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新能源汽車招聘
⑴ 新能源汽車技術的就業方向以及工資
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人才約17萬,預計到2020年人才需求在85萬人左右,屆時將面臨68萬人左右的缺口。新能源汽車行業前景可觀,勢必將造就一批熱門就業崗位。
新能源汽車技術就業前景
1、新能源汽車專業就業前景光明
當前,我國正在貫徹「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發展戰略,國家對新能源汽車實施重點扶持政策。
目前國家財政扶持節能減排,促進了新能源產業加速發展,並且已成為新一輪汽車促銷的亮點。
隨著油價不斷攀升,能源與環保問題日益突出,新能源汽車無疑會成為未來汽車的發展方向。因此,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所培養的人才定然是未來的稀缺人才。
2、新能源汽車專業畢業生就業途徑比較廣
新能源汽車專業畢業生可以通過競聘,做新能源汽車公司的技術人員;也可以到4S店做新能源汽車的維修技師;還可以通過自主創業實現就業。
就業方向:新能源汽車部件總成及整車試制崗位;新能源汽車裝配、調整、性能測試、質量檢驗等崗位;新能源汽車的技術維修崗位。
⑵ 一汽解放青島汽車廠招聘普通院校的本科生可靠嗎
如果你吃不了苦的話不建議去,下車間要看你是不是真的有能力,真有能力的話也許半年也許一年,有機會就可以進科室,沒有能力的話在車間里干三五年的大學生比比皆是
⑶ 新能源汽車人才缺口大嗎
伴隨著行業的快速發展,新能源人才的競爭也開始白熱化,與此同時也產生內了大量與新能源汽車相容關的人才需求。特別對於三電人才、無人駕駛人才、智能車聯網人才的需求最為急迫。從全國招聘網站上也可以看到新能源車企對於以上人才招聘數量的劇增。
⑷ 回不去的內燃機時光,到不了的新能源彼岸|轉型有坑
「從躊躇滿志到萬念俱灰,這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吉林大學汽車工程學院預開發班的李同學萬萬沒想到,早已經把自己當成一汽-大眾一員的他,還沒上崗就「失業」了。
遠在另一座城市的211高校車輛工程專業碩士陳同學也不得不面對著同樣的境遇,和一份欲哭無淚的春招「成績單」。他怎麼也想不到「投了近100份簡歷,參加18場面試,最後收到0個offer」這樣的遭遇會落到自己身上。
想不通的還有另一個問題,錄取分數線很高、就業率一直名列前茅的車輛工程專業,這種機械大類中的佼佼者,怎麼突然在一夜之間就不香了?要知道,2018年中國就業率最高的專業中,他們專業排名第二,入學幾乎就等於穩就業。
同濟大學汽車學院教授李理光無情地揭露行業的某些未來隱憂:「從高校的本科和研究生招生方面,報考發動機和內燃機專業的人數也在減少。這是一個可怕的現象,片面宣傳汽車的電動化,將影響未來人才的培養和走向。如果我國內燃機人才出現10年斷層,那麼我國工業將面臨垮掉的風險,這將會給汽車產業造成致命打擊。」
以技術而論,豐田有動力分流的THS,本田有串並聯電機的i-MMD,日產有串聯式的e-POWER,馬自達堅持高效率的內燃機的SKYACTIV-X動力。而我們的自主品牌年產上千萬輛汽車卻沒有發展出具有特色的技術路線,這與我們的汽車大國地位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相符合,也會制約我們的長遠發展。
汽車相關專業畢業生的就業難題宣告著眼前真實的困境,這樣的痛楚短期內還將持續撕扯,並投射在一個個鮮活的個體身上。然而,這只是眼下的困境,高校教育對傳統汽車技術專業的放棄,未來很可能令整個行業面臨著更深、且無法彌合的傷痛。
本文節選自《汽車公社》雜志6月刊封面故事。
文/鄭文
---------------------------------------------------------------------------
【微信搜索「汽車公社」、「一句話點評」關注微信公眾號,或登錄《每日汽車》新聞網了解更多行業資訊。】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⑸ 新能源汽車就業方向
1.新能源汽車專業的人才稀缺。雖然我國的新能源汽車技術發展迅速,各種品牌的新能源汽車不斷涌現,但我國的新能源汽車技術與世界領先技術仍有較大差距,還有很多技術改進和研究要做;另外,我國正在貫徹「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發展戰略,國家財政對新能源汽車技術的投入較大,因而促進了該產業加速發展;從而,在未來幾年的發展中,該行業對新能源汽車專業的人才需求量較大,該專業人才就業比較容易;
2.新能源汽車專業就業面很廣。從該專業的課程體系可以看出,該專業不僅需要學習新能源汽車知識,還需要學習現代汽車的基礎知識,因而其就業范圍很廣。一般可以從事新能源汽車製造,新能源汽車機電維護,新能源汽車性能測試,新能源汽車新技術培訓,新能源汽車維修業務接待,新能源汽車銷售、新能源汽車調試,新能源維護技術主管,質量檢驗員、新能源汽車的生產和維護管理,新能源汽車服務企業的運營和管理等。根據一家企業的招聘負責人介紹,目前中國大約有17萬左右新能源汽車人才。據估計,到2021年,該專業人才需求將達到85萬左右,實際短缺68萬左右,因而該產業的發展前景是光明的。從相關統計數據也可以看出,該專業的薪資待遇也一直處於中等偏上水平;
還要看到,我國的新能源汽車在製造、專利、電池管理、續行里程等方面仍與國際先進技術有較大差距,新能源汽車專業人才還有很多事要做,祝願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越來越好。
⑹ 現在新能源汽車維修,工資多少錢一個月
1、首先,這個也要分地區,不同地區薪資差別還是有的,維修工也分等級,大中小工,取決於你的工作經驗。一般出徒之後2000左右,有了3,5年的經驗一般都能到5000左右(中端品牌)
2、4S站的技師維修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都要經過嚴格的考核,工作相當辛苦,每周大多隻有一天休息,拿到5000元以上的,幾乎每天8小時不休息的修車。(4s站按工時費拿獎金,多勞多得、不勞不得。)
3、能進4S店最好!收入有保障,福利好。但是,進4S店需要考試,而且4S店招修車工人比較少,很多都是師父自己找的人,然後帶徒弟修,也象你說的那樣,要實習個一年多的。但是,如果你有經驗,或者以前常修某種車,那會容易一些。另外需要做提示的話,就是越高檔的車,越容易修,工資也越高。
4、可以去汽車4S店招聘網了解一下維修工的待遇和要求。不同公司不同品牌待遇還是有差別的。多看看心裡也還有個底。
僅供參考啊!希望對你有幫助。
⑺ 有的招聘新能源汽車司機是真的嗎
自己的車,自己的人,沒有保底。就是給你固定貨源,看你自己怎麼拉。12000一個月真心不多,高的18000的也有。八小時上班制,所以沒必要騙。
⑻ 新能源汽車需要哪些人才
隨著國內經濟的蓬勃發展,新能源汽車行業也是異軍突起。據統計17年全國各車企宣布投資建設的新能源汽車整車項目就有70多個,計劃投資也已達到4500億元。新能源汽車產業也進入了「井噴時代」。隨著新能源項目的不斷增加,政府也實行了許多的優惠政策,聯合推動了全國車企的共同發展。
伴隨著行業的快速發展,新能源人才的競爭也開始白熱化,與此同時也產生了大量與新能源汽車相關的人才需求。特別對於三電人才、無人駕駛人才、智能車聯網人才的需求最為急迫。從全國招聘網站上也可以看到新能源車企對於以上人才招聘數量的劇增。
如果從人才儲備的角度來看,我們除了可以關注新能源車企現有人才外,還可將范圍擴大到:傳統車企、汽車零部件、汽車設計院等汽車行業上下游的企業。從職位類別來看,新能源汽車所關注的人才分為:1、新能源汽車專屬人才2、傳統車通用技術型人才。
另外,對於新能源汽車人才招聘還存在一個難點那就是「跨界」。隨著經濟的發展,無論對於IT行業、金融行業還是傳統製造業」復合型人才」已經成為行業的新寵。新能源汽車對於人才的「跨界」指的是:
一、跨越行業界限
隨著新興技術的不斷興起,復合型人才成了目前許多行業關注的焦點,「復合型人才」可分為二大類:
1.技術復合型:指擁有兩種以上專業技術的人才。(如大數據人才、AI人才)
2.技能復合型:指項目管理類人才,既要有專業技能,也要同時有團隊管理經驗。
二、跨越地域
根據調查顯示,華東區域聚集了較多的汽車行業人才,而新能源人才的聚集地為華南。整車類企業人才以北京、上海為主。相比之下,新能源車企的分布更為集中,深圳作為一線城市,聚集了1/3的新能源整車人才。隨著現有交通工具的普及,許多的三四線城市人才也開始流入一二線城市。
三、跨越國界
隨著無人駕駛、車聯網的不斷興起,車企對於稀缺人才的規劃已放眼國外。越來越多的國內車企已經開始從海外吸納高精尖技術人才。像底特律、舊金山、伯明翰、斯圖加特等地成為目前招聘人才的熱點區域。
作為汽車行業的獵頭顧問,我們不能固步自封,應該明白時代在發展,傳統汽車行業正在劇變,應時刻緊跟時代發展的腳步,深入了解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方向,了解客戶的核心痛點與未來發展需求,才能更好的為客戶甄選優質人才,從而更好地助力汽車製造業的升級轉型。
⑼ 青島一汽解放為什麼不直招
有一個黑中介 打著一汽人才儲備中心的旗號創建的一汽產業班到各個技校去招聘應屆生,一個中年男的叫閆久紅還帶著一個女秘書,那時候到我們學校去招聘,當我們來到青島後沒讓我們直接到李滄區的一汽解放汽車廠而是把我們安排到了即墨的一個鍋爐廠 回頭告訴我們如果想直接進一汽需要交900塊錢才能進去,而且還得交工作服服裝押金等等得一千多塊錢,不然就得在那個鍋爐廠工作半年等拿到畢業證再去一汽,鍋爐廠工作很辛苦各方面待遇都很差,去到後先讓我們簽了合同以至於在那裡待了一個星期後想走都很困難,在最後我們都准備回家的時候還是學校老師來到青島親自找到一汽解放人力資源部的領導把我們帶進了汽車廠,進來後了解了一下 要是進入一汽解放汽車廠不需要繳納任何費用除了在西廠宿舍這邊有50塊錢的押金 如果辭職不幹還退給你,其他沒有任何費用如果有收取費用的都是黑中介望廣大應聘者小心!
⑽ 新能源汽車專業發展哪塊人才緊缺
伴隨著行業的快速發展,新能源人才的競爭也開始白熱化,與此同時也產生了大量與新能源汽車相關的人才需求。特別對於三電人才、無人駕駛人才、智能車聯網人才的需求最為急迫。從全國招聘網站上也可以看到新能源車企對於以上人才招聘數量的劇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