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為何難推廣
㈠ 為什麼我國的電動汽車產業仍然是一個薄弱的環節
一是電動汽車各參與方的利益分配問題。電動汽車產業的發展涉及到汽車消費者、汽車製造商、電池製造商和電力供應商各參與方的利益之爭,由於各參與方之間缺乏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電動汽車產業健康發展。首先,電網公司與汽車企業在充換電站的建設上存在爭論。優先發展純電動車,然後配套建設充電站;還是先把配套充電站建好,以吸引用戶購買純電動車。這個問題就像「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一樣,使得目前充電站建設較為滯後,一定程度上導致純電動車產業停步不前。其次,汽車企業與電網存在電池運營模式之爭。電網公司主推「換電」模式,汽車企業更樂意推「充電」模式。電力企業和汽車企業到目前為止很難取得共識,兩者需要重新劃分利益。此外,要想私人購買電動汽車成為可能,必須要在消費者居住地建立充電設施,充電便利與否直接影響著車輛的使用。然而,自用充電樁安裝嚴重受阻於小區物業。據統計,去年北京市個人消費者所建的充電樁雖然只有1600多個,卻涉及1300多家物業公司,幾乎每建一個私人充電樁都要和一家新的物業去談,情況紛繁復雜。這樣的情況也不利於私人購買電動汽車。
二是電動汽車價格偏高,充換電設施建設與管理不完善。目前,雖然我國已經有幾千輛電動汽車開展了示範運行,長安、奇瑞和比亞迪(58.75, 0.60, 1.03%)生產的混合動力轎車也已上市銷售,但與形成產業發展所需的初始規模相比,現在的生產規模仍然很小,造成電動汽車的價格偏高,在不考慮國家財政補貼的情況下,對用戶缺乏足夠的吸引力。而且,與傳統汽車加油的時間相比,發達的充換電服務網路設施基礎建設是電動汽車推廣應用的基本保證。目前,我國充換電設施建設還處於起步階段,離電動汽車行業規模發展所要求的充電設施數量有著較大的差距。有數據表明,截至2014年,我國新能源(19.70, -0.93, -4.51%)乘用車保有量已經接近12萬輛,但建成的充電樁僅有3萬多個。充換電設施的不完善是阻礙電動汽車行業發展的主要因素。
三是電動汽車運營的商業模式不成熟。我國電動汽車現有商業模式有:融資租賃模式、定向購買模式、租賃與換電模式等。在當前的電動汽車商業模式中沒有系統考慮各參與方行為及交互作用對產業鏈的影響,缺乏對適合我國電動汽車商業模式的深入量化研究,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電動汽車產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四是電動汽車行業的標准缺失及不統一問題。電動汽車行業的發展涉及到汽車消費者、汽車製造商、電池運營商和電力供應商等多個方面,行業標准遲遲難以統一,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電動汽車的推廣。電動汽車相關的技術標准、整車標准、零部件標准、電池標准、充電設施標准等,應該是一個完整的標准體系。由於沒有具體的國家標准,汽車研發企業沒有一個可遵循的操作規范,導致目前參與的企業基本上是自行其是,這非常不利於電動汽車行業的健康發展。標准不統一還可能會造成消費者極大的困惑和不滿,進而影響整個電動汽車產業的商業化道路。因此,為了促進我國電動汽車產業的健康發展,應該盡快制定電動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和電動汽車行業的國家標准。
㈡ 為什麼現在中國不宜大面積推廣純電動汽車
本人認為;電動汽車在中國不是宜不宜於大面積推廣的問題,而是很難推廣的問題。
首先是電動汽車與機動汽車比較,還有明顯的不足,如機動汽車加滿一次油續行里程可達400公里以上,電動汽車最多隻有100公里。機動汽車儲備功率較大,急加速和爬陡坡的性能遠好過電動汽車。機動汽車加油時間可在幾分鍾內完成,而電動汽車充滿電要幾個小時,感覺很不方便。
再下面就是人們認知度的問題了,一般中國人買一次汽車非常重視,一定要有面子,講究品牌,款式配置,跟風隨潮不太考慮經濟適用,比如9-5上班族使用電動汽車最合適不過了,晚上在家充電,白天100公里基本夠用。
假日郊遊約上機動車朋友你出油錢她出飯錢AA制,即得體又大方,這種方式一旦被接受,電動汽車的銷量會劇增。
最後說一點,機動汽車的運行成本是電動汽車運行成本的近10倍。
㈢ 電動汽車為什麼不好賣
主要有以下四點:
1 技術不成熟,質量量問題多,主要是電池的續航能力。
2 成本較高,價格遠高於普通汽車。國家所謂的新能源車補貼也是雷聲大、雨點小。
3 基礎設施不完善,充電樁太少了,如果沒電了,到哪充是個問題。
4相關的法規還不完整,標准不統一。國家沒辦法大規模推廣,最主要的是沒辦法把燃油稅等費用加到裡面去。推廣的話,倒貼錢,還沒辦法收費。
㈣ 電動汽車在推廣中面臨那些問題
雖然基於電動汽車的優點和國家的政策支持,電動汽車滲透率快速增加,然而,我們必須看到電動汽車發展仍面臨諸多挑戰,這些挑戰阻礙了電動汽車的進一步發展。比如從用戶角度來看,存在老舊小區充電難、冬季電能衰減過快、售價依然偏高等問題。從電網角度來看,在無序充電的情況下,電動汽車充電高峰同用電高峰存在部分重疊,對電網構成一定的負擔。
為應對這些挑戰,經中國能源網研究中心同有關專家交流,認為以下三方面的問題亟待解決。
一、配電網的升級改造需求尚待深入量化評估
目前配網層面對電動汽車的接納能力還缺乏系統深入的調查分析。雖然從定性的角度,大家都看到了部分配網進行增容的必要性,但是未來電動汽車在哪些場所、增加到什麼程度配網需要增容改造?這些場所現有的配網現狀如何?怎樣通過有序充電降低配網改造需求?這些問題有待量化分析。
二、充電樁利用率低造成相關基礎設施的浪費
一方面隨著電動汽車的發展配網存在潛在的增容需求,但另一方面很多公共充電樁卻存在利用率低的問題。這是存在矛盾的方面。
根據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課題報告2017 典型區域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及互聯互通調研報告》的調研,有4家運營商的充電樁使用時間每天小於1小時,有3家每天在1~2小時,有3家每天在2~3小時,有4家每天在3~4小時。而利用率低的原因包括:布局不合理、運維不及時、充電停車位被燃油車搶占、運營商之間信息和支付方式無法互聯互通等。
三、電動汽車尚未與電網實現互動
雖然各方對V2G都寄予厚望,但從目前來看,除極少數車型外,電動汽車僅是從電網購電,單純扮演了負荷的角色,遠未實現有效互動。而僅作為負荷,則意味著電網承擔了更多的調節服務供能,這一服務目前是單向的。
車網尚未大規模實現雙向互動使得很多美好的暢想(電動汽車在高峰賣電、低谷買電,提供輔助服務)只停留在"PPT"層面。V2G落地的技術挑戰、對電池的影響等都需要深入評估。
㈤ 為什麼眾多車企在推出新能源電動車的同時,不普及充電樁
在新能源汽車方面,隨著新能源汽車技術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新能源汽車企業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上做出了巨大努力。新能源汽車和充電樁的數量正在迅速增加。然而,作為新能源汽車,目前很難普及。這真的只是充電樁數量少的問題嗎?隨著社會的發展,新能源汽車在市場上越來越受歡迎,新能源汽車將成為未來汽車市場的主要車型。然而,仍然有許多地方限制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最後,對充電樁的安裝有許多限制。充電樁的安裝不僅需要合適的地理位置,而且對技術和配套設施要求嚴格。因此,安裝充電樁並非易事。目前,新能源汽車難以普及。缺乏充電樁只是一個問題。作為新能源汽車,它離不開充電樁,就像燃料汽車離不開加油站一樣。充電樁的缺乏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車輛的使用體驗,換句話說,新能源汽車的使用受到限制。當然,這只是新能源汽車普及的一個方面。
㈥ 為什麼在馬斯克的出生地推廣電動車這么難
南非,電動汽車開拓者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的出生地。在世界各國大力推廣電動汽車之際,這個國家卻面臨著被遠遠甩在後面的風險。
南非全國汽車製造商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utomobile Manufacturers of South Africa,NAAMSA)CEO邁克•馬巴薩(Mike Mabasa)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該國汽車行業准備在今年年底前向政府提交文件,表明其對電動化的統一立場。大眾、寶馬和日產等汽車製造商都加入了討論和談判,希望能將電動汽車革命引入南非市場。
南非電動汽車發展的另一個障礙是國有電力公司Eskom Holdings SOC(下文簡稱Eskom)。該公司工廠老舊,設備維護不善,近年來高管和領導層不斷變更,一直處於財務危機,但卻幾乎壟斷了全國所有的電力供應。8月初,該公司公布年度虧損近15億美元,未來三年或將需要政府提供88億美元的救助。
Eskom近期被迫實施間歇性輪流停電,並依賴煤炭發電,這與生產電動汽車的環保優勢背道而馳。各車企在向政府提交的行業報告中可能會列出Eskom與私營可再生能源項目之間的混合供應計劃。
日產汽車南非公司的惠特菲爾德表示,對政府來說,扭轉Eskom財務狀況的必要性可能比利用它來振興電動汽車行業更加緊迫。
㈦ 電動汽車的缺點是什麼為什麼還沒普及
關於等地電動汽車的優缺點,角度不同,看法不同。如果與燃油汽車相比,公認的優點是:環保。確點是在續航里程方面,遜色於燃油車。但是,據有關統計,全世界的汽車百分之80的時間每天行駛里程在40公里左右,所以,續航里程並不是影響電動汽車普及的主要因素。真正的因素是政策。而政策往往是利益集團博弈的結果。
㈧ 為什麼發達國家都不推廣電動汽車
電動汽車是需要充電的,發電也是需要能源,也要污染(比如火電),還有一個能量轉換率的問題。其實從理論來講,充電型電動汽車無非是不污染使用的地方,而對整個環境來講,與燃油汽車一樣的污染。同時考慮能效的話,差不多。我覺得現在中國這么做有點自欺欺人的感覺。
㈨ 為什麼純電動汽車在中國得不到普遍推廣
國人還沒真正認識純電動汽車。
純電動汽車成本較高,續駛里程相對較短。不過國內已經有好多純電動汽車了,比如合肥,不僅公交車有純電動的,計程車也有好多是純電動汽車。
㈩ 人大代表張興海:鼓勵支持農村汽車電動化,農村汽車電動化推行有何難處
我覺得電動汽車在農村推行短期內是無法實現的,因為現在在城市裡面也大都是傳統的汽油汽車,主要的原因還是電動汽車的技術並不成熟,其動力也無法跟汽油汽車相比,加上充電不方便,這樣的小眾產品肯定不會是大家優先選擇的對象,在農村的話,問題會更多,人們會考慮換車產生的成本問題,還有汽車充電的問題等等。
而想要在農村推行電動汽車,那更加是難上加難,首先,農村由於經濟水平較低,人們會更加的考慮成本問題,除了那些沒有置辦汽車的家庭以外,剩下的想要更換汽車肯定是有一定的經濟問題,另外,農村的發展是慢於城市一步的,唯有城市裡面的一些技術成熟之後才能逐漸的在農村開展,所以我覺得短期內在農村推行電動汽車是不可能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