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6月買更合適嗎
1. 新能源汽車的優勢和劣勢,新能源汽車怎麼樣值得買嗎
根據工信部的數據,截止至202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已經連續六年全球第一,國內的新能源市場熱鬧得像煮開的水一樣不斷翻騰,這是不是就意味著現在的新能源車就值得買,甚至可以取代燃油車呢?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來簡單分析一下新能源汽車的優勢和劣勢。
新能源車的優勢是什麼?有的人會說是滿車高科技,不可否認,新能源車這兩年憑借著各種各樣的黑科技,確實刷了一波很強的流量,但是沉澱下來之後,這些黑科技似乎沒有多少能夠真正派上用場。
輔助自動駕駛,這肯定是新能源車最大的賣點,小鵬的NGP、特斯拉的NOA、蔚來的NOP都已經在量產車上搭載,但它們都還只是踉踉蹌蹌的嬰兒階段而已,需要車主時時刻刻用手依傍著,一不小心可能就會「摔倒」,它能夠讓我們有新鮮感,但這份新鮮感過後,其實「扶」著它開比自己來開要更累。好的是廠家研發速度比較快,能夠通過不斷的OTA升級保持我們的新鮮感。
所以新能源車的優勢究竟是什麼?其實只有一個,就是可以在限號地區上綠牌和不限行。但這個優勢是在政策干預下形成的,可以試想,如果政策解綁,不再限號限行,不再打壓燃油車,你還會買新能源車嗎?
我會!我會買一輛小鵬,再買一輛蔚來,特斯拉也可以買,但在買它們之前,我會買一輛陸巡、一輛AMG GT、一輛勞斯萊斯幻影、一輛蘭博基尼URUS、一輛Mustang GT 或許等我攢夠錢買陸巡的時候我已經50歲,攢夠錢買AMG GT時已經躺在病床上行將就木半身不遂。
當然了,政策是不可能解綁的,新能源車依然是可以預見的未來,至於這個未來什麼時候能來,就看新能源車根源劣勢——充電問題什麼時候能夠得到解決了。
是的,我認為新能源車的劣勢不是續航能力,而是充電的速度和便捷性,試想一下,如果新能源車能夠有某種方式可以在不到五分鍾的時間內補充完能量,而且這個補充能量的便捷程度要高於去加油站加油,那電池續航只有500公里有什麼關系?
當然了,電池單位體積的容量能夠變大也很重要,就像玩遙控車一樣,轉了兩圈就要換電池真的很掃興,我們肯定更加喜歡一次能玩很久的遙控車。
本文已經到最後了,開頭留下的懸念得正式回答一下:
當下新能源車的選擇還比較少,而且呈現出兩極分化的現象,這種現象的產生是因為電池成本高居不下,而且短期內不會改變。要想體驗到新能源車帶給你的新感官,你得買那些20多萬及以上的車型,幾萬塊的微型代步電動車沒有太大意義。
而這些好幾十萬的新能源車大多出自新勢力品牌,他們在科技這一塊很猛,但在車輛機械工程方面還很薄弱,所以我覺得等傳統車企都加入到新能源市場競爭的對局之後,才是購買新能源車的最好時機。
2. 比亞迪6月新能源汽車銷量134036輛,這組數據說明了什麼
比亞迪在6月份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134036輛,可以看出這組數據比較龐大,也說明新能源汽車銷售量比較好,也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喜愛。
近幾年來比亞迪車一直受到廣大消費者的歡迎,而且新能源汽車一直倡導著環保的理念,並且使用起來會更劃算一些,越來越多的人會選擇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無論在配置上還是在外觀上一直都有所改變,會發現國產車也在慢慢的崛起,從銷售量可以看出大眾對這款車的認可,不僅僅是因為綠色環保的原因,更是因為比亞迪汽車近幾年的進步,在使用方面能夠滿足大眾這款車體驗感比較強,並且裝飾以及外觀越來越高大上。
3. 比亞迪6月新能源汽車銷量134036輛,你覺得這個銷量成績如何
由於溫室效應越來越嚴重,各大汽車品牌全部都推出了新能源汽車,那麼在整個行業的新能源中,小編認為比較強的兩款汽車就是比亞迪和特斯拉。根據數據顯示,2022年6月份,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售量高達134036輛。同比增長了224.02%。那麼自從2022年以來,比亞迪累計銷售的新能源汽車就已經達到了641350量,它的新能源汽車銷售的成績是十分的搶眼的。根據對比小編認為這個6月份的銷售成績在汽車行業已經算得上是頂尖的地位了,並且沒有任何一個車企能夠在一個月內銷售10萬台,這也充分的說明了比亞迪在汽車行業還是十分受歡迎的。它搶眼的成績也是對於業內來說算是頂尖的水平了,所以小編認為這個銷售成績是十分值得引人關注的。
4. 一年之中,什麼時候買新能源車最劃算為什麼呢
很多消費者在買車的時候都希望得到最大的優惠。事實上,雖然市面上大部分車型的優惠力度都很大,但如果能掌握好時間,優惠力度會更大。雖然汽車行業整體看起來很高端,但從銷量來看,其實是分淡季和旺季的。如果在淡季買車,優惠會更大。一般情況下,淡季會在每年的3月、4月、7月、8月。因為這四個月的汽車銷量比較慘淡,很多廠家都會有壓力。
因為過年在2月份,所以很多人會選擇在年前買車,因為這個時候可以開著自己的新車回家炫耀,但是很少有人會在年後買車。這也是因為大部分人過年都會花很多錢,所以過完年就沒錢了。但3、4月份銷量會下降,有些公司為了提高整體銷量,會選擇提高折扣。一般來說,10萬元以內的電動車,只要年裡程10000 km,車輛使用三年以上,成本就會低於燃油車,因為車輛本身價格低,折舊損失小。但如果是10 ~ 20萬元的車型,折舊損失較大,需要保證年行駛里程20000 km,車輛壽命六年以上,車輛使用成本才低於燃油車。至於價格更高的電動車型,相信大家心裡都有個數。
5. 現在值得買新能源汽車嗎,有什麼推薦
國內油價基本沒有很低過,一個月上班族油耗也要超過500元,而且堵車油耗更加高。所以現在買輛新能源汽車還是很劃算的,一年能省下很多油錢了,像力帆650EV技術還是比較先進的,續航超過300公里,作為上班族的代步工具還是很實用的,電動車動力也足,市區代步中低速加速也合適。
6. 現在是入手新能源車最好的時機嗎
首先,如果你現在手上有一台車開,而且在今年換車不是剛性需求的話,那麼我建議你可以等一等。因為最近一輪新能源汽車漲價,是由多方面引起的,導致了電池原材料價格的上漲以及持續不斷的晶元短缺,從而導致了新能源汽車產能不足。但是我認為沖突,地震,反復對於汽車行業的影響並不會持續太長的時間,也就是說新能源汽車還是會降價的。所以如果不是必須要買,大家其實可以等一等。
第二,如果你的預算是購買一台30萬元以下的新能源汽車,那麼你可以買。如果你的預算是購買30萬元以上的新能源汽車,你可以等一等,因為國家的新能源汽車政策是30萬元以下有補貼,30萬元以上沒有補貼。而根據此前的國家政策,新能源汽車補貼截止到2022年的12月31號,也就是明年就沒有補貼了。所以你可以趁著補貼之前買一台30萬元以下的新能源汽車,而如果今年年底再不買的話,那麼明年沒有了補貼,價格只能更貴了。舉個例子吧特斯拉model3後輪驅動版現在官方的價格是290,988元,補貼之後的價格是279,900塊錢。所以你還是能省1萬多的。
第三,如果你不是價格敏感型用戶,我覺得你完全可以購買。比如說你的購車預算已經達到40萬及40萬元以上了,因為這一些高端用戶其實對於價格並不是特別敏感,他們更加看重的是產品能給自己帶來哪些不一樣的體驗,所以對於這一群用戶來說,價格上漲對於他們的購車決定沒有太大的影響。所以完全可以購買。
7. 6月買車是不是最佳時間下半年會不會更便宜
6月份買車是不是最佳時間?這個沒有一個固定的答案,關鍵要看你買哪個品牌以及哪個車型的。去買車,如果是同一個型號,大家肯定是希望在最低價位的時候入手,這樣可以節省成本。
而且從最近一段時間各地的政策來看,很多地方買車確實有一些優惠,這種優惠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
第一、購置稅減半。
為了促進消費,最近一段時間我國推出了很多消費支持政策,比如在5月31日,財政部、稅務總局聯合發布為促進汽車消費,支持汽車產業發展,推出了減征部分乘用車車輛購置稅有關政策公告。公告內容提到,對購置日期在2022年6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間內,且單車價格(不含增值稅)不超過30萬元的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減半徵收車輛購置稅。這個減稅力度還是比較大的,正常情況下購置稅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比如比亞迪漢29萬左右的車型光是購置稅就達到2.56萬左右。而現在國家對30萬以下的車給予減半之後,購置稅就只需要支付1.3萬左右,相當於省了1.3萬的成本,這個節省的成本還是比較明顯的。
但6月份之後購買車是不是成本最低的就不好說了。
各地推出購車優惠力度可以減輕大家的購車成本,但並不代表著大家購車的成本就是最低的,這裡面大家還要考慮汽車的絕對價格。比如原來25萬的車,現在上漲到30萬了,就算你領了3萬的補貼,但也比平時還要多出2萬的購車成本。所以現在購車是不是最合適的時機,大家一定要看車輛的價格跟歷史價格的對比。最近一段時間因為受到產業鏈以及晶元短缺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不同車型的價格都有了不同程度的上漲,很多廠家的車型都有了5000塊錢到4萬塊錢不等的漲幅,尤其是新能源汽車價格漲幅更加明顯。
而且按照目前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相關上游產品的價格走勢來看,短期內新能源汽車估計不會有太大幅度的下降。一方面是晶元仍然處於短缺,再一個是新能源汽車電池成本仍然處於高位,再加上最近一段時間晶元生產所需要的一些上游原材料(比如惰性氣體),又出現了一些不確定因素,所以未來一段時間汽車的上游成本仍然會比較高。
綜合各種因素之後,即便各地發放了比較優厚的補貼政策,但現在購置的成本未必見得比去年便宜,尤其是購買新能源汽車更是如此。所以至於2022年下半年去買車,是否會便宜,大家一定要根據不同的車企、不同車型去判斷。如果當地有購車優惠,而且優惠也包含燃油車,那現在去購買燃油車可能是比較便宜的,但如果是新能源汽車那就未必見得了。
8. 千萬不要買電動汽車,新能源汽車誰買誰後悔
為了享受補貼、響應政策,或者是屈服於許久尚未搖中的車牌號,消費者計劃著購買電動汽車,但卻被部分輿論嚇住了腳步。因為網上都盛行一種說法:千萬不要購買電動汽車,買了就是找罪受。新能源汽車確實發生過不少事件,讓部分車主不愉快。當自己的需求得不到滿足,或者廠商的售後服務做得很差,自然就容易被冠於「誰買誰後悔」的帽子。消費者用的不爽,廠商也就別想維護自己的名譽了。這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導致。
1、續航里程
1充電不方便
新能源汽車到目前為止,依然沒有繞的過關於電池電量不耐用的問題,這主要是技術方面沒有實質性的突破。各個品牌充電站也沒有廣泛的鋪排,就連一二線城市也都不能夠滿足大多數車主的使用需求,這讓很多車主對愛車充電非常不方便。為了充分利用資源,在2019年12月11日,國內車企小鵬與蔚來已經達成初步協議,雙方可以互相使用對方的充電站進行繳費充電服務,後續可能會有更多的車企參與合作。
2電量虛標
幾乎所有純電動車型的續航里程都出現虛標的現象,里程錶上顯示可使用100公里,實際行駛了50公里後,顯示剩餘行駛里程就只有30公里了。只有在70km/h左右的勻速工況下,才能大體上符合儀表盤上的顯示數據。如果加上開空調、天氣不好、路段復雜等情況,續航里程的衰減會進一步加劇。特別是在冬季,許多車主反映電池容量下降特別嚴重。
2、電池問題
1電池衰減
汽車電池就跟手機電池一樣,前半段時間用的持久,後半段時間會掉電越來越快。電動汽車的電池衰減至原來的80%以下時,就要被強制回收。三元鋰電池經過800-1000次左右的充電循環,磷酸鐵鋰電池經過2000次左右的充電循環,實際情況比官方公布的理想工況更復雜。因此電池大概在10萬公里衰減5%-9%的容量左右,按照每年2萬公里的里程計算,能夠用十幾年的時間。
其實消費者在此不用擔心。電動車的衰減問題發展到現在,已經在品質上有了很好的保障,而且正常的燃油車經過15-20年的時間也差不多到達報廢的年限。只是極小部分的車主確實可能因為自身因素或者個別產品的質量問題,出現幾年時間內電池就出現嚴重衰退的情況。這個時候,廠家如果再在售後服務方面墨跡一下,消費者能不生氣和絕望嗎?
2電池更換
雖然大部分電池質保期都規定不低於8年或12萬公里,但是即使在質保期產生的故障問題,也可能被4s店說成是非自然因素造成,到最後還是要車主承受昂貴的換電池費用,當然這仍然是部分車主反饋的情況。在質保期內的電池組出現小問題,一般都是更換對應的單獨模塊,不可能給你換整個電池包。
一般的車型換電池需要幾萬到十幾萬的價格,像特斯拉這種豪華電動車則需要幾十萬。部分廠商推出終身質保的服務,況且就算8年的質保到期車子還是能開好幾年,關於這部分的顧慮在當下完全不需要糾結了。
3、二手市場保值率
截至到目前為止,在國內的純電動車二手市場的保值率還是非常糟糕的,隔年的保值率會掉的非常誇張。特斯拉是國內最保值的電動汽車,蔚來排在之後。首先是特斯拉在配置、用料以及駕駛性能等方面還是當之無愧的行業王者。蔚來能夠在風口浪尖中依然挺立在第二位,除了品質上做到優良外,是因為官方提供專門的二手車渠道,進行免費安裝充電樁以及換電池服務,這種給力的服務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自身的保值率。
至於吉利、比亞迪以及榮威等品牌為什麼保值率更加低迷,與他們「油車」出身的背景脫不了干係。後面的純電動車型大多都是在燃油車的基礎上進行改裝而已,並非進行完全的電動汽車研究,許多方面與佼佼者還是存在較大差距。
4、保養服務
人們常聽到的電動汽車保養貴,其實這完全是對它的污衊。確切來看,網上的言論應該指的是電池的更換費用昂貴以及一些電路設備的維修上成本較高。電氣設備的更換確實需要昂貴的費用,前提是這個模塊出現例如線路燒蝕短路等嚴重情況。如果只是代碼程序的混亂,維修還是比較簡單的。
從各大論壇以及周圍的真實用車群體來看,電動車的故障率不高,並沒有網上個別帶節奏的人說的誇張。相反,保養費用比燃油車少了太多。新能源汽車的小保養主要是常規檢測,價格在100元左右。大保養則需要對制動液、冷卻液以及變速箱油等進行檢查更換,但不是每次都同時更換,平均下來一次也就300元左右。每年2次小保養+1次大保養大概就是500元。
5、安全保障
蔚來、理想都被「自燃」風波弄的焦頭爛額,就連老大哥特斯拉也難逃自燃的魔爪。許多消費者在看到這些事件後,因為本來就對純電動汽車保持懷疑態度,此時更加嚇退了一批持幣觀望的人群。
不管是哪個品牌的自燃現象,官方都給予了解釋。基本上可以說清與技術設計是無關的,這一點可以給予純電動汽車一些信心。假如存在風險,車企會召回相關車輛。例如力帆汽車決定對2017年12月1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生產的部分力帆650EV300純電動車進行召回。
其實燃油車的自燃事件比純電動汽車多,但是人們往往注意到想要注意的。對新興事物本身就抱以更嚴苛的態度,自然就會對於這樣的事件更加敏感。不過生命是基於一切的前提保障,不管是燃油車還是電動車,必須在安全性能上嚴格規范設計,這一點的確不能算是消費者的小題大做。
綜上所述,電動汽車並非那麼的不堪。相反,越來越多的城市人群願意相信這個未來汽車市場的主導者。至於網上甚囂塵上的言論,大夥兒應該理性分析看待。誠然,中國電動車市場的起步較晚,還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國內造車新秀們也不容易,頂著巨大的壓力,消耗著大量的資金維持運轉。技術上在努力追趕,優惠福利上也不負於消費者。如果這時候底下的人毫無憑據的散播「新能源汽車誰買誰後悔」的觀點,就是不給自己國家的產品一丁點兒的機會。選擇自由、言論自由,這些都應該在正確的三觀之下。
下一篇:
純電動汽車什麼牌子好?中國十大電動車排名
9. 比亞迪6月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創歷史新高,意味著什麼
對於汽車而言,在目前的汽車市場發展之下,很多人在挑選汽車的時候可能會格外考慮一下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也是比較可觀,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在未來也是非常有增長的趨勢,而比亞迪作為新能源汽車中實力比較強大的車企,新能源汽車的月份銷售量也已經再次創下了歷史中的新高,那麼這樣的數據究竟意味著什麼呢?
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也就表明了未來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上的發展必將會領先其他企業,成為新能源汽車市場上的比較具有實力的企業,這也是非常有可能的事情,畢竟它的銷售額在所有新能源汽車中屬於比突出且顯眼的。
10. 6月上市新能源車盤點!這5款關注度最高
從近兩年的汽車發展趨勢來看,未來是新能源車的市場,我們不妨把關注度放在6月份即將上市的新車中,看一看上市的新車有哪些變化趨勢。根據兵哥目前了解的情況,6月份有多款重磅新能源汽車上市,下面5款關注度最高。
新款唐EV
上市時間:6月1日
動力方面,新車將會提供純電版、增程版和氫電版,不過從目前市場表現來看,依然以純電版、增程版為主。續航方面,新車CLTC標准續航最長達700公里。以性能為主的版本最大功率為190kW,對於這樣一款全新平台打造的純電動車,你期待嗎?
寫到最後,6月份即將有多款新車上市,其中新能源車的佔比非常高,例如上面介紹的5款重磅新能源車,哪一款是你的菜?不妨和大家討論一下。
【本文來自易車號作者愛車兵團,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易車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