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配件產業市場分析
A. 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現狀是怎樣的
B. 新能源的發展前景怎麼樣
你好,中國新能源光伏發電新能源行業前景非常的好!
在最近召開的十四五計劃會議中,明確出要:「推進能源革命」、「構建生態文明體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和「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等要求,為能源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指明了方向。
而光伏發電光技術降本空間大、技術進步快、產業化確定性強,是未來主要發展的低成本節能發電方式之一。
未來,我國很多城市農村家庭房屋、建築的屋頂都會安裝光伏電站,來推動清潔能源產業的發展。
按照我國2050年近零排放,深度脫碳的願景目標,「十四五」能源轉型的步伐還需要進一步的加快。大家可以看到,煤電基本要關門了,煤炭提前達峰是大概率的事件。另外,我們要力保非化石能源佔比不低於20%的比例,是非常關鍵的一個指標,風電和光伏就要擔當主力了。光伏發電在「十四五」期間,至少要新增2.5億千瓦,要達到累計裝機5億千瓦。這樣我們才能為2030年光伏累計不少於8億千瓦,實現25%的非化石能源打下基礎,進而再一步實現到2030年和2050年非化石能源佔到35%和70%的高比例目標。所以我們要堅信並且看見光伏發電將成為未來最重要的發電電源。
所謂,新能源光伏發電的發展前景非常好!
而且,國家在推動光伏發電普及上,每年都會有補貼政策發布。
2020年3月10日,國家能源局發布文件《關於2020年風電、光伏發電項目建設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了2020年度新建光伏發電項目補貼預算總額度為15億元。其中:5億元用於戶用光伏,補貼競價項目(包括集中式光伏電站和工商業分布式光伏項目)按10億元補貼總額組織項目建設。即是戶用補貼總額為5億元,工商業與地面競價項目位10億元。
2020年4月2日,國家發改委共同發布權威文件,明確說明裡2020年光伏補貼政策。明確到:納入2020年財政補貼規模的戶用分布式光伏全發電量補貼標准調整為每千瓦時0.08元。即是,戶用電站每發一度電的補貼是0.08元。
由這兩個政策可以得出,2020年的戶用補貼規模為:
按照戶用光伏總補貼額度5億元、年利用小時數1000小時和國家有關價格政策測算,並按照50萬千瓦區間向下取整確定。
當戶用光伏度電補貼強度為每千瓦時0.08元時,5億元÷1000小時÷0.08元/千瓦時=625萬千瓦。向下取整為600萬千瓦。即6GW。即是2020年可納入補貼的容量為6GW。
根據國家能源局的解讀,2020年納入規模的戶用項目為:2020年1月1日~並網截止日。需要重點強調是:國家不允許提前搶戶用指標,先建先得的行為。
所以,整個資本市場和社會對新能源發展非常看好,值得期待!
C. 什麼叫新能源汽車新能源行業的發展怎麼樣
2019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分析:補貼持續退坡,「雙積分」政策拉動產業鏈發展
補貼逐步退出將引導行業進入市場化有序競爭
多家新能源產業鏈企業披露了2018年業績預告,新能源客車、電機電控等相關企業利潤大幅下滑。分析人士指出,電機電控、負極材料、電解液等環節出現產能過剩或產品同質化現象,未來競爭將進一步加劇。報告分析認為,新能源汽車產業正經歷由慢到快、由量到質的關鍵爬坡期,2020年後即將迎來補貼退出後的平價時代。補貼逐步退出將引導新能源汽車行業進入市場化有序競爭。
2018年全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均突破120萬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12月新能源汽車產量為21.4萬輛,銷量為22.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3.4%和38.2%。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7.7萬輛和19.2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7.2%和33.5%;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6萬輛和3.2萬輛,同比分別增長78%和67.9%。
累計方面,2018年全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27萬輛和125.6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59.9%和61.7%。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8.6萬輛和98.4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47.9%和50.8%;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8.3萬輛和27.1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22%和118%;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均完成1527輛。
2018年1-12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統計及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市場競爭加劇
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包括整車、三電(電池、電機、電控)、電池材料、上游資源以及鋰電設備、充電設施環節。
寒銳鈷業預計,2018年歸屬於股東凈利潤比上年增長56%-67%。對於業績大幅上升的主要原因,公司表示,三元鋰電池市場需求量加大,鈷產品銷售量、價齊升。此外,公司募投項目產能進一步釋放,帶動產銷量增長。
中通客車預計,2018年歸屬母公司凈利潤為2500萬元至3750萬元,下降80.39%至86.93%。公司表示,2018年經營業績同比大幅下降,主要是新能源客車補貼政策持續退坡,公司銷售收入下降。同時,新能源客車推廣補貼資金未到位造成公司融資費用增加。
藍海華騰預計,2018年歸屬股東凈利潤為2200萬元至3200萬元,較上年下降75.05%-82.85%。對於業績下滑的原因,公司表示,國內新能源商用車產銷量呈現負增長,行業競爭加劇。公司新能源汽車產品訂單出現明顯下降;受整車廠商控製成本的影響,電動汽車電機控制器產品價格持續下降,而公司部分電子元器件原材料價格有所上升。
從目前情況看,電機電控、負極材料、電解液等環節都出現產能過剩或同質化現象,未來競爭進一步加劇。
上述報告分析指出,新能源汽車電機電控市場處於成長期,製造商營收有望出現增長,但整體利潤率不樂觀。產品同質化、產能過剩和產業鏈中議價能力弱等因素導致電機電控廠商利潤下滑明顯;負極材料規模投資建設石墨化產能仍將持續,行業或出現產能過剩加劇,出現量增價降利減局面;鋰電設備淘汰和並購仍會繼續,由於行業發展初期不同鋰電設備供應商的客戶結構差別很大,小型設備供應商在客戶結構方面處於劣勢,鋰電設備環節的集中度將提升;充電樁產品同質化嚴重,近幾年無技術革新的背景下,充電樁製造商將面臨激烈競爭。
補貼持續退坡,市場份額有望持續集中
經過近十年的發展,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已發展至千億級產值,2017年產銷達80萬輛,同比增長超過50%,2018年前11月已突破百萬輛。作為中國製造2025方針的核心焦點,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正經歷由慢到快、由量到質的關鍵爬坡期,2020年後即將迎來補貼退出後的平價時代。
報告數據預計2018年-2020年,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將分別達到110萬、160萬和210萬輛,動力電池裝機量將分別達到50GWh、79GWh和110GWh。動力電池價格下降、電動車續航里程持續提升,將拉動單車帶電量提升。隨著國家補貼政策對電池能量密度要求的持續提升,行業「領頭羊」表現出顯著技術競爭力,研發投入規模優勢凸顯,市場份額有望持續集中。
此外,補貼逐步退出將引導新能源汽車行業進入市場化有序競爭,預計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將繼續退坡。預計高續航、高能量密度車型將獲更強的支持力度。
2018年7月初,中國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管理平台上線,乘用車企業「雙積分」交易正式啟動。
「雙積分」政策核心是從供給端促進純電動車的普及。目前「雙積分」政策規定的比例對於現階段車企來講,無論是自主品牌還是合資品牌,在不外購積分的情況下,基本都可以在2019年-2020年通過雙積分考核要求。不排除未來政策會從供給端繼續施加壓力,提高「雙積分」政策新能源積分比例,倒逼車企進一步加大對新能源產品的投入,拉動產業鏈發展。
D. 2020年汽車配件行業前景如何
一、理由一:國內乘用車需求復甦提供零部件盈利好轉的基本土壤
智研咨詢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市場深度監測及營銷渠道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20-2021年認為國內乘用車將景氣逐步向上,核心三大支撐點:1)未來10年中國乘用車消費遠沒到零增長時代,「經濟韌性+全面放開二胎+個性化消費」推動下銷量同比增速中樞或 3%,銷量峰值或出現在3000萬輛。2)購置稅補貼帶來的透支效應經過 2018-2019 年調整已反應充分,且從微觀交強險數據可見 2019 年 11-12 月份傳統車同比銷量已結束近 2年負增長實現持續轉正。3)全國依然有 18 個省/市汽車千人保有量低於平均值 144 輛,且以三四五線城市為主,未來汽車消費潛力依然較大。基於以上,預計 2020-2021年乘用車需求有望逐步回升至2018年水平(復合增速 4%)。
2020-2021年國內乘用車需求有望逐步回升至2018年水平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三、理由三:5G 商用加速智能網聯推進帶來新增市場空間
智能與網聯相伴相生,兩者將共同推進人類通往自動駕駛的長遠未來。實現自動駕駛理論上存在兩種技術路徑:
1)車輛本身實現高度智能化能應變各種的環境條件。2)車與車、車與交通的聯網,通過智慧交通規劃實現無人駕駛。ADAS 和 V2X 分別是實現這兩種技術路徑的基礎所在,這兩者也是我們通常所討論的汽車新四化的智能/網聯。
提高效率+提高安全是無人駕駛對於整個社會提供的價值所在。智能和網聯是真正實現汽車變成移動數據終端的兩大推手,所創造整個市場空間(硬體+大數據)是萬億級別。國內 ADAS 行業規模 2019 年超過 150 億元,2021 年超過 400億元。全球 ADAS 行業規模 2025 年超過 2000 億元。
E. 新能源汽車零件行業前景發展怎麼樣
新能源專業,挺好的!
主要教學內容為新能源汽車技術的車輛運行原理、日常保養及檢測、車輛維修等,使得學生從根源上了解並掌握新能源汽車的相關技術。在實操教學中,採用比亞迪、江淮、眾泰等國內市場主流新能源車型,從而保障了技術與市場的貼合性,極大提升了學生進入市場後的適應力,縮短了從學生到技術員工的轉變時長。
畢業後,學生則可以從事新能源版汽車的養護、檢測、維修、鈑金、美容等全系列技術工作,使得學生的就業選擇面更為廣泛。而新能源汽車屬於新興技術產業,學生所選擇的企業也將是更為高品質的汽車企業。科技的發展、環保理念的不斷升級和推廣,傳統汽車行業將面臨向新能源汽車的轉型。作為從事汽車技術人才培養的職業院校,也必須順應行權業變化,在人才培養上進行轉型
F. 新能源汽車現在前景怎麼樣
新能源汽車早在19世紀就登上了歷史舞台,後來隨著內燃機的發展,新能源汽車逐漸被淘汰,20世紀60年代隨著石油危機以及環境污染等問題,新能源汽車重新登上舞台並且重新成為時代的寵兒。
目前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全球汽車行業發展的趨勢。美國、歐洲等國家和地區紛紛出台政策和措施促進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經過全球各國的努力,全球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呈上漲趨勢。
目前國內新能源汽車行業主要上市企業有:比亞迪(002594)、吉利控股(00175.HK)、上汽集團(600104)、廣汽集團(601238)、北汽藍谷(600733)、長安汽車(000625)等。
本文核心數據:新能源汽車銷量、各國新能源汽車業務佔比
1、新能源汽車重新登上歷史舞台
新能源純電動汽車早在19世紀初就開始出現在世界舞台,隨後隨著內燃機的發展,新能源純電動汽車逐漸退出歷史舞台;20世紀60年代後,隨著石油危機的爆發人們重新開始使用新能源汽車,但電池技術滯後仍然困擾著全球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
21世紀後,隨著技術的進步,人們在電池技術方面有了新的突破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如今,特斯拉等新能源汽車技術基本成熟,新能源乘用車也開始走進尋常百姓家。
—— 更多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G. 新能源汽車,現在市場有多大
1、新能源汽車行業分類情況
新能源汽車,是指採用新型動力系統,完全或者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驅動的汽車,包括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增程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等。
——更多數據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H.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前景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前景是:
新能源汽車雖然有不小的銷量,但與傳統汽車的銷量相比,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這主要與用戶對新能源汽車的接受能力與新能源汽車自身的質量有關。用戶對於汽車的需要都是為了給日常生活帶來方便,而不是為了接受新事物以至於影響到日常生活的使用。
因此,未來若想打開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提高銷量,必須要進一步改加強對能源汽車的研究,改進自身的技術,攻克技術難題,使新能源汽車的優越性與便利性超過傳統汽車,更具性價比。首先,必須要改進的是新能源的電池續航能力。
電池作為新能源汽車最重要的配件,擔負著汽車的動力問題。目前新能源汽車採用的電池的續航能力普遍不強,應該進一步推進鋰電池的使用,因為鋰電池與其他電池相比,它的質量好、耗能低、使用時間長、對環境的污染也較小。
還要減少新能源汽車自身的重量,重量越小,耗能越低,續航能力也越強。其次,技術上還要開發出一套適合新能源汽車的管控系統。這套系統可以管理汽車的電池充電、換電,就如手機一樣,可以實時掌握電池的使用情況,智能化管理汽車的動力系統,使汽車更具安全性與靈活性。
還要充分利用先進的互聯網技術,將汽車的使用與互聯網聯結,用戶可以通過網路實時了解汽車各項的使用情況,在汽車發生故障時,還可以利用互聯網及時修復,使汽車的使用充滿更多的便利。這樣可以提高用戶對新能源汽車的體驗感,進而提高接受度。
I. 新能源汽車未來市場怎麼樣
近年來,在一攬子扶持政策的培育下,我國新能源汽車技術不斷進步、市場認可度持續提升,並在2020年實現逆勢增長。但當前行業仍處於政策和市場雙驅動階段,如何突破一系列「卡脖子」難題,真正對燃油車形成替代優勢,進而完全實現市場化,成為未來五年必須解決的問題。
2020年,新能源汽車產業經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沖擊,逆勢而上,在規模和質量上都交出了亮麗答卷。行業也由政策驅動,進入市場和政策雙驅動的新階段。
「未來5年,將是全球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加速期,也是實現新能源汽車完全市場化的攻堅期。」在日前召開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1)雲論壇上全國政協副主席萬鋼指出,進入新階段,新能源汽車的產品和服務,企業的戰略規劃、團隊建設等都將受到來自資本市場和商品市場的雙重關注,企業要更加謹慎前行,把握住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