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新能源汽車的法律法規
A. 新能源汽車政策
法律分析:貫徹落實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國家戰略,以純電驅動為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主要戰略取向,重點發展純電動汽車、插電式(含增程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以市場主導和政府扶持相結合,建立長期穩定的新能源汽車發展政策體系,創造良好發展環境,加快培育市場,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健康快速發展。
法律依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指導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貫徹落實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國家戰略,以純電驅動為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主要戰略取向,重點發展純電動汽車、插電式(含增程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以市場主導和政府扶持相結合,建立長期穩定的新能源汽車發展政策體系,創造良好發展環境,加快培育市場,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健康快速發展。(二)基本原則。 創新驅動,產學研用結合。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和充電設施生產建設運營企業要著力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加強商業模式創新和品牌建設,不斷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保障產品安全和性能,為消費者提供優質服務。 政府引導,市場競爭拉動。地方政府要相應制定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規劃,促進形成統一、競爭、有序的市場環境。建立和規范市場准入標准,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新能源汽車生產和充電運營服務。 雙管齊下,公共服務帶動。把公共服務領域用車作為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突破口,擴大公共機構采購新能源汽車的規模,通過示範使用增強社會信心,降低購買使用成本,引導個人消費,形成良性循環。 因地制宜,明確責任主體。地方政府承擔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主體責任,要結合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和工作計劃,明確工作要求和時間進度,確保完成各項目標任務。
B. 新能源車不限行政策
法律分析:新能源汽車不限行,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商務部三部門發布推動重點消費品更新升級暢通資源循環利用實施方案,提出各地不得對新能源汽車實行限行、限購,已實行的應當取消。新能源汽車是指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氣電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共三類汽車。以純電動汽車為例,其是指以充電電池作為唯一動力來源、由電動機驅動的汽車,目前車輛注冊登記時公安交管部門登記的燃料種類為「電」。
法律依據:《關於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若干政策》
一 新能源汽車不受有關機動車分時段、分車型禁行限制,不受尾號限行限制。
二 新能源汽車在向社會提供經營性停放服務的各類停車場停車期間,純電動汽車享受5折優惠,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含增程式)享受8折優惠。
C. 新能源汽車報廢政策
新能源汽車報廢政策包括:小型、微型、非經營型乘用車、大型、輪式專用汽車的使用壽命不受限制。機動車的使用年限,除離開工廠之日起兩年以上沒有辦理登記手續的以外,應當按照登記年限計算。
各類機動車的使用壽命如下:
1、小型和小型客運專車為8年,中型客車為10年和大型客車12年;
2、租用客車15年;
3、小客車續駛10年,中型客車繼續駛12年和大型客車再駛15年;
4、使用公共客車13年;
5、其他小型、小微型乘用車輛的使用期為10年,中型、大型載客汽車的使用年限為15年。
新能源:又稱非常規能源。是指傳統能源之外的各種能源形式。指剛開始開發利用或正在積極研究、有待推廣的能源,如太陽能、地熱能、風能、海洋能、生物質能和核聚變能等。
新能源一般是指在新技術基礎上加以開發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陽能、生物質能、風能、地熱能、波浪能、洋流能和潮汐能,以及海洋表面與深層之間的熱循環等;此外,還有氫能、沼氣、酒精、甲醇等,而已經廣泛利用的煤炭、石油、天然氣、水能 等能源,稱為常規能源。隨著常規能源的有限性以及環境問題的日益突出,以環保和可再生為特質的新能源越來越得到各國的重視。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三條 車輛管理所辦理機動車登記,應當遵循公開、公正、便民的原則。
車輛管理所在受理機動車登記申請時,對申請材料齊全並符合法律、行政法規和本規定的,應當在規定的時限內辦結。對申請材料不齊全或者其他不符合法定形式的,應當一次告知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內容。對不符合規定的,應當書面告知不予受理、登記的理由。
車輛管理所應當將法律、行政法規和本規定的有關機動車登記的事項、條件、依據、程序、期限以及收費標准、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的目錄和申請表示範文本等在辦理登記的場所公示。
省級、設區的市或者相當於同級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在互聯網上建立主頁,發布信息,便於群眾查閱機動車登記的有關規定,下載、使用有關表格。第四條 車輛管理所應當使用計算機登記系統辦理機動車登記,並建立資料庫。不使用計算機登記系統登記的,登記無效。
計算機登記系統的資料庫標准和登記軟體全國統一。資料庫能夠完整、准確記錄登記內容,記錄辦理過程和經辦人員信息,並能夠實時將有關登記內容傳送到全國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統。計算機登記系統應當與交通違法信息系統和交通事故信息系統實行聯網。
D. 新能源汽車與燃油汽車在國家層面對其管理的法律法規有哪些不同點
一、新能源汽車政策有哪些規定
1、純電動綜合工況續航里程補貼
航300km以下的車型補貼會大幅下降,只有續航300km及以上的車型才能獲得比以往更高的財政支持;續航里程下限從100km提升到了150km,並且增加了400km續航里程補貼的檔位;
2、電池系統能量密度補貼
對於純電動乘用車動力電池系統的能量密度的硬性要求,從90Wh/kg提升到105Wh/kg;1.1倍的補貼調整系數依然存在,但是電池系統能量密度必須達到140Wh/kg才能享受(2017年為120Wh/kg),對於低能量密度低車型(105~120Wh/kg),補貼調整系數則是下降到了0.5。
3、2018年新能源政策介紹:貸款央行11月8日正式發布《關於調整汽車貸款有關政策的通知》,規定自用新能源汽車貸款最高發放比例為85%,商用新能源汽車貸款最高發放比例為75%。該新規將於2018年1月1日起實施。
4、不受尾號限行:根據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的統一部署,自2017年11月20日起,將在全國分三批推廣新能源汽車專用號牌。該專用號牌將於今年底前在所有省份省會市及部分地市正式啟用,2018年上半年全國全面啟用。該規定對於購買新能源汽車的用戶人群可謂福利滿滿,懸掛新能源汽車號牌的車輛將不受限行規定的限制,且在大量停車場享受前兩個小時停車免費的政策;此外在北京、深圳等限牌城市,新能源汽車號牌並不需要搖號。
二、新能源汽車補貼對象
中央財政對試點城市私人購買、登記注冊和使用的新能源汽車給予一次性補助,對動力電池、充電站等基礎設施的標准化建設給予適當補助,並安排一定工作經費,用於目錄審查、檢查檢測等工作。
私人購買和使用新能源汽車包括私人直接購買、整車租賃和電池租賃三種形式。
(一)直接購買:中央財政對汽車生產企業給予補助,汽車生產企業按扣除補助後的價格將新能源汽車銷售給私人用戶。
(二)整車租賃:中央財政對汽車生產企業給予補助,汽車生產企業按扣除補助後的價格將新能源汽車銷售給租賃企業。
(三)電池租賃:中央財政對電池租賃企業給予補助,電池租賃企業按扣除補助後的價格向私人用戶出租新能源汽車電池,並提供電池維護、保養、更換等服務。
地方財政安排一定資金,重點對充電站等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新能源汽車購置和電池回購等給予支持。
三、國家補貼
我國是最早啟動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政策的國家之一,自2013年至2015年,中央財政與地方財政合計補貼484.44億元,極大推動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我國的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在2009年以前不足500輛,到2015年底已經增長到了58.32萬輛。
根據新能源汽車的不同種類、不同續航里程,財政補貼的額度也是不同的。除了財政補貼以外,部分城市還有額外福利。
新能源汽車是指採用非常規的車用燃料作為動力來源(或使用常規的車用燃料、採用新型車載動力裝置),綜合車輛的動力控制和驅動方面的先進技術,形成的技術原理先進、具有新技術、新結構的汽車。
新能源汽車包括純電動汽車、增程式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電動汽車、氫發動機汽車等。
2020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要求深入實施發展新能源汽車國家戰略,推動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加快建設汽車強國。
E. 新能源汽車國家標准規定
2月24日,發改委、工信部等11個國家部委聯合下發了「關於印發《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的通知」,提出到2025年,中國標准智能汽車的技術創新、產業生態、基礎設施、法規標准、產品監管和網路安全體系基本形成;展望2035到2050年,中國標准智能汽車體系全面建成、更加完善
3月1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司法部聯合印發《關於加快建立綠色生產和消費法規政策體系的意見》,意見提出,以電器電子產品、汽車產品、動力蓄電池、鉛酸蓄電池為重點,加快落實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適時將實施范圍拓展至輪胎等品種,強化生產者廢棄產品回收處理責任。加大對分布式能源、智能電網、儲能技術、多能互補的政策支持力度,研究制定氫能、海洋能等新能源發展的標准規范和支持政策。《意見》指出,要建立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機制,有條件的地方對消費者購置節能新能源汽車等給予適當支持。鼓勵公交、環衛、出租、通勤、城市郵政快遞作業、城市物流等領域新增和更新車輛採用新能源和清潔能源汽車
F. 關於新能源汽車的法律法規
你好。你想了解的新能源汽車的法律法規是指什麼?如果是什麼是新能源的話?在咱們國家只有可以充電的才能上綠牌叫新能源,其他的一些汽車比如非插電混動汽車,雖然也叫新能源。但是在咱們國家是上不了綠牌的。你如果想了解其他的,可以評論或留言或追加,此條望採納,謝謝
G. 有沒有針對阻撓新能源汽車的對應法規
(1)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四部門聯合對外發布《關於加快居民區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通知》【[2016]1611號】第四條:「對於佔用固定車位產權人或長期承租方(租期一年及以上)建設充電基礎設施的行為或要求,業主委員會(或業主大會授權的管理單位)原則上應同意並提供必要的協助」。第六條:「在居民區充電基礎設施安裝過程中,物業服務企業應配合業主或其委託的建設單位,及時提供相關圖紙資料,積極配合並協助現場勘查、施工。鼓勵物業服務企業根據用戶需求及業主大會授權,利用公共停車位建設相對集中的公共充電基礎設施並提供充電服務」。第六條第5款明確指出:「現有配電設施確實無法滿足充電基礎設施用電報裝申請的,……由產權單位抓緊實施改造」。
(2)《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第二條第五項規定:「鼓勵充電服務、物業服務等企業參與居民區充電設施建設運營管理,統一開展停車位改造,直接辦理報裝接電手續...對有固定停車位的用戶,優先在停車位配建充電設施;對沒有固定停車位的用戶,鼓勵通過在居民區配建公共充電車位,建立充電車位分時共享機制,為用戶充電創造條件」。
(3)《居民區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管理示範文本》第四條第二款:「物業應指定專人積極配合現場勘察,提供相關圖紙或指認停車區域內電源位置及暗埋管線的走向」。
(4)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工業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為了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指導意見》,特編制《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年)》,該文件明確規定:「對拒不配合或阻撓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物業服務企業,各地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應制定相應的處罰措施,扣減相關企業和負責人的信用信息評分」。
除此之外,各省市也相繼出台了各種法律法規,規范各單位及個人新能源汽車配套設施安裝的權利義務關系,以下僅為陝西省出台的相關法律法規(部分):
(5)陝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陝西省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陝政辦發〔2016〕54號)第六條:「個人在自有停車庫、停車位,各居住區、單位在既有停車位建設充電設施的,不需辦理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和施工許可證。自用充電設施建設不需備案,與物業管理方或電力部門協商落實接入條件後即可建設」。第九條:「物業服務企業應當及時提供相關建築和設施設備的工程竣工圖或指認停車區域內電源位置及暗埋管線的走向,配合電網企業確定充電設施配電箱、表箱安裝位置、電源走向,並指定專人配合現場勘查、施工,不得收取任何費用」。
(6)《西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規范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管理的實施意見》第四條第五款:「居民在住宅小區內自有固定車位加裝充(換)電設施用電,由居民與物業管理方協商一致後,接入小區供電系統,也可向供電部門申請用電報裝手續。小區業主委員會、物業管理方應該支持和配合,不得借機收取任何費用」。第四條第八款:「物業服務企業應當及時提供相關建築和設施設備的工程竣工圖或指定停車區域內電源位置及暗埋管線的走向,配合電網企業或居民確定充電設施配電箱、表箱安裝位置、電源走向,並配合現場勘查、施工,不得收取任何費用」。
原文鏈接:https://www.xianjichina.com/news/details_109711.html
來源:賢集網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H. 新能源汽車項目用地的法律依據
新能源有限公司
新能源項目用地管理辦法
第一條
為了促進公司主業發展,
鼓勵獲取資源,
同時利於規范管理,
防範風
險,特製訂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於公司投資開發的陸上風電項目、光伏項目和海上風電
項目。
第三條
新能源項目用地應遵循合法性原則,用地方式、土地性質應合法合
規,權屬清晰,不得出現違法佔地的情形。
第四條
新能源項目用地應遵循節約性原則,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並重,能
用劣地的不用好地,
能用未利用地的不用農用地,
盡量集中用地,
杜絕鋪張浪費。
第二章
新能源項目用地的性質
第五條
新能源項目的升壓站和綜合樓(包括海上風電項目在陸地上或填海
形成的土地上建設的升壓站和綜合樓)
用地屬於永久性建築用地,
應辦理建設用地
手續,取得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
第六條
新能源項目的集電線路和送出線路桿塔基礎用地應按國家法律法規
或當地法規政策辦理合法手續。
第七條
新能源項目的箱變基礎和匯流箱基礎如佔用土地,應按國家法律法
規或當地法規政策辦理合法手續。
第八條
新能源項目的進場道路和場內道路用地,除了利用鄉村道路、防火
通道等公用道路或公益道路,以及光伏項目的場內道路按農村道路用地管理和租
用未利用地且不硬化、
不改變土地性質的情形外,
都應辦理建設用地手續,
取得國
有建設用地使用權。
第九條
風電項目的風機基礎用地屬於永久性建築用地,應辦理建設用地手
續,取得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
第十條
光伏項目的場區用地可以租用未利用地,並辦理備案手續;光伏扶
貧項目和光伏復合項目的場區用地可以租用除基本農田以外的農用地,但不得破
壞生產條件,
不改變原用地性質,
並按照項目所在地的有關部門提出的建設要求實
施;
林光互補項目的場區用地可以租用宜林地,
並按照法規要求辦理使用林地手續
和租賃手續。
I. 中國新能源汽車政策有哪些
一是不需要搖號,只需要申請排隊即可。大家都知道北京燃油汽車指標是多麼難獲得,這個是有命中概率的,有些人甚至3-4年都沒有搖到;然而,根據《北京市小客車數量調控暫行規定實施細則(2013年修訂)》要求,新能源汽車指標只需要申請排隊即可,可以確定的是你100%可以命中,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最長可能也就是2年。
二是購車有補貼且用車成本相對較低。購車補貼情況請出門左走,看這里(現在申請新能源小客車指標後購買電動汽車還能享受的補貼有多少);用車成本將在以後給大家做出對比,請大家關注小編,盡情關注。
三是不需要再考慮被限行。根據《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實施工作日高峰時段區域限行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京政發〔2017〕12號)要求,純電動小客車在工作日高峰時段區域不限行。這對於汽車出行每天都是剛需的朋友來說,無疑是最好不過的利好政策了。
四是品格高尚想為實現北京藍天做貢獻。雖然理論上來說,個人做某件事的時候,是不會考慮社會邊際效應的,但是生活在北京的小編認為,會有這樣一群人,希望能做些什麼事情,還北京一片藍天。
二、新能源汽車產業有哪些政策國家從宏觀綜合、行業管理、稅收優惠、科技創新、推廣應用、基礎設施等方面制定了全面的政策體系。
——宏觀綜合政策,為新能源汽車發展奠定基調,指明大方向。
——行業管理政策,任何一個行業發展,必須制定規范,讓行業健康發展。
——稅收優惠政策,提供優惠,刺激企業進入產業。
——科技創新政策,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必須增加科研投入。
——推廣應用和基礎設施政策,均為應用層政策,為新能源汽車產業提供消費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