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陽世紀新能源電動汽車城
A. 新能源電動汽車到底好不好啊
目前前景不太樂觀,但長遠看好:1.續航里程太短,不敢出城,更不敢上高速,續航150公里的車只能到60公里以內的距離(如果開空調那就再縮短20公里),因為還有返程。2.充電不方便,大部分小區沒有充電樁,難道要從樓上吊一條電線下來?目前充電樁項目推進很不理想,一座城市能充電的地方寥寥無幾。3,充電時間長,動輒7-8個小時,快充也要1小時,但快充次數多了電池容易壞。4,更換電池成本高,多長時間更換一次電池呢?大家都有騎電動車的經歷吧,你家的電動車多長時間就換了?不要說汽車的電池比電動自行車的好太多,這個基本沒人相信,因為鋰電新突破的技術幾乎沒有。告訴你一個事實,電池成本佔新能源汽車價格的三分之一,知道換電池要花多少錢了吧。5.有以上這么多的限制和不便,但新能源汽車動輒十幾、二十幾萬的價格,讓消費者望而卻步!甚至更有不知天高地厚的新進入該行業的廠家,模仿個國外車型,加塊電池就要價70萬!!!這是什麼樣的決策者做出的決策?只能說是拍腦門!用屁股想問題。別說70萬的新能源汽車,就是政府補貼後價格在15-20萬就很難打開市場,不信走著瞧!這個價格可以買兩輛傳統燒油汽車,完全可以解決限號問題,至於環境污染,這個你懂的,大家不會為了這個過多損害自身利益,話說的不好聽,但這是現實。有錢人另當別論!總之,新能源汽車發現是大勢所趨,前途也很光明,但道路是曲折的,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B. 新能源發展怎麼樣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國內新能源行業的上市公司主要有隆基綠能(601012)、晶澳科技(002459)、金風科技(002202)、三峽能源(600905)、晶科科技(601778)、長江電力(600900)和中國中車(601766)等。
本文核心內容:新能源行業市場規模、新能源行業發展現狀、新能源行業競爭格局、新能源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
行業概況
1、定義
新能源又稱非常規能源,一般指在新技術基礎上,可系統地開發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含了傳統能源之外的各種能源形式。一般地說,常規能源是指技術上比較成熟且已被大規模利用的能源,而新能源則通常是指尚未大規模利用、正在積極研究開發的能源。新能源主要包括水能、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地熱能等。
根據國家統計局制定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
4754-2017)》,新能源行業被歸入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國統局代碼D44)中的電力生產(D441),包含的統計4級代碼有D4413(水力發電)、D4415(風力發電)、D4416(太陽能發電)、D4417(生物質能發電)、D4418(其他電力生產)。
2、產業鏈剖析
新能源行業上游產業主要包括太陽能、光伏、水能和風能等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製造商,以及太陽能、光伏、水能和風能等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組件及零部件製造商。其中:新能源發電設備製造主要包括太陽能發電設備和風力發電機組、可再生能源發電設備等,目前這一領域領先的上市企業有特變電工(600089)、邁為股份(300751)和中國中車(601766)等;組件及零部件製造主要包括電力和光伏組件、太陽電池晶元、太陽電池組件、太陽能供電電源、光伏設備及元器件製造等。目前這一領域領先的上市企業有晶澳科技(002459)、天合光能(688599)和通威股份(600438)等。
新能源行業中游作為整條產業鏈的重要環節,主要包含氫能、光伏發電、風電和水電等能源供應商;該領域目前的代表上市企業有隆基綠能(601012)、金風科技(002202)、三峽能源(600905)和長江電力(600900)等;
新能源行業的下游產業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車、加氫站、充電樁和輸變電等公共及個人應用領域。目前在新能源汽車行業,主要上市公司有比亞迪(002594)、上汽集團(600104)、廣汽集團(601238)、東風汽車(600006)和北汽藍谷(600773)等;加氫站行業上市公司主要有藍科高新(601798)、上海電氣(601727)和美錦能源(000723)等;電動汽車充電樁行業主要上市公司有特銳德(300001)、國電南瑞(600406)和萬馬股份(002276)等;輸變電行業上市公司主要有長纜科技(002897)、金杯電工(002553)和平高電氣(600312)等。
我國新能源行業具體產業鏈布局如下圖:
行業發展歷程:行業處在突飛猛進階段
新能源行業在促進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根據我國「十五」規劃至「十四五」規劃期間,國家對新能源行業的支持政策經歷了從「加快技術進步和機制創新」到「因地制宜,多元發展」再到「加快壯大新能源產業成為新的發展方向」的變化。
「十五」計劃(2001-2005年)時期,國家層面提出加快技術進步和機制創新,推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產業迅速發展;從「十一五」規劃(2006-2010年)開始,規劃提出按照「因地制宜,多元發展」的原則,在繼續加快小型水電和農網建設的同時,大力發展適宜村鎮、農戶使用的風電、生物質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十二五」(2011-2015年)時期,國家層面提出以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利用為重點,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至「十三五」期間(2016-2020年),合理把握新能源發展節奏,著力消化存量,優化發展增量,新建大型基地或項目應提前落實市場空間;到「十四五」時期,根據《關於促進新時代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國家在新能源的開發利用模式、加快構建適應新能源佔比逐漸提高的新型電力系統、完善新能源項目建設管理、保障新能源發展用地用海需求和財政金融手段支持新能源發展等方面,對我國新能源行業的發展做出了全面指引。
行業政策背景:政策加持,行業發展迅速
近年來,國務院、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等多部門都陸續印發了支持、規范新能源行業的發展政策,內容涉及新能源行業的發展技術路線、產地建設規范、安全運行規范、能源發展機制和標桿上網電價等內容,2014-2022年6月,我國新能源行業重點政策及政策解讀匯總如下:
註:查詢時間截至2022年6月20日,下同。
行業發展現狀
1、新能源發電裝機容量逐年上升
2017-2021年新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呈逐年上升趨勢。2021年,我國新能源發電裝機容量達到11.2億千瓦,占總發電裝機容量的47.10%。其中,水電裝機3.91億千瓦(其中抽水蓄能0.36億千瓦)、風電裝機3.28億千瓦、光伏發電裝機3.06億千瓦、核能發電裝機0.55億千瓦、生物質發電裝機0.38億千瓦。
2、新能源發電量穩步增長
2017-2021年新能源發電量穩步增長,2021年,全國新能源發電量達2.89萬億千瓦時,較2020年增長11.63%,其中,水電13401億千瓦時,同比下降1.1%;風電652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0.5%;光伏發電325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5.1%;生物質發電163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3.6%。
3、新能源消費量分析
根據《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鑒》(2021)數據顯示,2016-2020年,中國新能源消費量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從2016年的16.2艾焦增長到2020年的23.18艾焦,復合年增長率達到9.37%。前瞻根據中國新能源行業發展態勢初步核算得到,2021年中國新能源行業消費量約為25艾焦。
4、新能源行業消納情況分析
2022年1月,全國新能源消納監測預警中心發布2021年12月全國新能源並網消納情況,其中風電利用率達到100%的省市有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湖北、重慶、四川、西藏、廣東、廣西和海南;光伏利用率達到100%的省市有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湖北、重慶、四川、廣東、廣西、海南、江西和湖南。
5、新能源發電占總發電比重逐年遞增
根據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2020年中國新能源發電占總發電比重呈逐年上升的趨勢。2020年,中國新能源發電占總發電比重為34.9%,比2017年增長了5.3個百分點;2021年,中國新能源發電占總發電比重達到35.6%,同比提高0.7個百分點。
行業競爭格局
因目前新能源行業可量化指標較多,故行業競爭格局中的區域競爭部分僅以:各省份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佔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進行比較;企業競爭格局以:2021年各光伏企業光伏組件出貨量;2021年各風力發電企業新增裝機容量和累計裝機容量進行對比;2020年各水力發電企業水電裝機總量及水電發電量進行對比。
1、區域競爭:青海、四川和雲南位列新能源行業第一競爭梯隊
根據2021年6月國家能源局發布的《2020年度全國可再生能源電力發展監測評價報告》,30個省(區、市)中,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佔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超過80%以上的3個,分別為青海、四川和雲南;40-80%的6個,分別為甘肅、重慶、湖南、廣西、湖北和貴州;20-40%的10個,分別為上海、廣東、吉林、寧夏、江西、陝西、黑龍江、新疆、河南和內蒙古;小於20%的11個,分別為浙江、福建、山西、安徽、遼寧、江蘇、北京、海南、天津、河北和山東。
註:截至2022年6月22日,國家能源局尚未發布2021年全國可再生能源電力發展監測評價報告。
2、企業競爭格局分析
(1)光伏行業競爭格局
根據PV-Tech發布的《2021年全球組件供應商top10》,以光伏組件出貨量來看,2021年光伏組件出貨量前十名廠商中,中國企業包攬八席,隆基綠能、天合光能、晶澳科技依次位居2021年組件出貨量全球排名前三,光伏組件出貨量分別為38.52GW、24.80GW和24.069GW。據PV-Tech介紹,2021年全球光伏行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光伏行業整體產能和出貨量均超過190GW;前十大組件供應商出貨量超過160吉瓦,市場份額超過90%。
(2)風力發電行業競爭格局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發布的《2021年中國風電吊裝容量統計簡報》數據顯示,新增裝機容量方面,2021年中國風電市場有新增裝機的整機製造企業共17家,新增裝機容量5592萬千瓦,排名前5家市場份額合計為69.3%,排名前10家市場份額合計為95.1%;累計裝機容量方面,2021年前5家整機製造企業累計裝機市場份額合計達為57.3%,前10家整機製造企業累計裝機市場份額合計達到81.8%;其中,金風科技累計裝機容量超過8000萬千瓦,占國內市場的23.4%;遠景能源和明陽智能累計裝機容量均超過3000萬千瓦,佔比分別為11.1%和9.6%。
(3)水力發電行業競爭格局
因存在嚴格的行政准入門檻、資金門檻和技術門檻等,目前,我國水電行業運營企業的數量不多,主要大型集團包括:長江電力、華能集團、華電集團、大唐集團、國家電投和國家能源等。根據企業的公開數據以及國家統計局數據計算,2020年按在水電裝機總容量分析,長江電力的市場份額達12.32%,其餘五大集團的市佔率均在5-7.5%之間。按照水電發電量分析,長江電力的市場份額達16.75%,其餘五大集團的市佔率均在5.5-8.5%之間。
註:截至2022年6月22日,除大唐集團外的其他五大能源集團均為公布2021年社會責任報告,故此處僅以2020年數據為例,對我國水電行業市場競爭格局進行分析。
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
1、「十四五」時期保障新能源發展用地用海需求,財政金融手段支持新能源發展
近年來,我國以風電、光伏發電為代表的新能源發展成效顯著,裝機規模穩居全球首位,發電量佔比穩步提升,成本快速下降,已基本進入平價無補貼發展的新階段。同時,新能源開發利用仍存在電力系統對大規模高比例新能源接網和消納的適應性不足、土地資源約束明顯等制約因素。2022年5月1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發布《關於促進新時代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實施方案》在新能源的開發利用模式、加快構建適應新能源佔比逐漸提高的新型電力系統、完善新能源項目建設管理、保障新能源發展用地用海需求和財政金融手段支持新能源發展等方面做出了全面指引:
《實施方案》堅持統籌新能源開發和利用,堅持分布式和集中式並舉,突出模式和制度創新,在四個方面提出了新能源開發利用的舉措,推動全民參與和共享發展:
傳統電力系統是以化石能源為主來打造規劃設計理念和調度運行規則等。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必須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適應新能源比例持續提高的要求,在規劃理念革新、硬體設施配置、運行方式變革、體制機制創新上做系統性安排:
鑒於新能源項目點多面廣、單體規模小、建設周期短等,《實施方案》立足新能源項目建設的規模化、市場化發展需求,繼續深化「放管服」改革,重點在簡化管理程序、提升服務水平上:
經過多年發展,我國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善並具有一定優勢的新能源產業鏈體系。新形勢下,我國新能源產業必須強化創新驅動,統籌發展與安全,促進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為此,《實施方案》從提升技術創新能力、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提高國際化水平等方面支持引導新能源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與傳統能源相比,新能源能量密度較低,佔地面積大。隨著新能源規模快速擴大,土地資源已經成為影響新能源發展的重要因素。《實施方案》進一步強化新能源發展用地用海保障,通過明確用地管理政策、規范稅費徵收、提高空間資源利用率、推廣生態修復類新能源項目等措施,推動解決制約新能源行業發展的用地困境:
「十四五」風光等主要新能源已實現平價無補貼上網,財政政策支持的方向和模式需要與時俱進,金融支持政策力度需要加大,進一步發揮財政、金融政策的作用。《實施方案》提出三方面政策舉措:
2、「十四五」新能源行業發展趨勢:基礎設施建設能力顯著提高,向國際一流水平邁進
作為綠色低碳能源,新能源是我國多輪驅動能源供應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改善能源結構、保護生態環境、應對氣候變化、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十四五」期間,新能源發電新增裝機容量將成為我國發電新增裝機容量增量的主體;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加快形成並且新型儲能進入規模化發展階段: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長李創軍表示,在「十三五」的基礎上,「十四五」期間可再生能源年均裝機規模還將有大幅度的提升,到「十四五」末可再生能源的發電裝機占我國電力總裝機的比例將超過50%,據此,前瞻初步預測至2025年末,我國新能源裝機容量可達到17億千瓦,至2027年末,我國新能源裝機容量或將達到21億千瓦。
隨著新能源裝機量的穩步增長,預計至2027年我國光伏、風能、水能、火電等新能源發電量也將隨之進一步高增,前瞻根據近年來我國新能源發電量以及新能源行業發展趨勢初步預測至2025年末,我國新能源發電量可達到4.28萬億千瓦時,至2027年末,新能源發電量或將突破5.20萬億千瓦時。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新能源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C. 為什麼電動汽車對新能源的發展有重要意義
這個從來沒有覺得電動汽車對新能源的發展有個屁的意義,狗屁意義都沒有,現在蓄電池技術並沒有得到革命性的突破,所有的電動汽車城正式玩了一個概念,其實它更耗電,難道電就不消耗燃煤嗎?
D. 奇瑞新能源4S店具體位置在哪裡
合肥包河汽車城賓利汽車對面的巷子里有一家、小姐姐的服務態度超級棒!
E. 鄭州市哪有賣yOuNG新能源電動汽車的
南三環文治路雲時代廣場
要是新能源電動汽車的話,南三環文治路雲時代廣場好像新開了個大的新能源汽車城,比較正規,建議去那裡看看,好多4S店,江淮新能源4S店、御捷、江鈴等在那裡都有。
鄭州這邊在南三環與文治路交叉口向南走大概800米左右,路西有個雲時代廣場,那裡是有個大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一些大型4s點,比如江淮新能源河南小明知行4s店就在那兒。
F. 電動汽車整車30萬元換電池要40萬元,新能源未來的路在何方
首先是傳統能源產業轉型勢在必行,新能源產業將是未來的新藍海。“碳峰”和“碳中和”的雙碳目標彰顯了中國作為全球氣候治理大國的作用,也推動了國內新能源產業的快速發展。新能源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其中代表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汽車和代表新能源動力的電池企業都是新能源企業,為減少碳排放、促進廣東發展做出了貢獻-港澳大灣區。
要知道的是未來,新能源汽車將保持快速增長態勢。國家陸續出台碳排放政策和新能源汽車產業引導政策,將進一步推動新能源汽車的增長;新能源汽車行業競爭激烈,技術創新趨勢良好,新能源汽車產品水平將進一步提升;一方面,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接受度會提高。另一方面,在新能源汽車下鄉政策的推動下,下線城鎮的需求將受到刺激。新能源汽車補貼時代即將結束,雙積分政策將繼續推動汽車電動化發展。新能源汽車將繼續多措並舉,加快推廣應用進程。
G. 3萬右新能源麵包車洛陽那裡有賣
可以在洛陽新能源汽車城購買。
新能源汽車城的地址位於洛陽市澗西區建設路42號。
現在新能源汽車一般指燃料電池汽車。
H. 綿陽新能源電動汽車銷售點
綿陽新能源電動汽車銷售點如下:
新能源電動汽車專賣店,綿陽市涪城區菜巷子中心社區三組自建居民安置小區。
新能源電動汽車批發城,綿陽市涪城區綿州大道北段紅星四社。
綿陽新能源電動汽車租賃,綿陽市涪城區範文支路四川龍泰鋼結構工程有限公司。
新能源汽車充電站,綿陽市三台縣馬望路三台城北客運站。
綿陽威馬(新能源純電動汽車)四川省綿陽市江油市建新路青峰汽貿城旁。
I. 常州哪裡(那裡)有賣新能源電動汽車
我也是在那裡買,電動汽車品牌特別的多。我買的是江-鈴E200S
還不錯,反正老婆上下班足夠了。
銷售小徐人特別的好,送了我很多禮品。
J. 新能源車企大談「停售燃油車」話題,目前的新能源車能完全取代燃油車嗎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逐漸普及,各大車企也逐漸將重心轉移到了該領域。部分車企甚至還在各種會議中談論關於“停售燃油車”的話題,這件事引發了很多網友的關注。目前新能源汽車能夠完全取代燃油車嗎?我個人覺得是不能的,因為現在很多新能源汽車的口碑都一般,加上充電設備未能在全國完善普及,所以新能源汽車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如果新能源汽車可以像燃油車一樣,節省充電時間,並且提高續航,說不定未來真的可以完全取代燃油車。希望國內的各大車企可以努力創新,在技術方面攻克難關,爭取做出近乎完美的新能源汽車。