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解析圖
⑴ 純電時代來臨 雪佛蘭Blazer EV海外官圖解析
編輯點評:目前,雪佛蘭在國內僅有暢巡這一款新能源車型,其它大部分產品仍以燃油車型為主。在新能源車型競爭愈演愈烈的當下,也是時候加快進度,推動新能源車在國內搶占市場的步伐了。通用已經公布了Blazer EV在北美的售價,為44995-65995美元,約合人民幣30.4-44.6萬元。而參照目前國內在售的凱迪拉克LYRIQ銳歌,這個價格對於消費者還是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只是相比其它品牌,雪佛蘭的電動車讓我們等得有些久了。
⑵ 電動車各個功能鍵圖解
以綠源G5為例:
1、轉向燈:行車過程中需要左右轉向時,用於警示後側方車輛。
2、遠近光燈:用於調節遠光燈和近光燈,夜晚行車,與對向車輛或行人相遇時請及時將遠光燈切換成近光燈。
3、雙閃:行車途中遇突發事故,需要停靠在路邊時,請打開雙閃,以此提醒過往車輛,避免造成人身傷害。
4、高低速切換:行車過程中,可通過此按鍵調節車輛最高時速(高速狀態下為動力模式,低速狀態下為續航模式)。
電動車遙控器
1、一鍵啟動:連按兩次「閃電」標志,即實現無鑰匙啟動車輛,方便快捷。
2、一鍵落鎖:通過此按鍵,完成鎖車,同時開啟防盜報警器。
3、開啟靜音防盜:電動車鎖住後,按下此按鍵,電動車進入警戒狀態,觸發時不會發出報警聲,能有效避免夜間電動車防盜警報造成的噪音污染。
4、一鍵解鎖:通過此按鍵,完成開鎖。
⑶ 小鵬P7實拍解析 | 綜合續航超700KM的電動車來了
要說近期關注度較高的新能源車型,恐怕非小鵬P7莫屬了,在2020年第3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中小鵬P7的NEDC綜合續航里程高達706km。盡管新車還沒有上市,但這一續航能力引起了大家的強烈關注。很多消費者表示,如果續航真的能達到700KM,那麼大家對於電動車續航里程的焦慮也自然沒有了。
動力方面,P7四驅高性能版最大輸出功率為316kW,峰值扭矩655N.m,0-100km/h加速時間僅需4.3秒、NEDC綜合續航里程超過550km;而後驅超長續航車型最大功率為196kW、峰值扭矩390N.m、0-100km/h加速時間6.7秒、NEDC綜合續航里程超過650km,最高能夠達到706km。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⑷ 你的電動汽車能開到哪兒一圖看盡全球主流電動車行駛效率
上圖介紹了2020年全電動汽車在公認路線上的續航里程,採用的方式是模擬各輛電動車跑三條公路——舊金山-洛杉磯,波士頓-華盛頓,阿姆斯特丹-柏林,看看各輛車能夠行駛到哪裡。預計的續航里程和成本數據來自美國環保署以及各生產廠商的官方數據。
特斯拉是續航之王:647公里
對於許多消費者來說,電動汽車最重要的是一次充電後能行駛多遠。無論是長途通勤還是市外出行,車輛必須達到最低門檻,才能被認為是許多家庭的實用之選。在上圖的底端,一排紅紅的T形標志,顯示出特斯拉在這個行業中的依靠地位。從價格更親民的Model3到更豪華的ModelS,續航里程最長的八款電動車都是特斯拉汽車。
排名第一的車輛(特斯拉ModelSLongRangePlus)的續航里程為402英里(647公里),比排名第一的非特斯拉車輛,沃爾沃獨立性能品牌生產的電動車Polestar2多出127英里(204公里)。
成本效率最佳的車型是雪佛蘭Bolt
雖然特斯拉在整體續航里程和電池容量上領先,但核算每輛車的價格可以看出,各品牌之間的競爭也很激烈。
將零售價除以每輛車的最大續航里程,我們可以更清晰地描繪出效率的情況。領先的是雪佛蘭Bolt,它在2020年的成本為141.39美元/英里的續航里程,同時仍以259英里(417公里)的續航里程排名前十。
排在第二位的是現代Kona電動車,續航里程為144.15美元/英里,其次是特斯拉Model3,該汽車製造商目前產品線中最高效的車型。排在前十名的是日產聆風和特斯拉ModelS,但從第一名到第十名的差距很小,只有45美元/英里多一點。
按成本效率排名,前10的全電動汽車榜單(單位:車輛每英里成本):我們可以看到特斯拉的車型出現了五次。
雪佛蘭Bolt電動車:141.39美元
現代Kona電動車:144.15美元
特斯拉Model3長續航里程:145.93美元
特斯拉Model3標准增程版:151.96美元
特斯拉ModelY長續航:158.20美元
起亞尼羅電動車:163.56美元
日產LEAFe+S:169.03美元
特斯拉Model3LR性能版:183.91美元
日產LEAFe+SV/SL:184.88美元
特斯拉ModelS長續航加長版:186.54
電動汽車的發展正在進入一個關鍵階段。一方面,電化和創新在不斷推進,促使電池容量不斷的提高,成本大幅降低。由於電池在電動車的重量、成本和性能中佔了大頭,這些紅利將在新車型的更長續航里程和更高的效率上得到回報。
同樣重要的是,全球加強推動電動汽車的應用。在挪威等國家,電動汽車已經成為市場上最暢銷的汽車之一,而中國和美國的電動汽車採用率也在穩步攀升。這也受到政策決定的影響,比如加州最近宣布將在2035年前禁止銷售汽油車。
與此同時,特斯拉的股價不斷上漲,競爭的汽車製造商也會坐以待斃,正在迅速嘗試追趕。日產的LEAF僅次於特斯拉Model3,成為全球第二大暢銷電動車,而奧迪最近推出了一個超級充電站網路,比特斯拉更快的速度將其汽車從0%充電到80%。
隨著電動汽車需求和採用的浪潮持續升溫,消費者可以預期越來越多的創新將推動續航里程的增加、成本的降低和選擇的開放。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⑸ 電動汽車由哪些部位組成構造圖卡通圖案
四大件和車殼
⑹ 電動車儀表盤符號圖解
以雅迪電動車為例,電動車儀表盤符號圖解具體如下:
1、綠色大圈是邁速表。
⑺ 電動車的內部構造原理
電動自行車由車體、電動機、控制器、蓄電池、充電器、儀表系統組成,其中電動機、控制器、蓄電池、充電器是非常重要,又比較容易發生故障的部件,俗稱“四大件”。
1、車體
⑻ 如圖是電動汽車動力系統示意圖.
你的圖呢?
⑼ 一圖看懂德系三強電動車硬實力,寶馬iX3/賓士EQC/奧迪e-tron
文/馬驍進
7月14日,寶馬通過網路直播向全球發布了iX3,這完全可以理解為寶馬旗下第一款正式且能打的純電動車型,因為i3明顯只是寶馬新能源試水的作品。至此,德系三強寶馬、賓士、奧迪旗下的首款純電動汽車都已經亮相。那接下來我們用數據說話,看看三款代表了傳統豪華品牌實力的電動汽車表現如何。
曾經奧迪A8宣稱達到L3級別自動駕駛,但是卻又在今年放棄,原因是目前還沒有針對L3級自動駕駛汽車的法律框架。但是回到e-tron上來,奧迪未免也太過於保守了,僅裝配ACC自適應巡航,甚至指導價692,800元的時尚版車型僅有定速巡航,沒有盲區監測、沒有車道保持,這還去哪兒突破科技,啟迪未來?
賓士在EQC上打造了L2級別的輔助駕駛,可以實現自適應巡航以及打燈變道功能,只是L2已經不再是什麼新鮮事物,十幾萬的國產車已經比比皆是。
寶馬目前還沒有公布iX3的輔助駕駛系統,但大概率會是L2,結合寶馬X5的ADAS系統表現,我認為iX3這套輔助駕駛雖然可能在功能上難有亮點,但是實際使用表現或許不錯。
總的來說,國內豪華品牌銷量釘子戶的BBA在向新能源轉型上都拿出了相當大的決心以及壯士斷腕般的口號,但是在其首款車型的硬實力上還是寫滿了「保守」。無論是視覺沖擊力還是續航、輔助駕駛等硬實力上,它們都沒有像特斯拉那樣做到極致,這可能是傳統老牌豪華品牌對於口碑、成本等多重因素綜合考量的結果,無所謂好與壞,只是少了那麼點鋼鐵俠改變世界的英雄氣息和魔幻色彩。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⑽ 如圖是電動汽車動力系統示意圖.汽車行駛時,通過改變滑動變阻器的阻值來調節電動機轉速,從而改變行駛速
電動機消耗的功率:
P總=UI=180V×15A=2700W;
電動機內阻的發熱功率:
P熱=I2R=(15A)2×2Ω=450W;
∵W=Pt
∴η=
W有 |
W總 |
P總t?P熱t |
P總t |
2700W?450W |
2700W |
故答案為:2700,450,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