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電動汽車充電站規模分級
A. 電動汽車充電站的配置
① 典型常規充電站的規模
根據目前電動汽車常規充電的數據資料,一般以20~40輛電動汽車來配置一個充電站,這種配置是考慮充分利用晚間谷電進行充電,缺點是充電設備利用率低。在高峰時也考慮充電,則可以60~80輛電動來配製一個充電站,缺點是充電成本上升,增加高峰負荷。
② 充電站電力配套的典型配置(前提充電櫃具有諧波等處理功能)
a方案:
建造配電站設計2路10KV電纜進線(配3*70mm電纜),2台500KVA變壓器,24路380V出線。其中二路為快速充電專用出線(配 4*120mm電纜、50M長、4迴路),二路為機械充電或備用出線,其餘為常規充電出線(配4*70mm電纜、50M長、20迴路)
b方案:
設計2路10KV電纜線(配3*70mm電纜),設置2台500KVA用戶箱變,每台箱變配4路380V出線(配4*240mm電纜、20M長、8迴路),每路出線設置一台4迴路電纜分支箱向充電櫃供電(配4*70mm電纜、50M長、24迴路)。 ① 典型快速充電站的規模
根據目前電動汽車快速充電的數據資料,一般以同時向8輛電動汽車充電來配置一個充電站。
② 充電站電力配套的典型配置
a方案、建造配電站設計2路10KV電纜進線(配3*70mm電纜),2台500KVA變壓器,10路380V出線(配4*120mm電纜、50M長、 10迴路)。
b方案、設計2路10KV電纜線(配3*70mm電纜),設置2台500KVA用戶箱變,每台箱變配4路380V出線,供充電站(配4*120mm電纜、 50M長、8迴路)。 ①機械充電站的規模
小型機械充電站可以結合常規充電站建設同時考慮,可以根據需要選擇更大容量的變壓器。大型機械充電站一般以80~100組充電電池同時充電配置一個大型機械充電站,主要適用於計程車行業或電池租賃行業,一天不間斷充可以完成對400組電池的充電。
② 充電站電力配套的典型配置(大型機械充電站)
配電站2路10KV電纜進線(配3*240mm電纜),2台1600KVA變壓器, 10路380V出線(配4*240mm電纜、50M長、10迴路)。 ① 別墅
具備三相四線表計,獨立的停車庫,可以利用已有的住宅供電設施,從住宅配電箱專門放一路10mm2或16mm2的線路至車庫的專用插座,來提供攜帶型充電電源。
② 一般住宅
具有固定的集中停車庫,一般要求地下停車庫(充電安全考慮),可以利用小區原有的供電配套設施進行改造,必須根據小區已有的負荷容量來考慮,包括谷電的負荷。具體方案應根據小區的供電設施、方案以及小區的建築環境具體來確定。
B. 電動車快速充電站的國內發展
隨著資源、能源、環境與經濟發展和人口增長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人們對環境和能源問題日益關注,各國政府對空氣污染的控制要求日趨嚴格,因而電動車的發展備受關注。新建住宅小區必須配久性非機動車停車場。老舊小區、平房地區要通過建設公共停車場,解決居民停車問題。建築面積2萬平米以上的公建、名勝古跡、公園、廣場、學校、工廠等應設置停車設施。近日,由英唐眾創方案公司研發的電動車快速充電站方案中,可以像汽車加油站一樣,在沿街商店、街道社區、報刊亭旁、存車棚、彩票投注點等處設置。 電動車充電站是類似於手機充電的ICM 階梯波六段式充電,具有較好的去硫化效果,可對電池首先激活,然後進行維護式快速充電,具有定時、充滿報警、電腦快充、密碼控制、自識別電壓、多重保護、四路輸出等功能,配套萬能輸出介面,可對所有電動車快速充電。但是,快速充電站存在的不足是會對電動車電池及電瓶造成損害。「電動車慢速充電站」俗稱慢充,一般充電時間為3—4個小時。慢充深受小區物業歡迎。
當然,在一些私人住宅裡面的電動車車主,已經完全不需要靠這一些充電站充電。因為市面一些充電樁企業針對私人住宅的用戶,研發了攜帶型的電動汽車充電器,例如:大綠新能源電動汽車充電器,gofun等等。
C. 汽車充電站的充電站標准
該標准根據動力蓄電池存儲能量、充電服務能力將充電站分為四級。其中一級充電站的蓄電池存儲能量不小於6800千瓦時,或單路配電容量不小於5000千伏安,每天可以為200台次以上大中型商用車,或500台次以上乘用車提供電池更換或充電服務。而四級充電站的蓄電池存儲能量小於1700千瓦時,或單路配電容量小於1000千伏安,每天可以為40台次以下大中型商用車,或100台次以下乘用車提供電池更換或充電服務。
根據節約用地的原則和電動汽車的使用特點,標准提出充電站宜與現有公共服務設施合建,合建後不應影響原有設施的安全與使用功能。根據交通影響評價,城區內充電站宜靠近城市道路,但不宜設置在城市幹道的交叉路口和交通繁忙路段附近。其中,公交用電動汽車充電站宜設置在公交場站內,其它專用電動汽車充電站設置在相應的停靠站內。充電站不應設在有劇烈振動、高溫、地勢低窪和可能積水的場所。當充電站緊鄰多塵或有腐蝕性氣體的場所時,應設置在最小頻率風向的下風向。
充電站充電機附近應設防撞柱(欄),其高度不低於0.8米。充電機的充電連接器放置處應有明顯的文字標識和警示標識。充電站要在醒目位置張貼安全警告標識、消防安全標志和圖像採集區域標志,並設置火災自動報警裝置。充電區、電池存儲區等場所還要設置可燃氣體報警系統。與加油加氣站共建的充電站,電池充電設備、電池更換設施與危險性設備爆炸危險區域邊界線、柴油設備外緣的距離均不得小於3米。
此外,該標准還對充電站的行車道和停車位作了規定。充電站的入口和出口應分開設置,從入口到出口至少有2條車道。充電站內車道寬度不小於4米,站內的道路轉彎半徑不宜小於9米。充電區、電池存儲區和更換區不得採用瀝青路面。
D. 公共類電動汽車充電樁全國有多少
《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年)》,提出2015~2020年,需新建公交充換電站3848座,計程車充換電站2462座,環衛、物流等專用車充電站2438座,公務車與私家車用戶專用充電樁430萬個,城市公共充電站2397座,分散式公共充電樁50萬個,城際快充站842座。「十三五」期間,充電樁數量將增至現有水平的100多倍。目前,新能源汽車與充電樁的比例只有約3:1左右,距離2020年規劃中的1:1,仍有很大發展空間,解決充電樁和充電設施建設滯後問題的總體工作,已經到了攻堅階段。
E. 最新充電站劃分范圍
從分布來看,充電站數量在4000座以上的省市僅廣東省;上海、北京、江蘇處於第二階梯,充電站數量在3000-4000座之間。整體來看,充電站數量在1000個以上的省市有10地,分別為廣東、上海、北京、江蘇、浙江、山東、河北、四川、湖南、湖北。
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充電電量集中度較高。全國充電電量主要集中在廣東、江蘇、陝西、福建、四川、湖北、山東、浙江、北京、湖南、上海、河南、山西、安徽等省份。其中,電量流向主要以公交車為主,乘用車佔比同樣較高,環衛物流車、計程車等其他類型車輛佔比較小。此外,2019年7月,全國充電總電量約4.43億kWh,較上月增加3.7千萬kWh。
按照《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到2020年我國充電樁年需求量將達到270萬個左右,充電樁市場將會超過1840億元。我國各省市電動汽車充電樁建設規劃如下:
到2020年,北京市將建43.5萬個充電樁,滿足屆時全市電動汽車預計增至60萬輛。私人自用領域基本實現「一車一樁」。城市核心區、通州新城、亦庄、延慶冬奧區等重點區域充電服務半徑小於0.9公里。
廣東省將投資455.1億元建城市公共充電設施,用戶居住地充電設施,專業化服務於自行充電相結合的充電設施網路,城際快充網路。
F. 電動汽車充電站和充電樁 如何建設
一、建設方法:
首先肯定是容量預測,統計電動汽車的數量及進行預測。
其次就是充電站布局規劃的技術思路。
電動汽車充電站布局包括「需求」和「可能性」兩個因素。衡量充電站需求的主要指標是交通量與服務半徑兩個要素,決定可能性與否關鍵在於交通、環保及區域配電能力等外部環境條件與該地區的建設規劃和路網規劃。充電站分布與電動汽車交通密度和充電需求的分布盡可能一致。
充電站的布局應符合充電站服務半徑要求電動汽車充電站的分布可以參考建設部《城市道路交通規劃設計規范》(1995)中的加油站服務半徑規定,結合電動汽車自身的運行特點以及各區域的計算服務半徑按實際需要設定。
動力電池的續駛能力是影響充電站服務半徑的另一大因素。故充電站的服務半徑應以電動汽車單次充電行駛里程100km(甚至更短)計算。只有這樣才能有效保障電動汽車的持續行駛能力。
充電站的設置應滿足城市總體規劃和路網規劃要求
充電站的選址定點應結合地區建設規劃和路網規劃,以網點總體布局規劃為宏觀控制依據,經過對布局網點及其周圍地區規劃選址方案的比較,確定網點設置用地。
充電站的設置應充分考慮本區域的輸配電網現狀。電動汽車充電站運營時需要高功率的電力供應支撐,在進行充電站布局規劃時,應與電力供應部門協調,將充電站建設規劃納入城市電網規劃中。充電規劃應充分考慮電動汽車未來發展趨勢
最後就是具體的選址和現場情況了。在電動車實際使用的過程中,充電標准不統一問題非常明顯。京滬高速公路充電站全線開通後,有企業派工作小組去做電動車運行試驗,結果是在這個充電站這輛車能充電,那輛車不能充電。原因在於一方面標准還需完善,同時設施和汽車做的介面是否真正符合國標需認證,另一方面,原先國標還沒有出來時,各地先行按照自己的想法制定了地方標准,也形成了現在的過渡階段。
二、電動汽車的簡單介紹:
電動汽車(BEV)是指以車載電源為動力,用電機驅動車輪行駛,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各項要求的車輛。由於對環境影響相對傳統汽車較小,其前景被廣泛看好,但當前技術尚不成熟。工作原理:蓄電池——電流——電力調節器——電動機——動力傳動系統——驅動汽車行駛(Road)。
G. 充電樁的國內電動汽車充電樁的發展情況
以下是由專業生產充電樁的企業「易事特( www.eastups.com )」在網路文庫中找了一篇大神的分析,分享給大家:
中國充電樁產業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分析
電動汽車作為一種發展前景廣闊的綠色交通工具,今後的普及速度會異常迅猛,未來的市場前景也是異常巨大的。在全球能源危機和環境危機嚴重的大背景下,我國政府積極推進新能源汽車的應用與發展,充/換電站作為發展電動汽車所必須的重要配套基礎設施,具有非常重要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充電樁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一、車樁配比失衡,充電樁建設需加速
國內新能源汽車在2015年進入爆發周期,2015年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達到34萬輛和33萬輛,同比增長3.3倍和3.4倍。自2011年至今國內新能源汽車的累計產量已達近50萬輛,基本達到《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中所提出的「到2015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產銷量力爭達到50萬輛」的目標。
與新能源汽車的爆發相比,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遠遠落後。截至2015年底,國內已建成的充換電站3600座,公共充電樁4.9萬個,車樁比大約為9:1,按照新能源汽車與充電樁1:1的標准配臵來看,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缺口巨大。與新能源汽車的補貼和政策推廣有序推進不同,充電設備之前用地、電力設施、補貼、運營模式等規劃均未明確,因此建設節奏有所落後。隨著新能源汽車銷量的持續上揚,充電樁建設缺口將進一步加大,對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形成制約,充電樁加速建設已經迫在眉睫。
二、頂層設計引領發展方向
自2015年下半年起,國家明確了對充電設施的規劃和建設指南,出台了《關於加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和《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年)》兩個綱領性文件,提出了充電樁建設要按照「樁站先行」的原則,適度超前建設,並對達到新能源汽車推廣量的省市實行充電設施建設的獎勵,促進車和樁的共同發展。
2015年10月,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工信部和住建部四個部門聯合印發了《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年)》,制定了未來5年充電設施發展的基本規劃和重點發展方向,我們認為該規劃將開啟充電設施建設高速成長的大門,充電網路的布局將全面鋪開並不斷完善。
文件提出到2020年,國內新增集中式充換電站1.2萬座,分散式充電樁480萬個,以滿足全國500萬輛電動車的充電需求。文件將建設區域分為了加快發展地區、示範推廣地區和積極促進地區,提出分區域的建設目標;同時文件分場所對充電樁建設進行了目標規劃。文件對於充電站的分場所規劃為,公交、出租及環衛物流的充換電站為8800座,城市公共充電站2400座,城際快充站800座,分場所的充電樁規劃為50萬個分散式公共充電樁,430萬個用戶專用充電樁。
國家能源局發布的《2016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中提到,2016年計劃建設充電站2000多座,分散式公共充電樁10萬個,私人專用充電樁86萬個,各類充電設施總投資300億元。到2020年國內充換電站數量達1.2萬個,充電樁達450萬個。從能源工作指導意見的規劃來看,預計未來5年的充電設施建設規模分布將較為平均,每年新增2000座充電站和100萬個分散式充電樁左右,未來5年充電設施的總投資將在千億以上。相較於2015年的建設規模,2016年的充電設施建設規模將出現大幅跳升。
三、充電標准出台,混戰局面有望改善
國內的充電網路之前面臨的問題還包括充電介面不統一,各家企業在充電樁建設中各自跑馬圈地,採用的充電設施介面標准不同,充電設備的兼容性存在一定的問題,不同車廠的充電樁只能適配自己的汽車,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充電樁的發展,對於充電運營商而言也會降低設備的利用率。
2015年12月,質檢總局、國家標准委聯合國家能源局、工信部、科技部等部門在北京發布新修訂的電動汽車充電介面及通信協議5項國家標准,新標准於2016年1月1日起實施。五項標准分別為《電動汽車傳導充電系統第1部分:一般要求》、《電動汽車傳導充電用連接裝臵1部分:通用要求》、《電動汽車傳導充電用連接裝臵第2部分:交流充電介面》、《電動汽車傳導充電用連接裝臵第3部分:直流充電介面》、《電動汽車非車載傳導式充電機與電池管理系統之間的通信協議》。
新標准對充電介面和通信協議進行了全面系統的規范,在安全性和兼容性方面進行了有效提升。
(一)在安全性方面,新標准增加了充電介面溫度監控、電子鎖、絕緣監測和泄放電路等功能,細化了直流充電車端介面安全防護措施,明確禁止不安全的充電模式應用,能夠有效避免發生人員觸電、設備燃燒等事故,保證充電時對電動汽車以及使用者的安全。
(二)在兼容性方面,交直流充電介面型式及結構與原有標准兼容,新標准修改了部分觸頭和機械鎖尺寸,但新舊插頭插座能夠相互配合,直流充電介面增加的電子鎖止裝臵,不影響新舊產品間的電氣連接,用戶僅需更新通信協議版本,即可實現新供電設備和電動汽車能夠保障基本的充電功能。
新標準的實施解決了各家企業各自為戰,車和樁不能良好匹配的情況,為充電設施在全國范圍內大規模推廣構建扎實的基礎,降低因不兼容而造成的社會資源浪費,能夠有效提升充電設備的利用率。同時充電設施新標准對安全性和兼容性提出更高的要求,這也是對充電設備製造企業提出更高的要求,行業集中度將有所提升,擁有較強技術實力的企業能夠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對於充電運營企業來說,充電標準的統一掃清了新能源汽車與充電介面不匹配的問題,減少了充電資源的閑臵情況,也有利於運營市場的打開。
四、國網招標金額將大幅增長
國網充電網路建設的全面鋪開意味著國網充電設備招標的規模將快速增長。國網在2015年進行了三批充電設備的招標,下半年最後一次招標規模顯著擴大,與國家推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進程一致,2015年國網充電樁總招標金額在15億元左右,預計2016年國網充電樁招標金額將達到50億元左右,同比增長將達到200%以上。
從2015年國網充電樁的中標情況來看,共有16家企業入圍了國網的招標,其中國網旗下的企業依然占據主導地位,但同時國網系以外的民營企業同樣收獲一定的市場份額,且每家企業整體的中標情況相對平均。
國網招標中,中標企業整體情況較為穩定,其中幾家國網系的企業占據將近一半的市場份額,在另一半的市場中國網系統外的各家企業進行分配,上市公司中包括中恆電氣,浙江萬馬等獲得相對較多的市場份額。國網充電設備招標預計在2016年將出現大幅增長,對於能夠在國網充電設備招標中占據一定份額的企業將形成較大的利好。
與網外市場相比,國網充電設備的招標價格優勢明顯,目前網外市場直流充電樁的價格略低於1元/W,而從2015年國網招標的情況來看,國網直流充電樁的價格基本穩定在1.5-1.8元/W,因此對於進入國網招標的充電設備廠商而言,盈利能力與網外市場相比有較大程度的提升,我們認為與網外市場激烈的競爭相比,國網充電樁的招標價格將相對保持穩定,不會出現大幅下降,2016年國網招標放量,中標企業業績將有較大提升空間。
2016年電源項目第二次招標中,充電設備招標6600多套,直流充電設備占據了主導地位,我們認為國網主要將加快高速公路城際充電及城市快充站的布局,因此2016年全年招標中,直流充電設備將繼續保持較高份額。
預計國網系企業將繼續保持穩定的中標佔比,但隨著招標總量的放大,國網系以外的企業中標量也有所提升。對於整體經營規模較小的企業而言,如能在國網2016年的充電設備招標中保持穩定的份額,將會帶來較大的業績彈性,快速提升盈利水平。
H. 電動汽車充電機的充電機行業狀況
1、基本情況:
1)、電動自行車、低端電動汽車發展迅速
目前的電動車以電動自行車、電動三輪車和低端的電動汽車為主,也有部分試運行的高端電動公交車,前者是社會自然需求的結果,後者是政策支持的結果。這些電動車基本都是滿足短程出行或運輸的需要,充電工作基本上都是由使用者自己解決。
電動自行車的快速發展反映了廣大國民強烈改善交通工具的強烈意願,隨著經濟的發展,汽車(含電動汽車)必然為成為廣大國民的首選交通工具。
2)、高端電動汽車的產業化進程已經啟動
由於電動汽車在節能減排方面的現實需要和化石能源面臨枯竭的中遠期狀況,國內外的許多汽車廠在積極研究和推廣電動汽車,而中國能源結構和環境治理方面的壓力更是促動近期的汽車產業結構調整政策。政策一出,萬馬奔騰。目前已有比亞迪、奇瑞、眾泰、福田等十幾個電動汽車廠生產出電動汽車,其它廠家也將在2010年底或2011年初集中推出電動汽車產品。而外資和合資品牌的電動汽車也紛紛推出性能優良、外觀時尚的新能源電池搶佔中國市場。
國家發展汽車工業發展規劃的電動汽車基本是指能夠進行遠途運行和時速達到80公里以上的的電動轎車和電動大巴車。目前多指鋰電池電動汽車和雙動力汽車(燃油+氫或鋰電)。
3)、新能源汽車的出現致使電動汽車充電站的建設成為必然
新型電動汽車的蓄電池組容量較大(小型車普遍採用鋰電池),充滿電所需的功率較大,尤其是快速充電時所需的瞬時功率單車達到上百千瓦,非專線電網難以承受。必須鋪設專門電纜建設專業充電站或建設儲能快速充電站。
如果沒有快速充電站的支持,僅僅依靠夜間停車慢速充電(約10幾個小時)是不能滿足出行和營運需要的。
4)、商業型高端電動汽車充電站尚未出現
2008年至2010年,在國家提供資金的情況下,目前只有少數供內部(公交為主)使用的樣板型充電站,其中主要表現在,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以及廣州亞運會的電動汽車充電站建設,而用於為商業型電動汽車提供快速充電的商用充電站尚未出現。
2、政策主導的電動汽車充電站建設情況
「十二五」期間,國內電動汽車用充電設施建設規模將超百億元,以國家電網為代表的能源企業將主導這一巨額投資。同時,工信部也將推動制定國家標准,統一電動汽車充電介面,加速推進電動汽車基礎設施建設。
「十二五」期間,國家「十城千輛」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範城市將達25個,按照這樣的推廣規模,到2015年,中國將建成2000個包括整車充電和電池更換模式在內的兩類充電站及40萬個充電樁。這只是在大規模商業示範階段的科技規劃,並非產業規劃。另據國家電網披露的計劃,從2011年到2015年,僅國家電網計劃建設的電動汽車充電站規模就達到4000座,到2020年,電動汽車充電站將達到10000座。
剛剛過去的2010年,國家電網公司計劃在有營業區的27家網省公司全面推進電動汽車充電站建設,擬建公用充電站75座、交流充電樁6209台以及部分電池更換站。
根據國家電網的這一規劃,截至10年年底,充電站主設備總投資規模已達到3億元,2011年,國家電網將在環渤海和長三角兩個區域建設跨城際的智能充換電服務網路,在「十二五」期間建設充換電站2351座,充電樁22萬個,為電動汽車產業和低碳經濟發展服務。未來5年投資140億元,2016年到2020年間再投資180億元,到2020年充電站主設備總投資將達到320億元。
業內專家預測,2013年以後電動汽車才可能達到5%的年新車銷售滲透率,這除了要求提高電池的能量密度、使用壽命以及安全性能;降低電動汽車與傳統汽車價格的差距外,還需要主要城市能夠配備一定數量的基礎設施,例如在停車場及主要街道上安裝充電樁。
充電及更換電池所需的基礎設施是發展電動汽車的先決條件。由於看到充電站建設在未來給企業帶來的市場機遇,國家電網、南方電網和中海油等能源企業已正式宣布進入電動汽車基礎設施領域,現在總體仍處於起步階段,但各地政府和企業的熱情非常高漲。
目前國內尚無統一的電動汽車充電設施統一標准。當前各個廠家採用的標准都是抄國外的,正處於建設初期,標准需要在實踐過程中總結,這期間總要經歷推薦性標準的過程,主導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建設的國家電網公司與南方電網公司都採取了各自的標准。北京、深圳、合肥各地也都分別出台了不同的充電站地方標准,各地建設的充電站介面各不相同,互不通用。這意味著在標准還沒有完成的情況下開始建設的充電設施,有的可能以後得推倒重來,這勢必將造成一部分浪費。也充分說明電動汽車充電機正處於行業初級階段。
上述這種情況已經引起政府部門的注意。2010年11月10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公布《電動汽車傳導充電用連接裝置》等三項系列推薦性國家標准向社會徵求意見。
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司長張相木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在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建設的分工上,國家能源局將主要負責充電設施的布局、選址和建設規模,工信部將主要負責統一充電設備標准和充電介面標准,在這方面,汽車企業原先都各自為戰,今後這種局面將得到改變。」可以預見,標準的統一無疑將加速充電站的普及與推廣,而充電站的建設必然會用到電動汽車充電機,尤其是性能優良對電網污染小的高性能綠色充電機。
I. 電動汽車充電站由哪幾個部分構成
根據規模大小,有不同的配置。
以一個公交專用充電站為例:
進線電源一般採用10kV,那麼,就需要【1】中壓配電設備;
10kV需降壓至0.4kV,那麼,就需要【2】乾式變壓器;
0.4kV電源需要送到各個充電設備,那麼,就需要【3】低壓配電設備;
最後依次是【4】各個充電設備、【5】其它的輔助用電設備、【6】充電站的集中監控設備、【7】充電站的消防安全設備。
前三項集成在一起,那就是箱式變電站;若沒有集成在一起,那麼你就需要建一個配電房,把前三項設備安裝進去(需要通過規劃審批);
若所有項【1-7】都集成在一起,就基本是眾業達的預裝式充電站概念了。
當然,最後可能還需要一些其它的配套,例如:雨棚、調度值班室或司機休息室、洗車設備、車輛檢修設備、安防監控設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