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規劃
① 202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佔比20% 新能源將朝著哪些方向發展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以下簡稱《規劃》),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將達到汽車總銷量的20%,同時,財政將對新能源汽車的充電樁建設給予支持。除了這些,這份《規劃》對新能源汽車行業還做了哪些新的部署和規劃,一起來看看。
根據專業媒體的分析,未來5年中國的新能源汽車行業將迎來40%的復合增速,與之相關的鋰電池行業也將迎來大幅的增長,2019-2022年的復合增速將達到12.47%,最大市場容量達到402.6億元。
寫在最後:《規劃》的出台,既是對新能源汽車未來發展路徑的規劃,也是對新能源行業的有力支持,必將推動行業更快速的發展;對於消費者來說,在不遠的將來更多的人都能享受到新能源汽車帶來的方便和快捷。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② 新能源汽車的前景如何
家庭以便攜出行、自駕旅遊為目的的購車,都會帶動汽車行業的發展。提到新能源汽車,大家都已經非常熟悉了,尤其是在大城市,越來越多的人都會選購一輛新能源汽車作為自己的代步工具,既節能減排還能減少用車成本,所以很多車企為了搶占市場,都在爭先恐後的大力研發和生產新能源汽車。那麼,新能源汽車目前的產能如何呢?這樣的行為是否會讓新能源在汽車市場存在一定的風險呢?
第一,我們都知道新能源汽車是受到了國家的大力扶持,尤其是在前幾年,國家對於新能源汽車的政策補貼非常可觀,新能源汽車也的確出現了蓬勃的發展,尤其是在一二線城市,消費者對於新能源汽車的接受程度比較高,這些消費行為都促使了車企大力生產新能源汽車。然而,目前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出現退坡現象,很多消費者享受不到優惠,購車成本也就明顯增加,購買能力相應的也減弱了很多,所以新能源汽車在市場上的銷量也就沒前幾年那麼可觀,工廠自然也會出現了很多的庫存。
第二,新能源汽車的銷售存在很多限制,畢竟很多三四線城市或者農村,充電樁等設備都建設的不完善,包括一些售後服務都跟不上,所以導致這些區域的消費者對於新能源汽車的購買能力不足。很多車企為了打開這些區域的市場,做了很多努力,花費巨大,但效果甚微,必然也會導致產能過剩。
第三,雖然現在的新能源汽車因為一些政策的變動,甚至是一些硬體措施的不完善,導致市場上的新能源汽車廠家出現了產能過剩的情況,但是我們國家的新能源汽車跟很多國外的品牌都有很好的合作,不僅僅面向國內銷售,更重要的走向世界,同時還有共享汽車、新能源公交車、新能源計程車等項目的帶動,產能過剩的問題也會有一個很好的解決。
總而言之,新能源汽車的產能會受到文中提及的一些因素的影響,出現產能過剩的現象,但是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未來和前景依舊是大家關注的焦點,優勝略汰,對於一些自身條件過硬、實力較強的新能源汽車品牌,它們的未來依舊是具有優勢的。
③ 新《規劃》發布,明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路線
自2012年國務院發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以來,我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時也面臨著諸多問題。由此,11月2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為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向更高質量的發展提供更有力支撐。
在發布《2012年規劃》後,經過政府與行業企業的大力發展,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連續5年居全球第一。今年「金九銀十」已然結束,多家車企陸續公布10月份銷售數據,比亞迪公告顯示,10月份新能源汽車銷量23217輛,去年同期為12567輛,同比增長高達84.75%。蔚來汽車10月共交付了5055輛汽車,同比增長100.12%;理想ONE在10月交付3692輛,連續3個月刷新單月交付記錄;小鵬汽車10月新車交付3040輛,同比增長229%。從銷量看來新能源汽車已經進入穩定增長期。未來,《規劃》工作的落實將更加助力各大車企,給新能源汽車領域帶來新的機遇和新的挑戰,同時推動並完善新能源汽車與相關產業的融合與發展。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④ 國內新能源汽車發展現狀
新能源產銷規模翻倍
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售額佔全球新能源汽車銷售額的40.70%,僅比歐洲少3.1個百分點。2020年我國本土汽車製造企業比亞迪在全球范圍內銷售新能源汽車17.92萬輛,排全球第三位。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逐步發展,2014年我國開始出現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由此也開啟我國新能源汽車元年。2015年全國進入新能源汽車產業高速增長年,我國也在這一年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202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354.5萬輛,同比增長159.5%。
——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⑤ 2021年新能源汽車產量
354.5 萬輛。
根據中汽協數據,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量354.5 萬輛,同比增長160%;銷量352.1萬輛,同比增長158%,連續7年位居全球第一,累計推廣量已超過900萬輛。
⑥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
11月2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指出,以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汽車、燃料電池汽車為「三縱」,動力電池與管理系統、驅動電機與電力電子、網聯化與智能化技術為「三橫」,構建關鍵零部件技術供給體系。
《規劃》提出,鼓勵企業提高鋰、鎳、鈷、鉑等關鍵資源保障能力。建立健全動力電池模塊化標准體系,加快突破關鍵製造裝備,提高工藝水平和生產效率。完善動力電池回收、梯級利用和再資源化的循環利用體系,鼓勵共建共用回收渠道。建立健全動力電池運輸倉儲、維修保養、安全檢驗、退役退出、回收利用等環節管理制度,加強全生命周期監管。
將加強新能源汽車與電網(V2G)能量互動。加強高循環壽命動力電池技術攻關,推動小功率直流化技術應用。鼓勵地方開展V2G示範應用,統籌新能源汽車充放電、電力調度需求,綜合運用峰谷電價、新能源汽車充電優惠等政策,實現新能源汽車與電網能量高效互動,降低新能源汽車用電成本,提高電網調峰調頻、安全應急等響應能力。促進新能源汽車與可再生能源高效協同。推動新能源汽車與氣象、可再生能源電力預測預報系統信息共享與融合,統籌新能源汽車能源利用與風力發電、光伏發電協同調度,提升可再生能源應用比例。鼓勵「光儲充放」(分布式光伏發電—儲能系統—充放電)多功能綜合一體站建設。支持有條件的地區開展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示範運行。
《規劃》指出到2025年,純電動乘用車新車平均電耗降至12.0千瓦時/百公里,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高度自動駕駛汽車實現限定區域和特定場景商業化應用。到2035年,純電動汽車成為新銷售車輛的主流,公共領域用車全面電動化,燃料電池汽車實現商業化應用,高度自動駕駛汽車實現規模化應用,有效促進節能減排水平和社會運行效率的提升。
《規劃》指出加快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充電基礎設施服務水平以及鼓勵商業模式創新。科學布局充換電基礎設施,加強與城鄉建設規劃、電網規劃及物業管理、城市停車等的統籌協調。依託「互聯網+」智慧能源,提升智能化水平,積極推廣智能有序慢充為主、應急快充為輔的居民區充電服務模式,加快形成適度超前、快充為主、慢充為輔的高速公路和城鄉公共充電網路,鼓勵開展換電模式應用,加強智能有序充電、大功率充電、無線充電等新型充電技術研發,提高充電便利性和產品可靠性。
此外還要結合老舊小區改造、城市更新等工作,引導多方聯合開展充電設施建設運營,支持居民區多車一樁、臨近車位共享等合作模式發展。鼓勵充電場站與商業地產相結合,建設停車充電一體化服務設施,提升公共場所充電服務能力,拓展增值服務。完善充電設施保險制度,降低企業運營和用戶使用風險。
《規劃》要求,要充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促進優勝劣汰,支持優勢企業兼並重組、做大做強,進一步提高產業集中度。落實新能源汽車相關稅收優惠政策,優化分類交通管理及金融服務等措施,對作為公共設施的充電樁建設給予財政支持,給予新能源汽車停車、充電等優惠政策。2021年起,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的公共領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車輛中新能源汽車比例不低於80%。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⑦ 請問一下,目前我國的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現狀是什麼樣的
新能源汽車是未來汽車發展的必然趨勢,雖然目前的新能源汽車還存在很多的不足之處,但是在低碳經濟視角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不可阻擋,目前我國的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呈現了以下幾個現狀:
1.市場廣闊,發展潛力巨大
大家對環境問題的日益重視。因此,政府對於新能源汽車的重視程度也逐漸提高,給出了很多政策利好,很多民營資本紛紛流入新能源汽車市場,使得中國的新能源汽車行業新鮮血液充足,發展前景良好。
⑧ 2021-2035年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
[汽車之家?新聞]?日前,我們從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官網處了解到,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的通知,其中包含協調推動智能路網設施建設、加快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等,並將推動動力電池全價值鏈發展,鼓勵企業提高鋰、鎳、鈷、鉑等關鍵資源保障能力。
●?第七章深化開放合作第一節擴大開放和交流合作
加強與國際通行經貿規則對接,全面實行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對新能源市場主體一視同仁,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發揮多雙邊合作機制、高層對話機製作用,支持國內外企業、科研院所、行業機構開展研發設計、貿易投資、基礎設施、技術標准、人才培訓等領域的交流合作。積極參與國際規則和標准制定,促進形成開放、透明、包容的新能源汽車國際化市場環境,打造國際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發展新動力。
第二節加快融入全球價值鏈
引導企業制定國際化發展戰略,不斷提高國際競爭能力,加大國際市場開拓力度,推動產業合作由生產製造環節向技術研發、市場營銷等全鏈條延伸。鼓勵企業充分利用境內外資金,建立國際化消費信貸體系。支持企業建立國際營銷服務網路,在重點市場共建海外倉儲和售後服務中心等服務平台。健全法律咨詢、檢測認證、人才培訓等服務保障體系,引導企業規范海外經營行為,提升合規管理水平。
●?第八章保障措施第一節深化行業管理改革
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進一步放寬市場准入,實施包容審慎監管,促進新業態、新模式健康有序發展。完善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有效承接財政補貼政策,研究建立與碳交易市場銜接機制。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夯實地方主體責任,遏制盲目上馬新能源汽車整車製造項目等亂象。推動完善道路機動車輛生產管理相關法規,建立健全僵屍企業退出機制,加強企業准入條件保持情況監督檢查,促進優勝劣汰。充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支持優勢企業兼並重組、做大做強,進一步提高產業集中度。
第二節健全政策法規體系
落實新能源汽車相關稅收優惠政策,優化分類交通管理及金融服務等措施。推動充換電、加氫等基礎設施科學布局、加快建設,對作為公共設施的充電樁建設給予財政支持。破除地方保護,建立統一開放公平市場體系。鼓勵地方政府加大對公共服務、共享出行等領域車輛運營的支持力度,給予新能源汽車停車、充電等優惠政策。2021年起,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的公共領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車輛中新能源汽車比例不低於80%。制定將新能源汽車研發投入納入國有企業考核體系的具體辦法。加快完善適應智能網聯汽車發展要求的道路交通、事故責任、數據使用等政策法規。加快推動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立法。
第三節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加快建立適應新能源汽車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需要的人才培養機制,編制行業緊缺人才目錄,優化汽車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領域學科布局,引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業加大國際化人才引進和培養力度。弘揚企業家精神與工匠精神,樹立正向激勵導向,實行股權、期權等多元化激勵措施。
第四節強化知識產權保護
深入實施國家知識產權戰略,鼓勵科研人員開發新能源汽車領域高價值核心知識產權成果。嚴格執行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加大對侵權行為的執法力度。構建新能源汽車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加強專利運用轉化平台建設,建立互利共享、合作共贏的專利運營模式。
第五節加強組織協同
充分發揮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和地方協調機製作用,強化部門協同和上下聯動,制定年度工作計劃和部門任務分工,加強新能源汽車與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行業在政策規劃、標准法規等方面的統籌,抓緊抓實抓細規劃確定的重大任務和重點工作。各有關部門要圍繞規劃目標任務,根據職能分工制定本部門工作計劃和配套政策措施。各地區要結合本地實際切實抓好落實,優化產業布局,避免重復建設。行業組織要充分發揮連接企業與政府的橋梁作用,協調組建行業跨界交流協作平台。工業和信息化部要會同有關部門深入調查研究,加強跟蹤指導,推動規劃順利實施。(編譯/汽車之家周易)
⑨ 新能源汽車發展現狀
我國的新能源汽車發展現狀是十分不錯的。
隨著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逐步擴張和拓寬,國家也正在採取各種手段和措施積極支持和鼓勵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以較快的發展速度彌補和發達國家的差距。
但是由於起步晚、發展時間短、發展不成熟,新能源汽車產業在發展過程中仍然面臨巨大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