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汽車 » 新能源汽車展外部宏環境

新能源汽車展外部宏環境

發布時間: 2022-08-22 04:05:51

新能源汽車發展前景怎樣

從專業的角度上來分析,前景是非常樂觀的,我聽過專家講座,據說在未來十年,新能源汽車會取代傳統燃料汽車。
主要是在能源上,環保上
如有幫助請採納

㈡ 新能源電動汽車未來發展前景如何

新能源汽車發展前景可期,將成為引領我國新一輪工業革命的標桿行業,而實現新能源汽車的產業化發展需盡快擺脫補貼依賴,實現政府和市場雙輪驅動,在政府穩定的政策預期引導下激發市場內生動力。
汽車製造的未來方向是綠色發展,『中國製造2025』中明確提出,新能源汽車將是國家發展汽車產業的關鍵,燃料汽車、節能汽車、智能互聯網汽車,都將迎來重大發展機遇。
今日陽光新能源電動汽車,在新能源汽車產業日漸興盛的大環境下迎來巨大發展契機,將成為低速、近距離代步交通工具中的新生力量。

㈢ 新能源汽車職業環境分析

一、市場環境分析
宏觀環境分析
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已經作為國家發展戰略,有利於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
政治因素:
1、 中國產業轉型、培育新的增長點,發展新能源汽車上升為國家戰略;
2、 中央及各省市從產業規劃、財政補貼、稅收減免、行業管理及充電設施建設等方面進行全方位支持。
經濟因素:
1、2015年,中國車市增速明顯放緩,且中國的汽車產業落後於發達國家,發展新能源汽車是中國汽車重塑產業結構,實現彎道超車的契機;
2、新能源汽車的經濟性,利於普及。
社會因素:
1、2015年中國石油對外依賴達到60.6%,二氧化碳排放量居全球首位,節約能源,減少污染意識日益深入人心;
2、80、90後逐漸成為消費主力,對新能源汽車接受程度更高;
3、社會人口基數大,人口紅利當前仍具有效用。
技術因素:
1、 電池、電機及電控核心技術取得突破性成果;
2、 相比於燃油汽車,新能源汽車發動機的技術壁壘較低,中國與汽車工業發達國家處於同一起跑線;
3、 中國車聯網技術發展迅速。

新能源汽車發展促進及阻礙因素
促進因素:
1、 政策利好:中央及地方從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財政補貼、稅收減免等方面頻頻出台扶持政策;部分城市對傳統能源汽車採取限行限購政策,對新能源汽車降低牌照獲取門檻。
2、 用戶認可度提升:80/90後作為消費主力,對兼具有經濟性與環保性新能源汽車持歡迎態度,隨著相關技術升級,消費者認可度逐漸提高。
3、 商業模式創新:各大車企及汽車經銷商不斷創新商業模式,出現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以租代售等模式,加速了新能源汽車的普及。
4、 汽車能源清潔度提升:相比於傳統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在汽車能源清潔度方面有所提升,有利於緩解大氣污染。
阻礙因素:
1、 充電基礎設施落後:截止2015年年底,我國新能源汽車與充電設施配比為11.78:1,車樁配比不協調,用戶充電不方便,阻礙新能源汽車的進一步普及;
2、 電池技術不成熟:現階段,中國的電池技術水平不成熟,新能源汽車續航里程低,限制其進一步推廣;
3、 行業秩序待規范:現階段,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在騙補貼、質量差等不規范行為,行業亟待進一步規范。

二、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路線
1、 探索期,2001-2014,主要依靠政府政策推動
(1)2001年,新能源汽車研究項目被列入國家「十五」期間「863」重大科技課題;
(2)2007年,國家發改委公布《新能源汽車生產准入管理規則》;
(3)2009年,國家發布《關於開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試點工作的通知》;
(4)2010年,國家公布《關於開展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的通知》;
(5)2014年,國務院發布《關於免徵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的公告》,宣布截止2017年底免徵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
2、啟動期,2015-2020,主要推動力仍在政府
(1)2015年,發改委發布《關於加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建設「互聯網+充電基礎設施」產業生態體系;
(2)2016年,國家「十三五」規劃提出到2020年,累計產銷500萬輛電動汽車的目標;2016年9月,財政部公布新能源汽車廠商騙補名單,並予以嚴懲;
(3)2017年起,新能源汽車將進一步在營運車輛中得到普及,並繼續滲透私家車領域。同時,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將加快與互聯網結合。
3、高速發展及應用成熟期,2021年開始,新能源汽車將迎來告訴發展期

㈣ 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簡單概述

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現狀
1.缺乏核心技術、技術瓶頸有待進一步突破
當前,我國的新能源汽車領域缺乏核心技術,新能源汽車的主要發展方向是電動車,在混合動力技術方面與國外差距甚大[4]。由於技術創新能力弱,關鍵技術瓶頸無法克服,使得電池造價太高,可靠性也落後於國外企業。此外,我國新能源汽車的關鍵技術、部件的成本也比較高,我國的新能源汽車中電池成本占整車成本的一半,導致了售價過高。
2.市場相對較少,需要進一步開發
目前,由於我國新能源汽車的價格較高,加之市場開發不足,技術方面也有待實現突破,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大家都知道,新能源汽車的價格要高於普通式的汽車,對消費者的吸引力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3產業化程度需要一個長期的發展過程
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化程度不高,由於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前景是十分廣闊的,故它的發展壯大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並且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離不開相關部門和產業之間的合作。由於經濟利益驅使,盡管國家對地方的新能源汽車有著一定的補貼政策,但是本地政府保護本地企業的利益,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新能源汽車的產業化發展[5]。鑒於這種情形,國家必須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進行統一的指導和管理,形成一種平衡發展機制。
四、促進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對策
當前,雖然我國在新能源汽車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我國新能源汽車正仍處於產業化發展的初期,特別是在新能源汽車的數量、技術等方面,與西方國家的差距仍然很大,還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闡述促進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對策。
1.需要政府扶持,加強引導
需要充分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要求出台相關的優惠政策,因為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一項長期性、可持續性的產業,需要政府各部門加強配套服務體系建設,營造良好的有利於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內外部環境[6]。再者,對於新引進的新能源汽車龍頭產業化企業,從貸款貼息、科技投入等方面使企業加快發展壯大。
2.提高消費者的消費意識
新能源汽車走入千家萬戶能否實現,關鍵要看市場及消費者願不願意購買。因此,除了物質刺激消費者使用新能源汽車外,還應加強對消費者進行新能源汽車基礎知識的普及,充分使環保意識和科學發展等觀念深入人心,這樣才能鼓勵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
3.提升技術標准,強化技術支撐
目前,雖然我國新能源汽車的標准體系已見雛形,但對於新能源汽車的動力方面尚未制訂和完善具體的技術標准。這就要求盡快建立各類型新能源汽車的產業技術標准,為大規模的推廣和應用提供有效的技術與產品支撐[7]。同時,要對新能源汽車的技術性、節能性、環保性等方面做好等級認證工作,這對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產業化發展能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4.搞好基礎建設體系
首先,要提供便利的新能源汽車全方位服務。這就需要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建設,要求政府與企業加大電網、維修站等一些基礎設施的建設,創造有利於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氛圍[8]。同時,企業應向市場投放消費者滿意與值得擁有的產品,促進示範聯動效應的形成,保障我國新能源汽車的快速健康發展。

㈤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前景及趨勢

未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趨勢將會大步前進,有望取代燃油汽車。

一、新能源汽車發展迅速,

據公開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3.69萬輛,同比增長140.7%;出口額11.02億美元,同比增長271.6%;純電動汽車出口2.15萬輛,增幅為136%;出口額3.63億美元,同比激增1122.9%。

二、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前景,

在能源和環保的壓力下,新能源汽車無疑將成為未來汽車的發展方向。如果新能源汽車得到快速發展,以2020年中國汽車保有量1.4億計算,可以節約石油3229萬噸,替代石油3110萬噸,節約和替代石油共6339萬噸,相當於將汽車用油需求削減22.7%。

結合中國的能源資源狀況和國際汽車技術的發展趨勢,預計到2025年後,中國普通汽油車占乘用車的保有量將僅佔50%左右,而先進柴油車、燃氣汽車、生物燃料汽車等新能源汽車將迅猛發展。

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建議:

1、目前新能源汽車市場尚處於發展初期,在行業標准和規范等方面還不夠完善,消費者對電動車的質量與安全問題還有更高期待。這也倒逼新能源汽車領域加速變革,實現行業的良性發展。

與此同時,也要加強高水平的國際開放合作,推動全球協同創新,讓中國和各國一起,共同推動建設清潔美麗世界。

2、促進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要強化創新驅動,瞄準技術制高點,企業要在個性化定製方面下功夫,推動品牌建設,要不斷優化產業發展環境,推動新能源汽車市場健康有序發展。

㈥ 新能源汽車就業環境分析

一、市場環境分析
宏觀環境分析
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已經作為國家發展戰略,有利於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
政治因素:
1、 中國產業轉型、培育新的增長點,發展新能源汽車上升為國家戰略;
2、 中央及各省市從產業規劃、財政補貼、稅收減免、行業管理及充電設施建設等方面進行全方位支持。
經濟因素:
1、2015年,中國車市增速明顯放緩,且中國的汽車產業落後於發達國家,發展新能源汽車是中國汽車重塑產業結構,實現彎道超車的契機;
2、新能源汽車的經濟性,利於普及。
社會因素:
1、2015年中國石油對外依賴達到60.6%,二氧化碳排放量居全球首位,節約能源,減少污染意識日益深入人心;
2、80、90後逐漸成為消費主力,對新能源汽車接受程度更高;
3、社會人口基數大,人口紅利當前仍具有效用。
技術因素:
1、 電池、電機及電控核心技術取得突破性成果;
2、 相比於燃油汽車,新能源汽車發動機的技術壁壘較低,中國與汽車工業發達國家處於同一起跑線;
3、 中國車聯網技術發展迅速。

新能源汽車發展促進及阻礙因素
促進因素:
1、 政策利好:中央及地方從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財政補貼、稅收減免等方面頻頻出台扶持政策;部分城市對傳統能源汽車採取限行限購政策,對新能源汽車降低牌照獲取門檻。
2、 用戶認可度提升:80/90後作為消費主力,對兼具有經濟性與環保性新能源汽車持歡迎態度,隨著相關技術升級,消費者認可度逐漸提高。
3、 商業模式創新:各大車企及汽車經銷商不斷創新商業模式,出現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以租代售等模式,加速了新能源汽車的普及。
4、 汽車能源清潔度提升:相比於傳統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在汽車能源清潔度方面有所提升,有利於緩解大氣污染。
阻礙因素:
1、 充電基礎設施落後:截止2015年年底,我國新能源汽車與充電設施配比為11.78:1,車樁配比不協調,用戶充電不方便,阻礙新能源汽車的進一步普及;
2、 電池技術不成熟:現階段,中國的電池技術水平不成熟,新能源汽車續航里程低,限制其進一步推廣;
3、 行業秩序待規范:現階段,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在騙補貼、質量差等不規范行為,行業亟待進一步規范。

二、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路線
1、 探索期,2001-2014,主要依靠政府政策推動
(1)2001年,新能源汽車研究項目被列入國家「十五」期間「863」重大科技課題;
(2)2007年,國家發改委公布《新能源汽車生產准入管理規則》;
(3)2009年,國家發布《關於開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試點工作的通知》;
(4)2010年,國家公布《關於開展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的通知》;
(5)2014年,國務院發布《關於免徵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的公告》,宣布截止2017年底免徵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
2、啟動期,2015-2020,主要推動力仍在政府
(1)2015年,發改委發布《關於加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建設「互聯網+充電基礎設施」產業生態體系;
(2)2016年,國家「十三五」規劃提出到2020年,累計產銷500萬輛電動汽車的目標;2016年9月,財政部公布新能源汽車廠商騙補名單,並予以嚴懲;
(3)2017年起,新能源汽車將進一步在營運車輛中得到普及,並繼續滲透私家車領域。同時,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將加快與互聯網結合。
3、高速發展及應用成熟期,2021年開始,新能源汽車將迎來告訴發展期

㈦ 新能源汽車對環境的影響

「1、環境噪音明顯減小。 2、城市不易形成熱島效應,特別夏季。 3、交通順暢性會改善,得益於純電動汽車的穩定性和操作的平順性。 4、對空氣更是起到了很大的保護作用。

㈧ 奇瑞電動汽車營銷的宏觀環境有哪些

目前中國政府大力支持純電動和可外接充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發展,已出台及將出台的政策比較多,傾向性也很明顯。財政部等四部委2010年出台的《關於開展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的通知》裡面,明確指出僅對購買以上兩種汽車的車主給予新能源購車補貼。盛傳已久的新能源汽車發展十二五規劃據稱也將發展中心落在這兩個方面。這都是有利於電動汽車市場發展的利好消息,這其中呼聲最高,或者說是雷聲最響的就是奇瑞電動車。
但是目前中國發展純電動汽車的時機尚不完全成熟。一是受限於充電站等公共設施建設尚遠不成熟,二來囿於電池性能電動汽車本身的續駛里程短,都是讓國內車主對電動汽車望而卻步的因素。

㈨ 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政策環境是怎樣的

近幾年,我國政府出台了很多政策對新能源汽車發展給予支持和鼓勵。2014年中央對純電動汽車最高補貼為5.7萬元,雖然較2013年減少3000元,但是補貼力度依然較大。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最高補貼3.325萬元,新能源汽車還可以享有地方補貼和其他優惠政策。除了購車補貼之外,中央進一步強化對新能源汽車的政策扶持力度,決定自2014年9月1日至2017年底,對獲得許可在中國境內銷售的純電動以及符合條件的插電式(含增程式)混合動力、燃料電池三類車型,免徵車輛購置稅。此外,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財政補貼政策有望出台,總補貼規模或達千億元級別。整體來看,財政補貼持續到2020年,部分省市打破地方保護主義,新能源汽車不限購、公務車優先採購新能源汽車、購置稅的減免等一系列政策帶動了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大幅增長。但是除了政策扶持力度加大之外,制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根本性問題依然沒有得到明顯改善,且新能源汽車產業當前仍缺少來自消費者的自發需求,因此僅靠政策刺激無法取得長久發展。企業不應以獲取政策補貼為目的,應該發揮主動性,尋找行業發展的內生動力,擴大市場需求。

㈩ 新能源汽車的宏觀背景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和保有量近3年連續名列世界第一,產業總體保持較快增長。據相關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表現驚人,生產79.4萬輛,銷售77.7萬輛,同比增長53.8%和53.3%,分別占燃油汽車產銷量的2.74%和2.69%,高於2016年同期產銷量佔比1.21%和1.61%。截至2017年年底,新能源汽車保有量153萬輛,占總汽車保有總量2.17億輛的0.7%。可以看出,近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總體保持較快發展,2017年成績更加突出;但與傳統汽車行業發展狀況相比,市場佔有率仍然很低,但增長趨勢顯著。
乘用車領域成為新能源汽車推廣的重要陣地。據汽車工業協會數據,2017年乘用車推廣57.9萬輛,占當期總銷量的74.5%。商用車推廣19.8萬輛,占當年總銷量的25.5%。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33.6萬輛,占當年新能源汽車推廣量的43.2%,較2015年私人購買佔比24.8%有較大幅度的提升。隨著社會新能源汽車環保效益認知的不斷提升,政府對新能源汽車購置稅免徵政策的實施,家庭消費者已成為新能源汽車銷售的主導力量。
汽車動力電池裝機電量不斷擴大。數據顯示,2017年動力電池裝機總電量約為36.4GWh,增長超過20%。從車輛細分類別來看,乘用車電池裝機電量約13.7GEh,同比增長50%;客車電池裝機電量約14.3GWh,同比下降10%;專用車電池裝機電量8.4GEh,同比增長165%。動力電池蓄電和安全保障技術進步為電動汽車培育競爭力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充電設施建設進展順利,新能源汽車續航更加便利。截至2017年,公共類充電樁約21.4萬個,其中交流充電樁約8.6萬個,直流電充電樁約6.1萬個,遍及全國各省市。私人專用充電樁23.1萬個,其中北上廣深充電設施建設位列前茅。截至2017年,新能源汽車和充電樁比約為3.43:1。新能源汽車產銷和充電樁設備建設相互促進,良性發展。
二、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發進展快,發展潛力大
中國從「十五規劃」開始發展新能源汽車,組織實施了「十五期間國家電動汽車重大科技專項」,重點開發汽車整車技術和關鍵零部件技術,期間推出了26項國家標准,累計796項國內外專利,經過多年努力,中國在電動汽車研發方面取得了巨大進展。公共平台技術方面,建立了新能源汽車標准體系和整車、電池、電機測試平台。整車技術方面,實現了純電動汽車續航、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的提高。燃料電池轎車採用「電—電混合」動力系統平台技術方案,實現了燃料電池城市客車在燃料電池和蓄電池混合動力、電動化底盤、整車控制等三大系統的應用和在燃料電池耐久性、氫氣安全性、整車燃料經濟性等三大技術領域均取得重要突破。
三、新能源汽車政府扶持力度大,市場創新能力強
新能源汽車生產技術水平低、市場空間小、投資風險大、技術研發期長、投資回報慢,在產業發展初期,離不開政府的大力扶持。在整車生產、推廣、充電設施建設和動力電池研發和運營方面持續獲得政府幫助。2010年國務院發布《關於加快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將新能源汽車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重點培育發展,2014年接連出台一系列配套補貼優惠政策,這些政策以車輛購置補貼為主,包括車輛購置稅減免、政府和公共機構采購、扶持性電價、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支持等,對新能源汽車行業進行全方位扶持。2016年中國政府頒布相關政策共277項。2017年政府又頒發多項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如關於《調整汽車貸款有關政策的通知》。
雖然我國新能源汽車起步晚,但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經過幾年的發展,已經取得了突出的成果,相關政策更加健全,技術研發制度更加成熟,市場發展穩定有序。基於環境保護、能源安全、建設工業強國的考慮,新能源汽車未來仍是我國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政府重點扶持的對象。而技術發展落後和充電設施欠缺仍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障礙,未來幾年,新能源汽車發展仍離不開政府扶持。在建設低碳、節能經濟的宏觀背景下,發展新能源汽車是大勢所趨,在未來必將拉動中國汽車產業技術革新和經濟增長。

熱點內容
寧波長城皮卡車價格 發布:2025-05-16 08:39:02 瀏覽:644
皮卡車可以裝多少貨限高多少錢 發布:2025-05-16 08:37:36 瀏覽:404
一晚一度電空調房車 發布:2025-05-16 08:36:46 瀏覽:234
綠寶石皮卡丘努力值 發布:2025-05-16 08:19:26 瀏覽:483
房車功能布局大揭秘 發布:2025-05-16 08:18:21 瀏覽:223
東莞長安商務車出租 發布:2025-05-16 07:36:52 瀏覽:496
伊濱考場皮卡科目三 發布:2025-05-16 07:24:21 瀏覽:630
福田皮卡薩普v原廠配件 發布:2025-05-16 07:23:46 瀏覽:276
江淮老款轎車價格及圖片及價格 發布:2025-05-16 06:47:11 瀏覽:774
自動擋汽車價格在10萬左右的車 發布:2025-05-16 06:09:06 瀏覽: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