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新能源汽車市值
❶ 劉宇:從北現「配角」轉戰北汽新能源,出局還是重任
如果沒有意外,劉宇要離開北京現代那個名不副實的C位了。6月9日,有媒體報道,北京現代常務副總經理劉宇將接替馬仿列出任北汽藍谷董事、經理,同時也將擔任北汽新能源黨委副書記、總經理的職務。
消息來得突然,卻又不難意料。60歲的馬仿列終究是沒有帶領北汽新能源走向他所謂的「一個又一個的勝利」,他以身體為由向北汽集團提出了辭職的請求,體面的離開了。而身為70後的劉宇,同樣也是處於事業「尷尬」期的劉宇,成為了可能性最大的繼任者。這也應該是他在北汽為自己掙得「顏面」的最後機會了。
扉旅汽車編輯就此事向劉宇進行求證,不過劉宇以出差為由並沒有做出回應。若此消息落定,劉宇將兜兜轉轉再次從合資回到自主,而北汽新能源的情況到現在為止並沒有得到改觀,那麼劉宇真的有能力帶領北汽新能源爬出泥潭嗎?
新生?
市場很殘酷。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更是。不管願不願意承認,在北京現代,劉宇很大程度上是被「傾軋」出局的。這個「紅人」多少有些成為往昔的感覺。在業內人士看來,劉宇已經到了其在北汽集團最緊張、也最緊急的關頭。
在北京現代,劉宇是不幸的,作為紅人出道的他,原本在北京現代理應穩居C位,但卻因為代表韓方的中國人向東平出任北京現代副總經理、銷售本部長而大煞風彩。
劉宇被碾壓似乎是有跡可循的,作為同樣在汽車市場的摸爬滾打的老兵,向東平的履歷似乎也比劉宇更光鮮一些,其曾任上汽大眾品牌營銷事業部執行總監兼銷售高級總監,?沃爾沃中國銷售公司執行副總經理,在就職現代汽車集團(中國)Vice President、北京現代副總經理、銷售本部長之前,位居天際汽車董事,首席營銷官(CMO)。而且同樣作為中國人,向東平對中國市場的了解也不遜色於劉宇,所以,劉宇在北京現代的「末路」來得有點快。
當然,這一切或許也是北汽集團層面對集團整體情況進行平衡的權宜之計。或者說,劉宇得以再次被委以重任,是北汽新能源也太想贏得馬仿列曾經設想的「勝利」了。
有業內人士分析稱,北汽集團層面讓劉宇回歸自主品牌,一方面希望他將自己合資的經驗帶回到北汽新能源,從而帶領北汽自主爬出泥潭;而另一方面,也是在給被「架空」的劉宇最後一次機會,看他是否有拳腳能夠施展出來。
6月3日,北京現代公布了自己的5月份成績單,這也應該是劉宇在任的最後一份成績單了。根據官方數據顯示,今年5月,北京現代單月銷量40,017輛,同比增長11%、環比增長18%。今年1-5月,北京現代終端銷量累計192,243輛。雖然單月的數據不足以證明什麼,但似乎有點回暖的跡象,然而,這種暫時出現的回暖卻也被市場解讀為向東平加入後的「成績」。輿論稱「自今年3月以來,實現終端銷量環比三連正增長。」而向東平正是3月入局。
即便劉宇在兩會期間還在為北京現代「奔走」,稱疫情倒逼北京現代對營銷模式等方面進行了多種形式的嘗試,這些嘗試和轉變都是為了拉近與用戶的距離。「未來,我們將繼續圍繞技術路線,以消費者體驗為主,讓大家親身去感受。」但現在市場不免疑問,說這些話的時候,劉宇料到自己在北京現代已經沒有「未來」了嗎?
無論是出局,還是被委以重任,對於劉宇而言,轉戰北汽新能源或許都是個不錯的選擇,至少從目前的情況看,沒有「傾軋」他的「掣肘」了。但也正因為如此,北汽新能源這一戰對於劉宇而言,顯得更加重要了。只有干好,才能新生。
那麼,北汽新能源的發展現狀,會讓劉宇的新生變成艱難求生嗎?
求生?
道盡途殫,負隅頑抗。無論是北京現代帶給劉宇的尷尬處境,還是北汽新能源那一片待清理的泥沼,都為劉宇的這次下注徒增些許悲涼感。
疫情之下,北汽新能源的已經暴露出嚴重的「動力不足」。北汽新能源的問題馬仿列沒有解決掉,劉宇就能嗎?
去年2月馬仿列剛剛上任之時,一定也以為自己可以在北汽新能源大展身手,卻不曾想自己只是成了一個企業發展長河中的「過渡」。6月8日晚間,北汽藍谷發布公告稱,馬仿列已向董事會提出辭去公司經理、董事等職務,並獲得批准,辭職報告自送達董事會之日起生效。與此同時,其將不再擔任北汽新能源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職務。
如果劉宇此番成為繼任者,那麼他應該清楚地了解北汽新能源這個不好翻身的現狀。自北汽新能源2018年9月27日借殼SST前鋒登陸A股市場後,問題就一點一點的擺在市場面前。二級市場上,上市首日,開盤報14.66元/股,總市值為318.76億元,到現在市場縮水近百億。2019年,為了保證公司的現金流,北汽藍谷共發行55億元的債券進行融資,截至2019年底,北汽藍谷的資產負債率為70.15%。
從盈利能力上看,政府補貼成了「救濟糧」。今年4月末北汽藍谷發布2019年報顯示,北汽藍谷2019年營業收入235億元,同比增長30%。公司歸母後凈利潤僅為9201萬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公司共虧空8.7億元,較之去年同期虧損7.2億元,虧損額有所增加。非經常性損益主要來源於補貼,2019年間,北汽藍谷新能源汽車業務共獲得41億元補貼,佔比達到18%。
而其2020年的一季度報告顯示,該公司在1-3月實現營業收入16.67億元,同比降低53.1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虧損4.31億元,凈利潤同比降低214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虧損4.77億元。
從銷量上看,2019年全年,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累計銷量為15.06萬輛,同比下降4.69%。2020年第一季度實現銷量9000輛,同比下降64.1%。4月銷量僅為585輛,去年同期為5009輛,下跌的幅度達到88.3%;4月北汽新能源車產量僅為432輛,較去年同期下降25.26%。
回到北汽新能源的「現實」,總結起來就是銷量一直處於暴跌狀態,盈利能力也是待解之謎。再加上作為上市公司,其在二級市場的表現也飽受投資者的質疑。按照前任馬仿列任期的2029發展計劃,還有1個目標、2大路徑、3大舉措以及4大體系待成。按規劃北汽新能源還將打造至少3個電動汽車專屬平台,開發10餘款新能源汽車產品系列,40餘款全新產品。很有可能,這個未了的「大業」就要落在劉宇的肩膀上了。
難題已經非常明顯了——當被「傾軋」出局的劉宇遇到了折戟沉沙般的北汽新能源,他們該如何相互成就?
對於劉宇而言,廢然而反顯然有失掌舵人的風范。事已至此,相信他也只能孤注一擲地去賭北汽新能源的「否極泰來」了。
【延伸閱讀】
《北京現代劉宇:C位變配角,轍亂旗靡?》詳見扉旅汽車網
《北汽新能源馬仿列:既倒狂瀾,如何力挽?》詳見扉旅汽車網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❷ 又一家新能源車企破產清算,你覺得它破產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杭州長江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江汽車”)已進入破產清算階段,目前長江汽車總部廠區里大部分員工都已離職,只有兩百多位負責乘用車生產的員工還照常上班,但手上為數不多的訂單完成後已沒有新訂單,所以這又是一家新能源車企申請破產清算,對於長江汽車破產的主要原因,我認為還是競爭太大,技術不行,沒有補貼所致。
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那麼是名副其實的第一梯隊,特斯拉是美國的品牌,在中國市場已經獨立創辦工廠,憑借自身技術,在價格高的情況下,銷量也還不錯,可以說這兩家新能源汽車企業,它都有自身硬實力。蔚來、小鵬、理想等新能源品牌,它的自身硬實力還有待觀察,但是從市值來看,它們比其他傳統車企還高,所以它們是有足夠的資金支撐,在不需要國家補貼的情況下,依然能夠好好生存,這也就是為什麼,同樣是新能源汽車品牌,沒有實力和亮點的長江汽車,它只能淪為破產的地步。
❸ 2019全球新能源車市成績單出爐:這10款車賣的最好
▲全球新能源車地區銷量分布表
據EV?sales數據顯示,中國仍然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市場,雖然下半年的銷量出現了六連跌,但由於上半年的持續增長,2019年,全球各個車企在中國仍售出了120萬輛新能源汽車,約佔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的55%。
另一個主要的新能源車消費市場則是歐洲,2019年全球各個車企在歐洲共售出了56.4萬輛新能源汽車。美國也是重要的新能源汽車消費市場,2019年全球各個車企在美國共售出了32.5萬輛新能源汽車。
加拿大地區的消費者對於新能源汽車的接受度也比較高,整個2019年,全球各個車企在加拿大地區共售出了5.1萬輛新能源汽車。
日本和韓國也是兩個比較重要的電動汽車消費市場,2019年,全球各個車企在日本地區共售出了4.4萬輛新能源汽車,在韓國則有3.4萬輛新能源汽車售出。
而澳大利亞、巴西、墨西哥、南非、新加坡等地區雖然也有電動汽車售出,但其銷售總量都比較小,對全球新能源車的總銷量影響並不算大。
結語:特斯拉已穩居世界新能源車企龍頭老大
2019年對於特斯拉來說是飛速發展的一年,這一年間特斯拉Model3的產量大幅攀升,上海工廠也順利投產,柏林工廠也在規劃之中,還發布了ModelY和Cybertruck。
除此之外,特斯拉的市值也在一路飆升,目前特斯拉的市值已經位居全球第二,僅次於豐田。
從銷量結果上來看,特斯拉也確實非常成功,2019年特斯拉在全球共售出了超過36萬輛電動汽車,比第二名多了將近14萬輛,銷量優勢非常明顯。
特斯拉能取得如此驚人的銷量跟特斯拉Model3的大賣分不開,特斯拉Model3年銷量達到了30萬輛,一款車的銷量超過了比亞迪的全年銷量。
目前,特斯拉上海工廠已經開始交付了,可以預見,未來特斯拉仍將會長時間占據世界新能源車企龍頭老大的位置。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❹ 北汽電動車和比亞迪哪個好
建議你選擇比亞迪,他就是做電池的
❺ 新能源汽車股票有哪些好股
一、寧德時代(300750):新能源車龍頭股。2月11日消息,寧德時代今年來漲幅下跌-16.1%,最新報489.99元,跌5.43%,成交額119.95億元。
為提升北汽新能源車型產品的市場綜合競爭力,寧德時代與北汽新能源成立聯合研發團隊,在新型動力電池包方面開展深入合作。
二、比亞迪(002594):新能源車龍頭股。2月11日收盤消息,比亞迪收盤於230.19元,跌4.14%。今年來漲幅下跌-17.73%,總市值為6701.16億元。
新能源車行業絕對龍頭,在國內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市場份額第一。
三、長安汽車:近5個交易日股價下跌0.85%,最高價為13.45元,總市值下跌了8.4億。
四、一汽解放:回顧近5個交易日,一汽解放有4天上漲。期間整體上漲2.06%,最高價為9.87元,最低價為9.42元,總成交量2969.15萬手。
五、中鼎股份:近5日中鼎股份股價下跌4.49%,總市值下跌了9.93億,當前市值為221.44億元。2022年股價下跌-12.04%。
【拓展資料】
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趨勢如何?
券商研報內容摘要如下:2022 年是電池結構創新實現全面應用元年。
1.2021 年以來各車企多款車型改版或新上CTP 電池包,憑借降本增效發揮對應車型價格優勢逐步擴大市場份額。
2.國內電池企業引領全球CTP 技術開發:2019 年以來寧德時代、比亞迪和蜂巢能源陸續公布了最近方案,將電芯直接集成至電池包,省去模組環節,有效將電池包空間利用率和能量密度提升20%~30%,同時儲備更加集成化的CTC 技術實現全球領先。
3.3.CTP技術通過降本增效對沖原材料價格上漲帶來的成本壓力,延續電池包平價趨勢。CTP 技術下電池包內模組結構件材料件顯著減少,直接降低電池包成本100 元/kwh。4.車企連續加快導入,滲透率放量拐點明顯:2021 年中國地區搭載CTP 技術電池包的滲透率為12.13%。從目前市場簽署的合作車型可以預計未來CTP 滲透率有望實現持續提升。
❻ 電動汽車會是未來發展趨勢嗎現在買電動汽車怎麼樣
電動汽車是未來的,發展的趨勢,其實根據現在電動汽車的發展來看的話,電動汽車將傳統的汽車行業可以講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甚至包括現在原有的傳統燃油車的整體的技術都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就拿國內的車企來說,長城奇瑞,吉利,北汽,長安,比亞迪等,這些都有自己的電動汽車,甚至是一些新勢力的加入。
電動汽車在使用的時候可以靠電力相對於普通的人為車來講,用車的成本要遠遠低於傳統燃油車的,雖然對於現階段而言,電動汽車處在起步的階段,但是隨著政府的補貼再加上新能源汽車在很多方面具有的優勢,對於日常有剛需,並且作為城市通勤的人來說,這些都是一個非常便利的福利。
但是隨著時間的發展,現在已經很少有人會再去懷念功能機了,這裡面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就是智能手機的功能太過強大,現在人的生活已經完全離不開智能手機了,第二個原因就是現在的手機電池和充電技術快速發展,目前手機電池動輒就超過4000毫安,中度使用兩天都沒有問題,而且目前很多智能手機廠商都推出了快充技術,目前最大的充電功率已經達到了65w,也就是說沖個十幾分鍾就足夠你用一整天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再也不會有人顧慮手機電量問題了。
❼ 中國純電動汽車的市場現狀
國家的補貼扶持一直以來是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重要推手,隨著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大幅退坡,純電動汽車(EV)普及正在踩下急剎車,2019年銷量減少4%,首次出現負增長,疊加疫情的沖擊,市場消費萎靡。為提振新能源汽車市場,補貼政策推遲至2022年底。但取消也只是時間的問題,未來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拼的必定是技術和產品實力。在特斯拉的沖擊下,內資企業迫切需要提升技術水平來提升其競爭力。
(一)純電動汽車發展概述
純電動汽車將是我國自主品牌彎道超車的絕好機會
以能源供給方式為依據新能源汽車主要分為純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以及燃料電池汽車。在電動化、智能化、共享化和網聯化,環保要求愈發嚴格的趨勢下,電動化是汽車未來發展的方向。近兩年隨著技術進步以及禁售燃油車等相關政策的推動,純電動更是成為各大車企研發的重點。
由於對環境影響相對傳統汽車較小,其前景被廣泛看好,但當前技術尚不成熟。主要原因是各種類別的蓄電池,普遍存在價格高、壽命短、外形尺寸和重量大、充電時間長等嚴重缺點。但是相對於傳統內燃機汽車行業來講,純電動汽車將是我國自主品牌彎道超車的絕好機會。
——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❽ 中國純電動汽車的市場現狀是怎樣
在南方等等有經濟補貼的地方。電動車汽車的後市場還是可以的。望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