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基建新能源汽車充電樁
㈠ 「新基建」的助力下,充電樁將會有大的發展嗎
充電樁硬體市場空間巨大 行業結構不斷優化
充電樁的供應量是影響新能源汽車市場普及率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截止到2019年底,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381萬輛,同比增長46.1%,占汽車總量的1.5%。截止到2019年底,我國充電樁總計保有量為121.9萬台,同比增長50.8%。與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相比,我國充電樁保有量較低,未來市場增長空間廣闊,給充電樁硬體行業發展帶來充足動力。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2020-2024年充電樁硬體行業深度市場調研及投資策略建議報告》顯示,充電樁硬體行業位於充電樁產業鏈上游,產品種類較多,主要包括充電模塊、電機、晶元、操作屏幕、變壓器、斷路器、線纜等生產商。2019年,我國充電樁硬體市場規模約為87.1億元,預計2020年市場規模將快速增長至190億元左右。
充電樁硬體行業中的較多子行業進入技術門檻較低,我國生產企業數量較多,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在國網招標背景下,為中標擴大市場佔有率,較多充電樁硬體企業不斷降低競標價格,使得行業整體盈利能力不斷下降。充電樁在室外場景中應用較多,對產品的耐光照、耐高溫、耐嚴寒、防雨雪等性能要求較高,質量較差的充電樁硬體使得充電樁整體使用壽命下降。為提高產品性能,我國充電樁行業對充電樁硬體的品質要求不斷提升。
在市場要求不斷提高的情況下,我國充電樁硬體行業洗牌速度加快,較多研發創新能力弱、技術工藝水平低、產品質量較差、不具備核心競爭力的企業逐步被淘汰出局,實力強大的龍頭企業憑借資本、技術、品牌優勢,市場份額進一步擴張。現階段,我國充電樁硬體行業中的優秀企業主要有英可瑞、許繼電氣、科士達、奧特迅、沃特股份等。
2015年,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等多部門聯合印發《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國將建成分散式充電樁480萬個。而2019年底,我國充電樁保有量僅為121.9萬台,與政府規劃的目標相比差距巨大。此外,新能源汽車充電樁是我國「新基建」七大板塊之一,國家部署持續深入。在此情況下,預計2020年,我國充電樁市場保有量將迅速提高,利好充電樁硬體行業發展。
新思界行業分析人士表示,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我國汽車產業發展趨勢,短期來看,其市場普及率較低,但長期來看,其替代燃油汽車成為必然。在此背景下,我國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市場保有量將持續提高,有利於充電樁硬體行業發展。經過優勝劣汰,我國充電樁硬體行業中實力較弱的企業正在逐步退出市場,龍頭企業市佔率不斷提高,行業結構正在不斷調整優化。
㈡ 觀察|"新基建"風口 充電樁市場迎"二次成長"
圖片來源:北京城市管理委員會
撬動萬億級市場能迎來爆發嗎
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120.6萬輛,連續兩年超過百萬輛,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整車總體銷量的4.7%。2020年,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將達到500萬輛。
麥肯錫一份報告預測,2020年德國將會生產超過100萬輛新能源汽車,到2021年這一數字將增至170萬輛,超過中國市場。
綜合中國市場和國際市場新能源汽車容量,充電樁市場最終將撬動萬億級市場。
充電樁是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重要基礎設施,其產業鏈主要涉及上游充電樁設備生產商、中游充電運營商、下游整車企業為主的整體解決方案消費端等。
賽迪數據顯示,充電樁上游設備技術門檻不高,產品差異化程度不明顯,目前國內充電樁設備領域相關公司數量超過300家,競爭較為激烈,行業整體利潤偏低。中游充電運營集中度相對較高,運營環節成本較高,先進入企業已經建立一定的領先優勢。
截止2019年12月Top8充電運營企業所運營充電樁占總量超過90%。下游平台解決方案和數據服務主要提供充電樁位置服務及預約支付功能,或者提供充電樁運營管理平台和解決方案,目前參與企業規模都較小。
聞風而動市場"時不我待"
從中央政府和地方制度的一系列舉措看,充電樁正迎來一波加速發展期,資本市場和地方政府更是聞風而動。
近日,ABB公司宣布已完成收購上海聯樁新能源公司的多數股份,在中國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市場新增了一個業務支點。此輪收購完成後,ABB公司持有上海聯樁超過60%的股份,上汽集團子公司上海安悅持股20%,上海榮鋰企業管理咨詢合夥企業持股13%左右。
2019年3月,財政部、工信部等四部委發布《關於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強調,降低新能源汽車補貼標准,轉為用於支持充電基礎設施"短板"建設和配套運營服務。
近日,北京城市管理委員會印發關於徵求《2020年度北京市單位內部公用充電設施建設補助資金申報指南》和《2019-2020年度北京市電動汽車社會公用充電設施運營考核獎勵實施細則》意見的通知。
緊隨其後,海南、廣西、山東等地都推出了新的充電樁支持政策。
擎動觀察:
"新基建"納入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充電樁市場或迎來風口,從國家電網、地方政府到資本市場,都希望能切到這塊蛋糕。與此同時,面對充電樁萬億級上下游產業鏈,需要遵循"適度超前,合理布局"的原則,避免出現市場過剩,產業大躍進。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㈢ 「新基建」催生充電樁重回「風口」 特來電拆分啟動境內上市
在「風口」之下,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已經呈現復甦態勢,尤其是在2020年下半年。據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數據統計,6月-10月期間,充電基礎設施增量達到17.6萬台,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增量呈現回升態勢。
利好政策以及新能源汽車市場快速復甦,似乎讓充電樁行業回到了2015年時大規模擴張時代,當初資本較量使得一批充電樁企業黯然離場,而堅守市場的部分充電樁企業已經實現盈利。在「風口」之下充電樁行業發展如何,資本更理性和謹慎的投資觀念會將行業推到怎樣的高度,或許還是要交給時間來給出答案。(圖片來源自網路)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㈣ 定性「新基建」 ,誰將領跑無線移動充電樁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方面領先全球,國家政策驅動下的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建設將進入一個新的快速發展時期。
一則信息釋放出新能源充電樁發展的強力信號。今年3月4日,相關部門已經提出,新能源汽車充電樁被正式納入「新基建」,成為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新基建」的特點在於支持科技創新、智能製造。
目前,北汽、一汽、比亞迪等公司都已經開始了相關規劃。此外,5G技術對充電樁網路的建設效率提升以及私人充電樁共享化的模式皆有望在未來實現。
放眼世界,新能源汽車的市場也在逐步擴大,相應的充電技術也在不斷革新。據外媒推測,未來幾年,全球道路上將新增數百萬輛新能源汽車。
眾多汽車製造商目前紛紛加大電氣化布局。去年12月,大眾汽車推出了一款充電機器人的概念,這種機器人可以使用移動電池組在停車場為電動汽車充電。大眾表示,未來,移動機器人將完全自主為電動汽車充電。
撰文?鄭可意楊麗瑩
主編?孫臣
圖片?網路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㈤ 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發展現狀如何
㈥ 充電樁納入新基建,對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有什麼益處
其實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就需要明確充電樁對新能源汽車的重要性。經過近些年的不斷發展,新能源汽車確實取得了長足的進展,保有量也在不斷增長。但是對於純電動汽車來說,里程焦慮仍存在,而導致里程焦慮的主要原因就包括充電樁數量較少。
充電樁納入新基建,除了會擴大新能源汽車行業規模之外,還會拉動投資,對沖疫情的影響。因為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正在逐步上升,充電樁的缺口越來越大,而將充電樁納入新基建范圍,會引導更多的資本進入,屆時所取得的效應就會呈幾何性增長。不知大家是怎麼認為的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㈦ 新基建下的充電基礎設施,「新」在哪
作者:丁唯一Ocean、編輯:楊雅茹
核心觀點:
1、中國充電基礎設施市場規模持續擴大,預計到2025年,充電樁保有量達到1120萬根,車樁比持續優化;
2、政策導向變為市場導向,未來大部分充電樁運營商將實現盈利;
3、新技術驅動充電基礎設施市場規模走高,大功率快充和V2G商業化落地之後行業將會發生質變;
4、新基建促進充電基礎設施與大數據、5G、車聯網等多行業的融合發展。
以上觀點均來自億歐汽車發布的《2020-2025中國充電基礎設施發展預期報告》。
新基建這把「科技之火」,正在蔓延至各個產業,發揮著巨大的引領作用。
2020年,新能源汽車充電樁正式被納入國家七大新基建,站上舞台中央。
汽車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型產業,如今正在經歷由傳統燃油汽車向智能電動汽車的轉變。充電樁作為電動汽車的基礎補能設施,是汽車產業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中最基礎的抓手。
政策的扶持疊加市場的光明前景,各路資本和相關企業開始加速布局充電樁市場。億歐汽車認為,隨著新技術的驅動,以及新基建跨領域的融合發展,充電基礎設施行業將迎來新一輪發展周期。
基於對市場的洞察,2020年8月7日,億歐汽車對外發布了《2020-2025中國充電基礎設施發展預期報告》,希望在此關鍵時間節點,通過對充電基礎設施行業發展現狀的剖析,對未來市場發展進行預判,進而為中國充電基礎設施行業發展提供方向和參考。
未來,充電服務市場的發展將朝互通化、車網協同化和智能化方向發展。在數量層面,隨著互聯互通規模擴大,信息共享將更充分,企業有望提高單樁利用率從而實現盈利;在電量層面,未來車網協同將使商業模式跌進,帶來新的盈利點;在流量層面,隨著互聯網元素融入,充電樁將實現智能化升級,增加增值服務。
01充電基礎設施邁入新的階段
電動化已經是大勢所趨,全球車企在電動化的布局上都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積極。
在中國,新能源汽車正在迎來以市場為導向的加速成長期,隨著動力電池成本進一步降低、以及新能源汽車規模效應的顯現,市場需求正逐步被激發。當前,新能源汽車的TCO(總擁有成本)在營運車輛場景下已經低於燃油車,而在私家車場景下也將於2024年前後優於燃油車。
車網協同則能改變當前無序充電的現狀,並促使新的商業模式產生。當前,充電交易只限於車主支付電費這一方面;待V2G商業化落地之後,電動汽車可參與輔助服務市場,進行有償調頻調峰,給電網饋電,車主和充電運營商都可通過此舉賺錢。
未來,隨著新能源汽車保有量持續走高,電網負荷壓力增大,電動汽車的充電方式將不再以無序充電為主。(無序充電:即隨時、隨地與隨機的充電,容易導致大量電動汽車在電網負荷高峰時段集中充電,給發電、輸電、配電系統帶來挑戰)。充電樁在這之間能起到調控作用,可以通過有序充電或雙向充放電(V2G)兩種方式實現電動汽車與電網的協同。
不過,短期內有序充電可行性更高,V2G商業化落地需要時間。從國內已經探索的車網協同的應用場景中來看,市場上具有放電功能的新能源汽車以及雙向充電樁的數量有限,用戶也難以參與到放電互動中來。另外,在中國,用戶側利用峰谷價差套利空間有限,難以實現V2G的經濟性。因此,億歐汽車認為,在未來五年時間內,V2G仍處於大規模商業化的前夜。
億歐汽車預計,到2030年,隨著電池成本下降,V2G的經濟性將逐漸顯現。特別是V2G可能提供的充放電電量比有序充電更多,所以,當克服設備投入成本、電池折舊成本後,V2G能夠提供更多的經濟收益。
而隨著智能化、信息化的發展,充電樁也將由單純的「充電插座」演變為「智慧終端」。在智能網聯汽車體系下,充電樁作為新能源汽車的介面,從其部件構成來看,承載著電流、信息流和資金流,讓汽車內容數字化成為可能。所以,充電樁將成為推動新能源車聯網的天然入口。
屆時,充電樁將不僅僅是充電介面,也將具備與自動駕駛、自動充電、自動停車相配套的智能屬性,或承載更多人性化的服務功能,或與生活、娛樂設施相結合,成為智慧城市、汽車網路的重要節點。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㈧ 充電樁納入新基建,百億投資加持,風口之上如何走向成熟
[億歐導讀]?新基建按下的加速鍵,會如何催熟市場?
電動汽車充電/Pexels
不過,「新基建」地位的確立,並不意味著充電樁未來的發展就能一帆風順。十三五期間發布的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顯示,到2020年底,中國要實現車樁比1:1的目標。截至到2020年2月,這一數字僅達為3.2:1。雪上加霜的是,新冠疫情還在拖累著行業的發展速度。因此,2020年實現這樣的目標恐怕並不容易。
雖然當下的行業發展遠未達2015規劃的目標水平,但億歐汽車對於充電基礎設施行業未來5年的發展仍有巨大的信心。近年來,全球汽車企業開始走向電動化、CTP等動力電池技術走向量產、更多高效的充電場站完成建設、新能源汽車成本逐漸下探、V2G技術距離量產越來越近……充電基礎設施行業的活力也將不斷提升。
在今年1月舉辦的第五屆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執行副理事長歐陽明高預計,在2025年之前,鋰離子電池和燃料電池相關技術都會全方位成熟,電動化拐點來臨;同時,新能源發電價格拐點也將到來。
億歐汽車預計,在2025年左右,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競爭力逐步超越燃油車,充電基礎設施市場的發展期也將結束,正式邁向成熟階段。
因此,基於新能源汽車的良好發展前景,充電樁作為其配套補能設施也必將隨之成長,不管是出於主動還是被動。
新基建按下了加速鍵之後,充電樁的快速布局成為推動新能源車發展的關鍵因素,但它卻不是制約消費者購買的唯一原因。
(近期,億歐汽車正在推進《2020-2025中國充電基礎設施發展預期研究報告》,歡迎大家交流探討。)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㈨ 「新基建」浪潮下的汽車行業新機遇,充電樁建設首當其沖
對於傳統汽車行業來說,以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為代表的汽車新四化參與到此次數字技術的換新中後將是一個換道超車的絕佳時機。
前景可期的新基建正在為汽車行業帶來發展機遇。據相關機構預測將新基建將佔全部基建比重達7%-12%,僅2020年規模就將超1萬億。
今年4月20日召開的國家發改委新聞發布會上對新基建做出了明確的界定,主要包括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這三個層面的布局都預示了數字化的網路進程的加速。
中國市場或將憑藉此次規模宏大的基建成為數字化時代的新標准制定者,這對於傳統汽車行業來說,以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為代表的汽車新四化參與到此次數字技術的換新中後將是一個換道超車的絕佳時機。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劉世錦表示:「數字技術在汽車產業中的應用潛力巨大,與實體經濟的結合也越來越緊密。包括L5級自動駕駛和5G在內的新興技術,相當於另闢一條全新的高速路,在數據和智能化的加持下,這條路將不會堵車,同時還會大幅提高通勤效率。」
作為新基建的內核,數字基建與汽車行業相結合,中國具有三個原生優勢。首先是人口優勢和市場優勢,14億人口的規模效應下,1個百分點的佔比是千萬級的細分市場;其次,中國是數字技術的先行者,部分細分領域甚至還是領跑者;最後是產業配套優勢,配套能力是做集成產品的基礎。
目前,已經逐步落地的5G技術將直接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的性能和用戶體驗。推動雲計算、邊緣計算的雲智能和大數據分析能力,將雲邊緣計算的能力直接應用於汽車的控制和管理。
大數據中心對於汽車交通來說就是一個交通管理平台,邊緣計算將遠端的中心雲的計算能力向用戶靠近。高速無延時的網路外加處理能力超強的算力,則是自動駕駛從理論走向應用的底層架構基礎。
而在這其中,首先被新網路架構全面迭代的將是運輸行業,物聯網、雲計算和大數據能夠給傳統貨運帶來顛覆性的進階,龐大的交通運輸網路和遍布全國的貨運能力都能被高效的調度起來。這對於搶時間的運輸行業而言,有著革命性的意義。
而對於乘用車市場而言,新基建下的充電樁則是新能源用戶最為關注的。
對此,國網電動汽車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全生明表示:「截止2019年,我國公共充電樁有51萬根,家庭社區有60萬多萬根,充電樁總量達121萬根。即便這樣的鋪設速度,個人充電樁依舊還存在巨大的需求缺口,尤其在多數老舊社區,存在拉線、接電等一系列不規范且有安全隱患的充電行為。」
在此輪新基建中,國家電網將把目標集中到社區,避免重復投資或者建設,提高效用和使用率。此前,國家電網宣布今年將投資27億建成8.7萬根樁,這些充電樁將優先向社區傾斜。
此外,面對形式各異的充電樁運營商,國家電網將與包括特來電、萬邦、南方電網組建合資公司,把這四大家全國80%的充電樁實現統一互聯。
如此一來,消費者只需裝載一個App就能在不同公司旗下的充電樁進行通用充電,用戶體驗感受也將會得到明顯提升。
眼下,在「新基建」浪潮下,將還會有更多技術和資金融入充電樁領域,各方在加快充電樁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提高充電樁智能化、數據化以及不同公司之間的網聯共通化將成為主要發展方向。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㈩ 新建7.8萬充電樁,基建「狂魔」又上線
作為21世紀的實至名歸的「基建狂魔」,中國在高速公路、鐵路網建設上擁有世界領先的水平,建造了諸如青藏鐵路、南水北調、三峽、北盤江大橋等世界一流的大型超高難度工程。一系列工程的啟動,不僅拉動了內需,也讓社會經濟進入快速的時代。
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老基建的作用逐漸減弱,對於基建投資來說,除了要有讓人滿意的速度,更需要契合時代的結構。
也就是最近頻繁提及的新基建,包括大力發展5G、AI智能、工業互聯網、智慧城市、教育醫療等。
這就是新基建與傳統基建的不同之處,新基建是與產業化應用配套推進的體系化,既承接了傳統基建穩增長的屬性,又具有助推創新、推動投資效率邊際遞增的功能。可以預見,在疫情的沖擊之下,「新基建」將持續發力,發揮穩經濟和穩就業的效用,充電樁建設有望迎來爆發式增長。(采寫|汽車有智慧王得源)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