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汽車 » 恆大電動汽車和能合作

恆大電動汽車和能合作

發布時間: 2022-09-03 12:04:55

Ⅰ 收購完國能卻為何另起爐灶恆大造車力推恆馳背後有隱情

不得不說,房地產企業的「江湖做派」讓習慣了工程師文化的汽車業從業人員頗為吃驚,而一位消息人士更是用「卸磨殺驢」這個詞來形容恆大對國能新能源員工的管理。

「恆大一接手國能,就讓每個員工梳理崗位流程,分享資源,不明白的甚至還讓員工飛到深圳總部去逐條講解,而且對人員進行分流,研發和部分采購有用的就留下,去年年底就簽署了合同,剩下的研發、質量、生產、市場等部門的員工就都安排到恆大寶」。

雖然有不少帖子已經被刪掉了,但在知乎、微博等社交平台上,筆者還是能夠看到很多類似說法的帖子。

寫在最後

在與多位消息人士溝通後,筆者對恆大造車的看法有點復雜,不可否認,無論是在產業鏈布局,還是大筆投入上,都能感受到恆大造車的「誠意」,雖然房地產與造車聯動的模式還有待驗證,但這也的確不失為一種創新模式,畢竟以恆大在房地產業的實力,如果玩得好也真的有可能玩出一條新的「造車之路」。

然而,恆大在天津工廠、員工調動、全員營銷等事情上的種種操作,讓筆者感覺「套路滿滿」,而這種「江湖做派」實在讓人喜歡不起來。有句話我們說了很多遍,但仍然需要不斷強調:任何不敬畏市場的造車者,最終也將被市場拋棄。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Ⅱ 總額27億港元 恆大汽車啟動新一輪配股

10月11日,恆大汽車戰略合作夥伴大會在天津生產基地舉行,恆大汽車提出了為期三個月的攻堅戰,為確保恆馳首款車型恆馳5 LX明年初在天津工廠如期下線,恆大汽車從上海、廣州、深圳等地調集核心研發團隊前來支援,持續關注。

Ⅲ 恆大集團成立兩家新能源汽車子公司 涉足多項汽車業務

據報道,恆大集團於5月22日慶祝了其電動驅動系統生產基地在浙江省湖州市南台湖新區的首次開挖。新基地佔地面積450畝(300000平方米),投資額達人民幣150億元(21.44億美元),將包括研發中心,專注於「三合一」電力驅動系統,電動機和自動駕駛技術以及電動機和電池的集成以及相應的製造車間。預計每年將生產500000個電力驅動系統,年產值120億歐元(17.15億美元)。

通過一系列的並購行動,恆大集團已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涉及整車、電動機和ECU、動力電池、汽車銷售和智能充電等的製造。

去年11月,恆大集團宣布與60家全球領先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達成戰略合作夥伴關系,其中包括博世,麥格納,Continental AG,ZF集團,蒂森克虜伯股份公司,捷太格特和巴斯夫等知名公司。此外,恆大集團的子公司恆大新能源汽車集團於去年9月與五家歐洲汽車工程公司簽署了開發15種電動車型的合同,合作夥伴包括:德國的FEV集團,EDAG和IVA集團,以及奧地利的麥格納斯泰爾和李斯特公司。

Ⅳ 恆大集團成立兩家新能源汽車子公司,涉足多項汽車業務

日前,我們從相關渠道獲悉,地產巨頭恆大中國集團於7月10日於廣東省建立子公司,其一個主要業務是電動汽車相關技術研發,另一家名為恆大新能源汽車(廣西)有限公司的子公司於7月8日由同一家母公司注冊,其業務范圍與廣東的類似。

據報道,恆大集團於5月22日慶祝了其電動驅動系統生產基地在浙江省湖州市南台湖新區的首次開挖。新基地佔地面積450畝(300000平方米),投資額達人民幣150億元(21.44億美元),將包括研發中心,專注於「三合一」電力驅動系統,電動機和自動駕駛技術以及電動機和電池的集成以及相應的製造車間。預計每年將生產500000個電力驅動系統,年產值120億歐元(17.15億美元)。

通過一系列的並購行動,恆大集團已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涉及整車、電動機和ECU、動力電池、汽車銷售和智能充電等的製造。

去年11月,恆大集團宣布與60家全球領先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達成戰略合作夥伴關系,其中包括博世,麥格納,ContinentalAG,ZF集團,蒂森克虜伯股份公司,捷太格特和巴斯夫等知名公司。此外,恆大集團的子公司恆大新能源汽車集團於去年9月與五家歐洲汽車工程公司簽署了開發15種電動車型的合同,合作夥伴包括:德國的FEV集團,EDAG和IVA集團,以及奧地利的麥格納斯泰爾和李斯特公司。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Ⅳ 國能汽車和恆大的關系

應該是子公司吧,國能新能源汽車有限責任公司於2015年6月18日在天津濱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注冊成立。法定代表人JIANG KAI JOHAN,公司經營范圍包括新能源汽車開發、製造、銷售及修理;汽車零部件製造與開發等。

2015年6月28日,國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和國能汽車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在天津濱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奠基,項目建成後,將以研發生產純電動汽車和增程式電動汽車為主要目標,同時為國內外汽車企業提供整車和關鍵總成的委託研發服務。

兩大項目落戶後,將把薩博汽車技術引入中國進行新能源汽車生產,並依託薩博平台建立汽車技術研發中心和人才培養基地,將對我國汽車產業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國能新能源汽車有限責任公司是由中國資本控股的國能電動汽車瑞典有限公司(NEVS)及國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域綠色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在天津濱海高新技術產業區投資成立的一家新能源汽車研發及生產企業。

新能源汽車開發、製造、銷售及修理;汽車零部件製造與開發、銷售;汽車技術開發、咨詢、服務;汽車零部件的進出口業務。



Ⅵ 國能93量產下線,為何說「恆大牌」電動汽車贏在起跑線上

6月29日,恆大新能源汽車集團國能93車型量產下線儀式在天津舉行。

據了解,國能 93是一款基於瑞典薩博(SAAB)鳳凰E平台及薩博技術打造的純電動車型,早在恆大入主前,NEVS就已完成該車型的研發。

作為一款定位普通型、實用型、經濟型的車型,國能93(參數|圖片)在高效電能、卓越駕控、極致安全、智能出行等多個方面均有著出色的表現。這一高性價比的車型量產推向市場,將惠及普通消費者。

超能力三:「全產業鏈」系統性競爭優勢

恆大通過正確前瞻的布局,在短短一年內成功搭建了國內首個新能源車全產業鏈,使得「恆大牌」新能源汽車具備了絕對的系統性競爭優勢,以及「全環節」的世界頂級新能源汽車技術,真正實現了「用世界技術造恆大車」。未來覆蓋全產業鏈的尖端科技將成為恆大後續研發新車型的堅實基礎。

1月15日,恆大入主承襲「薩博」基因的瑞典電動汽車公司NEVS,為其新能源汽車藍圖注入了純正的北歐工業基因;

1月24日,恆大入主卡耐新能源,掌握日本頂尖動力電池核心技術;

1月29日,與頂級超跑科尼賽克組建合資公司,致力於研發和生產製造世界最頂級新能源汽車;

3月15日,收購荷蘭e-Traction,掌握商用車領域最先進的輪轂電機技術;

5月30日,收購英國Protean,掌握乘用車領域最先進輪轂電機技術;

至此,恆大通過垂直整合,迅速構建起「整車研發+三電系統+銷售渠道」的完整新能源汽車產業版圖。

不難發現,恆大造車,布局的是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體系,瞄準的是上下遊行業高精尖技術。國內最強銷售渠道+強大量產交付能力+首個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的加持之下,恆大造車已先人一步占據了絕對優勢,未來「恆大牌」新能源汽車將如何顛覆行業格局?我們拭目以待。

Ⅶ 恆大新能源恆馳1年底上市 未來新車均由國能研發

恆大日前通過3.795億美元資金對NEVS(國能電動汽車瑞典有限公司)進行全資控股,NEVS將繼續為恆大新能源恆馳品牌車型進行研發。根據規劃,恆大將推出15款新能源車型,覆蓋頂級型、超豪華型、豪華型、尊享型、舒適型、經典型等全系列產品,首款車型恆馳1將於今年底上市。
說到NEVS(國能電動汽車瑞典有限公司),恐怕不少網友比較陌生,該公司成立於2012年4月份,隨後在8月份完成對瑞典薩博汽車有限公司的收購。NEVS主要專注於電動智能汽車整車製造、電機電控、智慧充電、共享出行等領域。
NEVS此前推出兩款純電動車型,分別是9-3概念車和9-3X概念車,兩款車型均基於薩博9-3平台打造,不過至今仍未量產上市。恆大初期對NEVS進行「買買買」時,業界一度認為恆馳1將基於NEVS 9-3概念車打造。
去年3月份,恆大新能源首期規劃年產能為100萬輛,在3-5年內力爭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新能源汽車集團,隨後發布新能源汽車品牌-「恆馳」。需要指出的是,恆大在去年9月份宣布將與五家合作夥伴共同研發15款新能源車型,覆蓋頂級型、超豪華型、豪華型、尊享型、舒適型、經典型等全系列產品。
這五家企業將在底盤、白車身、動力總成、電子電器、整車集成、車身內外飾等汽車整車研發全流程,為15款新車提供保障,但五家企業中(德國FEV、德國EDAG、德國IAV、奧地利AVL和加拿大MAGNA)並無NEVS的身影。這是否意味著恆馳品牌將成為恆大新能源獨立子品牌與15款車型區隔開,我們將持續關注。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Ⅷ 恆大的新能源汽車夢,看來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

恆大的新能源汽車夢,看來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Ⅸ 恆大宣布6名「新援」加盟,許老闆的車打算怎麼造

從近一兩年不難看出,恆大的造車計劃初期,仍以「買買買」為主,這與其構建球隊的思路幾乎如出一致。資本入局,錢是否可以解決一切?恆大可以靠買搞好足球,能靠買造好車嗎?

水滴觀點:

按照恆大14輛車的規劃,11個首發、3個替補剛好構成足球隊,不知道許老闆是否也是這樣想的。不過造車與搞足球並不相同,造車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需要長時間的資金積累、技術積累、人才積累、經驗積累。如同足球青訓一般,從孩子抓起到踢上職業,完全需要10幾年,而造車會是比打造一支球隊更漫長更艱難的事情,成功與否也並非能用一個獎杯來衡量。

從發布的這6輛車來看,與真正量產還有些距離,能否落地還是未知數。相比造車這份事業,許老闆是否真的把造好車作為初心和前提,而不是作為實現集團宏偉目標的手段呢?造車恐怕沒有許老闆想的那麼容易,完全新的領域,這次未必會復制房地產和足球上的成功。

文/張敖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Ⅹ 一次發布6款新車,恆大跨界造車將迎戰特斯拉

8月3日,恆大汽車集團在上海、廣州兩地同時公布了恆馳首期6款車型,覆蓋了A到D級所有級別,以及轎車、轎跑、SUV、MPV、跨界車等細分車型。作為知名的地產商,恆大跨界造車,且六車齊發全領域覆蓋,展示出了汽車行業不曾有的「豪橫」。根據恆大規劃,3-5年內全面超越特斯拉,成為全球規模最大、實力最強新能源汽車製造商,目前規劃的15款新能源車型中,首款車型恆馳1將於今年底上市,2021年正式量產。如按部就班完成,恆大將刷新新勢力造車的記錄。

在疫情與政策的雙重影響下,2019年6月至今,新能源汽車銷量已連跌超12個月。根據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狹義乘用車累計銷量771.2輛,同比下降22.5%。其中,新能源汽車1-6月份銷量為31.3萬輛,同比下降44%,下滑幅度接近大盤的兩倍。今年新能源車行業已經進入淘汰賽階段,博郡、賽麟、拜騰等新能源汽車品牌均被曝陷入經營困局,奇點也被爆出拖欠員工工資。另外,為補充資金,威馬、小鵬、哪吒等品牌均傳出上市消息。形勢堪憂的行業大環境意味著新能源汽車企業將迎來更為激烈的競爭,較之已有新車落地的新能源車企,尚無量產車型落地的造車公司面臨的壓力更大。按照規劃,2019年-2021年恆大在汽車領域將共計投資450億元,乍一看目前在資金上不存在困局,不過據公開報道粗略統計,恆大此前已經為汽車業務累計投資了不下3000億元,壓力可想而知。除此之外,由於恆大汽車更多是「整合」而來的,如何調動麾下企業協同高效生產是恆大汽車面前最大的難題。同時,恆大的6款新車全面覆蓋不同級別市場,這樣全線鋪開的產品策略對於車企的體系也是一種考驗。

國內造車新勢力後時代,恆大能否通過雄厚的資金和技術資源達到最強,這一切將在恆馳1上市後揭曉。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熱點內容
長城皮卡車最大 發布:2025-05-12 17:03:57 瀏覽:296
拖掛車軸距多少 發布:2025-05-12 16:36:41 瀏覽:423
大商務車是藍牌嗎 發布:2025-05-12 14:39:58 瀏覽:730
樂高科技四驅減震越野車 發布:2025-05-12 13:35:56 瀏覽:566
滄州江鈴皮卡 發布:2025-05-12 13:25:55 瀏覽:734
十幾萬的房車價位 發布:2025-05-12 13:13:22 瀏覽:555
自製三輪車式房車 發布:2025-05-12 12:47:08 瀏覽:957
凱倫賓威賓士斯威特B型房車 發布:2025-05-12 12:31:32 瀏覽:737
2018北京房山區房車展 發布:2025-05-12 12:08:43 瀏覽:615
夢見前男友去賣豪車 發布:2025-05-12 11:50:03 瀏覽: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