香港
448碩禾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台灣
458珈偉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中國
477常州亞瑪頓股份有限公司中國
4799REC Silicon A.S.A.挪威
487深圳市捷佳偉創新能源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中國
498協合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中國
可參考:資料來源
3. 保護環境
保護環境隨手可做的100件小事
1 使用布袋
我們去商店或農貿市場購物,幾乎每樣物品都會隨贈一個塑料袋, 回到家後,這些塑料袋往往立即被扔進垃圾箱。作為垃圾,塑料袋離開了 我們的家,但是它們並沒有在這個世界上消失。在我國的大部分地區,都 是隨處可見塑料袋,遇到刮鳳的天 氣,它們就會在空中飛舞,降落在樹 枝上、河流中,影響衛生和市容。塑 料袋增加了垃圾的數量,佔用耕地, 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更為嚴重的是塑 料在自然界中上百年不能降解,若進 行焚燒,又會產生有毒氣體。僅圖一 時方便,卻把垃圾遺棄給子孫後代。 這樣做合適嗎?以北京為例,若人均 每天消費一個塑料袋(約0.4克重),每 天就要扔掉4噸塑料袋,僅原料就價 值4萬元。小小塑料袋的害處真夠大。 我們從前也是用可以重復使用的菜籃 子和布袋子購物買菜的,普遍使用塑 料袋只是近幾年的事。我們應該恢復 既往的優良傳統。德國年輕人正以挎 布袋購物為榮,讓我們也來追隨這種 「綠色時尚」吧。
2 盡量乘坐公共汽車
美國洛杉磯的居民,在1943年發現空氣中有一種微白的薄霧,有時 帶有黃褐色,刺激人眼疼痛和流淚,這種薄霧日趨嚴重,但直到10年後才 找到真正的禍首——汽車。1955年和1970年洛杉磯又兩度發生光化學煙 霧事件,前者有4000多人因五官中毒、呼吸衰竭而死,後者使全市3/4 的人患病。汽車排放的廢氣,在每年5-10月份的強烈陽光作用下,形成 光化學煙霧,引起眼病、喉頭炎和頭疼,還降低了大氣能見度,使車禍和 飛機墜毀事件增加。如今,汽車廢氣的治理已取得相當的成功,但數量的 急劇增長,使汽車仍是城市大氣污染的主要來源。據報道,近年國內某些 大城市也出現過光化學煙霧污染。不僅如此,製造汽車的過程中也要消耗 自然資源,也要排放污染物,汽車還產生雜訊等危害。而且日益增加的汽 車給城市交通造成重大壓力,造成交通擁堵。這些都嚴重地困擾著我們的 生活,而解決的辦法之一就是少乘小汽車,提倡乘坐公共汽車。
3 不要過分追求穿著的時尚
4 不進入自然保護核心區
5 倡步行,騎單車
6 不使用非降解塑料餐盒
7 不燃放煙花爆竹
8 雙面使用紙張
9 節約糧食
10 拒絕使用一次性用品
11 消費肉類要適度
12 隨手關閉水龍頭
13 一水多用
14 盡量購買本地產品
15 隨手關燈,節約用電
16 拒絕過分包裝
17 使用節約型水具
18 拒絕使用珍貴木材製品
19 拒絕使用一次性筷子
2O 盡量利用太陽能
21 盡量使用可再生物品
22 使用節能型燈具
23 簡化房屋裝修
24 修舊利廢
25 不隨意取土
26 多用肥皂,少用洗滌劑
27 不亂佔耕地
28 不焚燒秸桿
29 不幹擾野生動物的自由生活
3O 不恫嚇、投喂公共飼養區的動物
31 不吃田雞,保蛙護農
32 提倡觀鳥,反對關鳥
33 不撿拾野禽蛋
34 拒食野生動物
35 少使用發膠
36 減卡救樹
37 不穿野獸毛皮製作的服裝
38 不在江河湖泊釣魚
39 少用罐裝食品、飲品
4O 不用聖誕樹
41 不在野外燒荒
42 不購買野生動物製品
43 不亂扔煙頭
44 不亂採摘、食用野菜
45 認識國家重點保護動植物
46 不鼓勵製作、購買動植物標本
47 不把野生動物當寵物飼養
48 觀察身邊的小動物、鳥類並為之提供方便的生存條件
49 不參與殘害動物的活動
50 不鼓勵買動物放生
51 不圍觀街頭耍猴者
52 動物有難時熱心救一把,動物自由時切莫幫倒忙
53 不虐待動物
54 見到誘捕動物的索套、夾子、籠網果斷拆除
55 在室內、院內養花種草
56 在房前屋後栽樹
57 節省紙張,回收廢紙
58 垃圾分類回收
59 舊物捐給貧困者
60 回收廢電池
61 回收廢金屬
62 回收廢塑料
63 回收廢玻璃
64 盡量避免產生有毒垃圾
65 使用無氟冰箱
66 少用紙尿布
67 少用農葯
68 少用化肥,盡量使用農家肥
69 少用室內殺蟲劑
70 不濫燒可能產生有毒氣體的物品
71 自己不吸煙,奉勸別人少吸煙
72 少吃口香糖
73 不追求計算機的快速更新換代
74 集約使用物品
75 優先購買綠色產品
76 私車定時查尾氣
77 使用無鉛汽油
78 不向江河湖海傾倒垃圾
79 選用大瓶、大袋裝食品
80 了解家鄉水體分布和污染狀況
81 支持環保募捐
82 反對奢侈,簡朴生活
83 支持有環保傾向的股票
84 組織義務勞動,清理街道、海灘
85 避免旅遊污染
86 參與環保宣傳
87 做環保志願者
88 認識草原危機
89 認識荒漠化
90 認識、保護森林
91 認識、保護海洋
92 愛護古樹名木
93 保護文物古跡
94 及時舉報破壞環境和生態的行為
95 關注新聞媒體有關環保的報道
96 控制人口,規勸超生者
97 利用每一個綠色紀念日宣傳環境意識
98 閱讀和傳閱環保書籍、報刊
99 了解綠色食品的標志和含義
100 認識環保標志
4. 2021年新一線城市,合肥掉出排名,原因何在
1、合肥近兩年的商業氛圍不夠濃厚。
一般評選新一線城市的重要指標就是看一下這所城市的商業氛圍夠不夠濃厚,因為商業氛圍直接決定該城市的GDP經濟是否能夠增長,人們的經濟是否活躍。
之前合肥能夠挺進新一線城市,很多網友認為是因為寧波在中間開了小差,所以讓合肥僥幸進入了新一線城市,而現在合肥又一馬當先,所以被擠出了新一線。
但我認為新一線的競爭就是很激烈,稍不注意就會掉出新一線,合肥近兩年的商業氣息並不濃厚,而且面臨著人才流失的風險。
總的來說未來幾年我還是比較看好合肥的。
5. 造車新勢力不倒的秘密,全在這一張圖里
文/封甜甜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6. 大家快來幫幫我!!!~~~~
塑料在汽車中的應用概況
受到能源危機的威脅,世界各國的汽車工業都在為汽車輕量化做各種努力。此外,消費者在需求層次、需求結構、需求品位的提高,以及轎車的乘坐舒適性、安全性、環保性、美觀性等性能指標都已成為決定汽車產品市場成敗的重要砝碼。包括塑料在內的非金屬材料在汽車上的應用正能滿足這一需求。
為了滿足汽車工業發展的需求,汽車塑料的品種和應用范圍不斷擴大。20世紀90年代,發達國家汽車平均用塑料量是:100~130kg/輛,占整車整備質量的7%~10%;到2002年,發達國家汽車平均用塑料量達到300kg/輛以上,占整車整備質量的20%。預計到2020年,發達國家汽車平均用塑料量將達到500kg/輛以上。
我國經濟型轎車每輛車塑料用量為50~60kg;輕、中型載貨車的塑料用量僅為40~50kg;重型載貨車可達80kg左右。我國中、高級轎車基本為發達國家引進車型,汽車塑料的應用量基本與發達國家上世紀90年代水平相當,為100~130kg/輛。
塑料在汽車上的應用十分廣泛,按功能應用主要分為三類:內飾件、外裝件、功能結構件。
外裝件:以塑代鋼,增加塑料製品的應用量,減輕汽車重量,達到節能的目的。如保險杠等。
內飾件:以安全、環保、舒適為應用特徵,用可吸收沖擊能量和振動能量的彈性體和發泡塑料製造儀錶板、座椅、頭枕等製品,以減輕碰撞時對人體的傷害,提高汽車的安全系數。
功能結構件:多採用高強度工程塑料,減輕重量,降低成本,簡化工藝。如用塑料燃油箱,發動機和底盤上的一些零件等。
汽車塑料新材料及其應用
塑料的特性表現在質量輕、不會銹蝕、耐沖擊性好、透明度高和耐磨耗性、絕緣性好、導熱性低,一般成型性著色性好、加工成本低等等,在汽車設計中採用大量的塑料,可以綜合地反映對汽車設計性能的要求,即輕量化、安全、防腐、造型和舒適性等,而且有利於降低成本,節約材料資源。但由於普通塑料尺寸穩定性差、熱膨脹率大、易燃燒、易老化等,許多特性不能與金屬材料相比。因此,汽車所用塑料不是純的(單一)的某一種品種,而是經過改性的,又稱「改性塑料」。
塑料以合成樹脂為主要成分,加入適量的添加劑,以增加其工藝性能與使用性能。添加劑有:填料和增強材料、填充劑、增塑劑、固化劑、穩定劑、潤滑劑、抗靜電劑、阻燃劑等。
按照使用特性,塑料分為通用塑料、工程塑料和特種塑料。通用塑料是指產量大、用途廣、成型好、價格便宜的塑料,如聚乙烯、聚丙烯、酚醛等。工程塑料指能承受一定外力作用、具有良好的機械性能和耐高、低溫性能,尺寸穩定性較好,可以用作工程結構的塑料,如聚醯胺、聚碸等。特種塑料具有特種功能,如氟塑料和有機硅等。
按照理化特性,又可分為熱固性塑料和熱塑性塑料兩種。熱固性塑料是指在受熱或其他條件下能固化或具有不溶(熔)特性的塑料,熱固性塑料優點是強度、耐熱性好,受壓不宜變形;缺點是:成型工藝復雜,生產效率低。熱塑性塑料是指在特定溫度范圍內能反復加熱軟化和冷卻硬化的塑料,其優點是成型工藝簡單,生產率高,具有一定的機械性能,可重復回收使用。缺點是:耐熱性差,剛度較低。
隨著塑料新材料的不斷開發,塑料在汽車應用的領域不斷擴大:
1、納米復合材料的應用。熱塑性聚烯烴(TPO基)納米復合材料,應用於汽車內、外裝飾件,優點是質輕、尺寸穩定性提高、強度更高、低溫抗沖擊性能更好。TPO系納米復合材料汽車踏腳板,已用於通用汽車公司轎車,其具有較高的硬度、質量輕、低溫下不發脆,而且容易回收。
豐田公司將納米聚丙烯復合材料用於汽車前後保險杠,使原保險杠厚度由4mm減至3mm,重量減輕約1/3。豐田公司又相繼推出了用於汽車內飾件的聚丙烯納米復合材料。
納米粒子的介入,不僅改善了聚合物的強度、剛性、韌性,而且還有利於提高聚合物的透光性、阻隔性、耐熱性及防紫外性等,由於加工簡便,效果明顯,業內對聚合物納米復合材料的市場前景,持樂觀態度。
2、可噴塗和免噴塗塑料。美國GE公司開發的可導電的聚苯醚/聚醯胺材料使車身塑料件能與金屬沖壓件一起進行陰極電泳(即可實現全在線噴塗),從而消除汽車車身非金屬件與金屬件的色差問題。
此外,用於製造汽車車身板的PC/PBT材料與SLX膜通過模內裝飾注塑成型工藝製造塑料車身外板、前後翼子板及後車廂門等,可以達到油漆的效果,降低生產成本。該技術在國外轎車車身板的生產中開始使用,國內應引起關注。
3、塑件配光鏡和塑料玻璃。由美國GE公司生產的特殊聚碳酸酯做成的前照燈配光鏡塗有防刮傷塗層,比玻璃鏡片更亮,更抗破碎,更具光學加工的准確性。
美國在風窗玻璃的三層安全玻璃裡面又貼附了20μm厚的聚氨酯膜。美國絕大部分客車採用丙烯酸樹脂板,風窗玻璃塑料化可以達到節能和保護乘員安全的目的。
4、纖維增強熱塑性塑料。長纖維增強熱塑性塑料(LFRT)是新型輕質高強度工程結構材料,因其重量輕、價廉、易於回收重復利用,在汽車上的應用發展很快。
用天然纖維如亞麻、劍麻增強塑料製造車身零件,在汽車行業已經得到認可。用亞麻增強聚丙烯製作車身底板,材料的拉伸強度比鋼要高,剛度不低於玻纖增強材料,製件更易於回收。對操作工人,可免除因玻纖引起的皮疹和呼吸性疾病。我國江陰一些企業已經開始生產這類材料。
5、在動力傳動系統中的應用。發動機氣門室罩和機油盤採用聚醯胺、反應注塑聚氨酯、環氧樹脂等玻璃纖維增強塑料模製或壓制而成;發動機的氣缸襯墊和密封墊用高性能的或用特殊工藝生產的傳統合成橡膠,其中包括CR和FRM;耐磨聚丙烯成型材料應用於齒輪、軸等耐磨成型製品。廂式車和貨車中,用復合材料(玻璃和碳纖維)傳動軸代替的金屬軸,減輕了重量,降低了雜訊和振動,並使工作更為平順。英國GKN技術公司用纖維增強塑料製造的傳動軸,重量減輕50%~60%,抗扭性比鋼大1.0倍,彎曲剛度大1.5倍。杜邦公司開發一種復合玻纖增強尼龍66用於V6發動機的有源集合塑料通風系統。
6、懸架系統。用碳纖維增強塑料(CFRP)製造的板簧為14kg,減輕重量76%。在美國、日本、歐洲都已使板簧、圓柱形螺旋彈簧實現了纖維增強塑料化,除具有明顯的防振和降噪效果外,還達到輕量化的目的。
7、車身。塑料在汽車車身上的應用主要有三種模式:(1)外覆蓋件與結構件全部採用塑料:主要用於高檔跑車,其骨架結構件採用碳纖增強塑料,外覆蓋件採用玻纖增強塑料,成本很高。(2)金屬骨架與全塑外覆蓋件與車身結合:車身採用玻纖增強熱塑性聚酯注塑成型,其設備為8800t注塑機,設備費用昂貴。(3)部分採用塑料外覆蓋件:一些高級轎車,骨架結構採用金屬件,外覆蓋件則部分採用塑料件。
8、開發塑料功能件。用玻璃纖維增強熱塑性塑料(GMT)製造支架、托架和多功能製件等;應用塑料製造進氣歧管可減輕重量40%~60%,且表面光滑,流動阻力小,可提高發動機性能,並在提高燃燒效率、降低油耗及減振降噪方面有一定作用。開發在基體聚合物中摻入電導性填料的「復合型電導性塑料」,和塑料本身具有電導性的「電導性高分子化合物」,以其高功能性能供汽車生產選用。
9、儀錶板、內飾系統。國外許多汽車廠用泡沫聚氨酯製造門板,不僅減輕重量,強度、吸聲性和安全性能也好。聚丙烯由於價格低廉,在美國汽車市場上得到廣泛應用,不僅用聚丙烯替代ABS,而且有些車型內飾全部使用聚丙烯。目前國內使用的儀錶板可分為硬質儀錶板和軟質儀錶板兩種。硬質儀錶板一般為改性聚丙烯採用注塑成型,在經濟型車上使用。軟質儀錶板為聚氨酯反應發泡成型,通常用於中高檔轎車。
國際汽車塑料應用發展趨勢
國際汽車塑料應用正在向著——技術含量高、電子化、模塊化、舒適、安全、環保性方向發展。
1、模塊化供貨趨勢:美國李爾公司已將車廂內飾件全部實現了模塊化供貨,車廂內被簡化為前座、後座、儀錶板、車門襯、車門和行李箱襯等六大件,率先在車身件上實行了模塊化。這些部件及所有電氣、機械設備都已預先裝配好,可在整車裝配線上直接安裝。
德爾福公司也推出了包括座艙模塊、車門模塊、前端模塊、制動模塊、空氣/燃油合成模塊等在內的系統化集成模塊,將模塊化的領域進行了擴展。
2、電子化:例如,豪華轎車的座椅總成具備電動調整、預熱等功能,還有的具備腰部按摩功能,並逐步向經濟型轎車擴散。
3、准時化供貨:由於內飾產品可供選裝的配置在各總成中種類最多,所以內飾行業基本上都要與主機廠實行同步生產,准時化供貨,避免發生大量的庫存。
4、安全、環保性:在歐洲和美國對汽車塑料環保的定義是嚴格的,涉及一個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既:使用環保的原材料、在環保的條件下製造生產、在使用和回收過程中不會對人的健康和環境有任何危害的的產品。汽車塑料部件在選材時,要選擇塑料品種趨於集中統一,便於分類回收和整體回收,這是塑料回收、再生和利用的基礎。例如:用回收的廢舊保險杠造粒生產儀錶板、護板等,用回收的座椅泡沫材料再生後作汽車內襯;儀錶板表皮用熱塑性聚烯烴,骨架用聚丙烯注塑件,填充用聚丙烯泡沫,這樣便於將來儀錶板整體回收。國外各大汽車公司都成立了專門的汽車回收試驗中心。
5、擴大塑料在汽車上的應用范圍和技術水平:開發塑料在功能件上的應用,如:多功能支架、儀錶板托架、發動機護板等,塑料進氣歧管等在國外汽車上得到廣泛應用;應用玻纖增強熱塑性塑料製作汽車部件,減輕汽車自重;採用先進的成型技術和設備(如氣輔注塑、低壓注塑)生產汽車塑料部件,提高產品質量。
我國汽車塑化發展的特點和建議
近幾年來,我國汽車塑料製品生產企業一方面積極引進外資、引進先進的技術和加工設備,並對企業進行全面技術改造,保證了轎車塑料製品本地化生產的順利進行;另一方面為降低成本,根據我國的國情優化設計,合理地選擇材料;同時密切跟蹤國外汽車塑料材料應用的發展趨勢,進行材料、工藝、設備等方面技術研究,進行技術儲備,以適應將來汽車工業高速發展的需要。
這些企業利用引進車型的技術,擴大塑料材料在汽車上的應用水平,不僅滿足了汽車工業的需要,也形成了一批規模化、專業化的汽車塑料製品供應商,如上海延鋒偉世通、長春富奧-江森公司等。這些企業不僅是國內技術最完備、生產規模最大的汽車飾件專業生產企業,而且部分生產工藝水平達到了國內領先和國際同步水平。
但由於我國在汽車上塑料的應用量還相對較少且起步較晚,汽車塑料專用樹脂牌號少、生產工藝落後、產量低,因而在工程塑料、高性能工程塑料的使用落後於發展潮流,主要依靠進口專用樹脂生產;產品設計、模具設計和模具製造水平有限,製造周期長,生產准備周期長,試制費用高;開發力量薄弱,開發投入有限,開發手段落後,缺乏開發人才。
另外,汽車塑料零部件廠家規模不大,水平低,缺少統一的汽車塑料零部件規范與標准;不少企業生產、試驗與檢測設備尚屬落後,不能保證和准確反應產品的最終性能;在CAD/CAM/CAE技術的應用上與國外先進行業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國內企業的環保意識與重視程度與國外尚有一定差距,對材料利用的統合,材料的回收、再生和利用方面的研究缺乏考慮。
針對我國汽車塑化發展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國內汽車零部件、汽車塑料行業企業要在汽車行業中佔有一席之地,必須提高國際競爭力,把企業開發能力和產品水平提到更高的層次上參與汽車工業的發展與競爭。
2、高度重視環保工作。從設計開發階段就要進行汽車用塑料材料回收、再生利用的研究,以滿足環保的需要。這項研究不僅是汽車行業的事情,也是整個社會的事情,應借鑒汽車發達國家對環保的經驗,作為重要課題研究。
3、塑料原材料生產企業、汽車塑料製品生產企業、與汽車主機廠應加強合作,建立新材料開發研究聯合體,協調新材料及新產品的開發工作。開發適合我國國情的汽車專用樹脂、專用料、工程塑料系列產品,以提高我國汽車塑料的應用水平。
4、在汽車塑料製品設計及生產中利用計算機輔助分析技術,加強對新工藝的研究,保證製品設計質量,縮短產品開發周期。重視低壓注塑成型、氣輔注塑成型等先進工藝在汽車上的應用。
5、推動汽車塑料材料、製品向專業化、標准化、高品質化、環保化方向加速發展,提高質量,降低成本。
7. 合肥有什麼世界50強德企
摘要 您好!我是職場達人捏沙成石!二十多年職場工作經驗,很高興為您解答!
8. 不服你的車在高考錄取分數線上去藍翔都夠不上!
山東藍翔高級技術學校:「這就完了?我還沒上場呢」?
以上便是公社君此次整理的十所名校,並且與之對應的車型們,大夥看完也就當娛樂一笑而過;高考時光離你已經多久了?那個時候有沒有什麼記憶猶新的事情呢?歡迎講給大夥聽!千萬不要告訴我是因為聽排氣聲浪,然後耽誤了你的考試!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9.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的組織結構
百人會設立理事會、顧問委員會、學術委員會、執行委員會與秘書處。 (排名不分先後) 萬 鋼 科學技術部部長
苗 圩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
楊傳堂交通運輸部部長
解振華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
吳新雄 國家能源局局長
劉 昆 財政部副部長
汪恕誠 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張國寶 國家能源委員會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
趙維綏 文化部原副部長
廖曉淇 商務部原副部長
許善達 國家稅務總局原副局長
龍永圖 原國家外經貿部副部長 聯合主席:徐冠華吳敬璉
徐冠華 中國科學院院士
吳敬璉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付於武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理事長
王秉剛 科技部電動汽車重大項目監理專家組組長
黃其勵 中國工程院院士
陳清泉 中國工程院院士
陳立泉 中國工程院院士
楊裕生 中國工程院院士
郭孔輝 中國工程院院士
衣寶廉 中國工程院院士
鍾志華 中國工程院院士
李 駿 中國工程院院士
鄔賀銓 中國工程院院士
丁榮軍 中國工程院院士 理事會由百人會全體成員組成
理事會 理事長:陳清泰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黨組書記、副主任
理事會執行副理事長:歐陽明高 科技部電動汽車重大項目總體專家組組長、全國政協常委、清華大學教授
理事會 副理事長:董 揚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
馮 飛 工業和信息化部產業政策司司長 政府部門:
張相木 工信部裝備工業司司長
許甘露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局長
陳家昌 科技部高新技術發展及產業化司副司長
曾曉安 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副司長
方 向 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副主任
張志宏 科技部火炬中心常務副主任
武 平 科技部高新司交通處處長
許心超 北京市科委新能源與新材料處處長
劉建華 上海市經信委新能源汽車推進辦公室處長
余 偉 廣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業發展處處長
陸象楨 深圳市發改委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處長
何秀林 杭州市經信委汽車處處長
戴 兵 合肥市科技局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辦公室處長
汽車領域:
徐建一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董事長
胡茂元 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徐 平 東風汽車公司董事長
徐留平 中國長安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徐和誼 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尹同躍 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李書福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王傳福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安 進 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湯玉祥 鄭州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劉成強 山東時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
魯冠球 浙江萬向集團董事長
張進華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
趙 航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主任
任曉常 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鮑文光 山東新大洋電動車有限公司
能源領域:
劉振亞 國家電網董事長
邢 煒中國普天董事長
周吉平 中國石油董事長
王宜林 中海油董事長
張玉卓 中國神華董事長
信息領域:
常小兵 中國聯通董事長
侯為貴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沈國軍 銀泰集團董事長兼菜鳥網路CEO
郭 為 神州數碼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郭 平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副董事長
交通規劃領域:
王笑京 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總工程師
胡劍平 中國道路運輸協會城市客運分會常務副理事長
李曉江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
甄子健 科技部高技術研究中心交通處研究員
高校及研究機構:
金勤獻 清華大學副秘書長
孫逢春 北京理工大學副校長
余卓平 同濟大學校長助理、同濟大學汽車學院院長
許 敏 上海交通大學校長助理、汽車工程研究院院長
高世楫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研究所所長
王曉明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王 青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趙 剛 科技部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郭淑英 南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首席專家
李建秋 清華大學教授
劉濤雄 清華大學教授
龔慧明 能源基金會(中國)交通項目主任
關聯產業領域:
吉學文 深圳市德方納米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周明明 超威集團董事長
秦興才 天津力神電池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孔昭松 天津市松正電動汽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余平 精進電動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長
方建華 合肥市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聯盟副主任 主任:
歐陽明高 全國政協常委、清華大學教授
趙昌文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部部長
李慶文 中國汽車報社社長
張永偉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李開國 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院長
吳志新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
許艷華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 秘書長:
張永偉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副秘書長:
許艷華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
黃永和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首席專家
王賀武 中美清潔汽車聯盟副主任
張國強 清華大學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工程中心副主任
10. 車展還是原來的配方,造車新勢力的江湖卻變味了
地處西南一隅的成都,這幾天熱鬧的不行。
而對於愛馳、哪吒、賽力斯、零跑、雲度等造車新勢力來說,當前所佔市場份額不大,也無新的融資計劃,所處境況不容樂觀,如何生存下去依舊是最大考驗。
強者恆強,弱者恆弱,這就是殘酷的競爭。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