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電動汽車五種布置形式
A. 純電動汽車有哪些布置形式
電動汽車的結構布置各式各樣,比較靈活,概括起來分為純電動汽車電動機中央驅動和電動輪驅動兩種形式。電動機中央驅動形式借用了內燃機汽車的驅動方案,將內燃機換成電動機及其相關器件,用一台電動機驅動左右兩側的車輪。
電動輪驅動形式的機械傳動裝置的體積與質量較電動機中央驅動形式的大大減小,效率顯著提高,代價是增加了控制系統的復雜程度與成本。
純電動汽車採用電動機中央驅動形式,直接借用了內燃機汽車的驅動方案,由發動機前置前驅發展而來,由電動機、離合器、變速箱和差速器組成。用電驅動裝置替代了內燃機,通過離合器將電動機動力與驅動輪進行連接或動力切斷,變速箱提供不同的傳動比以變更轉速—功率曲線匹配的需要,差速器實現轉彎時兩車輪不同車速的行駛。
純電動汽車採用雙電動機電動輪驅動方式,機械差速器被兩個牽引電動機所代替,兩個電動機分別驅動各自車輪,轉彎時通過電子差速控制以不同車速行駛,省掉了機械變速器。
純電動汽車所獨有的以蓄電池作能量源的一種結構,蓄電池可以布置在上的四周,也可以集中布置在車的尾部或者布置在底盤下面。所選用的蓄電池應該能提供足夠高的比能量和比功率,並且在車輛制動時能回收再生制動能量。具有高比能量和高比功率的動力電池對純電動汽車的加速性和爬坡能力。
為了解決一種蓄電池不能同時滿足對比能量和比功率的要求這個問題,可以在純電動汽車同時採用兩種不同的蓄電池,其中一種能提供高比能量,另外一種提供高比功率。兩種電池作混合能量源的基本結構,這兩種結構不僅分開了對比能量和比功率的要求,而且在汽車下坡或制動時可利用蓄電池回收能量。
燃料電池所需的氫氣不僅能以壓縮氫氣、液態氫或金屬氫化物的形式儲存,還可以由常溫的液態燃料如甲醇或汽油隨車產生。一個帶小型重整器的純電動汽車的結構,燃料電池所需的氫氣由重整隨車產生。
(1)純電動汽車五種布置形式擴展閱讀
發展歷史
早在19世紀後半葉的1873年,英國人羅伯特·戴維森(Robert Davidson)製作了世界上最初的可供實用的電動汽車。這比德國人戴姆勒(Gottlieb Daimler)和本茨(Karl Benz)發明汽油發動機汽車早了10年以上。
戴維森發明的電動汽車是一輛載貨車,長4800mm,寬1800mm,使用鐵、鋅、汞合金與硫酸進行反應的一次電池。其後,從1880年開始,應用了可以充放電的二次電池。從一次電池發展到二次電池,這對於當時電動汽車來講是一次重大的技術變革,由此電動汽車需求量有了很大提高。
在19世紀下半葉成為交通運輸的重要產品,寫下了電動汽車在人類交通史上的輝煌一頁。1890年法國和英倫敦的街道上行駛著電動大客車,當時的車用內燃機技術還相當落後,行駛里程短,故障多,維修困難,而電動汽車卻維修方便。
在歐美,電動汽車最盛期是在19世紀末。1899年法國人考門·吉納駕駛一輛44kW雙電動機為動力的後輪驅動電動汽車,創造了時速106km的記錄。
1900年美國製造的汽車中,電動汽車為15755輛,蒸汽機汽車1684輛,而汽油機汽車只有936輛。進入20世紀以後,由於內燃機技術的不斷進步,1908年美國福特汽車公司T型車問世,以流水線生產方式大規模批量製造汽車使汽油機汽車開始普及,致使在市場競爭中蒸汽機汽車與電動汽車由於存在著技術及經濟性能上的不足,使前者被無情的歲月淘汰,後者則呈萎縮狀態。
B. 從分類,傳動軸布置形式,特點三個方面說明新能源汽車
一、新能源汽車的分類:包括純電動汽車、增程式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電動汽車、氫發動機汽車等。
二、新能源汽車傳動軸布置形式:新能源汽車傳動軸布置形式主要是指將傳動系與電動機集成於一體,其傳動系統主要包括主減速器和差速器等單元。該傳動方式多採用傳動比在5-20的行星齒輪減速器,具有精度高、剛性強、傳動效率高的優勢。
該傳動方式通過對傳動系統及電動機的集成設計,結構小巧體積輕便,同時可以滿足純電動汽車對承載力、抗沖擊力及抗震能力等的性能需求且安全系數較高、循環壽命較長。但整車通過性變差,維修不便等。
三、新能源汽車的特點:
1、零排放。純電動汽車使用電能,在行駛中無廢氣排出,不污染環境。
2、能源利用率高。有研究表明,同樣的原油經過粗煉,送至電廠發電,經充入電池,再由電池驅動汽車,其能量利用效率比經過精煉變為汽油,再經汽油機驅動汽車的要高。
3、結構簡單。因使用單一的電能源,省去了油箱、發動機、變速器、冷卻系統和排氣系統,相比傳統汽車的內燃汽油發動機動力系統,其結構大為簡化。
4、雜訊小。在行駛過程中振動及雜訊小,車廂內外十 分安靜。使用的電力可以從多種一次能源獲得,如煤、核能,解除了人們對石油資源日漸枯竭的擔心。
(2)純電動汽車五種布置形式擴展閱讀:
新能源汽車的其他介紹:
1、充電時間長。每次充電完成需要6~10h,雖然有快速充電設備,採用大電流充電,一般也需要10~20分鍾,可充到電量的70%左右,但快速充電有損電池的使用壽命。
2、維護費用較高。純電動汽車的維修保養成本較高, 而且沒有授權服務站。
3、蓄電池壽命短。電池技術有待革新,動力蓄電池的壽命短,幾年就得更換。 零排放或近似零排放。燃料電池通過電化學的方法,將氫和氧結合,直接產生電和熱,排出水,而不污染環境。
4、燃料的多樣化。燃油電池的轉化效率高(60%左右),整車燃油經濟性良好。
C. 純電動汽車驅動系統結構形式有哪些分別包括哪些零件
電動汽車定義:純電動汽車是完全由可充電電池(如鉛酸電池、鎳鎘電池、鎳氫電池或鋰離子電池)提供動力源,以電動機為驅動系統的汽車。
其動力系統主要由動力電池、驅動電動機組成,從電網取電或更換蓄電池獲得電能。
電動汽車最早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世紀後期,在1881年8-11月巴黎舉行的國際電器展覽會上,展出了法國人古斯塔夫•特魯夫研製的電動三輪車,這是世界上第一輛電動車輛,它採用多次性鉛酸充電電池和直流電動機,可以實際操作使用,這輛車的誕生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在接下來的1882年,英國的威廉•愛德華•阿頓和約翰•培里也合作研製了一輛電動三輪車,車的速度是4.4km/h。三位先驅的努力使得在燃油汽車尚未問世之前,電動汽車已經誕生,此後電動車輛在歐美等國家迅速興起。
純電動汽車的結構
傳統內燃機汽車主要由發動機、底盤、車身、電氣設備四大部分組成。 純電動汽車與傳統汽車相比,取消了發動機,傳動機構發生了改變,根據驅動方式不同,部分部件已經簡化或者取消,增加了電源系統和驅動電機等新機構。 由於以上系統功能的改變,純電動汽車改由新的四大部分組成:電力驅動控制系統、底盤、車身、輔助 系統。
D. 純電動汽車動力布置有哪些形式
電動汽車的結構布置各式各樣,比較靈活,概括起來分為純電動汽車電動機中央驅動和電動輪驅動兩種形式。電動機中央驅動形式借用了內燃機汽車的驅動方案,將內燃機換成電動機及其相關器件,用一台電動機驅動左右兩側的車輪。
電動輪驅動形式的機械傳動裝置的體積與質量較電動機中央驅動形式的大大減小,效率顯著提高,代價是增加了控制系統的復雜程度與成本。
純電動汽車採用電動機中央驅動形式,直接借用了內燃機汽車的驅動方案,由發動機前置前驅發展而來,由電動機、離合器、變速箱和差速器組成。用電驅動裝置替代了內燃機,通過離合器將電動機動力與驅動輪進行連接或動力切斷,變速箱提供不同的傳動比以變更轉速—功率曲線匹配的需要,差速器實現轉彎時兩車輪不同車速的行駛。
純電動汽車採用雙電動機電動輪驅動方式,機械差速器被兩個牽引電動機所代替,兩個電動機分別驅動各自車輪,轉彎時通過電子差速控制以不同車速行駛,省掉了機械變速器。
純電動汽車所獨有的以蓄電池作能量源的一種結構,蓄電池可以布置在上的四周,也可以集中布置在車的尾部或者布置在底盤下面。所選用的蓄電池應該能提供足夠高的比能量和比功率,並且在車輛制動時能回收再生制動能量。具有高比能量和高比功率的動力電池對純電動汽車的加速性和爬坡能力。
為了解決一種蓄電池不能同時滿足對比能量和比功率的要求這個問題,可以在純電動汽車同時採用兩種不同的蓄電池,其中一種能提供高比能量,另外一種提供高比功率。兩種電池作混合能量源的基本結構,這兩種結構不僅分開了對比能量和比功率的要求,而且在汽車下坡或制動時可利用蓄電池回收能量。
燃料電池所需的氫氣不僅能以壓縮氫氣、液態氫或金屬氫化物的形式儲存,還可以由常溫的液態燃料如甲醇或汽油隨車產生。一個帶小型重整器的純電動汽車的結構,燃料電池所需的氫氣由重整隨車產生。
E. 什麼是純電動汽車 ,純電動汽車可分為哪些類型
你好,純電動汽車可分為2種類型,即用純蓄電池作為動力的純電動汽車和裝有輔助動力的電動汽車。
F. 純電動汽車的結構布置
純電動汽車的結構:純電動汽車的基本構造有哪些
電動汽車的結構布置各式各樣,比較靈活,概括起來分為純電動汽車電動機中央驅動和電動輪驅動兩種形式。電動機中央驅動形式借用了內燃機汽車的驅動方案,將內燃機換成電動機及其相關器件,用一台電動機驅動左右兩側的車輪。電動輪驅動形式的機械傳動裝置的體積與質量較電動機中央驅動形式的大大減小,效率顯著提高,代價是增加了控制系統的復雜程度與成本。
純電動汽車的結構:純電動汽車有哪些種類
純電動汽車發展至今,種類較多,通常按車輛用途、車載電源數目以及驅動系統的組成進行分類。按照用途不同分類,純電動汽車可分為電動轎車、電動貨車和電動客車三種。
(1)電動轎車是目前最常見的純電動汽車。除了一些概念車,純電動轎車已經開始批量生產,東風日產啟辰晨風、比亞迪秦已進入汽車市場。
(2)電動貨車用作功率運輸的電動貨車目前還比較少,而在礦山、工地及一些特殊場地,則早已出現了一些大噸位的純電動載貨汽車。
(3)電動客車,目前純電動小客車也較少見;純電動大客車用作公共汽車,在一些城市的公交線路以及世博會、世界性的運動會上,已經有了良好的表現。
純電動汽車的結構:純電動汽車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早在19世紀後半葉的1873年,英國人羅伯特·戴維森製作了世界上最初的可供實用的電動汽車。這比德國人戴姆勒(Gottlieb Daimler)和本茨(Karl Benz)發明汽油發動機汽車早了10年以上。
戴維森發明的電動汽車是一輛載貨車,長4800mm,寬1800mm,使用鐵、鋅、汞合金與硫酸進行反應的一次電池。其後,從1880年開始,應用了可以充放電的二次電池。從一次電池發展到二次電池,這對於當時電動汽車來講是一次重大的技術變革,由此電動汽車需求量有了很大提高。在19世紀下半葉成為交通運輸的重要產品,寫下了電動汽車在人類交通史上的輝煌一頁。1890年法國和英倫敦的街道上行駛著電動大客車,當時的車用內燃機技術還相當落後,行駛里程短,故障多,維修困難,而電動汽車卻維修方便。
在歐美,電動汽車最盛期是在19世紀末。1899年法國人考門·吉納駕駛一輛44kW雙電動機為動力的後輪驅動電動汽車,創造了時速106km的記錄。
1900年美國製造的汽車中,電動汽車為15755輛,蒸汽機汽車1684輛,而汽油機汽車只有936輛。進入20世紀以後,由於內燃機技術的不斷進步,1908年美國福特汽車公司T型車問世,以流水線生產方式大規模批量製造汽車使汽油機汽車開始普及,致使在市場競爭中蒸汽機汽車與電動汽車由於存在著技術及經濟性能上的不足,使前者被無情的歲月淘汰,後者則呈萎縮狀態。
純電動汽車的結構:純電動汽車的核心技術是什麼
發展電動汽車必須解決好4個方面的關鍵技術:電池技術、電機驅動及其控制技術、電動汽車整車技術以及能量管理技術。
電池技術電池是電動汽車的動力源泉,也是一直制約電動汽車發展的關鍵因素。電動汽車用電池的主要性能指標是比能量(E)、能量密度(Ed)、比功率(P)、循環壽命(L)和成本(C)等。要使電動汽車能與燃油汽車相競爭,關鍵就是要開發出比能量高、比功率大、使用壽命長的高效電池。
電力驅動及其控制技術電動機與驅動系統是電動汽車的關鍵部件,要使電動汽車有良好的使用性能,驅動電機應具有調速范圍寬、轉速高、啟動轉矩大、體積小、質量小、效率高且有動態制動強和能量回饋等特性。目前,電動汽車用電動機主要有直流電動機(DCM)、感應電動機(IM)、永磁無刷電動機(PMBLM)和開關磁阻電動機(SRM)4類。
電動汽車整車技術電動汽車是高科技綜合性產品,除電池、電動機外,車體本身也包含很多高新技術,有些節能措施比提高電池儲能能力還易於實現。採用輕質材料如鎂、鋁、優質鋼材及復合材料,優化結構,可使汽車自身質量減輕30%-50%;實現制動、下坡和怠速時的能量回收;採用高彈滯材料製成的高氣壓子午線輪胎,可使汽車的滾動阻力減少50%;汽車車身特別是汽車底部更加流線型化,可使汽車的空氣阻力減少50%。
能量管理技術蓄電池是電動汽車的儲能動力源。電動汽車要獲得非常好的動力特性,必須具有比能量高、使用壽命長、比功率大的蓄電池作為動力源。而要使電動汽車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就必須對蓄電池進行系統管理。
純電動汽車的結構:純電動汽車在中國的發展現狀及未來前景如何
中國電動汽車雖然沒有歐美等國家起步早, 但國家從維護能源安全, 改善大氣環境, 提高汽車工業競爭力, 實現我國汽車工業的跨越式發展的戰略高度考慮, 從「八五」開始到現在, 電動汽車研究一直是國家計劃項目, 並在2001 年設立了「電動汽車重大科技專項」。通過組織企業、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 集中各方面力量進行聯合攻關, 現正處於研發勢頭強勁階段, 部分技術已經趕上甚至超過世界先進水平。
隨著電動汽車行業競爭的不斷加劇,大型電動汽車企業間並購整合與資本運作日趨頻繁,國內優秀的電動汽車企業愈來愈重視對行業市場的研究,特別是對企業發展環境和客戶需求趨勢變化的深入研究。正因為如此,一大批國內優秀的電動汽車品牌迅速崛起,逐漸成為電動汽車行業中的翹楚!
另外,國務院印發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以下簡稱《發展規劃》)的通知,其中刪除了徵求意見稿中「近期以混合電動車為重點」和「中/重度混合動力乘用車占乘用車年產銷量的50%以上」的字句。對此業界專家認為,這樣有效避免之前直接點明以混合電動車為重點而可能引起的新能源發展路線之爭,又迴避了之前定出的難以達到的高指標,再次明晰了未來新能源發展目標。
G. 純電動汽車驅動布置方式有哪些,請簡要說明其特點
分散能獨立式示意圖
純電動汽車驅動布置主要有兩種形式: 1.集中驅動 2.分散獨立驅動 ,由上圖可以看出,兩種形式的主要區別在於驅動電機的位置及個數。
集中驅動式結構簡單緊湊,適合量產
分散獨立驅動式結構相對復雜,優點是可以獨立控制、實現車輪獨立運轉
H. 純電動汽車的動力布置形式
傳統驅動布置形式
電動機驅動橋組合驅動布置形式
電動機驅動橋整體式驅動布置形式
雙擊店整體驅動橋式布置
輪毅電機物質形式
I. 純電動汽車的主要類型
純電動汽車的種類——純電動汽車
純電動汽車靠電能驅動的車輛。它必須使用專用充電樁或者特定的充電場所進行充電才能行駛。它的優點是結構簡單,保養項目少,使用成本低,雜訊低;缺點是電池的續航里程略低,充電的便利性也不好。不過目前大多數純電動汽車都搭載了快充模式,30分鍾即可將電量充至80%。典型的車型是榮威ERX5,比亞迪EV,帝豪EV等車型。
純電動汽車的種類——混合動力汽車
混合動力汽車可以分為普通混合動力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以及增程式混合動力汽車。
普通混合動力
普通混動汽車在正常行駛過程中,主要依靠發動機驅動。只有在車輛起動或者低速行駛時,才靠電動機驅動,當遇到坡道或者急加速時,發動機和電動機共同驅動車輛行駛。它是利用車輛在行駛時發動機的多餘功率給電瓶充電,所以這種車不需要外接電源。但是它的純電續航里程極短,一般不會超過5公里。典型的例子是豐田的卡羅拉等混動車型。
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
插電式混合動力與普通混合動力相比,多了一個插電口,能夠外接充電。並且電池容量也更大,純電續航里程更長。這種車型是中國目前大力推薦的,能夠享受到高額的補貼,並且不受限行和牌照的限制。典型的例子是名爵6,比亞迪等新能源車型。
增程式混合動力汽車
增程式混合動力汽車就是用發動機進行發電,電動機進行驅動的車輛。當電池組電量充足時採用純電動模式行駛,而當電量不足時,車內發動機啟動,帶動發電機給動力電池充電,提供電動機運行的電力(即增程模式)。增程無論什麼情況下,都不能由發動機直接驅動車輪行駛,僅能通過電動機驅動。但它也能夠像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樣,通過外接電源進行充電。純電續航里程比較長,一般可達100公里以上,最高可達300公里左右。國外在增程式電動汽車研發生產上相對國內較早,以雪佛蘭Volt和Bolt以及寶馬i3為代表。在國內增程式電動車型主要以奇瑞S18D-REEV、吉利GPECS-EC7、傳祺GA5增程式電動車等為代表。
純電動汽車的種類——燃料電池汽車
燃料電動汽車以氫氣為燃料,氫氣與大氣中的氧發生化學反應,通過電極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並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作為動力驅動汽車前進。燃料化學電池的化學反應不會產生有害氣體,具有高效率,無污染,零排放,無雜訊等優勢。燃料電池的能量轉換效率要比內燃機高2-3倍,因此從能源利用和環境保護方面,燃料電池汽車是一種理想車型。典型的代表就是豐田推的廣終極環保車FCEV。
電動汽車不僅僅只是有純電動汽車這一種,也包括很多類型哦。中國是世界上第二大原油消費國,並且已經成為最大的原油進口國。我國「富煤、缺油、少氣」,目前國家石油消費市場對進口石油的依存度已經達到了50%,而大家都知道十有屬於不可再生資源(其實可以再生,就是時間太久),未雨綢繆之下,在沒有到來石油危機之時,大力發展純電動汽車也是必須要走的道路。
J. 新能源車的動力布置形式
下:
用內燃機作為動力的傳統車輛,傳動系統由離合器、變速器、傳動軸、主減速器、差速器、半軸等組成,傳動系統保證了汽車具有在各種行駛條件下所必需的牽引力、車速,以及保證牽引力與車速之間協調變化等功能。
使汽車具有良好的動力性和燃油經濟性;還保證汽車能倒車,以及左、右驅動輪能適應差速要求,並使動力傳遞能根據需要而平穩地結合或徹底、迅速地分離。
新能源汽車是指採用非常規的車用燃料作為動力來源(或使用常規的車用燃料、採用新型車載動力裝置),綜合車輛的動力控制和驅動方面的先進技術,形成的技術原理先進、具有新技術、新結構的汽車。
新能源汽車包括四大類型混合動力電動汽車(HEV)、純電動汽車(BEV,包括太陽能汽車)、燃料電池電動汽車(FCEV)、其他新能源(如超級電容器、飛輪等高效儲能器)汽車等。提倡新能源汽車是為了應付環保和石油危機需要,減少或放棄燃燒傳統的汽油或柴油驅動內燃機的現時主流車型。
2020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要求深入實施發展新能源汽車國家戰略,推動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加快建設汽車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